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针对舷外高功率微波平台可以实现舷外有源干扰以及高功率微波电磁毁伤两种作战样式,构建了舷外高功率微波平台反导作战基本流程,建立了其反导作战仿真模型,分析了影响舷外有源干扰有效辐射时间和高功率微波电磁毁伤前门耦合脉冲功率的作战要素。仿真结果表明:在已知比例导引系数和导弹速度的情况下,存在最优的平台布设方向、距离使得舷外有源干扰有效辐射时间最长;高功率微波电磁毁伤前门耦合脉冲功率可达MW级,且存在前门耦合最大功率的突变点。  相似文献   

2.
高功率微波武器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定向能武器之一,被认为是在未来制天权争夺的战场上对卫星有效载荷最大的威胁之一.首先对高功率微波武器的关键技术及技术途径进行了讨论,然后描述了高功率微波对目标损伤的机理和耦合途径,最后根据高功率微波的不同耦合途径对卫星有效载荷受到攻击的可行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高功率微波武器在高峰值功率或距离很近的情况下都会对未进行电磁加固的卫星有效载荷产生损害.  相似文献   

3.
相控阵雷达组件单元失效会引起副瓣电平和天线增益的恶化,失效单元超过一定数量会严重影响到雷达的性能.详细讨论了单元失效对雷达天线副瓣、增益以及目标信号相参积累的影响.同时,结合某相控阵雷达天线模型,对外界存在有源干扰时的雷达暴露区进行了仿真分析.可以看出,单元失效使雷达副瓣电平抬高,进而导致雷达暴露区明显缩小.  相似文献   

4.
等离子体对于高功率微波的攻击具有独特的防护效果。基于等离子体流体近似方法,利用COMSOL软件研究了高功率微波与柱状等离子体阵列相互作用过程中入射电场随时间的演变过程,分析了等离子体防护高功率微波的物理过程和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入射的高功率微波会使等离子体参数发生剧烈变化,特别是其电子密度将急剧增加,从而使等离子体对入射的高功率微波表现出类似金属的电磁特性,最终实现对入射高功率微波的有效防护。此外,利用高频辉光放电产生柱状等离子体阵列,通过实验验证了等离子体对高功率微波的防护作用。最后,总结了基于等离子体的高功率微波防护技术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射频前端强电磁脉冲前门耦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强电磁脉冲能量经天线进入射频前端的威胁,给出强电磁脉冲环境的评估方法,通过分析天线-射频前端工作原理,提出全频带脉冲耦合能量的理论计算公式.并以中馈天线-短波电台为例,用电磁仿真软件CST实现了天线仿真与前端电路仿真的有机连接,得出前门耦合数据及其影响因素,此仿真方案也为更深入分析耦合效应、验证防护技术提供了良好平台.最后根据仿真为前门防护提出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6.
引言最近十年来在雷达、通信及其他军用系统内越来越广泛地采用具有电控波束能力的相控阵天线。多数相控阵天线波束形成电路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串接在每个辐射单元通道内的移相器。当控制信号加到移相器时,在天线出口便建立起所需要的微波信号的相位分布,这便使波束偏向给定的角度方向。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技术不断发展,在现代战机应用方面取得了许多突破。AESA简要介绍了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表现出的主要作战优势、美军四型战机上的军事应用,重点对国外有源相控阵、无源相控阵和机械扫描体制雷达探测距离和整体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机载AESA雷达的发展将随着新型战机的不断推出而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高功率雷达对抗GPS制导武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功率雷达既具有对空情报雷达的功能,又具有高功率微波武器的功能,将会成为一种新型的多功能电子对抗装备。首先分析了GPS制导武器接收的GPS信号,高功率雷达对抗GPS制导武器的可行性;然后对对抗GPS制导武器接收机的功率进行计算,并对对抗效能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实例进行仿真,验证了高功率雷达对抗GPS制导武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有源和无源相控阵雷达的选择相控阵雷达又称相位阵列雷达,是一种以改变雷达波相位来改变波束方向的雷达,因为是以电子方式控制波束而非传统的机械转动天线的方式,故又称电子扫描雷达。相控阵雷达在传统雷达天线面的面积上可安装成百上千个阵元,任何一个阵元都可收发雷达波,而相邻的数个阵元即  相似文献   

10.
无人机及其集群作为智能战争的主要进攻武器之一,具有低成本、抗饱和攻击、隐蔽性好的特点,给现有防空体系带来极大挑战。高功率微波因具有光速攻击、面杀伤、效费比高等特点,成为反制无人机的有效手段。美国在高功率微波领域起步早、重视程度高,成为国际高功率微波技术的引领者。围绕美国高功率微波技术对抗无人机的研究现状,总结现有样机的性能及特点,重点剖析其技术内涵。结合高功率微波的效应研究规律和无人机发展态势,分析得出美国反无人机高功率微波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高功率微波武器发展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外高功率微波武器技术发展已达到实用水平。分析了高功率微波武器的原理及特点,详细介绍了其组成及关键技术,根据高功率微波武器的功用及作战性能,提出了对未来陆基、海基、空基和天基微波武器的应用发展趋势和构想。  相似文献   

12.
为提升无人装备及集群的强电磁防护能力,有效应对日益严峻的强电磁武器攻击,从强电磁武器发展、无人装备防护能力以及无人装备特殊性等角度具体分析无人装备面临的强电磁攻击威胁。基于技术现状,结合无人装备应用需求比较分析前、后门强电磁防护技术特点,重点从耦合规律分析、效应阈值获取和系统防护设计等方面分析系统级强电磁防护的技术难点,并探讨无人装备系统级强电磁防护实现流程,从观念更新、标准制定以及技术突破等方面提出支撑无人装备强电磁防护能力提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林聪榕 《国防科技》2005,(12):20-23
定向能武器是当前正在发展的一类重要的新概念武器,能够实现激光、微波等电磁能或高能粒子束的定向发射、聚束和远距离传输,快速攻击并毁伤目标。与常规武器相比,定向能武器具有射束快、精度高、反应灵活、杀伤效率高等特点,既可用于进攻,也可用于防御,如拦截敌方飞机和导弹等。定向能武器通常包括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和粒子束武器等,其中激光武器和高功率微波武器是目前发展的重点。一、激光武器技术激光武器是利用定向发射的激光束直接攻击并摧毁目标的武器。它主要由激光器和光束定向器两部分组成,具有能量集中、传输速度快、精确射…  相似文献   

14.
回答是肯定的。美空军司令证实,一种不通过爆炸或碰撞就可以破坏敌方电子系统的武器正在开发中。这是一种可以作为武器使用的新型雷达。该雷达可以满足美国空军对攻击型武器提出的“发现目标、准确识别、立即攻击”概念的需求。21世纪,在箔条干扰还在使用的同时,用于破坏或干扰敌方电子设备的高功率微波装置也逐步登上舞台。如美国用于控制和搜集情报的综合空中防御系统可以用来进入敌方通信网  相似文献   

15.
根据高功率微波弹微波脉冲的攻击入射角,给出了高功率微波弹杀伤区域模型,结合高功率微波损坏和干扰电子元器件的能量阈值,提出了高功率微波弹对目标的失效区、干扰区及安全区的概念,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为高功率微波弹攻击参数的设定及实际的作战运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国防科技》2003,(5):17-19
据报道,美军在攻打伊拉克的战争中,3月26日美军用电磁脉冲弹轰炸伊拉克电视台。这种电磁脉冲弹是一种定向能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这种武器可借助于战斗机或无人驾驶飞机深入敌后去破坏敌人的重要战略设施,如指挥控制中心、国家广播电视台发射台和防空雷达系统。因此,高功率微波武器是重要的信息战的交战工具,这是在现代战场中的一种方兴未艾的高技术兵器,倍受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高功率微波武器作战效能建模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未来战争的需求,从高功率微波武器的作战原理出发,建立了高功率微波武器的作战模型.结合现有技术水平,分别对高功率微波武器关于电子设备和指挥操作人员的损伤距离进行了计算和仿真,验证了高功率微波武器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遂行战役任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以色列、瑞典、荷兰等国家为了增强预警机对目标、特别是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能力,竟相研制新一代相控阵雷达预警机——用电扫描相控阵天线雷达取代机械扫描旋罩天线雷达,是预警机雷达体制发展中的重大革新。  相似文献   

19.
从天线接收等效电路出发,用专业的电磁电路仿真软件设计并构建一类前门耦合仿真平台.该平台能弥补传统仿真中天线辐照与敏感设备传导之间的割裂,反映耦合过程,为整机电磁兼容与防护提供丰富细节和数据.该类仿真极具开放性,可依据敏感设备特点与候选仿真软件功能,自选相关软件构建该平台.最后以某型接收机为例,用三维电磁仿真软件CSTMWS完成天线辐照,在基于CSTDS和ADS的仿真平台下实现前门耦合模拟,得出接收机内部耦合数据,验证该类平台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朱华邦  朱逸冰 《现代防御技术》2012,40(1):110-114,143
降低雷达天线的RCS而又保证雷达自身正常工作已成为目标隐身技术中的一个关键课题。介绍了由十字型振子单元构成的带阻式频率选择表面(FSS)的选频特性,探讨了FSS在低RCS抛物面天线和低RCS卡塞格伦天线中的工程应用,分析了应用于主、副反射面天线的隐身性能,最后得出2点结论,并指出在副反射面天线的工程应用中更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