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行为艺术”或“摇滚音乐”中,每一个当兵人都既是演员又是观众,既是主角又是配角,既是主唱又是鼓手。他们通过这个“艺术”,在相对封闭的军营中轻而易举地链接了传统(荣誉、战斗)和时尚(快乐、秀)。  相似文献   

2.
当兵的人     
自从走进儿时魂牵梦萦的军营,我一直以自己的军人身份而自豪。入伍后,心中那份憧憬变得清晰,对当兵的人有了更深的理解。事实上,凡与军营有姻缘的人,大都对当兵的人有着很深的感情。也许你未曾穿过绿军装,但为儿时的梦想而对军营一往情  相似文献   

3.
新兵连时,我和刘涛是同乡入伍的同班战友。只因他理发技术了得,不仅“承包”了全队的理发任务,还常有领导光顾,理完发的都会竖起大拇指夸上几句。为此,刘涛时常得到班排长的表扬。“不就是理个发吗。”我想。有一次,全队组织军容风纪检查。刘涛手脚麻利地又给大伙忙乎开了。当大家都成了齐刷刷的“刚健型”后,只剩下刘涛自个了。“谁帮我理个发。”刘涛只好向我们求援。大家都没吭声。一见这机会,我毫不犹豫地大声说:“我来。”刘涛怔了怔,问:“你行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小曾当年对军营音乐发出了“不够体贴”的呐喊,那么今天,军营民谣面临他10年前的尴尬,对21世纪的当兵人而言,军营民谣也不够体贴。  相似文献   

5.
当兵是一个神圣的理想。保家卫国,干一番大事业。许多战士来到部队前,都曾许下这样的豪言壮志。然而,现实总是有点不近人情,军营和想象中的或许并不一样。当兵干什么?从走进军营的这一刻,你开始思索这个问题了。  相似文献   

6.
拜拜,虱子     
到新兵连的第一件事就是理发。理发本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正因为这次理发,却让我牢牢地记住了走进军营的弟一天——1986年11月22日。那天,我背着背包在乌鲁木齐站下了火车。从山东到乌鲁木齐,整整跑了四天  相似文献   

7.
【那些令人激动甚而颤栗的心理体验不是当兵人恐怕难以相信也难以理解。不过,这又怕什么呢,打电话原本就是当兵人的“私生活”。只不过,这“私生活”从书信和日记里走出来,回到了光明正大的耳朵上。在浩浩荡荡的当兵岁月里,每一个当兵人都渴望回到耳朵,来一场悄悄的倾诉或者倾听,让对方来一块承担喜悦、粗糙、坚硬、泪水、成长、慌乱、委屈或者还有理想和渴望。】  相似文献   

8.
被装备到连队的遥控器,上面布满让我们害怕的“批评键”。我们服从纪律, 电视服从我们。在纪律的天空下,我们的看电视生活开始了。 军营里有了电视之后,看电视便成了 我们制式生活中的一项节目。这个节目通 常由几十个或者一百多个短发青年和一台 电视、一只遥控器组成。我们熟悉这个节 目开始的“暗号”和时间,如同我们熟悉 班长的每一种眼神和他脸上的每一颗苦恼 的粉刺。  相似文献   

9.
“连队细节”是一幅幅硕大的多彩多姿的连环画。浏览、观看这些画页, 咱当兵的人兴奋、自豪,备感亲切; 当过兵的人激动、慨叹并衍生出对军营岁月甜蜜的回忆;没当过兵的则意趣盎然地得以多视角多层次地加深对军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这不是一份关于礼仪的“条令条例”,但并不妨碍每一个当兵人将它当作自己的礼仪对照目录、参考答案和训练手册。显然,如同期望每个人都做到“礼仪细节百分百”一样,企图以一篇《礼仪细节百分百》将所有有关礼仪的细节打捞殆尽并不现实,也不符合我们的初衷。生活太大,细节如沙,但总要从一粒沙子开始。我们的初衷便是我们善意的提醒。当你通读完这篇提醒,并试着从百分之一开始,你会发现,做个好兵很容易,做个绅士/淑女并不难。  相似文献   

11.
班长,军营里的“启蒙老师”。每一名军人初到军营,最先遇到的人是班长。新兵军旅生涯的第一步,正是在这些有着“军中之父”、“军中之母”美名人的搀护下完成的。班长与新兵之间的那点小事,却是最温暖、最感动人的故事。就在武警武汉指挥学校大学生培训大队, 短短的3个月军训。450名新人伍技术类大学生,面对比起自己年纪小、学历低的班长们, 由衷地说:班长:一路上有你好幸福。  相似文献   

12.
几位军队转业的老战友,虽说同住一个都会,却有十多年竟难得一见。前些时,正春暖花开,其中一位来了个毛遂自荐,出任“组织部长”,我们当然赞成,被投了全票。经他多次“组织”,电话往复,才算从高楼切角的灰色条块中解放出来,从商铺狡黠而圆滑的促销声中解放出来,甩脱了夜总会如哭如吼的“卡拉OK”的包围,走向田野,拥抱自然,寻找几乎流失的自己。 久违了,老战友!十多个寒来暑去,齐唰唰地退出“现役”,一见面少不了当年军营里的“见面礼”:当胸一拳,要不就在对方的宽肩上重捶几下。当兵的嘛,就是这劲儿。然后,你抱住我的肩头,端视着银丝飘飘的白发,我向着你的面,细瞅着刀刻斧削般的皱折,一阵唏嘘,几声叹喟:“都老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军营民谣步入第十个年头。每个年代的人都有自己的歌,哪怕你在封闭的军营里。抗战时期是《松花江上》、70年代是《十五的月亮》、80年代是《血染的风采》、90年代是《我的老班长》。1996年,小曾一首《我的老班长》拉开军营民谣帷幕。一种全新的音乐表达方式诞生,它改变了清一色只有集体而忽视个体的音乐表达方式,让音乐由集体指向个体,一种更接近生活的真实,更细腻更人性化的娱乐样式让刚性的军营更柔软。小曾之于军营民谣,犹如邓丽君之于内地流行音乐,崔健之于中国摇滚,老狼之于校园民谣。由于他的坚忍和努力,他由早期军营民谣灵魂人物之一一跃成为军营民谣的领军人物。10年来,军营民谣是一茬一茬兵们的情感寄托。军营民谣为他们提供一个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情感宣泄通道,通过这个通道,他们按照自己对军营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呢喃、低吟或哼唱着自己与军旅时空的每一个对应关系。这些歌声,注定成为他们嘹亮军歌时代罅隙里萦绕不去的声部。军旅经历和军营民谣一起深深地烙在90年代当兵人的记忆深处。多年后,当他们回忆起军营,新兵连和一首首让他们感动的军营民谣歌曲是绕不过的记忆符号。那是他们自己的歌和属于他们的青春记忆。10年前,军营民谣还是一张有青春痘的脸,10年后,青春痘的痕迹已经岁月抚平。军营民谣10年之际,《解放军生活》给它画像作传,以此向那些军营别致表达方式表达我们的敬意。  相似文献   

14.
军旅经历和军营民谣一起深深地烙在90年代当兵人的记忆深处。多年后,当他们回忆起军营,新兵连和一首让他们感动的军营民谣歌曲是绕不过的记忆符号。那是他们自己的歌和属于他们的青春记忆。  相似文献   

15.
在湖南省衡山县,提起民政局长文凤炎,复员退伍军人便情绪激动地对你讲说起她的一件件事来,发出这样充满感情的赞叹:“她为我们真是把心都要操碎哒!”“她象自己亲生妈一样的体贴人哟!”我有幸见到了这位“贴心局长”。她,五十上下,个子矮小,园脸盘,梳短发,朴朴实实,是一位土改时期就跟着党的老同志。  相似文献   

16.
在海滨城市葫芦岛,坐落着一群独特的建筑,走近这些建筑便会看到一些醒目的大字:“葫芦岛市龙港区国防教育基地”,“国防教育从娃娃抓起”。当走进院落中,呈现在眼前的是各种军事体能训练设施。再步入宿舍楼时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浓厚的军营氛围,每一间寝室,每一张床上,都是正规军营般的布置,棱角分明的行李告诉人们这就是一座“军营”。  相似文献   

17.
女人持枪     
女人持枪,非抢劫,非暴乱,是为了训练——军事训练。“不爱红装爱武装”,并非因为自己是铁姑娘,一定要做男人做的事情,恰恰相反,在大学校园我们都是充满幻想又有几分功利的小女人。男孩子走进军营,多数是冲着理想而来——保家卫国,铁骨铮铮,毕竟男人有着充当保护神的潜意识。女孩子走进军营,剪去长长发,褪去花花衣,带着几分的不情愿,又拗不过事实的摆弄。值得庆幸的是,短发依旧挥不去的是容颜的俏丽,一身橄榄绿又平添了几分挺拔与坚强。不想当英豪,却偏偏成了霸王花。肩枪的时候,教官说我们像是打猎的公主,傲慢不羁,但是枪法很臭。不过,我们不是在打猎,我们穿着迷彩服,腰系子弹袋,我们是一群当兵的人。肩枪齐步走的时候,我们步子故意放乱,目光变得  相似文献   

18.
把枪当“尖刀”同大多数有志于军营的人一样,刘祖跃把部队做为自己施展抱负的青春舞台。1976年12月,19岁的刘祖跃终于圆了当兵的梦。他所在连队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被国防部授予荣誉称号的“夜老虎连”。“老虎连”虎虎生气,刘祖跃同其它新战友一样,  相似文献   

19.
高中毕业后我报名参军,身体素质不错,当兵愿望强烈,一下就被接兵干部选中。坐了几天火车来到新疆一所军营,没成想我居然分到了舅舅所在单位,成了一名“关系兵”。“踏踏实实干出成绩,不如挖空心思靠个关系。”新兵连里有人  相似文献   

20.
美国电影《阿甘从军》讲述了一个弱智者当兵的动人故事,一经上演便反响强烈。但电影毕竟是电影,倘若军营中“阿甘”多了,后果将是如何呢?我们还是看看台湾军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