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50年秋天,越南人民军进行了抗法战争以来第一次大规模攻坚战、运动战与歼灭战,消灭法国侵略军8000多人,收复5个市、13个县城,解放了750公里的中越边境线。这就是扭转越南抗法战争全局的著名的边界战役。中共中央代表陈赓,直接帮助越南组织了这一战役,是战役的实际指挥者。一、边界战役的设想 1950年1月底,印度支那共产党(后改称越南劳动党,以下简称越共)主席胡志明秘密访华,请求中国援助越南抗法战争。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经济觅待恢复,财政十分困难,各方面工作千头万绪。但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毅然决定,答应  相似文献   

2.
《兵团建设》2003,(6):50
1946年12月19日,法国对越南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在遭到越南人民的英勇抵抗后,他们不甘心失败,于1949年底大量增兵越南战场。焦急万分中,胡志明在越北的原始森林里,从仅有的一台小收音机广播中,听到新中国诞生的消息。他欣喜异常,一方面致函周恩来总理,宣布"承认毛泽东主席所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另一方面,他毅然作出决定,立即动身赴中国,到北京向毛泽东请求支援。当他赶到北京时,毛泽东恰巧刚刚离开北京,赴苏联莫斯科访问去了。胡志明在与刘少奇短暂会晤后,又马不停蹄,于1950年2月3日赶到莫斯科,去会见毛泽东,请求支持。毛泽东听完情况后,大手一挥,爽快地答复:"援助越南兄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我们已经商量定了,准备派出军事顾问团赴越协助作战,军援如数满  相似文献   

3.
应越南劳动党、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胡志明主席的请求,中共中央、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毛泽东主席作出重大决定:中国军队援越抗美。1965年6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援越抗美部队最先入越的是工程兵支队,紧接着,由我军铁道兵组成的数万人马沿铁路线向越南北方挺进,重点是担负抢修抢建被美军轰炸破坏的越南交通命脉--铁路干线。再接下来出征的是中国的高炮部队。他们主要是掩护交通干线和越南北方重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4.
1950年夏,时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的陈赓正率军在广西、云南清剿国民党残匪,法军加速发动对越南的侵略。眼看越南有亡国危险,越共领袖胡志明打定主意,决定向中国搬救兵。他不顾个人安危和长途跋涉之苦,穿越原始森林,徒步历行17天,秘密来到中国。中共中央联络代表罗贵波热情接待了他,问他要多少兵力,以请示毛主席。胡志明说:“兵,我一个都不要,只要一员大将足矣。”“谁?”“陈赓。”胡志明说,“陈赓是我的老朋友。我了解他,有了他我就放心了。”毛泽东根据罗贵波的汇报,立即复电同意陈赓出马。陈赓接到毛主席的电报后,二话未…  相似文献   

5.
朱进 《军事史林》2016,(6):48-51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10月7日,美国政府不顾中国政府的严正警告,命令其军队越过三八线,将战火烧向中国东北边境,蓄意扩大侵略战争.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根据朝鲜劳动党和政府的请求,于10月5日,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 随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入朝作战,中共中央于1950年10月26日发出了《关于在全国进行时事宣传的指示》.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为抗美援朝战争做出的重大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美帝国主义武装侵略朝鲜,霸占中国领土台湾,并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中国人民在当时面临着各方面严重困难的情况下,高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旗帜,进行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从 1950年 10月 25日开始,至 1953年 7月 27日结束。在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在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同美帝国主义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对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中国人民组织志愿军入朝参战,打败了美国侵略者 1950年 10月初,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根据金日成的请求和中国…  相似文献   

7.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后,以美国军队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打着“紧急援助”南朝鲜的旗号,公然发动侵朝战争,并很快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及边境的安全。为援助唇齿相依的朝鲜人民打败侵略者,毛泽东主席发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19日跨过鸭绿  相似文献   

8.
1954年5月,越南人民经过8年的艰苦抗战,终于取得了抗法战争的胜利。然而,越南并未实现国家统一,在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支持下,越南南部成立了以吴庭艳为“总统”的“越南共和国”,与胡志明领导的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抗。台湾当局为培植和加强反共力量,积极加入援助南越行列,派出“驻越军事顾问团”,开始了长达15年的援助南越行动。  相似文献   

9.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谴责、制裁朝鲜,并组建"联合国军"参战,朝鲜战争由内战升级为世界性局部战争。在金日成首相请求援救,苏联不肯出兵援朝的情况下,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基于对友好邻邦朝鲜的国际主义义务、反制美军入侵朝鲜和台湾海峡、保卫中国东北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为新中国未来发展创造有利环境等考虑,最终独立自主地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  相似文献   

10.
<正>越南抗法战争,即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是越南在1945年9月至1954年7月为谋求独立与法国进行的一场战争。战争共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战略防御阶段(1946年12月—1947年12月)、战略相持阶段(1948年1月—1950年12月)和战略反攻阶段(1950年12月—1954年5月)。1950年边界战役的胜利标志着越南抗法战争转入主动进攻的新阶段,经过1951年12月至1952年2月的和平战役,越南人民军基本控制了越北地区及和平省,但越南西北地区仍被法军占领。  相似文献   

11.
1994年俄罗斯解密有关朝鲜战争的部分国家档案以来 ,中国和外国均有学者认为 ,中共中央抗美援朝的出兵决策是苏联压力的产物 ,主要依据是斯大林给毛泽东的两份电报和毛泽东给斯大林的一份回电。那么 ,究竟是斯大林给毛泽东施加压力 ,还是毛泽东要斯大林表态 ?中国出兵抗美援朝是苏联压力的产物 ,还是中共中央根据形势的需要自己作出的决策 ?可以说 ,如何认识这三份电报 ,是对这些问题不同认识的分水岭 ,对这三份电报的认识不同 ,所得出的结论也不同。关于1950年10月1日斯大林给毛泽东的电报和10月2日毛泽东通过罗申给斯大林的…  相似文献   

12.
炮兵,是陆军中火力最强大的一个兵种,斯大林美其名日“战争之神”.对于炮兵建设,我军历来十分重视.而20世纪50年代,中国炮兵建设则是与抗美援朝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1950年10月2日,朝鲜战争爆发3个多月后,毛泽东拟了一份给苏联领袖斯大林的电报:“我们决定用志愿军名义派一部分军队至朝鲜境内和美国及其走狗李承晚的军队作战,援助朝鲜同志.”“根据我们所知的材料,美国一个军(两个步兵师及一个机械化师)包括坦克炮及高射炮在内,共有七公分至二十四公分口径的各种炮一千五百门,而我们的一个军(三个师)只有这样的炮三十六门.  相似文献   

13.
徐焰 《国防》2014,(6):79-81
正1953年7月27日,朝鲜战争结束,中共中央在东南沿海的战略方针也发生变化。一度搁置起来的解放沿海岛屿的作战计划提上议事日程。1953年10月,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向中央军委提出:利用我在朝鲜战场胜利形势,准备用5个军的兵力解放金门。中央军委、毛泽东当即批准了这一提议。一个月以后,毛泽东又要求暂缓进攻金门,首先解放浙江沿海岛屿。  相似文献   

14.
柬埔寨人民抗击越南武装侵略的斗争已经整整六年了。在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以后,现在出现了新的局面。尽管当前在力量对比上仍然是越军较强,抗越武装较弱,但越军已无法扭转对其不利的战局,而柬埔寨人民已经看到了最后胜利的苗头。柬埔寨抗越武装斗争的新发展表现在:  相似文献   

15.
徐焰  少将 《国防》2014,(1):75-77
正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军的全部精锐部队都被消灭殆尽,按周恩来的话讲,剩下的只是"打扫战场而已"。1949年1月,蒋介石宣布"下野",退到幕后操纵残余力量,要李宗仁充当"代总统",到前台同共产党和平谈判,以求得喘息之机。国民党政府还请求苏联出面调停,当斯大林询问中共态度时,毛泽东马上向斯大林明确说明:"我们倾向于要南京无条件投降",还解释当时的战略考虑是"我国革命已胜利在握,不必再用迂回战术,推迟取胜时间"。  相似文献   

16.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武装干涉朝鲜内政,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自己的领土台湾。当美国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危急、中国大陆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之时,1950年10月,根据朝鲜劳动党、朝鲜政府的请求和保卫中国国家安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1950年10月上旬,中共中央多次召开书记处会议或政治局扩大会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重大战略决策,10月8日,毛泽东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名义签署了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那么中共中央决策出兵抗美援朝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弄清这个问题既具有历史价值,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吉林援助朝鲜战灾儿童的背景及情况吉林省成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前沿地区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使用武力干涉朝鲜内战,同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1950年10月初,美国不顾中国政府和世界人民的反对,悍然派战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地区,造成边境居民伤亡和财产损失。在这危急的关头,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毅然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这一决策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保卫了世界和平,为亚洲地区局势的安全稳定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强化补给运输 保障进军西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年底,中国大陆除西藏外基本解放。为维护中国领土主权完整和国家统一,1950年1月2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指示西南局和西南军区,在西北局和西北军区支援下,立即准备进军西藏。1月6日,西南局和西南军区决定,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军长张国华、政治委员谭冠三率领该军及第14军一部在西北军区  相似文献   

20.
远东战役,也称消灭日本关东军战役. 1945年5月9日,苏联红军攻克柏林,欧洲战场的战争硝烟逐渐散去.根据雅尔塔协议规定,斯大林命令红军挥师东进,组成了以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为总司令的远东苏军总司令部,150多万红军屯兵中蒙、中苏边界,随时准备南下,消灭盘据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日本关东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