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94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一年。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春风的吹拂下,我国的征兵工作也一改往年的“征兵冷”为“征兵热”。是什么原因促使这许许多多的热血儿男毅然从戎?当他们离开经济大潮的荡涤进入“少闻涛声”的军营后,都有些什么心态?作为“大学校”的军队,将如何把这些成分复杂的当代青年培养成为合格的军人?刘有龙同志采写的这篇新闻述评,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眼下你随意走进一家商店,即可发现在柜台或墙上多处放着或贴着“军人优先”的小牌和小条,这说明了军人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民拥军、民爱兵在社会上蔚然成风,实令军人感到自豪.但笔者近些时候在某些军队医院中也见到了这熟悉的的字样.暖意过后,不免暗生忧患:本来就是姓“军”的军队医院,也要提醒或强调一下,这究竟说明了什么么呢?  相似文献   

3.
经验交流     
“为谁当兵、为谁做官、为谁掌权、为谁服务”,“军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把远大的志向落实在具体行动上,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久前,围绕这些问题,内江军分区机关巢中10天时间组织全体官兵认真开展了革命人生观教育。  相似文献   

4.
和平树     
何为和平树?遍查典籍,未见记载与注释。然"和平树"这一词汇,出现在纸笺上的频率却很高。最早出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那时,有一部反映和平时期军人风貌的电视专题片叫《和平树下》。我曾问该片的制作者:和平是独属军人的使命与价值,树又指什么呢?是生活之树?事业之树?抑或,仅仅是附加了一种象征?那天,那位老兄并没有为片名作什么注释,绕了好大  相似文献   

5.
有一天,在济南千佛山麓,一位身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官服的魁伟军人,接受一名地方记者的提问:您最喜欢的是什么?将军扫了一眼面前的训练场,望着一排排征尘未洗的“后备军”,他回答:“最喜欢给非军人颁发习武奖杯!”济南水泥厂厂长、民兵团长穆嘉梁,正是从这位将军手中捧走奖杯的人。“谋在人先”几年前的一天下午,穆嘉梁经过厂武装部办公室门前。蓦然,他  相似文献   

6.
近来,世界将目光投向海湾地区。美国磨刀霍霍,加快了“倒萨”军事行动的步伐。此时,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在伊拉克附近打晌。2002年12月9日~17日,美军代号为“内部观察03”(Internal Look 2003)的军事演习在卡塔尔首都多哈郊外的萨勒西亚军营正式展开。演习由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弗兰克斯上将指挥,有1000多名美国军人和数百名英国军人参加。“内部观察03”是什么性质的演习,在此时此地举行又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人可以什么都有,就是不能有病。而人生百年,又有几人能摆脱病魔的缠绕?因而有病不可怕,就怕不能及时得到诊治。如今,河南省唐河县的军烈属、在乡复员军人(包括病退军人)、伤残军人等享受优抚的革命功臣终于卸掉了这个沉重的包袱,实现了“有病就治”、“治而无忧”的梦想。这一目标的实现,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1996年春,唐河县大河屯镇党委、政府组织专门人员,深入村组,对“三难”(生活难、住房难、治病难)优抚对象逐户逐人进行排查摸底,结果发现全镇优抚对象特别是军烈属、伤残军人、老复员军人等的“三难”问题十分突出,其“治病难“居“三难”之首。这些优抚对象大多年过七旬,体力不支,多病缠身,有的还不能自理,80%以上年需支付医疗费2000多元,许多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尽管国家和社会最大跟度地给予优待和抚恤,但全部用到治病上的资金却是很少一部分。了解这些实情之后,镇党委、政  相似文献   

8.
之一“你是哪儿来的、”“什么,你是国防生?”“哇!原来你以后要到军队去,威风哟,女军人!”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更何况一个宿舍四个女生,而且还是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四个女生,这戏上演得就更丰富了。新生宿舍总是热热闹闹地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问候,而我的自我介绍却马上成为本宿舍的焦点。国防生使我比她们多拥有了一重身份,似乎也多承担了一些责任,于是乎,我顺理成章地秉承军队“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光荣就任本宿舍舍长。  相似文献   

9.
捍卫军服     
军服,词典解释为“军人穿的制服”。军服一般包括礼服、常服、作训服、特种服等,是军人特有的标志之一。因此,为了维护军服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对军服的制作、穿着都有严格的规定。但近年来,在全国各地,一些“军需用品商店”却红红火火地开张了,这是怎么回事儿,难道“军服”也成了商品?  相似文献   

10.
沧州姑娘李艳华从小崇拜军人、热爱军人。这种感情并没因时间的推移而淡漠。两年前,当她了解到目前不少大龄军人面临着择偶难的问题时,便暗自下了决心,要做一个“有心人”,帮助军人找到属于他们的幸福。 功夫不负有心人,“热线”是开通了,可是怎样才能使热线真正“热”起来,在更多的军营男子汉和爱恋军人的姑娘们之间搭起一座座鹊桥呢?李姑娘为这可没少费心。她自己掏钱,行程万  相似文献   

11.
军人家属要随军、要就业,军人子女要上学,家里老人要照顾,军人家庭要致富,军人家属子女要看病……当这些事情随时发生时,那个被称为丈夫、父亲、儿子的军人却不在身边。那么,是自己的家人默默扛着,还是主动寻求帮助?是享受帮助,还是忍受帮助?那么,是谁及时伸出那只帮忙的手?哪里又是随叫随到、随时开通的中国军人家庭“服务区”?中国首家军人家庭服务中心迄今成立22年。今天,这家服务中心透露的信息表明,军人家庭需要服务的内容已与20年前大不相同。伴随这些服务内容的变化,他们的服务方式和品种也正在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2.
他为国坚守,她为爱等待。军人特殊的身份,决定了军人的爱情少了几分儿女情长,多了几丝思念之苦;少了几分甜言蜜语,多了几缕挂念之心。前不久,火箭军某基地为27对新人举办了隆重的集体婚礼,让我们走进婚礼现场,聆听几对新人的爱情故事。为了我,她成了"女汉子"讲述:新郎、火箭军某旅政治部正连职干事李光辉我媳妇叫杨蕾,恋爱前,她特淑女、特胆小,连晚上上厕所都不敢一个人去。和我恋爱后,我常对她说,要想成为军嫂,就要学会勇敢!就这样,她让我慢慢培  相似文献   

13.
澳军酒文化     
不知为什么,在人们的印象中军人与酒总有着几分不解之缘。在澳大利亚军队里,喝酒的方式和习俗可以说的确是军队日常生活重要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形成了一种澳军特有的酒文化。 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澳洲盛产葡萄酒,品种有有8000种之多,其中不乏精品。而澳洲的啤酒虽然没有德国的“贝克”、荷兰的“喜力”、丹麦的“嘉士伯”、美国的“百  相似文献   

14.
我们对15个建制连队,500余名战士进行了专项调查,发现实行官兵分训后,基层官兵关系悄然地发生了一些变化,特别是以往的“五同”也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标准。从表面看,官兵之间没有多大的矛盾和隔阂,但实质上,官兵之间却少了沟通,缺乏信任,用基层官兵的话讲就是“篱笆墙越来越长”。怎样拆除“篱笆墙”?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军人工资是军人待遇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每一个军人的切身利益,是近年来军营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军人工资待遇怎样估称,其理论依据是什么?当前部分军人不安心部队工作的经济原因是什么?40年来军人工资演变过程的教训是什么?军人工资  相似文献   

16.
军校女生     
女生,谁不爱打扮自己?谁不爱让别人的目光在自己身上停留两秒?爱美,是女生的天性,似乎也算是千百年来的传统。但是选择了军人这份职业,既然作为一名军校女学员,这些似乎都与我们无缘。朴实的绿军装,齐耳的短发,不施粉脂的脸庞……但却构成了一道更加美丽的风景线。我们专业招女生很少,几乎是1﹕10的比例,所以七个女生也都算是各地选出的精英,人称“七朵金花”。虽然我们长得不算漂亮,但是我们有军人的那份感觉,那种气质。我们不能做到让所有人赏心悦目,但有时我们更需要“孤芳自赏”——给自己充分的勇气和信心。作为大片绿叶中的红花,我们…  相似文献   

17.
军营是所大学校,我们作为其中的一员,由地方老百姓到军人的转变;由士兵向军官的晋级;由懵懂无知到沉着干练;由羸弱无力到身强体健……这些经意或不经意的变化,都在说明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进步,怎样算成才?成才的方式有哪些?是什么人什么环境在影响着我们成才,这些问题从最初开始就具有了特殊的意义。本刊对新时期军人成才愿望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8.
我们对15个建制连队,500余名战士进行了专项调查,发现实行官兵分训后,基层官兵关系悄然地发生了一些变化,特别是以往的“五同”也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标准。从表面看,官兵之间没有多大的矛盾和隔阂,但实质上,官兵之间却少了沟通,缺乏信任,用基层官兵的话讲就是“篱笆墙越来越长”。怎样拆除“篱笆墙”?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设想这是一名玩世不恭的新闻记者和防御分析家之间的电话对话: 新闻记者:“这是什么?星球大战和步兵吗?相关并有某种联系吗?对我来说,听起来象共公关系似的骗人。朋友,说客想要向国会头头推销什么事?星球大战和不满的意见吗?告诉我,难道不是这样吗?”分析家:“一些记者真是不看自明! 全面来说就是这些。战略防御倡议(SDD和常规防御倡议(CDI),在战争与和平中的一对伙伴,如胶似漆的一对朋友。”新闻记者;“代价是什么?”分析家:“嗨,我是一个防务专家,钱是什么我一点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20.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0,(14):49-49
据英国媒体6月27日报道,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的塔利班军阀们为了对付驻阿盟军,竟然想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主意:将一些爱吃香蕉和花生的猴子训练成了会开枪、会打迫击炮的“猴子杀手”,并教会它们如何专门向穿着美军服装的军人发起武装袭击!这些全副武装的“猴子士兵”的出现,使得阿富汗战场变得与好莱坞科幻电影《人猿星球》颇有几分相似。一场真实版的“人猿星球”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