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据史书记载,宋仁宗时,范仲淹镇守庆州,“借随军库钱回易,得利息二万余贯,充随军公用”。这里说的“回易”,是指一种赢利性经营,在宋朝的军队中较为普遍。到了南宋初期,财政亏空,军费窘急,军队的赢利性经营就更加活跃,连抗金名将岳飞也参加进去。据说岳飞专门选了一个“有心计、能斡旋”的人充当“回易”官。岳家军搞“回易”,每年收入达四十一万五千多贯。  相似文献   

2.
列宁说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延续下来的人们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它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古往今来各国军队鼓舞士气的一种有效手段.学习和研究外军政治工作,不难发现,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军队,都很善于打“爱国主义”这张牌,注重用“爱国心”、“民族魂”、“国家主义”、“民族精神”激发官兵的民族自尊心和为之献身的责任感.从教育的特点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在车臣,战事已促使俄罗斯人得出一个令人泄气的结论:俄罗斯军队一团糟,纪律松驰,缺乏训练,装备极差。一些有经验的军官和专家说,军队的不光彩表现暴露了俄罗斯的一个最大的军事秘密:30多年前暗中出现的衰败趋势已经严重地削弱了俄罗斯的国防力量。 退役上校、社会学家杰留金说:“军队已经瓦解。那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了胜仗的军队,那支强大的军队,早在1957年就不复存在了。它从1957年起就开始记衰落,衰落的速度非常慢,以致人们很难发现。”他说,令美国胆颤心惊的苏联军队被腐蚀俄罗斯经济和政治生活的那些“病变”所困扰。 同在其他机构里一样,在军队里,权势和裙带关系开始取代才智和勤奋。虚假的报告变得比实际成绩更加重要。驻摩尔多瓦第14集团军司令列别德将军说:“俄罗斯不再有一支军队,而只有一些由军人组成的军事编队,这种编队很难干成什  相似文献   

4.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5月20日在参议院有事法制特别委员会上答辩时说,日本的自卫队“实际上就是军队”。 小泉说,他认为日本的自卫队“实际上就是军队,不这样说很不自然”。他还说,“我确信,总有一天要给自卫队以应有的名誉和地位”。 此间《东京新闻》5月21日指出,要承认自卫队是军队,这是小泉首相的一贯立场,但是他在国会上正式表明这种看法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5.
外军思想教育大体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社会主义国家军队思想教育体系,他们大都集中在亚洲,有越南、朝鲜、老挝和古巴,称之为“思想教育”;二是资本主义国家军队思想教育体系,主要有美国、日本和英国等国,称之为“精神教育”或“精神指导”;三是发展中国家军队思想教育体系,主要代表有印度、印度尼西亚、埃及等国,称之为“思想教育”或“鼓动士气”。尽管外军思  相似文献   

6.
毛主席在抗日战争中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建设现代化的革命军队,客观上有了大规模地进行文化教育的迫切需要,主观上也有了更加良好的条件。1950年,在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的主持下,制订了关于在军队中实施文化教育的“八一指示”。这个指示是经过毛主席修改审定的。指示要求“全军除执行规定的作战任务和生产任务外,必须在今后一个相当时期内着重学习文化,以提高文化为首要任务,使军队形成一个巨大的学校”。不久,因为抗美援朝战争,它的实施暂时搁置一段时间。先在…  相似文献   

7.
最近,有人看到军队搞生产经营,说军队是在“吃双份”。说军队“吃双份”的人,大概对我军军费窘境和生产经营的重要意义缺乏了解。大家知道,我国是一个10亿人口的大国,也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据世界银行统计的数据,1983年,  相似文献   

8.
军队都是同敌人作战的,作战目标就是杀死对方,消灭对方。因此,军队的主要作战对象一般都是敌对国家的军队、作战人员。但在世界各国的军队中,也有一种军队的主要作战对象不是敌对国家的人员,而主要是同自己军队“作战”,其主要“作战”对象就是生为同一国土、身着同样军装、效忠同一机构或人民的“兄弟”,这就是许多国家军队编制内的宪兵部队。美国宪兵部队就是这样的一支军队。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邓小平指出:“实现国防现代化,急需培养、选拔一大批合格的人才。”江泽民主席强调,“要全党动员,把最优秀的青年送到部队去。”可见,党和国家的三代领导核心,都非常重视军队的人才建设。有人预言,21  相似文献   

10.
同学们在体验军事生活过程中,时时处处都要碰到纪律问题。虽然大家都知道军队特别讲纪律,经常听到诸如“军中无戏言”、“军令如山倒”、“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之类的说法,但对军队为什么要有纪律、军队都有哪些纪律、纪律条令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等问题,不一定完全清楚。本讲就是通过了解军队“铁的纪律”,来帮助大家加深对纪律的认识。纪律是军队的命脉 纪律是一定社会组织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  相似文献   

11.
顾此 《环球军事》2014,(13):59-61
列宁曾经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正因如此,要打赢舌尖上的战争,就必须要有先进的理念作指导。虽然各国的国情不同,其军队战场饮食保障理念也有所不同,但是面对战争实践和理论的变化,用与时俱进的理念引领“舌尖”上的军事变革,是自古至今各国军队一项“殊途同归”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古代军队征战时,也携带自制的干粮,可以说就是野战食品的雏形。中国古代军队的干粮叫“粕”和“糗”。糗是将米、麦、高粱、小米等谷物炒熟,有粒状的,也有舂碎或碾成粉状的,以利于携带和食用,类似观在的炒米、炒面等。《周礼·地官·禀人》中郑玄注云“行道日粮,谓粕也”,即行军途中每天食用的干粮。《孟子·尽心下》中赵歧注云“糗饭,干糯也”。古文记述的“粕”与“糗”都是指干粮的不同品种。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的军队征战时食用的干粮是面包干和烤饼。日本古  相似文献   

13.
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凡是有组织行为的地方,就存在分工、存在组织的行为,无论它的行为是“有为”或“无为”,都会出现经营或管理的问题。早期有组织的经济管理行为,起源于军队,特别是罗马帝国时期的军队组织。它们有大量的经济工作,并长期形成一套自觉的、深思熟虑的管理行为和经营方式。从现代西方管理史和管理思想史的发展说,可以肯定,现代工商管理的某些重要原理和做法都可溯源到军队组  相似文献   

14.
战斗力是一支军队的综合作战能力,其中包括人力、物力和智力。说得更明确一点,它是实施战斗和完成与战斗有关任务的能力,是军队这个“群体”政治质量、军事素养以及军队的武器装备和物质保障等因素的综合指标。如果仅就军人“个体”而言,其情形就不同了。因为作为一名军人——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勇士,战斗力是两种不同的力作用的结果:自然力和知识力。两者的内容、性质和特征绝然不同,因而也产生不同的功效。在一般情况下,这两种力是结合在一起的,而且知识力总是蕴含在自然力之  相似文献   

15.
“工作在军队、吃饭在地方”,“使用 在军队、提拔在地方”,这是时下一些人 对专武干部“军地双管”模式的一种“戏 说”。的确,专武干部“管用两层皮”老大 难问题,在一些地方还没得到妥善解决。 对于县(市、区)人武部来说,这种模式确 实给他们带来了一些专武干部管理上的 难度,并直接制约着基层武装工作开展 的质量。可是,在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人 武部,专武干部的管理却不难。他们是怎 样破解这一难题,使这支队伍充满生机 和活力的呢?  相似文献   

16.
“武常委就要为军队和武装工作撑腰说话,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争得位置。”这是孟津县人武部长、县委常委张建军常说的一句话。 张建军是1992年10月担任人武部部长的,同时任地方县委常委。他深深认识到“武常委”不仅仅是一种政治荣誉,同时也是一副份量不轻的担子,当好称职的“武常委”必须有崇高的责  相似文献   

17.
夏建设常说,人武部主官参加地方党委任常委,不是荣誉待遇,体现的是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当好“武”常委就要为军队和国防建设鼓与呼,这叫讲好“军”语。 在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时,少数领导同志认为人武部姓军了,地方党委政府可以撒手不管啦。常委会上,作为“武常委”的夏建设从我军由地方武装一步一  相似文献   

18.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军事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军队管理思想。尽管囿于历史与阶级的局限,这些思想未能形成系统的军队管理学科,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军队管理的一般规律。探讨古代中国军队管理思想,汲取和借鉴其中有益的成分,对于促进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建设,加强部队的管理教育,是有重要意义的。一、治之以法——军队管理的根本在中国古代,管理统称为“治”,军队管理即为“治兵”、“治军”或“振旅”。《左传·隐公五年》有“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礼记·曲礼》有“班朝治军”之语,指的主要是军队平时的管理教育(含训练、校阅)。战国前期,著名军事家吴起提出“兵以治为胜”,极言军队管理与战争胜负的关系,认为对军中士卒的良好  相似文献   

19.
军队“消肿”后民兵工作更加重要前不久,兰州军区司令员郑维山在甘肃省军区说,军队精简“消肿”后,民兵和预备役工作的地位与作用将更加重要。民兵和预备役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张选杰、高建国) 杭州市长喜赞民兵目前,浙江省杭州市上域区已有六十一个民兵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世界军事革命,韩国国防部专门成立了两个机构——国防改革委员会和军事革命计划小组指导军队改革,计划在21世纪初期,打造出一支“战则能胜的现代化军队”。 改革大潮驱动韩国军队变革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在韩国国内,从行政部门、教育部门、经济部门到金融部门,几乎囊括全社会的所有领域都处于改革之中。可以说,是不断变化的国内国际大环境促动韩国军队进行改革。但“注重质量建设,不以数量取胜”思想的形成则是军队改革的根本原因。质量建军思想的确立并非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