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高楼大厦林立的石河子市中心,静静地伫立着一座土黄色老式平房,它就是全国惟一的一座军垦博物馆——石河子军垦博物馆。新中国军垦事业的开拓者王震将军亲笔题写的馆名遒劲有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为它增添了神圣与庄严。历时14年,石河子军垦博物馆经历了筹备、征集、开馆等几个创业阶段,现已初具规模,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截至目前,它已在全兵团几十家工矿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卫生教育行业、上百个农牧团场的数百个连队建立了军垦文物普查网点,共征集反映兵团从成立到现在发展历程与成就的军垦文物数千件、图片数百幅、文献资料数千万字,1999年馆藏文物中有29件被确认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石河子市区周围建立了以"军垦第一楼"、"军垦第一井"为代表的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开馆至今近  相似文献   

2.
图片报道     
近日,兵团纪委、监察局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到八师石河子军垦第一连和兵团军垦博物馆参观,这是兵团纪委、监察局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内容。  相似文献   

3.
石河子是1987年新疆第一批对外开放的三个城市之一,素有"戈壁明珠"美称。石河子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旅游资源丰富,经过多年的建设,她已具备了全方位、深层次开发旅游资源的条件,呈蓄势待发的态势,应作为兵团"军垦文化"的"特色旅游区"进行开发培育。一、建设"石河子特色旅游区"的五大优势作为"石河子特色旅游区",它的定位是建设成融兵团"军垦文化"和观光旅游、休闲旅游、会议和会展为一体的综合旅游观光区,这个旅游区的开发有五大优势:(一)特色资源优势:石河子是兵团的一个窗口,军垦文物最多,最集中,最能体现兵团军垦文化特色。(二)地缘优势:石河子地处天山北坡经济带的中心位置,是新疆重点发展的区域,十五期间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兵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是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兵团党委六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的形势下召开的。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提高认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扎实工作、有所作为。一、2011年工作回顾(一)大力唱响兵团精神。坚持把"唱响兵团精神"宣传教育活动作为屯垦戍边事业的"铸魂"工程,贯穿全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始终。全兵团从基层到机关,从学校到社区,从老军垦到青  相似文献   

5.
杨莉 《兵团建设》2005,(10):37-37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是全国惟一的一座集中反映兵团50年来辉煌创业历程的博物馆.1988年,兵团决定在农八师、石河子市原二十二兵团领导旧址内筹建石河子军垦博物馆,1995年正式开馆接待观众.2004年在兵团党委和农八师石河子市党委的重视关心下,在石河子军垦博物馆的基础上,石河子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军垦第一楼”被改扩建成“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并于2004年10月10日正式开馆.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是弘扬兵团文化、展示兵团形象、反映屯垦戍边伟业、展现兵团发展变化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是发展红色旅游、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进行“两个务必”和爱国主义教育、培育民族精神和兵团精神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6.
正1月25日,距离2014年春节不到一周的时间,八师一四二团新安镇过节的气氛已然浓厚起来。只是,团场的群众不是到集市上,而是三五成群,相邀着来到团文化活动中心,参加由中国电信石河子分公司举办的"军垦卡"销售推介会。年轻人来了,老年人来了,电信用户来了,非电信用户也来了。本来很宽敞的  相似文献   

7.
正60年来,四师代代军垦人屯垦戍边、艰苦奋斗,在伊犁河谷谱写了一首首感天动地的诗篇。自饱含军垦情的"军垦卡"产品推出以来,中国电信伊犁分公司更是全力让"军垦卡"传递更多的爱心与真情。"军垦卡"惹人爱6月19日上午,四师退休职工李安林带着妻子和母亲一起来到四师电信局3G手机体验销售中心办理"军垦卡"。不一会儿,在四师电信局工作人员的热情服务下,李安林一家三口高兴地办理了三张"军垦卡"。  相似文献   

8.
跃华 《兵团建设》2004,(6):11-11
石河子是兵团的窗口和缩影,是一座军垦新城,她以军垦伟业而发祥,以弘扬兵团精神而建市。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兵团广大指战员响应党中央“屯垦戍边”的伟大号召,进驻玛纳斯河流域垦荒,从而拉开了石河子城市建设的序幕。经过50多年的发展变化,特别是近年来的大手笔、高起点的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9.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陈列的珍贵文物展示了兵团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和军垦儿女们勇于奉献、艰苦创业的光辉历程,它是兵团屯垦事业的见证,是惟一一座反映中国屯垦史的博物馆,它将继续为新疆的军垦事业,为新疆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继承和弘扬兵团精神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党建传真     
5团开展唱响兵团精神宣讲活动农一师5团组织老军垦在全团开展唱响兵团精神巡回宣讲活动。老军垦用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历,从兵团的创业史、建设史、发展史和辉煌成就等多个层面和视角,生动形象地向广大职工群众和青少年解读和诠释什么是兵团精神,讲述老一辈兵团人像大漠胡杨、戈壁  相似文献   

11.
卢友东 《兵团建设》2012,(13):18-19
7月1日,笔者分别走访了柯羽华、吴世杰两位老军垦,与他们聊起了近十年来农十师发展变化的点点滴滴。说到出行的变化,老人们都一个劲地赞叹。去年4月,这两位80岁高龄的老人从地处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境一线的农十师一八五团、一八六团搭乘班车到达师部北屯后,直接乘坐K9792次列车前往乌鲁木齐,后又转乘飞"机抵达北京参加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老战士走进北京"活动。通过亲历,再回想近十年来从连队到团部,到师部,再到首府和内地的交通变迁,两位老军垦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2.
石河子市广场雕塑的象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垦第一犁”等雕塑以其独特的艺术造型 ,反映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她是石河子人的象征 ,是石河子新城的象征 ,是军垦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史诗般豪言壮举的记录 ,是屯垦戍边、艰苦奋斗、民族团结、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13.
在祖国西部军垦新城石河子,有一座将军铜像巍巍耸立。凡是第一次来到这座城市的人们,都会满怀崇敬之情,一睹将军的风采。被鲜花与绿树簇拥的将军,目光深邃、神勇威武,身旁的战马是他戎马生涯的象征。他便是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的开拓者、始终关怀兵团事业、深受兵团250万各族儿女爱戴和敬仰的王震将军。  相似文献   

14.
正4月5日,一师托喀依乡职工阿不都·热力为家人办了4张军垦卡。"这下不怕电话费多了,一家人可以长时间聊天了,军垦卡,亚克西。"阿不都·热力高兴地告诉记者。为了让少数民族职工也能用上军垦卡,中国电信阿拉尔分公司营销人员在这里推广了近一个月,还聘请了"双语"人员进行翻译,争取让一师各族职工享受这一信息成果。中国电信阿拉尔分公司推广军垦卡活动切切实实地让广大职工群众得到了实惠,如今,一师、阿拉尔市使用电信军垦卡的少数民族职工越来越多了。  相似文献   

15.
姚晓敏 《兵团建设》2013,(15):32-33
从连队到团部,告别居住多年的砖混平房,住进宽敞明亮的新楼房,天然气、集中供暖、有线电视,楼房林立,绿树成荫,现代化的城镇生活,二师二十二团,一座军垦新城镇正在焉耆垦区崛起。从连队到团部新镇,这个名叫幸福滩  相似文献   

16.
走进军垦新城石河子市,你会看到许多被称为“第一”的著名景点。如军垦第一犁、军垦第一楼、军垦第一井等等。翻开石河子城建志,你还会知道,闻名遐迩的这些“第一井、第一楼”,都和作为新城开拓者的一位名叫师景岳的老人紧密相关。一向不大愿意接受媒体采访的老人,在笔者的恳请下,慢慢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相似文献   

17.
《兵团建设》2013,(14):13
在美丽的军垦城市石河子,提起丁全海无人不知,有一些老人还会唱起现代豫剧《全海之歌》中的唱词,"他是石城的坚强卫士,他走得太早了……"《全海之歌》的主角就是被当地职工群众誉为"石城卫士"的优秀共产党员,八师、石河子市公安局原副局长、城区分局原局长丁全海,2010年12月,丁全海积劳成疾、因公殉职,年仅49岁。1999年深秋,时任石河子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副支队长兼三大队大队长的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地图上像一只昂首挺立的雄鸡的话,农十师的数万军垦儿女就生活在金鸡的尾巴尖上。从1952年4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原骑兵第七师的官兵在阿尔泰山下拉开军垦第一犁,到1959年农十师正式成立,十师两代人在气候严寒、自然环境十分险恶的国境线上奋斗了40多个春秋。40多年来,军垦儿女们在用血肉之躯牢牢守卫着每一寸国土的同时,还白手起家,在人迹罕至的碱滩戈壁上建起11个机械化国有农场和数十个工矿企业。在庆祝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新疆和平解放50周年和兵团成立45周年的大喜日子里,十师也迎来她40周岁的生日。  相似文献   

19.
正在位于新疆石河子市中心游憩广场内有一座雕塑,雕塑是两人在前奋力拉犁,一人在后执掌铧犁,形象再现了当年军垦拓荒者艰苦创业、开荒造田的情景。这个雕塑叫做——军垦第一犁。军垦第一犁被视为兵团的标记,恰是这一犁,让兵团的屯垦事业迈出了第一步,开辟者们用身躯拉动的犁,是兵团永久的记忆,军垦战士的犁铧,给绿洲播种下了理想和希望。从兵团成立之初的人拉犁耙,到引进拖拉机、采棉机等农机,再到建立工厂,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机械,兵团农  相似文献   

20.
兵团屯垦事业,已经走过了50多年艰难而又辉煌的历程、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联络部、四师十团、十二团、五师十五团等解放军官兵,在疏勒县的草湖、岳普湖县的木华里、麦盖提县的英尔曼、叶城县的柯克亚等地拉开了军垦第一犁。1966年1月,为加速南疆的开发建设,自治区党委和兵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