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里没有都市的喧闹,没有左邻右舍的陪伴和关照。在天山北部的准噶尔盆地南缘,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的荒野上,与李桂雅相伴的只有风沙和魂牵梦绕的4个日光温室、6个蔬菜大棚,还有担任警卫工作的小黄狗。听到狗叫声,李桂雅走出大棚,春风满面地把我们迎到一间和日光温室紧紧相连的小土屋。已进入中年的李桂雅,高挑的个头,苗条的身材,浑身上下闪烁着精明强干的气质。谈起她的蔬菜大棚和反季节绿色食品,就有一种一发不可收的劲头。李桂雅出生在石河子垦区一三二团,是军垦第二代,她高中毕业后承包过土地,当过幼儿教师,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连年被评为优秀幼儿教师的李桂雅,1993年考入了北京中国科技经营管理大学,学习三资企业财务管理,当时她的小女儿还不  相似文献   

2.
"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啦!我绣了一幅《万里长城》表达对祖国的感谢!祝愿2008年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4月20日上午,农二师223团维吾尔族姑娘阿曼古丽,将一幅精美的手工刺绣作品送到了农二师机关。她期盼着能把《万里长城》捐赠给北京奥组委,表  相似文献   

3.
燕山深处,当嘹亮的军号刚刚把群山唤醒,杨立丰就骑着她那辆“拥军号”自行车来到了军营。 杨立丰,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农艺师。10年来,为了提高驻军“菜篮子”的质量,她义务为军营传授蔬菜新技术种植方法,赠送资料设备,培训战士技术员、“种植能手”约320名,帮助新建或改建大棚、温室、种子场23个。她骑着自行车,走遍了驻车部队的每块菜地,每个温室和大栅,她和她的自行年也因此被官兵们誉为“永不停歇的‘拥军号。  相似文献   

4.
前段时间母亲来信说:“近来眼睛越来越不好使,连毛线头也穿不进针眼里了。”还说,幸好已出嫁的姐姐常过来帮忙,毛衣马上就织好了,读后眼前便定格出母亲眯着小眼,费力穿针引线的画面。其实现在家里早已没什么可以缝缝补补的了,可母亲总是放不下她的针线,一有空她手里便要缝补些什么。去年休假,我从部队回到家里,母亲便告诉我她的宏伟计划:她要把家里所有旧  相似文献   

5.
致富信息     
墙上种菜收入丰黑龙江七星农场第二管理站六队的朱景生,在墙上种菜闯出了一条新的致富门路。去年秋天,老朱把房前20平方米的门房进行了改建,室内墙壁上安装了暖气。进入10月下旬后,他开始点炉取暖,然后,把白菜籽洒进调拌好的沙土中,用和泥的方法把菜籽和沙土搅匀抹上墙壁。为使室内光线充足,他安装了一个200W的灯泡,当室内保持在30摄氏度以上时,菜籽只需三天就会发芽。根据菜苗生长情况,老朱每隔两天就用喷雾器喷上一遍水,小白菜25天左右即可上市。去年冬天和今春,老朱共种7次小白菜,每平方米平均一次产菜1.5公斤,每公斤开价6元。墙上实用面积共计32平方米,他收入了多少?一算就明白了。(希剑)  相似文献   

6.
丁九才 《政工学刊》2018,(12):80-81
一粒粒种子,经历四季,发芽、开花、结果,周而复始,价值无穷。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就要练就种子般的过硬素质,植入忠诚的因子、夯实无畏的底子、树起军人的样子、校准制胜的靶子、结出强军的果子,真正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前,用强军大目标指引个人小目标,用直通战场、直指打赢的大航向引领个人的成长方向。一、具有可靠性,扎根土壤能萌芽。在自然界中,种子一遇到土壤,就会努力汲取水分,生根发芽。我们也要具  相似文献   

7.
邵军歌 《兵团建设》2012,(13):16-17
7月2日,在农十二师头屯河农场二连的一片绿色无公害蔬菜试验田里,职工张慎敢正在精心地伺弄着作物。"生活变了,职工群众‘餐桌’上的饭菜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了,我们种地的职工思想观念也在变,现在都种上养生蔬菜了。"张慎敢乐呵呵地说。张慎敢种植蔬菜已有十年的历史。"白菜、土豆、萝卜,我就种这样一些应季蔬菜,因为十年前,团场职工群众的餐桌上就是这些常见的蔬菜。"张慎敢说,"那个时候普通职工群众还吃不起反季蔬菜,现在可不一样了,职工群众的生活条件好了,冬天不再是‘老三样’了,四季豆、茄子等反季蔬菜都成了餐桌的‘主角’,我们种菜的现在基  相似文献   

8.
温水浸种浸种的水温在30℃左右,白菜、萝卜、甘蓝等十字花科种子要浸泡3小时,番茄、南瓜、黄瓜种子要浸泡6小时左右,冬瓜、丝瓜、辣椒、茄子种子要浸泡24小时左右,浸种后将种子捞起晾干。控温催芽耐寒性强的蔬菜如白菜等适宜的出芽温度为20℃,瓜类及茄果类喜温性蔬菜为25℃-30℃。催芽初温要  相似文献   

9.
表情     
《笑靥如花》周乐,是第二炮兵某通信团通信连的一名排长,连队的文艺骨干、全团闻名的开心果。她不仅爱笑、说话幽默,还善于做战士们的思想工作,走到哪里就把欢乐带到哪里。战士们都说,周排长最能号召人、感染人,和她在一起工作是一种快乐的享受!  相似文献   

10.
正对每一个女兵来说,剪头发这第一课是谁都逃不掉的。秦小小看着镜中短发的自己,看着留了十七年的长头发就这么没有了,"哇"地嚎啕大哭起来……秦小小把剪下的头发绑成一个马尾,放在腿上,一边流着眼着眼泪,一边抚摸着它。秦小小是一个美丽的女孩,她有一头像白雪公主一样的黑头发,缎子般垂到腰际头发被她视若生命,在她粉红色的梳妆台上陈列若大大小小的十几把梳子,只要一有空闲她就会坐在梳妆台前梳她引以为傲的黑头发。  相似文献   

11.
有一次,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不小心摔碎一把小茶壶。这把小茶壶跟随她多年,是她的一件心爱之物。所以,壶碎令她心痛。但是,新凤霞马上安慰自己:"碎了碎了,就不会囫囵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得马上赔自个儿一把壶!"于是,新凤霞不再责怪自己,扔掉碎壶,迅速上街,买了一把更加漂亮的小茶壶赔给自个儿。人生在世,坎坷难免,不如意者,十有八九。生活总  相似文献   

12.
胡一佳神思恍惚,感觉亦真亦幻,签字的手微微颤抖。出纳把钱递到她的手里,让她数数,她却傻笑,嘴里不停地说好好好。 把工资攥在手里,她再也集中不了精力去工作,索性坐在那儿胡乱想心事。7年了,天天洗衣做饭带孩子,瞎忙乎,没有靠自己的双手挣到一分钱,她做梦都没想到,快40的人了,还能上班拿工资。  相似文献   

13.
刮去颈椎病     
今年60多岁的周女士,一直是个爱运动的人。然而,曾经有将近10年她无法灵活自如地运动。这要从2001年说起,当时刚退休的她,没想到病痛悄悄袭来。刚开始周女士只是觉得胳膊时常麻木,她以为是累的就没有在意。又过了几个月,她的脖子不能向上仰了,一仰就疼,后背也出现了疼痛感,而且越来越严重。再也无法忍受疼痛的周女士不  相似文献   

14.
人杰地灵的川西平原上有个新津县, 这里有个远近闻名的女书记,她就是五津 镇的党委书记邓如平。她去年编入四川预 师,预任师直工兵营政治教导员,成了该师 为数不多的女中校。在发展地方经济中,她 敢于拼搏,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预备 役部队建设中,她满腔热忱,是一名合格的 排头兵。她把风雨当成机遇,把艰辛当作财 富,用坚韧踏平坎坷,以拼搏垒就阶梯。她 的事迹给我们许多启迪。  相似文献   

15.
从容     
邹文 《政工学刊》2004,(12):1-1
有一则故事是这样描述从容的。在一个名叫阿斯达的小镇上,住着一位单身老妇人。传说这位老妇人有一笔可观的遗产存在瑞士银行,她就靠银行每年支付的利息过着舒适的生活。有一天傍晚,门铃响了,她开门一看,门口站着一位陌生人,手里握着一把寒光闪闪的菜刀,她立刻明白将要发生的一  相似文献   

16.
来信     
《武警后勤》2001,(6):16-17
我是一名武警部队长期从事军需工作的机关助理员,也是贵刊的一名老读者。自1989年《武警后勤》杂志增刊刊登我的“处女作”以来,我就开始认识《武警后勤》杂志,逐渐了解《武警后勤》杂志。时间不久,我就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她,爱上她,把她当作我的良师益友。从此,我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对她情有独钟。同时,为办刊人员所付出艰辛的汗水,编出这样一个优秀刊物而深受感动。  相似文献   

17.
青天白日就可以放松警惕?[焦点扫描]夏日雨后的一天,云南峨山县人武部营区内整齐的步伐、嘹亮的番号声吸引了当地群众在营门外围观。此时,一个观众拿起照相机拍起照来,政工科张干事立即上前制止:这里是军事管理区,不允许拍照!抽出了她的胶卷之后,又检查了她的照相机,在没有发现异常的情况下,才把照相机还给她。[特别提醒]人武部部长郑家清:张干事做得很对,没有单纯地把少女赶走了事,而是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兵》使我种的半亩‘鸡叨地’年收入5000元。”河南驻马店市橡林乡周庄女民兵王梅英逢人就说。去年,她从《中国民兵》杂志上得知塑料大棚里种菜收入可观,便照着在自家承包的半亩“鸡叨地”上建起塑料大棚。她精心选种,适时育苗,合理喷洒植物生长剂,使蔬菜上市时间大大提前。为充分利用塑料大棚内有限的土地,她注意从《中国民兵》致富山海经专栏吸取新经验。她摘了蕃茄种黄瓜,收罢芹菜种花菜……一  相似文献   

19.
画里话外     
《兵团建设》2004,(12):53-53
医生的笔迹 不知大家到医院看病时有没有注意过医生的笔迹。一般说来都是龙飞凤舞,让人看了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所以我很佩服领药处的护士,她们总能辨认出应该拿什么药。 一次我的一个医生朋友给我写了一封信,邀请我去旅游,信上的字我能辨认出一部分,可关键的时间、地点我认不出了。我就跑到附近医院的药房,把信交给护士,请她帮我认一下,她仔细地看了很长时间,把两瓶药拿给我,说:"这个,每天两次!"  相似文献   

20.
最近,笔者下乡搞调研来到河北省鸡泽县王庄村时,发现路北一个塑料大棚奇特怪异,在30℃的高温下,竟然还盖着厚厚的草垫,笔者好奇地把电动自行车放在路边,拿着相机直奔大棚看个究竟。走近一看,原来这个棚不是什么高档蔬菜的大棚,而是一群鸡的宿舍。棚外宽敞的牧场上千余只羽毛各异的柴鸡时而啄食、时而追逐、时而鸣叫。群鸡的居住打破了田野往日的平静,拴在木桩上的两只犬看到我们停住脚步,大声地把主人从草房中唤了出来,我们随即采访了他。他说:我叫李志强,是王庄村一位愿意接触新鲜事物的农民。我这里有4亩地,别人还在常规种植的时候,我就开始种蔬菜了。但如今种菜的多了,究竟种什么可以挣到更多的钱没有把握,种不对还要赔钱,去年我建大棚种甘蓝就搞了个血本无归。正当为种什么而发愁的时候,我在报刊上看到: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对禽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柴鸡具有耐粗饲、适应性、觅食性、遗传性能稳定、就巢性强和抗病力强等特性,而且肉蛋品质好,味道鲜美,越来越深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我也曾看到有些小商贩及市民竟然以高出普通鸡和蛋一两倍的价格,深入农村、走家串户收购柴鸡和蛋。我到邯郸、邢台市场一看,柴鸡和蛋的价格果然高得惊人且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