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艺术源于生活。军营民谣源于解放军生活。新兵连、想家、站岗、演习、打靶、外训、甚至部队驻地的姑娘,一个战士的解放军生活的要素,军营民谣里全有了。反之亦然,军营民谣是一个战士的解放军生活的真实写照。难怪战士们把小曾当成“自己人”而不是明星。他唱出了他们心底的歌,他的歌里有他们真实的生活和对军营真实的情感体验。当一个战士穿上军装踏进军营,像本文虚拟的“他”一样,当他学唱第一首军营民谣歌曲的时候,或许他没有意识到,但他的解放军生活已经在歌声里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2.
年终岁首,一队队朝气蓬勃的新兵,像一股股喷涌的血液流进了军营,让精彩的军营变得更加生动。望着这些面孔各异、口音多样的新战友,会让人由衷感受到新鲜的气息扑面而来。不过,他们毕竟是新兵,一个“新”字告诉我们,他们还只是等待锤炼的钢坯,只是准备破土而出的幼芽,只是准备借风翱翔的雏鸟……他们渴望合适的温度、细密的甘霖、和煦的春风。而接纳他们的军营,在热情欢迎的仪式过后,是否做好了更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3.
他们是2006中国军营的闪亮名片和显著地标。他们是2006军旅纪实剧中的主打线索和主角。他们是2006中国军营封面上的偶像派和实力派。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谓,叫做典型。他们共同构筑了2006中国军营的典型轮廓和媒体头条,他们同属于2006年中国军营“史记”中的列传名单。记录2006年发生在中国军营的一切,你势必要围绕他们展开。2006年的中国军营,叙述他们已足够。  相似文献   

4.
时下,一些新战友虽然身入军营,但心系“网友”、“女友”,放不下“网中花”、“不了情”,直接影响了安心服役。广大带兵人要紧贴新战士思想实际未雨绸缪,准确把握他们的内心情感,及时开展恋爱观教育,引导他们安心军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耕耘在笔端     
黄长刚 《中国民兵》2014,(10):64-64
前不久,一首神曲《小苹果》不但火遍了大江南北,也悄悄走进了军营,经过改编的军营版《小苹果》以强军目标为主题,动感时尚,寓教于乐,催人奋进,成为今年征兵宣传中的亮点。军营版《小苹果》带动了“参军热”,这也给我们新闻工作者带来一些启示,采写好新闻,就如同播种育果,倾注文思,耕耘笔端,最终目的还是想有个好“销路”——读者关注,影响广泛。如何增强文章的吸引力,我觉得要在三个方面花心思。  相似文献   

6.
“当兵难”似乎成了许多国防生或入伍大学生步入军营后的感受。他们也许中了某些军旅文学、电视、电影作品的“毒”,它们将征伐、受伤、牺牲等词汇嬗变为胜利、荣耀、成功。当国防生们跨出校门,步入军队时,他们发现自己并没有准备好,感到“当兵难”。  相似文献   

7.
“请赋予我/影响历史进程的机遇/把握机遇的远见/为机遇而计划的自信/实施计划的坚定/使计划行之有效的行动的执著/随机而变的灵活/接受失败时的自我坚守/胜利时的谦逊/永不停息的坚韧”,这是美国前中央司令部中央司令,四星上将汤姆·弗兰克斯在自传里对军营的诉求。部队是所大学校,对那些成功的退伍兵而言,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校升级为大学。他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几年军旅生活,我们认为军营大学赋予每个军人至少40种品质。这些品质是他们日后成功的潜在因素。尽管有些品质不是军人所独有,但经过军营的门槛它们被强化了。当退伍兵“毕业”时,那些不管是先天固有还是后天锤炼的优秀品质,都打上了军事烙印。以致他们在不同领域取得成功后仍要被归为一个群体——退伍兵。他们是纯粹的军营制造。40种品质,让全社会响应一句遥远的口号:向解放军学习。40种品质,让现役军人以他们为豪。  相似文献   

8.
蔡小俊 《政工学刊》2002,(10):38-38
在军营 ,足球已为越来越多的军人所喜爱。作为“世界第一”的球类运动 ,它的魅力不仅仅让人为踢足球和在屏幕前观赏足球而着迷 ,而且由它开发的足球彩票的出现 ,更使许许多多的足球迷沦为足彩迷。这种新面孔的“足彩迷”在军营正渐渐崭露头角 ,已形成不可忽视的一种现象。挡不住的足球热许许多多的官兵是步入军营后迷上足球的。某部战士小郑说 :“部队有火一般的文体活动氛围 ,热烈奔放的足球运动一旦融入部队的土壤 ,我们这些精力充沛、激情四溢的青年没有理由不喜欢它。”从农村入伍的小郑 ,入伍前对足球一窍不通 ,来到军营后 ,发现周围的…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叶县人武部以构建和谐军营为目标,着力改善机关面貌,为干部、职工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成才环境。他们以开展“干部、职工一帮一”学习成才活动为载体,提出了“创建和谐军营、规范机关秩序、振奋  相似文献   

10.
顾此 《环球军事》2011,(24):46-47
一般来说时至年终岁尾,台军各级部队基本上都已经完成了年度的重要演训任务,转入正常的工作状态。可是恰恰是在这段看似可以“喘口气”的时间里,“糟糕”的军营管理却不时地“坑”了一批台军兄弟们,而他们中有许多人再也没机会等到龙年“传统佳节”的到来。  相似文献   

11.
校园文化传递参军报国正能量。“上大学前,我并没有想过参军,是大学新生军训,促使我萌生了走进军营的想法。”管理学院大三学生乔景超,曾服役于火箭军某部,他告诉记者,当第一次踏入校园就感受到热烈而青春的“绿色军营”校园文化氛围。军训是青年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一门基础课,也是为军队培养优质后备兵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曾经有位学者说过,“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地方大学生干部走出校门跨入军营,需要尽快适应全新的环境,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适应军营的文化环境。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不同社会组织都有自己的文化,并且这种文化深入组织成员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日常工作、生活之中。地方大学生干部在校学习十余载,长期接受地方校园文化的熏陶,到部队后,他们将迎来军营文化的洗礼。校园文化和军营文化相比,存在着显著差异。地方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时尚现代,地方大学生干部到部队后往往期望一种较为理想化的生活方式,而军营相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军营民谣步入第十个年头。每个年代的人都有自己的歌,哪怕你在封闭的军营里。抗战时期是《松花江上》、70年代是《十五的月亮》、80年代是《血染的风采》、90年代是《我的老班长》。1996年,小曾一首《我的老班长》拉开军营民谣帷幕。一种全新的音乐表达方式诞生,它改变了清一色只有集体而忽视个体的音乐表达方式,让音乐由集体指向个体,一种更接近生活的真实,更细腻更人性化的娱乐样式让刚性的军营更柔软。小曾之于军营民谣,犹如邓丽君之于内地流行音乐,崔健之于中国摇滚,老狼之于校园民谣。由于他的坚忍和努力,他由早期军营民谣灵魂人物之一一跃成为军营民谣的领军人物。10年来,军营民谣是一茬一茬兵们的情感寄托。军营民谣为他们提供一个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情感宣泄通道,通过这个通道,他们按照自己对军营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呢喃、低吟或哼唱着自己与军旅时空的每一个对应关系。这些歌声,注定成为他们嘹亮军歌时代罅隙里萦绕不去的声部。军旅经历和军营民谣一起深深地烙在90年代当兵人的记忆深处。多年后,当他们回忆起军营,新兵连和一首首让他们感动的军营民谣歌曲是绕不过的记忆符号。那是他们自己的歌和属于他们的青春记忆。10年前,军营民谣还是一张有青春痘的脸,10年后,青春痘的痕迹已经岁月抚平。军营民谣10年之际,《解放军生活》给它画像作传,以此向那些军营别致表达方式表达我们的敬意。  相似文献   

14.
建功舟山     
汪庆平  沈海荣 《国防》2000,(7):29-29
“云雾满山飘,海水绕海礁,人都说这岛儿小,远离大陆在前哨……”《战士第二故乡》这首脍炙人口的军旅歌曲,从一个面积只有2.57平方公里的庙子湖岛飞出,唱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军营内外。38年前,庙子湖岛守备连文书张焕臣在一次出黑板报时,触景生情写了一首打油诗,“云雾满山飘,海水绕海礁……”  相似文献   

15.
8月2日的辽宁省沈阳市,烈日炎炎、高温酷暑。沈阳市民兵训练基地迎来了百名市直机关公务员,参加“军营一日兵”活动。这是沈阳警备区“八一”前后,迎来的第21批军营体验群体。换上迷彩服的公务员们,个个精神焕发。市政府办公厅文电处高洋昨天还在医院输液,听说今天的“军营一日兵”活动,一大早就赶了过来,他说自己虽然未当过兵,但对军营生活憧憬已久,说什么也不能错失这次机会。训练场上气氛热烈,在教官的指导下,进行了队列训练,室外气温窜至33℃,大家早已是汗湿衣衫,没有一个退缩,动作、队形标准规范,连教官也佩服得连连称赞。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军内一媒体以《“技术标兵”为何没能入党》为题,报道了一名技术能力强、工作积极主动、从不违纪犯规,而本人又强烈要求入党的战士在退伍前因大多数党员同志认为他不合群,没有通过民主测评,最终未能入党引发的他对和谐人际关系思考的经历。读了这篇报道之后,结合学习胡总书记有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讲话,引发了笔者对创建和谐军营的思索:在全社会努力建设和谐社会的同时,我们如何创建和谐军营呢?要建立新型的军营内部关系。这些年来部队内部上下级关系、官兵关系、兵与兵关系总体上是好的,但在一些单位和少数同志身上也还存在着与和谐军营  相似文献   

17.
刘丰 《政工学刊》2010,(2):67-67
青年官兵的主要不良心理 (一)由于不适应部队环境而产生的失落心理。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新兵中间,部队驻地自然环境大多比较差,一般都远离大中城市。新兵入伍后,首先面对的是来自恶劣自然环境的挑战,常常会因其与舒适的家庭环境、理想中充满豪情壮志的军营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而产生巨大的落差。面对现实的军营环境中严格的纪律约束、艰苦的军事训练、单调枯燥的生活,“不适”心理在他们内心深处不断蔓延。  相似文献   

18.
这是绿色军营一些品种名贵的树木。他们被唤作“家”,诗家、作家、书法家、雕塑謇……他们因“孪”而名,但他们的根无不深扎于连队。在连队,他们被冠以“板报员”。那时身份,那时帅气,怎一个潇洒了得——那可是集编辑、记者、版式、美编、排印、出版于一身的真正意义上的“主编”呢!现今,我们在做“连队细节之黑板报”的时候,自然没忘用他们爱听的哨间呼点他们——“嚯——前板报员集合喽!”这里,我们谨以不完全名录的方式记录他们中的签到者。——在线网络人:余彦隆  相似文献   

19.
所谓军营“小群体”就是指基层官兵由于语言相同、志趣相投、情感互补而自发形成的一种保持经常性相互接触的非正式群体。它有别于正式的班、排、支部等集体,人数多少不等,所在单位也可能不同,对部队建设有利亦有弊。加强军营“小群体”的管理,对于强化部队管理,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军营“小群体”的类型地域型。这是军营中最常见的一种“小群体”,即“老乡群体”。“亲不亲,故乡人”,说不尽的故乡情,成为老乡之间相互交往的天然粘合剂。志趣型。官兵之间由于共同的兴趣、相同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不仅容易获得对…  相似文献   

20.
洪永秋 《国防》2013,(6):64-64
近年来,我国高校持续扩招,高等教育发展迅猛,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逐渐成为兵员征集的重点。做好高校大学生的预征工作,让他们积极投身军营,对于改善部队兵员结构、提升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一、在预征时间上立“早”一是国防教育要早,防止教育“冷场”。国防教育要提前纳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通过经常性的国防教育,宣传富国强军道理,让大学生体验军营生活、感受国防责任,深化爱军习武意识、端正入伍动机,引导他们把知识报国的远大理想与献身国防的现实行动统一起来。二是宣传发动要早,防止宣传“空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