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书     
王武章 《国防》2007,(1):83-83
信息社会,亲情不拒家书。尽管一张白纸上流淌着几许歪歪斜斜的墨迹,却是故土的一缕芳香,洒满士兵的心房。——题记士兵是家书的主要人物也是父老乡亲放不下的话题因为有了士兵家书的内容才生动因为有了家书士兵的生活才有激情有时一天的摸爬滚打让士兵来不及打开早在胸口焐热的家书只有等夜晚伴着故乡的月光一同进入梦乡家书里很少读到苦涩平安是常用的词汇就连写错标点的情书也一样扯起儿女情长最打动我们的是已逝去的老奶奶仍在家书里活着絮叨着对子孙们的叮咛家书是父老乡亲寄给军营的希望期待着从邮差那里领到一枚三角戳把儿女的喜报煮…  相似文献   

2.
2015年10月21日,一场简朴而又庄重的抗战家书捐赠仪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戴其润先生向军博捐赠了他所珍藏的一封抗战家书. 第二天,河北省《燕赵都市报》以“沧州抗日世家烽火家书被军博收藏”为题予以报道,并附有三幅图片;《沧州晚报》也进行了大篇幅的图文报道;11月3日,《中国文物报》在第2版,刊登了“一封见证抗日世家的烽火家书”一文,引来文物界的关注.那么,这封抗战家书背后有着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3.
《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傅聪——著名钢举大师——家信的合集。初次接触《傅雷家书》,我还在上中学。那时的我,也许正在青春期的缘故,常常因为父母学习上管得严格而与他们闹起矛盾,最后甚至发展到要离家  相似文献   

4.
家书伴军旅     
从军十载,我一直珍藏着当兵以来收到的 120多封家书,常常打开一两封重温一下。在我看来,每封家书中都浸透了父亲的谆谆教诲、殷殷嘱托和无限期望。也正是这些家书,伴我度过军旅中的一个个难忘岁月,让我从一名懵懂青年变为了一名共和国军官。  相似文献   

5.
思念是午后的太阳照亮边关警惕的目光照亮军营绿色的方阵也照亮了故乡的每一间小屋思念是中秋的月光洒落在士兵的枪尖洒落在哨所的前方也洒落在故乡的每一个角落乡精是撼乡情是花,是故乡哺育出来的思念—花儿有多少,思念有多深;思念有多深,花儿有多美。乡情是一花,是故乡哺育出  相似文献   

6.
置连队图书室一隅,随手拿起《军旅家书》。一封封朴实生动感人的书信带我一次次走进"自己人"的情感世界,更多的复杂的感性因子爬上心头,无限蔓延。作为军人,我体味过新兵收信时的激动与喜悦;作为儿子,我能想象不识字母亲在灯下听父亲读信时的那分惬意与幸福。这可能是我喜欢这部作品的原因之一。某种意义上,《军旅家书》颇有几分军队另一种"自传"的意味。  相似文献   

7.
珍爱家书     
家是我栖息的港湾,而远离家园永远温馨似梦的东西,便是那带有泥土芳香味的一封封厚厚的家书 离开家的日子,我们背着空空的行囊,走出母亲目光那最后一道风景。军营在我们面前是直线加方块的旋律,没有清清小溪,没有那一  相似文献   

8.
古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今有中 秋月儿明,父女深深情。军人家庭,古今不变, 最是拳拳心。请看南京军区某团孙克勤政委给 女儿的一封信——  相似文献   

9.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但其一本薄薄的《曾国藩家书》却让我看到了一位慈父、仁兄、孝子的形象。《曾国藩家书》从修身养性、为人处世,到持家教子、治军从政等,应有尽有,平淡家常事中蕴含着真知良言。曾国藩在道光22年12月给诸弟的信中说到: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曾氏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功世化俗的价值,值得每个人一读。就今天而言,一个人要想融入社会跟上时代,唯一的法宝就只有做到“有志、有识、有恒”,不断地学习,增加自己的学识,加强自己的修养,提高自己的能力。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浪潮风起云涌,如果不加强学习,又如何能跟得上战争的步伐?等到被战争淘汰时则悔之晚矣!  相似文献   

10.
《兵团建设》2013,(10):31-34
在巴尔鲁克山的山坳中,有12个女孩子,她们20岁出头,青春飞扬。在九师一六一团十一连,有12个女战士,她们站岗放哨,意志坚定。她们是孙龙珍民兵班,也是全国唯一一支以屯垦戍边为使命、成建制的女民兵班。4月底本刊记者走到她们身边,深入采访她们的生活,也带回了她们为家人写的一封家书。细读她们的家书,从字里行间可以读出她们的性格,一本正经、古怪精灵、温柔体贴、多愁善感,不一而足,每个人的形象都鲜活了起来。不同的性格,对自己的家人所讲述的事情却几乎一样——关心家人的身体,讲述生活的快乐和辛酸,向家人表示坚定的工作态度。家书的文字也许并不文采飞扬,却极易让人感动,感动于12个女孩的成长,或许在这些文字里,她们才是最真实的,也是最美丽的。  相似文献   

11.
每晚临睡前,我都会拿起一本书静静阅读,阅读已成为我的生活习惯。摊开书本,心灵开始飞翔,我仿佛看到了孙少平从故乡的田野走来,身后是长长的炊烟,身旁是灿烂的油菜花和起伏的麦浪。在阅读中,我又回到了久违的故乡,繁芜的心逐渐归于平静。  相似文献   

12.
家书抵万金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是杜甫诗中的名句,也是历代战争期间人们相互关系和感情的深切写照。经历过战争的人都知道,战时一封普通的家信,不仅能传播亲人的安危信息,更可以互致慰问与鼓舞,以激励自己的亲人在前方勇猛作战,在后方加紧生产,共同为战争的胜和贡献更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远离故乡的日子把寂寞喊进一二三四的号声踏着整齐坚实的步履雄伟似父亲刚毅的脊梁远离故乡的日子把期盼叠进方方正正的背包枕着它进入甜甜的梦乡梦中是母亲慈祥的笑容远离故乡的日子把思念写进缠缠绵绵的信笺伴着它凝望舷窗的弯月朦胧如恋人期盼的目光远离故乡的日子在寂寞中积蓄力量期盼时走向成熟思念里磨砺忠诚因为远离才领悟生命的意义远离故乡的日子(诗)@王深山$38210部队  相似文献   

14.
我难忘我的第二故乡。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冀中平原的一个军营成了我第二个故乡。第二故乡的驻地,有一处风光,风光里的故事,至今让我缅怀——这就是安州烈士塔铭刻的烈士们。  相似文献   

15.
红土地,黑土地。他分不清哪里是故乡,哪里是边关。故乡,是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摇篮,但他却把更多的依恋,更多的情感倾注于这片本是陌生的红土地上,这里,是他的第二故乡。  相似文献   

16.
我的家在江苏泰州,一个鱼米之乡。1995年底,我当兵离开了家乡.从此与父母两地分隔,从此思忆着在我心中越来越清晰的家乡。泰州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古称海陵。它是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故乡,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诞生地。这里流传着陈毅三进泰州城的传奇佳话,盛开着春兰集团这朵产业奇葩。故乡有着多雨的天  相似文献   

17.
首次披露: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馆发现一批曾国藩家书手稿王显臣日前,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馆在整理本馆旧藏时,发现一件蓝布作封皮的书函,上题“曾国藩信札”,且有小注曰:“一函,共三十二文,抄件”。这批信札共有18件,署名“兄国藩”,收件人为“沅弟”、“季弟”...  相似文献   

18.
正最近读了一则"灭官烛看家书"的典故:北宋时期有位州官一天晚上接到京城上司来信,点上蜡烛阅读,然而读至一半,却把官家的蜡烛吹灭,点上自家的蜡烛再往下读。原来,信的后半部是关于他京城家属的情况,他认为这是私事,不能用官家的蜡烛。一位封建士大夫公私分明、廉洁自律的做法,令笔者敬  相似文献   

19.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远离家乡保家卫国的战士更能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的重要性。新兵期间,父亲曾写给我至关重要的三封家信,在我困惑、迷茫的时候,及时点拨引导了我,使我不断校正着军旅行程的前进方向。在父亲三封家信的敦促和鞭策下,我逐渐成熟起来,并且一步  相似文献   

20.
2012年5月13日,对于空降兵某炮兵团干部家属何英来说,是个刻骨铭心的日子。这一天,是何英生命中的第一个母亲节。初为人母的她,给远在外地参加基地化训练的丈夫刘庆华写了一封简短的家书。这封家书语言朴实、情感真挚,信中流露出她初为人母的喜悦和苦楚,也表达了对丈夫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