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培养高素质新型预备役军事指挥人才,提高预备役部队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快速动员和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受中共中央组织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委托,南京陆军指挥学院举办了全军预备役部队预备役军事指挥军官培训班。培训期间,全体预任军官本着贴近未来战场需求、贴近预备役部队建设需求、贴近预备役军事指挥官对军事理论需求的原则,就“一体化联合作战与指挥”、“预备役部队战时快速动员组织与实施”、“预备役部队司令部工作”等问题进行了集中学习和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现摘编其中的部分学术观点,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
徐国柱 《国防》2005,(4):37-38
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培养高素质新型预备役军事指挥人才,提高预备役部队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快速动员和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受中共中央组织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委托,南京陆军指挥学院举办了全军预备役部队预备役军事指挥军官培训班。培训期间,全体预任军官本着贴近未来战场需求、贴近预备役部队建设需求、贴近预备役军事指挥官对军事理论需求的原则,就“一体化联合作战与指挥”、“预备役部队战时快速动员组织与实施”、“预备役部队司令部工作”等问题进行了集中学习和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现摘编其中的部分学术观点,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3.
《国防》1998,(1)
“争创先进连队”、“争当优秀预备役士兵(军官)”,是滁州预备役师根据《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和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借鉴现役部队的经验,在基层连队开展的活动。去年11月下旬,该师召开了“开展‘双争’活动座谈会”。与会同志认为,开展“双争”活动,是贯彻落实江主席“五句话”总要求,建设一支训练有素的预备役部队的重要步骤;是适应预备役部队“亦兵亦民”特点,激发基层官兵工作热情,增强部队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得力措施;是提高军队建设质量,开创预备役部队建设新局面的有效办法。 本刊编发“‘双争’——促进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的好办法”一文,旨在唤起大家对预备役部队建设的关注,将预备役部队的质量建设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4.
预备役部队是国防后备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因受传统观念、各种保障等因素制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质量。新世纪、新阶段,预备役部队应着眼“三个突破”,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扎实提升部队的“双应”能力。在观念上求突破,加快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近年来,有些同志对预备役部队搞信息化建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对预备役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否发挥作用缺  相似文献   

5.
王武强 《国防》2005,(7):27-29
预备役部队是我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和后备力量的重点。大力加强预备役部队的战斗力建设、不断增强快速动员和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即“两个能力”),不仅是提高我军后备力量整体建设质量的客观需要,也是新的形势和任务对预备役部队建设的基本要求。——加强预备役部队“两个能力”建设,一体化建设是关键,必须实现预备役部队内外诸要素的系统集成所谓预备役部队一体化建设,是指按照系统集成的思路,对预备役部队内部诸要素、外部诸环境在职能任务、组织布局、军事训练、保障措施等方面实施统筹规划、同步建设、协调发展,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快速…  相似文献   

6.
孟建柱 《国防》2002,(3):14-16
预备役部队 是我国武装力量 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防后备力量 建设的重点。在新 的历史时期,按照 “打得赢”、“不 变质”的要求,进 一步加强预备役 部队的全面建设, 具有十分重要的 现实意义。 一、把握特点规律,推动预备役部队建设的不断发展。预备役部队寓军于民,不仅战时要担负作战任务,而且平时还要参加地方经济建设。因此,只有认清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特点,把握其规律,才能  相似文献   

7.
史二平 《国防》2004,(11):49-50
预备役部队体制编制调整,标志着我军预备役部队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针对预备役部队领导体制“双重性”、人员编成“多元性”、人员管理“动态性”和生活环境“复杂性”的特点,大力加强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促进部队战斗力的全面提升。一、牢记使命,明确职责,切实把握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正确方向当前,世界军事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减少常备军,加强后备力量,既是世界各国军事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需求。因此,我们必须强化使命意识,切实从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把握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  相似文献   

8.
孙久文 《国防》2003,(7):26-26
预备役部队的性质、地位、任务和作用决定了选拔预备役军官既要注重“战时”的需要,又要兼顾“平时”的建设,做到“平时管用”、“战时能用”。 所谓“平时管用”,就是在和平时期,预备役军官要为推动预备役部队全面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选拔任用预任军官时,一是要选拔“热心”预备役部队工作的人。选拔的预任军官除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素质好、国防  相似文献   

9.
创新平台     
《东北后备军》2008,(9):43-43
选优配强一类预备役军官 为促进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向打赢聚焦。吉林省军区结合年度预备役军官整组,在一类预备役军官选拔配备上着力解决“重平时有用,轻战时管用”的问题。切实提高预备役部队应突维稳能力。一是紧缺专业从快选拔,将85名通信工程、电子技术、软件开发与应用、法律、心理学等与信息化建设、“三战”力量建设密切相关的专业人才编入预备役部队。占今年预备役军官配备总数的65%;  相似文献   

10.
昆明陆军预备役通信团把积极组织预备役官兵参加地方“两个文明”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团党委充分发挥预备役部队的自身优势。组织广大预备役官兵投身到“两个文明”建设中,为昆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唐山某预备役炮兵团按照《纲要》要求,紧密联系预备役部队建设实际,坚持按照全面落实、全面建设、全面发展的思路,积极探索预备役部队建设规律,使团队全面建设不断跃升,先后被省军区评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全面建设先进单位”、“先进党委”等荣誉,先后有10余人次受到省军区以上单位通报表彰。  相似文献   

12.
提高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是保障预备役部队提高“两个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大力加强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顺应“市场”及“战场”变化,深入研究和探讨预备役部队编组布局的特点和规律,向科学编组要战斗力,提高预备役部队的打赢能力。  相似文献   

13.
李成蛟  石斌欣 《国防》2006,(9):41-43
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与现役部队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规律,特别是在“国防经济和社会经济、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军队人才和地方人才的兼容发展”方面具有更为广阔的空间和独特的优势。随着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不断推进,预备役部队的地位作用越来越重要,迫切需要回答“预备役部队如何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要求,走创新发展之路,在战斗力建设上有所作为”“;如何按照军委的战略部署,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信息化建设,适应我军建设整体转型的要求”“;如何依托社会资源,发挥预备役军官的骨干作用,解决信息化建设中的难点问题”。在此,我们发表《肩负起建设信息化预备役部队新使命》一文,希望能够对加强我军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4.
李彦晶  王俊才 《国防》2001,(3):44-44
预备役部队调整改革后,在各级共同努力下,各项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尽快形成战斗力,适应“打赢”的需要,当前预备役部队建设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加长现役干部素质构成的“短板” 目前,从预备役部队干部素质构成上看,现役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最近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意见》,强调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高度,从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从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然而,要想建好建强预备役部队,关键在于抓好预备役军官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国防》1996,(6)
预任干部是预备役部队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依据《预备役军官法》的要求,切实加强预任干部队伍建设。 一、强化法规观念,克服超编超配预任干部的现象。近年来,有的单位为了解决预备役部队建设的“三难”问题,将一些“有权(钱)”的人员挂上预任军官的头衔,从而给预备役部队的干部编配造成混乱,这很不利于预备役部队长远建设,有关部门要坚决以《预备役军官法》为依  相似文献   

17.
刘鹏 《国防》2004,(10):34-35
积极适应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大力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需要做出的走有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对预备役部队建设的领导,努力推进预备役部队的全面建设。一、着眼全局,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建设好预备役部队的使命感预备役部队是我军后备力量的“拳头”,是国家整体国防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战略力量。各级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重要性,切实增强抓好这项工作的使命感和自觉性。第一,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是建设强大国防的…  相似文献   

18.
《国防》2005,(2)
为深入探讨预备役部队调整改革后如何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促进部队战斗力的新跃升,加强对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理论指导,贵州省军区于前不久举行了“新形势下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理论研讨”笔会活动。文章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分析了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较有见地的对策建议。现摘编其中一些主要观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贺会中  刘全祖 《国防》2006,(12):75-75
10月26日,青海省在西宁召开了预备役部队工作会议。会议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省建旅”特点和建设中存在认识不够到位、职责不够明确、发展不够协调等问题,在总结近年来预备役部队工作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少数民族地区加强预备役部队整体建设和协调发展的途径办法,讨论修订了《青海省各级党政军机关抓预备役部队建设职责任务分工》,明确了“十一五”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通过这次会议,使全省军地各级抓预备役部队工作的认识更加统一,思路更加清晰,任务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完善,方法更加科学,对进一步提高预备役部…  相似文献   

20.
吴教练  郭大勇 《国防》2005,(8):13-14
随着政府机构精简、企事业和教科研单位改制转轨步伐的加快以及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使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在领导体制、财政负担、待遇落实、“一体化”建设等方面遇到了许多新情况,直接影响和制约预备役军官队伍质量建设的提高。当前,应以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指示精神为指导,切实解决新形势下制约和困扰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走出双重领导体制“松散化”的困境预备役军官队伍的双重领导体制,还存在着军地之间“合”不起来的问题。改变这种状况,应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实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