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乔·L·约翰逊上将于今年6月5日被任命为第26任美国海军作战部长,这一天正好是他50岁生日。这位美国海军新一任作战部长并不是像他的前任布尔达那样从普通水兵一  相似文献   

2.
1998年5月12日,美海军作战部长约翰逊上将在海军2000至2005年预算总结会议上宣布,美海军将放弃实施未来CVX航母计划。根据CVX航母该发展计划,美海军将研制一种适合21世纪作战需求的新型航空母舰,旨在保持海军航空力量的核心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3.
美国网络中心战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中心战是美海军作战部长约翰逊上将在1997年4月最早提出来的,目前,美国国防部已将网络中心战能力作为军队转型的重点,并视其为未来联合作战的核心。伊拉克战争就再次表明:网络中心战已成为21世纪的主要作战模式。  相似文献   

4.
鉴于网络中心战在阿富汗战争中初见成效,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又进一步检验了这一新的作战样式。网络中心战是美海军作战部长约翰逊上将在1997年4月最早提出来的。美国国防部在2001年7月向国会提交的《网络中心战》报告中,将其提升为信息时代的战争形态。2002年8月,布什政府在向国会提交的《国防报告》中,将网络中心战能力作为军队转型的重点,视为未来联合作战的核心。功能强大的美军网络化作战结构海湾战争中,美军作战理论强调的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后,美国海军战略进行了调整,作战对象从苏联转向第三世界各国,战场也从大洋推到各国的近海沿岸和本土纵深。1992年9月,美国海军与海军陆战队首次提出“由海到陆”战略概念。1994年,又提出了“前沿-由海到陆”概念。用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约翰逊上将的话解释,就是美国海军要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由海到陆对岸上事件直接施加决定性的影响。为实现这一战略构想,美国海军在明确作战思想、调整作战部署的基础上,加速发展对地攻击武器。  相似文献   

6.
徐铭远 《环球军事》2013,(23):26-27
10月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宣布提名国防部前首帘法律顾问杰·约翰逊出任国土安全部部长,接替今年辞职的珍妮特-纳波利塔诺。作为一名非洲裔律师,约翰逊在业内早已闻名,其在经、政、军界的影响力也非同一般。他的提名,受到前国防部长帕内塔等人的力挺。如果约翰逊任命成功,他将成为国土安全部第四任部长,也将是第一位非洲裔的部长。  相似文献   

7.
梁军 《当代海军》1999,(1):13-13
1998年7月25日上午9时许,美国海军诺福克海军基地12号码头彩旗招展,美国最新航母——“杜鲁门”号(CVN-75)服役典礼在这里举行。上午11时,典礼正式开始,海军仪仗队鸣21响礼炮。接着,国防部长科恩、海军部长多尔顿、海军作战部长约翰逊上将等要员先后致词。11时40分,克林顿总统讲话。这是继1975年美国总统福特在同一军港主持“尼米兹”级航空母舰首舰——“尼米兹”号航母股役庆典典礼之后,由美国总统出面亲自主持的又一次大型军舰入役庆典。  相似文献   

8.
对网络中心战认识的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战争背景下,地域上分散的部队以网络为中心实施的军事行动,称为网络中心战(Network Centric Wartare),“网络中心战”是相对于传统“平台中心战”的一种新作战概念。平台中心战的各作战平台主要依靠自身的探测器和武器进行作战, 而网络中心战则把各参战部队、各作战平台连为一体, 使分散配置的兵力,兵器能有效地协调行动。1997年4月23日,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约翰逊上将首次提出“网络中心战”概念,引起美国防部和国际防务界的极大关注。美军率先开展了“网络中心战”的研究与实践。2001年7月27日,美国国防部递交国会《网络中心战》报告,标志着美三军统一了认识,开始全面推进网络中心战建设。本刊近几年曾多次刊登有关网络中心战的文章。《美军网络中心战》专题将全面介绍美三军网络中心战建设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釜山海军基地韩国海军作战指挥中心釜山海军基地位于韩国南部沿海城市釜山市釜山港内,它是韩国海军最高作战指挥机构——韩国海军作战司令部驻地,韩国海军作战部长在此办公,是韩国海军的核心作战基地。韩国海军作战部长隶属于韩国海军部长直接领导之下,韩国海军部长(CNO)为韩国海军的最高军事长官,海军上将军衔(四星),其办公机构位于韩国鸡笼市韩国海军司令部内。韩国海军作战部长向下直接领导韩国海军舰队  相似文献   

10.
网络中心战: 从“防空版”到“水下版”美国海军是网络中心战的始作俑者。1997年4月23日,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约翰逊上将首次在美国海军学会的第123次年会上公开提出了“网络中心战”概念,认为未来海战将从“平台中心战”转为“网络中心战”。对于美海军网络中心战的早期发展情况,《现代军事》已有过登载,本文不再赘述。美国海军网络中心战的实质是利用强大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将分布在广阔区域内的各种探测装置、指挥中心和各种武器  相似文献   

11.
《当代海军》2007,(3):12-14
2007年2月2日,美海军作战部长米歇尔·穆伦海军上将颁布了《美海军作战部2007年作战指南》,明确指出美国现在还在进行战争(反恐),面临巨大挑战,不  相似文献   

12.
含章 《环球军事》2011,(23):56-57
9月23日,乔纳森·格林纳特接替加里·拉夫黑德,正式出任美国海军历史上第30任作战部长,同时他也是自1994年以来美国海军首位潜艇军官出身的作战部长。这位以精通预算问题闻名的“黑马”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又是凭借什么从美国海军中脱颖而出,而美军此番不同寻常的人事异动背后究竟透露出何种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13.
名刊速览     
《现代舰船》2012,(2):4
《美国海军学会会报》2011年12月美海军作战部长指明军种未来发展方向美国海军作战部长乔纳森·格林纳特在发表于《海军学会会报》12月刊上的文章中指出,由于美国未来对全球盟友有着重大责任,因此维持前沿存在非常重要。但鉴于预算限制,美国海军的规模将进一步缩小,同时军种战略执行能力也将面临考验。为了应对这种考验,美  相似文献   

14.
刘伟  李红军 《国防》2010,(10):71-74
2010年5月25日,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海军陆战队司令和海岸警卫队司令联合发布《2010海军作战概念》,这是美国三大海上力量联合发布的首个作战概念文件。基于当前和未来威胁,该文件提出了美国海军新的顶层概念,诠释了它的核心能力需求,体现出其作战概念的演变和作战能力的发展。新的作战概念的出台,将对美国海军部队的发展和建设,以及未来全球海上安全形势的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哲 《当代海军》1999,(4):37-38
为适应世界形势,满足国家新的军事战略的需求,美国海军部长、海军作战部长、海军陆战队司令联名发表了题为《从海上——为美国海军进入21世纪作准备》的白皮书,阐述了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对未来作战的共同设想,提出了“从海上出击”的新战略,并体现出未来美国海军地位、作用,以及作战任务、作战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当代海军》2007,(4):11-13
2007年3月1日美海军部长唐纳德·C·温特尔、海军作战部长米歇尔·穆伦海军上将和陆战队总司令詹姆斯·T·康威上将齐聚美国会武装力量委员会,提交一份高达1600亿美元2008财年预算申请。强调为实现美海军可在30夭内部署6支常备航母打击群,另外在90天内快速组建部署一支航母打击群的未来作战目标和巩固美海军三大优势:维持战斗戒备,打造未来海军,强化21世纪领导  相似文献   

17.
刘霆 《现代军事》2008,(3):62-66
自2003年10月俄国防部长伊万诺夫首次公布俄新的军事学说框架构想以来,俄空军便开始不断充实和发展新的作战理论,先后提出了“空天一体防御”、“制空天信息权”和“非接触”作战理论。同时,俄空军作战理论的变化和发展正在对其武器装备研制产生一系列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胡晓剑  洪梅 《环球军事》2010,(17):17-17
2010年5月,美国海军作战部长、侮军陆战队与海岸警卫队司令联合发布了2010《海军作战概念》文件。该文件描述了美国海军何时、何地以及如何采取行动,以提升其维持安全、预防冲突和在战争中取得优势的能力。美国《防务新闻》网站引述美海军战略与政策部伍德少将的话说,该文件是美海军未来10年作战理念的总体指导文件,对美国海军未来的作战行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据美国空军官员称,空军正在推动研制从2018年起替代其现役AC-130武装运输机机群的下一代作战平台的计划。 美国空军特种作战司令部目前正在考虑替代AC-130的两个途径:有人驾驶的、隐形的和生存力强的飞机,或者具备同等能力的无人平台系列。该司令部现在将这两种后继机称为"持久面攻击超系统"。这些选择方案是空军主持的于2003年4月完成的可选替代装备分析报告中提出来的。 有人驾驶武装运输机平台可能会从美空  相似文献   

20.
王振星 《环球军事》2011,(17):50-51
6月中旬,美国防部常务副部长林恩签署并发布了美军《作战能源战略》,详细阐述了“作战能源”的内涵,明确了美军作战能源建设的目标和实现途径。该战略是美军首个关于作战能源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对美军未来作战能源的使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