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部 队战士中有不少具有这样那样的关系 ,这是一个客观现实。大家习惯把他们称为“关系兵”。当前 ,基层干部普遍反映“关系兵”难带。但如果把握好以下要诀 ,带好“关系兵”亦不难。(一 )正确认识和对待“关系兵”。首先 ,要克服对“关系兵”的偏见 ,尤其要防止形成“关系兵”都是“刺头兵”的思维定势。要对每个“关系兵”的自身素质、性格爱好和平时的表现进行深入地观察、正确地评价。其次 ,要有立党为公的工作态度。在处理问题和待人接物上 ,要坚持标准、把握原则、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切不可因为是“关系兵”而瞻前顾后 ,迁就照顾 ,搞…  相似文献   

2.
莫让“关系兵”影响关系安宁基层“关系兵”现象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是当前社会上人际交往意识增强所带来的一种必然反映,也是某些不正之风推动的必然结果。应当看到,在“关系兵”牵扯的“关系”中,大部分属于正常的关系,不必大惊小怪。而且实际工作中“关系兵...  相似文献   

3.
1996年,地道农村姑娘的我被选聘到人武部政工科。此前,我没当过一天兵,也不知“五个W”为何。听老政工讲,到人武部就要写稿,写稿就要看《中国民兵》。从此,我老老实实捧读《中国民兵》,国防知识逐渐充实大脑,“门外汉”对“兵”有了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写稿无需“凭关系”我是一名基层专职武装干部,《中国民兵》创刊以来,我成了贵刊的一名积极通讯员,仅今年上半年,就被贵刊采用稿件两篇。因而遭到一些同志的非议,说我在《中国民兵》杂志社里有熟人,有的说我给了编辑什么好处,否则半年里怎会刊两稿。其实,《中国民兵》我既无亲戚朋友,又不曾和哪位编辑、记者相识。我对上述问题无论怎样解释,却都无济于事,使我十分苦恼。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名镇党委副书记,1998年4月初走上岗位后,我分工主抓武装工作。自己虽当过几年兵,但对地方武装工作知之不多,怎样指导镇武装部“踢”好工作的“头一脚”,进入“角色”,竟成了我上任后第一道难题。正在我为难之时,镇武装部谭部长给我送来了当年的《西南民兵》第4期,我随意浏览目录时,一个《党政  相似文献   

6.
小时候我就梦想成为一名英姿飒爽的军人。长大后虽然没有实现我的“从军梦”,但在我大学毕业后,却有幸成为一名军人的妻子。几年前,我的丈夫从作战部队交流到人武部,可能是爱屋及乌、耳濡目染的缘故吧,我也喜爱上了《中国民兵》。现在,读看《中国民兵》已成为我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民兵》中的“外国战争动员知识讲座”、“人武  相似文献   

7.
记得第一次认识《西南民兵》,是1986年10月的事了。我从云南边防某部回贵州探亲,途经某部,顺便去看望战友。我到他的办公室,战友对我说:“你有一定的文字基础,为什么不写点东西?”我说在一线连队,没有什么可写的。他说:“只要做个有心人,还怕没有写的。我给你介绍一本杂志,今年刚创刊的《西南民兵》,她贴进生活,可读性强,是发表作品的处女地。”我仔细翻阅了《西南民兵》,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溢满了我的脑海,一种从未有过的写作冲动兴奋了我的每一个细胞。从此,我和《西南民兵》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8.
我与《中国民兵》结缘,要从10年前在南疆边陲的一次脱险说起。 1994年我在云南边防部队服役。一次,我部巡逻至一个不知名的边陲小寨“歇脚”。村民兵排长热情地款待了我们。晚间轮到我站岗时,民兵排长拿着一本《中国民兵》来“陪”我,让我读几篇文章给他听。他说这是人武部给他的奖品。渺无人烟的原始森林之夜,我与这位纯朴好学的民兵排长围着篝火边读边讲,一直聊到天明。第二天我意外带走了这本《中国民兵》,想不到这书还帮助巡逻队化险  相似文献   

9.
三个兵,外出,先后去了照相馆、邮局和商店。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百姓故事”栏目的镜头紧紧跟着他们。那一期节目的名字是“今天我外出”。一个兵说,他几乎一年没有外出过了。这次外出,是为了照几张艺术照,寄回家找对象,父母早就催了。一个兵逛商店的时候老是看表,担心超假。“名额太少了,出来一次不容易,千万不要犯错误。”另外一个兵大胆些:“如果我来制定政策,一定再放宽些名额。”问及外出的好处,他们深吸一口气,“外面对于我们紧张的生活,是个很好的调节。”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的一天,科长捧着一本《西南民兵》走进办公室,嘴里直嚷嚷:“莫川,你上了一篇头版头条呢,真不错!”我先是一愣,尔后是一阵激动涌上心头,“真的吗?” 这是真的,今年的《西南民兵》第2期“开卷有益”栏用了我的拙作《有一种情怀》,难以名状的激动和喜悦化为几个字:谢了,编辑老师!  相似文献   

11.
地方大学毕业分配到人武部从事民兵工作,许多方针政策、基本知识不清楚。心急火燎的我走进崔政委办公室向他求教。“这些问题,你找统帅部……”政委的话让我糊涂了。政委见状笑了:“让你看看《中国民兵》的《统帅部信息》专栏嘛!”“明明搪塞我嘛!”我很不满,转身回到办公室,赌气似地翻开一本一本《中国民兵》杂志,映人眼帘的一串标题顿时吸  相似文献   

12.
专程再访二月河,是受《中国民兵》杂志编辑之托。轻轻叩开两扇雨迹斑驳的木板门,笔者见到了家住河南省南阳市白河岸边的二月河。他高兴地接过新出版的《中国民兵》杂志,边看边说:“三年前《中国民兵》曾报道过我,我是‘老转’,凡与‘兵’有关的报刊来采访,我都欢迎,还都有一种亲切感。”当他浏览到这期杂志最后一页时,欣然拿出纸和笔题写了“祝《中国民兵》文采风华,明艳照人”的祝愿话,对杂志社派人来再次访问他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3.
“小伙子,把征订数增加100套,经费我解决。”3个月前,刚刚调任人武部科长的我正伏案专心制定今年《中国民兵》征订计划,一声“断喝”吓我一跳。回头一看,以抓经济、抓国防“两手硬”出名的硕士区委书记王慧轩已站在身后。陪同书记的人武部王政委告之:书记今儿来参加部办公会,听说新任科长在制订《中国民兵》的征订和学习计划,便来“提建议”了。政委透露,自从人武部按规定给王书记订了一套《中国民兵》,书记便将之列入“十大必看报刊之一”,当成了解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方  相似文献   

14.
张军 《中国民兵》2008,(9):11-11
我的父亲是一名“老武装”,曾任人武部政工科长。在人武部大院里长大的我,白幼就喜欢阅读父亲带回的每一期《中国民兵》杂志。在《中国民兵》杂志的熏陶下,我走上武装工作岗位。如今,这位“无言老师”陪伴了我整整20年。  相似文献   

15.
1990年底我退伍回家乡,在乡武装部,一本本封面庄重、文图并茂的《中国民兵》吸引了我,以至于天快要黑了我还没有察觉。从此,我每隔上一段时间就到乡武装部去“会餐”一次。1991年初,我从《中国民兵》上看到山东省成立人民武装学校资料的消息。在县人武部报上名后,我在县一中高中毕业班进行了艰苦的学习,但无论学习时间多么紧,《中国民兵》一直陪伴着我,激励着我。在同学们称之为“黑色的七月”里,我参加了人武学校资料的招生考试,并以较高的分数  相似文献   

16.
建立社区民兵组织,完善城市民兵工作机制 对深化城市民兵工作调整改革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搞好社区民兵组织建设,要重点把握和理顺四个关系: 一是理顺“建”与“管”的关系。近来年,国有企事业单位大多进行了“两改”,有组织无兵和有兵无组织现象较为普遍原来的企业民兵许多变成了“社会人”,部分企业民兵组织随企业解体而消失 这些  相似文献   

17.
我是河南省博爱县的一名小学教师,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开始接触《中国民兵》。这些年来,我是逢期必读,并一期不落地每年装订成册珍藏案头。如果说我对《中国民兵》是情有独钟的话,那只好说我丈夫是“第三者插足”了。  相似文献   

18.
我去县人武部找“扶贫部长”杨云飞,临别时,他赠我5本《西南民兵》,并鼓励我多写稿。我非常感谢,因为这一天是我的生日,《西南民兵》成为杨部长送我的生日礼物。我爱不释手地看起期待已久的《西南民兵》,被一篇篇报道、一幅幅图片所吸引。读罢《苗岭千里摆战场百万民兵铸  相似文献   

19.
古代军队在处理军民关系的过程中 ,提出了不少很有价值的思想 ,作者从查阅的资料中 ,整理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行师先整伍”、“举兵先正心”的纪律整顿思想。认为军队有没有严格的群众纪律 ,关系到人心的向背。因此 ,要求部队有严明的纪律。“市不易肆 ,民不知兵”的兵不扰民思想。认为这是体现一支军队纪律素养的重要标志。“兵无民不坚 ,民无兵不固”的军民互为依托思想。认为军和民是互为依靠的关系 ,要是处理不好 ,就不能够取得胜利。“军民和协”、“兵农合一”的军民一体思想。强调民为天下之本 ,兵皆出于民 ,“民者兵之命”等等。这些思想中闪烁着真理的光彩 ,值得后人借鉴。  相似文献   

20.
年初,县里组织通讯员培训班,特邀我这个“优秀报道员”介绍体会,使我想起因《中国民兵》而走上新闻写作之路并助我当上专武干部这段缘分。 2000年我从师专毕业后分到小学任教。2002年的一天,我到乡里参加教师会,在武装部长办公室发现一沓刚到的《中国民兵》杂志,漂亮的封面, 浓重的兵味,一下吸引了从小就有军营梦的我。在顺手“牵”刊回去细细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