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0 毫秒
1.
本文主要研究了跳频技术在卫星通信中的应用,在建立跳频卫星系统抗干扰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跳频卫星通信系统的设计思想,重点讨论了跳频卫星通信中必须解决的跳频同步关键技术,指出了跳频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短波跳频电台抗干扰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短波跳频电台在军事通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能够确保通信的抗干扰性和隐蔽性.为正确利用短波跳频电台必须对短波跳频电台的抗干扰性能进行研究,分析了短波跳频电台的特点,研究了其抗干扰性能.得出了短波跳频电台的抗干扰性能与跳频电台的跳速、跳频带宽、跳频点数之间的关系,对正确应用短波跳频电台和提高其战斗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跳频电台     
一种具有先进水平的新型电台——跳频电台,可能成为未来地面电台通信中最有希望的佼佼者。所谓跳频电台,就是频率跳变的意思。跳频技术是频谱扩展的一种形式,应用了跳频技术的无线电台就称为跳频电台。它具有抗干扰能力强、设备简单、没有远近效应(相互干扰)等一系列优点。跳频电台通常由收发信机、频率源、天线自动调谐系统、同步系统和电源系统等部分组成。根据跳频速率可分为慢、中、快三种:每秒在100跳以下的为慢跳频;每秒在100~1000跳的为中跳频,每秒在1000跳以上的为快跳频。跳频电台工作时,其发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型混合跳频通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混合跳频通信技术,该技术结合传统跳频技术和差分跳频技术,在较窄的频带上采用差分跳频调制,并将该调制信号与另一更宽频带内的慢跳频信号进行混频,最终得到一个跳速高、频带宽的调制信号。接收端解调时,先按照传统跳频解调的方式进行慢跳频的解调,再按照差分跳频解调的方式对信号进行差分跳频解调。这种混合跳频通信技术在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的同时,也可以很好地改善系统的误码率性能和抗单音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5.
跳频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是跳频序列的同步。利用混沌序列作跳频码,取代了跳频通信中常见的伪随机序列。为了解决混沌跳频序列的同步难题,提出了一个以动态双频构建跳频序列同步的新方案。利用M atlab下S im u link仿真平台,对动态双频同步方案进行建模与仿真,结果表明该同步方案用于跳频通信可获得满意的通信效果。  相似文献   

6.
能够有效地估计接收到的跳频信号参数是干扰跳频通信的关键。针对接收到的未知任何先验参数的跳频信号,提出了一种基于Butterworth分布的跳频信号参数估计算法。由于Butterworth分布具有较好的时频聚集性和抑制交叉项性能,该算法能够在低信噪比条件下有效提取并估计出跳频信号的跳频周期、跳变时刻和跳频频率。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对跳频信号参数估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对载波序列的相位进行编码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跳频通信技术-载波序列差分相位跳频。阐述了利用载波序列携带用户数据信息的差分相位跳频通信的原理,给出了载波序列差分相位跳频通信的系统构成。讨论了载波序列差分相位跳频系统的传输和同步.跳频图案的随机性和功率谱的均匀性.以及跳频组网应用的问题。还分析了CHESS系统所采用的差分(频率)跳频技术的特点及其固有的局限性,并且指出:若采用载波序列差分相位跳频技术,则可从根本上消除CHESS系统存在的局限性。并可构成易于与传统跳频系统相兼容的新一代跳频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8.
短波跳频电台组网在军事通信中占有重要地位,组网应用可以提高跳频电台的抗干扰性能.介绍了跳频通信的特点及抗干扰性能,分析了短波跳频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短波跳频电台组网可以提高通信的可通概率与战术应用的灵活性,为此着重研究了短波跳频电台组网的原理与方法以及组网的注意事项,为军事短波跳频电台的组网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跳频通信抗干扰性能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述了跳频通信的基本原理。针对跳频通信两种主要的干扰方式,分别对跳频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进行分析,指出了跳频通信的优势及有待改进的地方,并提出相应增效措施。对正确应用跳频通信系统和提高其战斗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S变换的跳频信号参数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跳频信号的时频域进行分析和参数估计是识别、跟踪及干扰跳频信号的重要基础。针对接收到的未知任何先验参数的跳频信号,提出了一种基于S变换(S-transform)的跳频信号参数估计算法,通过S变换,能正确估计出跳频信号的跳频周期、跳变时刻及跳频图案。仿真结果表明,与平滑伪Wigner-Ville分布(SPWVD)进行比较,该算法能够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在时频域中有较好的解析能力,提高了跳频信号参数估计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差分跳频通信系统是一种全面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全新概念的通信系统,其技术体制和原理与常规跳频完全不同。差分跳频已成为当前短波保密通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因此其抗干扰性能尤其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差分跳频通信系统特殊的通信机理,其抗干扰效能完全不同于常规跳频通信系统。鉴于此,在对差分跳频通信原理研究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差分跳频通信系统对同频干扰及异频干扰的抗干扰效能,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对相应结论进行了验证,可为差分跳频通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相关理论基础与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跳频系统的抗预测性能,增大抗跟踪干扰能力,提出了基于附加频移的跳频通信。在给定跳频带宽内,该方案通过双序列的控制输出射频频率来提高其跳变复杂度,从而增大敌方对于跳频序列的正确建模和预测难度。基于混沌特性的分析方法,对采用L-G非连续抽头模型和Logistic-Kent级联映射构造的合成跳频序列的复杂度进行了计算,与相同模型下构造的常规跳频序列相比,基于附加频移的跳频通信均具有更大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13.
差分跳频是一种新的扩展频谱通信技术.在介绍差分跳频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将差分跳频的频率跳变过程建模成齐次马尔可夫链.分析了G函数的功能,重点讨论了差分跳频码性能的检验方法,包括不可约性、频隙滞留、均匀性和随机性检验,其中频隙滞留是首次提出应用于差分跳频码性能的检验.这些检验方法对于差分跳频G函数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常规跳频易受跟踪干扰影响,用信道表示信息的多序列跳频系统,具有良好的抗跟踪干扰性能。为检验多序列跳频在非跟踪型干扰下的通信效果,建立了多序列跳频在AWGN信道下的传输模型,分析了多序列跳频抗干扰的原理,研究了噪声环境对多序列跳频抗部分频带干扰性能的影响。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多序列跳频在信噪比为15 dB~30 dB且为最坏部分频带干扰的条件下,误码率为10-5所要求的信干比低于常规跳频2.2 dB~2.31 dB,具有良好的抗部分频带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简述卫星通信抗干扰体制的基础上,根据实际使用要求,提出了卫星“自适应、突发、宽带、跳频抗干扰通信体制”,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了实现方案,为建立一个实用的卫星抗干扰通信链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FH扩频系统中,只有收发双方的跳频频率在时间上同步才能够解调出准确的数据信息。针对直跳扩(DS/FH)体制的通信系统存在跳频同步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OD同步法的TOD-伪码同步辅助快跳频同步方法。本方法利用伪码同步结果对跳频时间差进行补偿,进一步消除TOD时间带来的误差以实现精确跳频同步,提高跳频时间误差估计精度。通过仿真结果可知,伪码同步辅助跳频同步后进一步降低了跳频时间误差,且随着信噪比的增加残留的跳频时间误差越小。本方法不仅解决了长码带来的存储问题还实现了快速同步,且能够达到很高的同步精度,因此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在跳频互扰情况下对多跳频信号参数盲估计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异速跳频互扰下跳频信号的参数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异速跳频信号周期的差异,通过二值连通域标记处理、连通域时长聚类,将互扰跳频信号从时频谱上分离后分别进行估计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在异速跳频信号互扰下对分量跳频参数的估计,且在高信噪比下能保证高的跳周期估计成功率与低的跳周期估计相对误差和起跳时刻估计相对均方误差。但互扰存在时的整体估计性能比仅单一跳频信号存在时会有所降低,同时该方法在SNR过低时会失效。  相似文献   

18.
在介绍差分跳频原理的基础上,分别从差分解跳和差分跳频信号检测两个方面分析了差分跳频的抗干扰原理,由于差分跳频采用频率差分的单载波来表达所要传输的数据,具有高跳速和变跳频图案的特点,在差分解跳过程中,利用特定的差分频率转移关系可以剔除部分干扰,通过时-频分析还可进一步剔除在时域特征上存在差异的干扰;因此,差分跳频是一种全新的慢速跳频体制。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差分跳频通信在短波电台上的模块化和结构化应用需求,在深入研究G函数和FFT宽带接收机理基础上,基于同余理论G函数设计了差分跳频信号产生模块,基于加窗FFT设计了频点序列识别模块,采用频差译码设计了G-1函数解析模块。基于FPGA平台对差分跳频通信关键模块进行了仿真实现。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模块完成了差分跳频信号的无线收发,实现了差分跳频通信功能。采用模块化结构化的设计,提高了差分跳频通信设备灵活性,易于升级维护。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单介绍了跳频通信系统中跳频码序列产生的一般方法,重点探讨了跳频码序列产生的复杂度问题,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