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震 《军事史林》2023,(7):53-61
<正>北宋仁宗朝宝元元年(1038年),北宋西北部的党项政权首领李元昊称帝,去宋封号,建国号为“大夏”,史称“西夏”。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李元昊试图让北宋承认他们的独立地位,这一要求被北宋所拒绝,于是第一次宋夏战争爆发。西夏开始进攻宋朝陕西地区,在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和定川寨之战中接连战胜了宋军。学界对宋败夏胜的原因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西夏元昊称帝后,北宋对其削籍去号,关闭互市,西夏为了打破经济封锁,进行对外掳掠而发动了好水川之战。君臣的能谋善战、进攻方向和地点的正确选择、通信工具和手段运用以及骑兵"铁鹞子"在战场上的突击作用,是西夏取得好水川之战胜利的重要原因。伴随着好水川之战的失败及议和后"岁币"负担的增加,北宋对西夏整体上已处于守势。  相似文献   

3.
科索沃战争是一场最具有时代特点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南北”双方不仅展开了一场传统意义上的军事战,也展开了一场空前激烈的新闻战。正如南斯拉夫总统米洛舍维奇在接受美国休斯敦电视台的采访时所说的:“美国政府发动了两场战争,一场是军事战,一场是媒体战。”从这次战争可以看出,在这个媒体空前发达的新闻时代,新闻战这一人类历史上早已有之的战争形式,已经在现代战争中形成了独特的、相对独立的运作方式和运作系统,并对战争全局具有了空前的影响力,成为现代战争中一种相对独立的作战形式,成为现代战争系统中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春秋时代,晋国魏舒把车兵改为步兵,即所谓“毁车以为行”(《左传·昭公元年》),此举使晋国在大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取得了大捷。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宰相房琯在陈涛(陈涛斜,今陕西咸阳市东)平安史之乱,搬用一千多年前车战战法,损兵折将,几乎全军覆没。这两次战争给我们的启示是:改革创新则胜,墨守陈规必败。春秋时代是车战时代,同时又是徒兵由附属车兵向独立的步兵兵种演变的时代。因此,提高机动作战能力,将车兵改为步兵,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公元前541年,晋国的中行穆子(荀吴)在大原打败了无终和各部狄人,就是由于重视了徒兵的缘故。筹划作战时,魏舒建议说:他们是徒兵,我们是车兵,两军相  相似文献   

5.
马亚西(以下简称马):首先.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中接受我的采访。在信息战研究中,有信息战争和信息战两种不同的提法,请您谈谈这两者的区别和联系。王普丰(以下简称王):这两种不同的称谓,反映着两种不同的事物。信息战争是一种战争和战争形态,信息战是一种作战和作战形式。战争与作战不同,战争包含了作战,信息战争当然包含了信息战。战争形态与作战形式也不同,战争  相似文献   

6.
1925年12月爆发的国奉战争,是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国民军全军参战的第一场战争。其中,天津之战是这场战争中的第一阶段,也是此役的重头戏,标志着国奉两系蜜月期的结束。本文从天津的战略地位、战争的缘起、战争经过、国民军的战略战术得失等方面对此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黄寿硕 《国防》2003,(8):41-41
伊拉克战争是21世纪一场全新样式的高技术局部战争。透析这场战争,不仅可以看到现代战争作战指导思想、作战方式方法的许多新特点,而且可以看到现代战争动员的许多新变化。 (一)广泛的新闻媒体动员成为现代战争动员的一个新领域。伊拉克战争被世人喻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场规模最大的被直播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作战双方除在兵员、政治、经济、外交、科技等方面进行广泛动员外,更是把新闻媒体当成重要武器来使用,致使激烈的新闻战成为贯穿战争全程的又一对抗焦点。美军组织了经过战前训练的多达550人的随军记者,通过新闻媒体丑化伊拉克当权者,谎报战况,隐瞒伊平民伤亡情况,以赢得本  相似文献   

8.
在19~20世纪的俄(苏)历史上,发生了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在内的多场战争,每一场战争,俄国均有失误和错误.本文从分析这些战争的基本结论和教训入手,提出了现代条件下如何进行军事建设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2003年3月20日上午10时36分(北京时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是美国抛开联合国安理会、把“先发制人”战略用于实战的第一场战争,是一场战前遭到世界大多数国家反对、战争结束时仍未证实开战理由、战争合法性遭到怀疑的战争,是一场美英联军对遭受10多年经济制裁的弱国进行的完全不对称的战争,是一场凸显高度信息化军队与落后机械化军队之间“时代差”的战争。认真分析和研究这场战争,对于推进我国军事变革,加快信息化和机械化建设步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汉字语源出发,根据荣格心理学的原型观念,通过汉字“战”的语源分析,探寻蕴含在汉字深处(因而也是汉文化底层)的战争观念。文字学认为,“战”()字中单为声符,戈为形符,而作为声符的单系“战”字的隐义,亦即“战”的战争原型。古文字研究表明“单”为鳄类爬行动物,象征着人性中凶猛残暴的兽性;而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深处的主管攻击、暴力的部分正是原始脑的“爬虫复合体”(鳄类)。这些研究成果与无意识心理学中的阴影原型(人性中的兽性)不谋而合。因此通过文字学与心理学我们找到了战争冲动的原始意象,也从中发现了相应的化解方法。  相似文献   

11.
西藏人民的第二次抗英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贵 《军事历史》2003,(3):60-64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是藏历木龙年,西藏人民称该年第二次抗击英军入侵之战为“木龙年之战”。这次抗英,较之1888年(土鼠年)的抗英战争规模更大,斗争更加惨烈,战争结果对全国,特别是西藏地区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也更大。一、战争起因1888年西藏人民第一次抗英战争失败后,清廷被迫与英国于1890年签订将锡金断送给英印的《加尔各答条约》,没有征求过十三世达赖和噶厦(西藏地方政府)的意见,因而达赖、噶厦和西藏人民普遍反对这一强加给他们的不平等条约。锡金(原本属于西藏的藩属)的沦丧和英国对西藏的虎视眈眈,引起西藏人民的极大愤慨…  相似文献   

12.
《武经总要》(以下简称《总要》),是我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一部官修兵书。它的作者署名到底应该是谁,成书究竟于何时?学术界对此认识有分歧。如在署名问题上,有人持丁度主编说,有的主曾公亮主编说;在成书时间上,有人认为始于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历经五年而成于庆历四年(1044年),有的却认为始于庆历三年。因此,有必要作一番辨证。《总要》作为一部官修兵书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发生的第一场战争———阿富汗战争,是一次美国及其盟国以国家名义,用战争的形式,打击境外恐怖组织的大规模军事行动。阿富汗战争是一场以反恐为主要目的战争,体现出了十分鲜明的非传统性。一、战争的不对称性明显从军事技术角度看,在阿富汗进行的反恐怖战争作为新世纪的第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阿富汗战争中,交战的一方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及其北约盟国,拥有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最精锐的军队,而它的对手阿富汗塔利班及“基地”组织,武器落后,战斗力较弱,在国际上没有盟友,面对强大的美国几乎没有多少还手之力…  相似文献   

14.
媒体障碍     
韩旭东 《环球军事》2012,(15):71-71
随着战争和武装;中突的日益现代化,媒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越发重要,发动并取得“媒体战”的胜利成了决定一场战争最终结果的重要因素。自“阿拉伯之春”起,形形色色的“媒体战”就伴随着中东各国的动荡局势,从突尼斯革命到利比亚战争,从埃及到叙利亚无不充斥着各种媒体之间的角力。  相似文献   

15.
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以其深远独特的影响、丰富多样的作战形式在三国乃至整个中国军事史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是一场典型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争,是一场囊括了野战、攻城、追击、遭遇、火攻、退却、水战等多种作战形式的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同时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企图通过江河作战而谋求实现统一而最终失败的战争。无论从大战略的高度来看,还是从军事战略的角度来分析,赤壁之战都是一场具有多种典型价值的战争。今天,我们分析战争敌对双方曹军与孙刘联军战争指导的优劣得失,仍能获得历史的经验与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后勤战是作战双方为夺取战争胜利而在有关后勤领域内进行的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和非军事行动,其根本目的在于削弱或破坏敌方的战争后勤力量,同时又充分发挥己方的战争后勤力量,以支持战争达成目的。科索沃战争中,北约与南联盟在作战之前以及作战过程中,在另一个看不见的“战场”同样进行着一场殊死的搏斗。  相似文献   

17.
科索沃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回眸这场战争,不难发现,指挥对抗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达场战争是指挥对抗在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的又一实践。北约借技术优势恃强凌弱美军70年代后期提出了指挥、控制和通信对抗概念,随着认识的深入,逐步演化成为指挥控制战,即“在情报的支援下,综合利用作战保密、军事欺骗、心理战、电子战和实体摧毁等手段,阻止敌方获取信息,并影响、削弱和摧毁敌方的指挥和控制能力,同时保护己方指挥和控制能力免受类似行动的影响”。指挥控制战(我军叫指挥对抗)已发展成为美军联合作战的一种重要的作战策略。北约在科  相似文献   

18.
王世嘉 《环球军事》2014,(20):71-71
此著主要采用案例剖析的写法,列举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与能源密切相关的七场世界大战和局部战争,从战争的动因、进程、结果、影响等方面论述了能源因素所起到的作用。此著的看点主要是:战争与石油。最早把战争与石油结合在一起的是中东人。一战中,石油成为脱颖而出的战略能源。二战期间,石油成为举足轻重的战争因素。二战后,因石油而战、为石油而战、借石油而战、用石油而战的势头愈演愈烈,引领着石油走进战争,同时也牵带着战争走进石油,战争与石油越来越紧密地捆绑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邢建华  李树先 《国防》2003,(8):39-40
伊拉克战争是本世纪初国际关系中一个重大事件,它不但是一场最有争议的战争,也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双方战争要素“代差”甚为明显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交战双方按照各自战争理论,前后进行了多达半年的战争动员准备,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手段之多均是史无前例的。而其间显现出的一些战争动员特点,值得人们关注和思考。 一、多领域展开 高技术条件下,由于信息作战遍布多维空间,贯穿平时、战时,渗透于军事和非军事领域,使之作战形态、战场环境、力量运用、对抗手段等具备了不同于以往战争的特  相似文献   

20.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晋孝武帝太元八年(公元383年),东晋军队在淝水(今安徽瓦埠湖一带)击败前秦进犯的战争,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秦在宰相王猛去世后,法制颓靡,统治集团的生活日渐奢侈。统一北方后,不断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