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案例】2009年7月4日,刘某与王某签订了买卖合同,约定刘某以3.5万元买断王某21亩地所产的哈密瓜,刘某预付王某定金1万元,摘瓜时间定于7月20日,刘某进地摘瓜时再付2.3万元,摘瓜结束时付余款2000  相似文献   

2.
以案说法     
这是放火罪还是故意毁坏财物罪?[案例]某废品收购站老板刘某与周某因为生意上的事产生了积怨。刘某为了报复,便让李某帮忙找个人去烧周某的农用车,并答应事成之后付给酬金。李某找到了社会上的闲散人员王某,王某见有利可图,便答应了。王某两次放火造成周某6000多元的损失。刘某等3人构成的是放火罪还是故意毁坏财物罪?  相似文献   

3.
【案例】陈某和丈夫王某系再婚,王某病重时,陈某拿出婚前积蓄给他看病,并且给予了充分照顾。王某去世后留下了5间房子、1万元存款和一笔死亡抚恤金。王某临终时未留下遗嘱,其子女认为父亲留下的遗产与陈某无关,应该由他们继承。由此,陈某与王某子女产生纠纷。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我弟弟结婚时,父母分给一套房子让其居住,因婚后弟弟和他妻子的关系不好,这套房子也没过户到弟弟名下。他们婚后生有一女孩。几年后,我弟不幸意外身亡,后来妻子也改嫁了。访问这套房产应由谁继承?他妻子再婚后是否还有继承权? 张文龙  相似文献   

5.
法盲的悲剧     
前年8月,地震预报,使会昌县麻州乡九州村的村民几乎家家夜不闭户。一天深夜,一条黑影窜入了基干民兵邹泽淦家中,将其酣睡中的妹妹强奸了。邹泽淦的妹妹惊醒后,便大声呼喊,邹泽淦及其父母等人闻声而至,将刘某一举抓获。“把他送到派出所去!”邹母首先提议。邹泽淦却说:“先打他一顿再说!”接着,拳头、脚尖,顺手抓来的牛鞭便雨点般地落在了刘某的身上。刘某翻滚在地上,不住地求饶。邹泽淦不但不予理会,还又将刘某吊起来打。半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1994年底,阿连和刘某在家乡按照当地习俗举行了婚礼,并分别在双方家里摆了结婚酒宴,因刘某说自己在办户口迁移手续,结婚登记就暂缓办理,他们就以夫妻关系住在一起了。刘某将和父母分家所得的18万元存款单交给阿连,他们恩爱地共同生活,不久女方就怀孕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2000年9月,我儿子在学校按统一要求办理了学生人身保险。同年11月他在学校被学生王某推倒摔伤了左脚。王某父母支付了全部医疗费2000元。当我到保险公司领取保险金时,保险公司要求扣减王某已支付的医疗费,他们说这是《保险法》上  相似文献   

8.
牧磊  施平 《兵团建设》2006,(2):41-41
[案例]原告刘甲与被告刘乙(7岁)法定代理人王某于1996年4月10日收养刘乙,未与刘乙生父母办理法定收养手续。1999年3月12日,刘甲与王某协议离婚,刘乙由王某抚养,刘甲负担抚养费。2005年5月,刘甲以经济困难为由,诉至法院,要求解除与刘乙的收养关系。王某不同意解除收养关系。那么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浏阳市社港镇的刘某打工多年,积蓄了一些资金,于是在长沙市开起了一家小吃店,但生意冷冷清清。开店一年多,刘某亏损万余元,无奈之下,只好将店子转让给了同镇的周某。周某接管后仍然搞小吃,然而生意却红红火火。同是一个地方,同是一个店铺,同样经营小吃,为何一家欢喜一家愁呢?刘某夫妇对于搞小吃并不内行,开店当初就有人提议他们先请厨师,然后慢慢跟着学。可是刘某认为小本经营请厨师划不来,坚持自己下厨。结果,由于做出来的小吃没有特色,品种少,食客难以挑到如意食品。而且,他们的食物分量随心所欲,时多时少,这样使食客敬而远之。再就是,刘某缺乏"微笑服务"意识,对待食客虽不是冷漠,但也不热情。另外,刘某的小吃店摆设杂乱无章,不注重卫生,这也是食客少  相似文献   

10.
家到底意味着什么?房子难道就一定能给婚姻带来安全感?面对不断高涨的房价,许多人已无暇思考这些问题,认为有房子就有家,有了房子婚恋就有了幸福的保证。高涨的房价一次次挑战老百姓的心理承受底线,也不可避免地冲击着当代军人的恋爱、婚姻和家庭。某部士官班长小李最近就被一套本该姓"李"的房子,撩拨得心绪不宁。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某企业民兵张某2001年结婚时,父母为其购买了一套商品住房。目前,张某和妻子李某因感情不和打算离婚,分割财产时对这套房子的归属发生了争议。请问妻子李某有权利分得这套房子吗?  相似文献   

12.
近日。黑龙江省绥化市某洗浴中心老板张某带着保安亲手将抓到的小偷刘某送到公安局报案。并交上一份有刘某按了手印的“偷窃经过书”,刘某认罪态度也十分诚恳,但值班的民警却从刘某脸上的伤痕和痛苦的表情中看到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在对刘某进一步的审讯过程中.刘某交代了事情的原委。  相似文献   

13.
【案例】2010年4月,奇台农场某学校教师刘某不慎将身份证丢失,被农场职工郑某捡到。刘某多方打听得知了身份证的下落,并找到郑某请求归还。但郑某要求支付200元的"酬劳",刘某恼怒之下决定重办一张身份证,于是拂袖而去。郑某利用刘某的身份证和伪造的刘某的收入证明,通过网友徐某在银行办理了信用卡。之后,郑某利用该信用卡恶意透支消费4500元,致使刘某被纳入银行不良信用记录。2010年6月,刘某接银行短信得知自己有信用卡透支情况,但是本人又没有办理过信用卡业务,便通过派出所调查,确认是郑某所为。刘某遂将郑某诉至法院,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14.
周敏 《政工学刊》2010,(3):51-51
事件回放近日,某场站气象台秦某反映:2009年父母想拆掉家里年久失修的一幢泥房(约90平方米)重建,由他们自己和在农村的弟弟共同居住(另一幢约60平方米的房子准备分给我)。可是向当地主管部门申请建房时,他们说我(从地方大学入伍)户口不在农村没有分得房子的权利。这样,父母、弟弟三人的宅基地使用(面积150平方米)已超过规定的标准,如要重建,必须拆除另一幢旧泥屋(约60平方米)。秦某有没有权利取得家里分给的房子的使用权,这种情况如何妥当地解决?  相似文献   

15.
湖南新宁县洞头乡蒋家村,是一个只有3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村里有个青年民兵蒋同州,人生得虎背熊腰,力大如牛,又兼做得一手好木工活.父母也都年富力强,是这偏僻村庄里的富裕户。4年前在参加民兵训练期间他认识了本乡张庄的女民兵王某,两人一见如故,每当训练间隙,他俩便聚在一起,花前月下,山盟海誓。金秋,他俩的爱情成熟,拜堂成亲。王某是一个聪明贤慧的姑娘,她爱丈夫,敬公婆,睦邻居。丈夫也同样爱自己的妻子,彼此陶醉在  相似文献   

16.
今年一天,夏邑县的中峰乡李某来到青年民兵刘某家说:“一位朋友从外地领来个女的,你刘某要不要她做老婆。”大龄刘某一听,认为喜从天降,当即跟着李某与那位“朋友”接上头。几经讨价还价以2700元成交,当天用小四轮强行把那位女青年拉到家中……由于旅途的劳累,天一黑,女青年便熟睡了。刘某迫不急待地爬上床靠近女青年。女青年惊醒后,说什么也不同意。但是刘某振振有词:  相似文献   

17.
某团李副政委在连队蹲点期间,士官小刘向他反映了这么件事儿:小刘的父母两年前借给做生意的张某24.8万元,后张某以种种理由拒不归还,双方因此产生债务纠纷,小刘家人经多次索要未果将其告上法庭。小刘的父母偶然得知张某正急于通过中介,要将其仅有的一套住房低价出售,还向朋友声称准备长期外出"避风头"。房屋产权证在张某的手里头把着,他啥时卖、卖给谁、卖多少钱,外人都没法知道。如果真让张某把房子变现,最后  相似文献   

18.
王某因交通肇事被交警扣押了其所驾驶的一辆红旗轿车。王某当天夜里趁交警值班人员不备,将被扣押车开走,隐藏到别处。几天后,经公安机关侦查,此车又被追回,王某也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之后被法院判处刑罚。王某转移自己被扣押的车辆,只是为逃避承担肇事损失,能构成犯罪吗?  相似文献   

19.
1966年,支边青年高强来到了农三师45团,眼前的情景令他吃了一惊:戈壁荒漠上基本没有路,四处观望,也看不到一座房子。他问来接他的同志"房子在哪?"那位同志一指脚底下,"在下面呢,下面的地窝子就是咱们的家。"高强就这样在团场扎下根来。  相似文献   

20.
【案例】2013年1月14日,张某和刘某经人介绍相识10天后登记结婚。当年4月7日,张某和刘某因生活琐事发生争吵后,双方开始分居生活。2014年5月14日,刘某诉至法院要求与张某离婚,张某也同意离婚。但张某辩称,由于他和刘某婚姻关系存续的时间较短,双方在订婚时,他给付刘某彩礼钱6.09万元,导致他的经济特别困难,六十四团民政科出具了证明予以证实,故张某要求刘某返还彩礼现金3万元。另外,刘某用彩礼钱购买的家具和家电在他这里,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