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装备零讯     
《环球军事》2009,(18):64-64
俄展示第五代战机相控阵雷达 俄第五代战斗机T-50所配备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已在不久前闭幕的莫斯科国际航展上进行了“有限”展示。 该型雷达由俄罗斯季霍米罗夫仪器制造科学研究院研制,总共由大约1500个发射-接收模块组成,是继“甲虫-AE”之后,俄研制的第二种有源相控阵雷达。  相似文献   

2.
机载有源电扫描阵列(AESA)雷达以数百乃至上千个发射/接收模块构成有源天线阵列.通过控制各 T/R(发射/接收)模块发射电磁波波束的相位实现雷达波束方向的改变.这种电子控制的扫描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顶级的先进战斗机上,出现了机载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的身影。它借助灵活的电子扫描、先进的空间能量管理和信号处理技术,将机载火控雷达的性能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4.
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发现概率改进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对空中目标的发现概率计算受多种因素影响,传统方法存在概率收敛过快,不能充分反映对目标的发现程度和目标运动状态变化的缺点.在研究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探测过程的基础上,对传统方法进行改进,建立影响因子集合,并采用多属性决策方法计算各个影响因子的权重,对发现概率进行加权组合.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源相控阵是近年来正在迅速发展的雷达新技术,它将是提高雷达在恶劣电磁环境下对付快速、机动及隐身目标的一项关键技术。一、有源相控阵雷达有源相控阵雷达(ActivePhasedArrayRadar,APAR)是集现代相控阵理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高速计算机、先进固态器件及光电子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物。它是将脉冲多普勒、单脉冲、脉冲压缩及捷变频等多种雷达体制集于一体的一种新型雷达。该新型雷达充分展示出现代科技的发展水平,并以其显著的技术特点及难以估量的潜在优势为现代雷达的发展开辟一种新的途径,成为现代雷达发展的主流。对雷达目标…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地叙述了日本海上自卫队舰载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研制和发展的背景,着重阐述了其第一部舰载有源多功能相控阵雷达OPS一24的主要特点及其基本技术性能,展望了日本海上自卫队来来相控阵技术发展的动向。  相似文献   

7.
针对雷达遭受高功率微波武器攻击时容易损伤的问题,理论分析了雷达最远防护边界和雷达天线增益及接收机限幅器能力的关系,从空间滤波的角度,对比了反射面雷达和有源相控阵雷达抗前门耦合攻击的能力。分析得出只有高功率微波武器处于反射面雷达天线的主瓣范围附近时,对其前门耦合攻击效果才强于有源相控阵雷达;反之,要弱于有源相控阵雷达。由于反射面天线雷达主波束很窄,造成攻击的时机很短,所以反射面雷达在面对高功率微波武器时防护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8.
马寿春 《国防科技》2003,(11):34-35
传统的机械扫描天线正在让位于有源电子扫描阵(AESA)。AESA雷达具有更强的性能,更轻的重量,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可靠性。它能几乎同时以不同模式工作,这是它吸引现代飞机设计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众多优点之一。 雷神公司刚开始试验其最先进的用于F/A-18E/F“超大黄蜂”的AIG-79多模式AESA雷达。而在2003年,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将开始试飞其为F-16第60批次战斗机研制的APG-80“捷变波束雷达”,并对波音737预警指挥机用的MESA有源阵雷达进行地  相似文献   

9.
相控阵体制是未来机载预警雷达发展的重要方向,其作战效能评估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模型。采用经典的可用-可靠-能力模型(即ADC模型)对相控阵体制机载预警雷达的作战效能进行了建模,将预警雷达状态分为正常、降级和故障3种情况并给出了可用性的计算方法,根据概率论推导了可信性矩阵的计算方法,根据预警雷达探测威力、目标测量精度、目标跟踪能力3个指标给出了能力向量的计算方法。最后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得到:相控阵机载预警雷达作战效能随单个天线阵元的MTBF增加而增加,随执行任务时间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
美海军近年来公布的大手笔相控阵雷达计划可谓种类繁多,除了对现有“宙斯盾”雷达进行改进外,还在积极实施多功能雷达(MFR)、体搜索雷达(VSR)及S波段和X波段的大功率识别(HPD)雷达计划。通常欧洲强国海军斥巨资研制的下一代相控阵雷达只有一、二型,如德国和荷兰联合研制的APAR有源相控阵雷达,英国研发的“桑普森”有源多功能雷达及意大利和法国研发的EMPAR欧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