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工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50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孕育形成的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是军工文化的核心。在新的时期,深入学习航天精神,大力弘扬航天精神,对于推动军工文化建设,促进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50年来,伴随着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航天精神孕育而生;航天精神的培育和形成,反过来又为航天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撑。航天精神是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中华民族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国航天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精…  相似文献   

2.
正一转眼,"中国航天日"从设立至今已有三个年头。在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兴盛的背景下,"中国航天日"也成长为传承航天精神、凝聚强大力量的重要纽带,成为普及航天知识、培植创新文化的重要平台和展示航天成就、拓展国际合作的重要窗口。本届航天日主题为"共筑航天新时代",契合了十九大精神,宣告中国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全面推进航天强国建设""2020年左右实现重点突破,加速迈向航天强国"。几十年的技术与工业积累,奠定了我国航天事业阔步踏上新征程的坚实基础,在建设航天强国的号角的鼓舞下,中国航天也有能力有信心拥抱新时代。  相似文献   

3.
航天文化既是对航天事业的意义、价值、地位、作用以及航天人群体的精神状态、价值追求的揭示和体现,还是对航天战线的管理思想、控制模式和制度规范的总结和弘扬。航天文化高度融合在航天事业中,既是航天事业的构成部分.又对航天事业具有指导力、凝聚力、规范力和支撑力.是发展航天事业的强力助推和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4.
航天事业是壮国威、振军威,缔造人类文明的事业。这项神圣的事业,需要伟大精神的支撑,需要灵魂来统帅。这种灵魂来源于中国航天事业半个多世纪的文化积淀,来源于航天人创业攻坚、拼搏奋进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积极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积极探索中国特色航天科技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的宏伟目标,既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蓝图,也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报告充分肯定了航天事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使全体航天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中国航天科技集  相似文献   

6.
正航天"三大精神"及北斗精神、探月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在创建、发展、壮大、做强航天事业的历程中培育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来源于实践,为实践所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指导、促进航天事业再实践,是广大航天人在新时代建设航天强国的文化自信基础和不竭的精神动力之源。  相似文献   

7.
正在首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分别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充分肯定了60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进一步明确了未来航天事业的发展方向,饱含着对航天事业发展的美好期待和重托,是对航天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巨大鼓舞和激励。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国长期不懈追求的梦想。航天战线几代科技工作者胸怀爱国之情,肩扛报国之责,艰苦创业,顽强拼搏,攻坚克难、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是我国唯一集运载火箭主动力系统、轨姿控动力系统及空间飞行器推进系统研究开发、设计生产、试验及配套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伴随着航天事业走过60周年的辉煌征程,六院为中国航天研制交付了上百种质量可靠、性能卓越的火箭发动机和空间推进系统,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在航天精神和航天文化的引领下,孕育厚植了具有时代特点、航天特征和发动机特色的六院动力文化,成为航天三大精神的重要发源地。  相似文献   

9.
正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开创了中国航天史上的新纪元,开启了我国迈向航天大国的征程。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导下,为生动展现东方红卫星成功发射50年来,中国航天事业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激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探索浩瀚宇宙、学习太空科学知识、增加对航天事业的热情,激励航天人为建设航天强国而加倍努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特举办"纪念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五十周年作品征集和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在逐梦苍穹的路上,中国航天人的脚步从未停歇,中国航天的故事日益精彩。4月24日,是第三个中国航天日。这一天,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花式"上演,不同地域的中国人有了共同的期待:中国航天在新时代续写新辉煌。在首届中国航天大会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巍神采飞扬,他告诉大家,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预计在2019年发射,将采集月球样品并返回地球,全面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为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致贺信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纪念大会:值此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之际,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奋斗在航天战线上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向所有为我国航天事业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航天事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50年来,我国一代又一代航天工作者,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团结一心,顽强拼搏,勇于创新,无私奉献,建成了独立自主的完整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取得了以“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为代表的辉煌成就,极大地增强了我…  相似文献   

12.
2000年11月 22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了《中国的航天》白皮书,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创建四十余年来中国政府发表的第一份航天白皮书,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国外通讯社称其为首次揭开了中国航天的“神秘面纱”。这份白皮书对中国航天过去四十多年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总结;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中国政府发展航天事业的宗旨和基本原则;首次向世人展示了在二十一世纪前期中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造福于人类的航天活动的发展前景和奋斗目标;并再次阐明了中国政府在航天领域国际合作中一贯坚持的“平等互利,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首个"中国航天日"作出重要指示,向60年来为航天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崇高敬意,强调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要牢牢抓住战略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勇攀科技高峰,谱写中国航天事业新篇章,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这段话凝聚着总书记对过去60年航天事业发展的肯定,也凝聚着对航天未来发展的期望。中国航天进入了收获的季节,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至今,已经经历了55个春秋。55年来,党和政府始终把发展航天事业作为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一项强国兴邦的战略举措,予以高度关注。通过几代航天人的拼搏奋斗、开拓创新,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金秋十月硕果香,举国欢乐奏和谐。在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之际,在全国人民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好时机,10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发表的第二版关于中国航天活动的白皮书。新版白皮书着眼全局和时代的高度,集中阐明了中国政府发展航天事业的目的宗旨和基本原则,总结了中国航天事业过去五年的新进展,提出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战略,明确了未来一个时期中国航天的目标任务,阐述了发展政策与措施,再次表明中国政府和平探索、利用外层空间的愿望。新版白皮书的发表,无疑…  相似文献   

16.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将永载我国航天发展的辉煌史册。它为我国航天事业开创了一个新纪元,迈向了一个新时代,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壮举。开创了中国航天事业新纪元 回顾我国的航天发展史,大致经过三大跨越。第一大跨越是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的历史是一部博大精深、历经磨砺的故事书。“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形成了个性鲜明的企业文化。炽热的奉献情怀,从中国航天的创立初始到今天的欣欣向荣,一直激励着航天儿女,为实现中国航天大目标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设立"中国航天日",就是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9.
从1956年建立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开始,我国航天事业已经发展了整整50年。半百岁月,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以导弹、原子弹、卫星为代表的“两弹一星”航天精神也熠熠生辉。航天人理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汲取历史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使航天事业更茁壮地成长。  相似文献   

20.
<正>2月26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开局之年访央企"节目播出了对中国航天科工党组书记、董事长袁洁的专访——商业航天火箭、卫星物联网…今年航天大事有哪些?中国航天科工是我国航天事业和国防科技工业的中坚力量,历经6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位居全球防务百强。"十四五"开局之年,在服务于国防、科学探测领域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