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会等待     
像蝴蝶破茧前的孕育,像流星燃烧前的积储,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凡事都需要等待,在等待中养精蓄锐,在等待中厚积薄发,在等待中一鸣惊人。人一生的奋斗拼搏就是等待与成功周而复始的过程。等待,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学会等待就拥有了登上顶峰的奠基石。等待不能心浮气躁,必须从容洒脱信念坚定。面对世俗的喧闹、他人的成功、时间的流逝、失败的打击,等待中充满诱惑、充满挫折、充满压力,常常令人焦躁不安、无所适从,等待无疑是世间最煎熬的情绪。而焦躁正是成功路上最大的心魔,它让我们迷失自我  相似文献   

2.
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然而,古往今来,人们对失败的研究却不多。最近看到一则消息,说美军在战史教学中十分重视对败战的研究,至今他们还在反复研究越南战争,探讨美军当初为什么会一步步陷入泥潭,以至国家军事学院已把“越战研究”定为学员在校的必修课,部队组织对抗演习时,一改过去结果总是“己方”获胜“敌方”失败的传统做法,变“己”胜“敌”败为“敌”胜“己”败。读后,觉得美军这种善待败战的举动颇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3.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在这短暂的一生中,人们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在各自的人生旅途中拼搏着,奋斗着。做为一名已满18岁的年轻人,我向往成功,但我更懂得若要获得成功,就必须奠定良好的思想、文化基础,走好踏入社会的第一步。我的第一步就是迈进军校。 自幼生活在军人家庭,接受着革命传统  相似文献   

4.
失败乃是成功之母,这是包括军事活动在内的各个领域能够取得事业成功的座右铭。然而,人们由于传统思维模式和好胜心理因素的影响,对失败的研究和进行有针对性地失败教育并不多,还没有从根本上认识研究失败的重要性。一、美军特别重视对战争教训的总结,善于从失败中找出成功之母许多人总不愿谈挫折和失败,好像不谈它们就不存在。殊不知,挫折和失败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只有从挫折和失败中汲取教训,找到防范之策,才能开拓前进,减少创新的代价。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道路,就是在汲取那些不成功的教训中开辟出来的;人类许多科技成果,也…  相似文献   

5.
成败之间     
张明华 《政工学刊》2005,(11):32-32
成功的人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有一套可行的计划,相信自己做得到,并且投注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失败的人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认为成功只靠运气,因而做事被动,不肯用心。成功的人是一流的推销员,深谙以友善的方式,让别人乐于配合执行自己的计划与目标。失败的人老是怪罪别人,挑剔的态度令人不敢恭维。成功的人在说话之前会先经过思考,时常赞美别人,对别人的批评则多半是一语带过,甚至只字不提。失败的人正好相反,经常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事后徒有懊悔与难堪,往往容易得罪别人。成功的人对于有把握的事情才会表达意见,并且言之有理。失败的…  相似文献   

6.
近日,从报上看到“一步说”观点,说的是:“99步是一半,一步是一半,这是个超教学的命题。”其实做事就是这样,你已经付出了99%的努力,成功也许近在咫尺.但如果你放弃了或疏忽了最后1%的努力,你就会与成功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7.
红军长征是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这次战略转移的落脚点选择在哪里,即新的革命根据地建立在哪里,这是关系长征成败和中国革命前途的重大问题。事实上,红军长征最后到达陕北,三大主力会师陕甘,并不是长征一开始就确定了的,而是在长征途中,为了摆脱敌人、消灭敌人、保存自己,党和红军依据敌我情况的变化,不断改变建立根据地的原定设想和计划,最后一步一步确立的。1934年10月,由于第5次反“围剿”的失败,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首先作出了放弃中央苏区、红军主力突围、向湘西转移的决策。其计划是,从南线突破粤军的封锁线,沿赣、粤、湘、桂边境到湘西…  相似文献   

8.
红军长征是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这次战略转移的落脚点选择在哪里,即新的革命根据地建立在哪里,这是关系长征的成败和中国革命前途的重大问题。事实上,红军长征最后到达陕北,三大主力会师陕甘,并不是长征一开始就确定了的,而是在长征途中,为了摆脱敌人,消灭敌人,保存自己,党和红军依据敌我情况的变化,不断改变建立根据地的原定设想和计划,最后一步一步确立的。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首先作出了放弃中央苏区、红军主力突围、向湘西转移的决策。其计划是,从南线突破粤军的封锁线,沿赣、粤、湘、桂边境到湘西…  相似文献   

9.
李建军 《政工学刊》2014,(10):20-23
著名作家柳青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通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新学员们,你们在完成基础教育转入高等教育的人生紧要之处,选择了军校,选择了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就是迈出了人生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一步,这一步会影响到你的一生、决定着你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面对这些困难,一种人总是说:"让我想想,办法总是会有的。"他们以一种主动的、进取的、负责任的态度对待困难与挫折。而另一种人则常是双肩一耸、两手一摊,叹息道:"困难太大,我实在是没办法。"我们推崇和赞赏"想办法"的态度。人的一生,大而言之,就是不断与命运抗争的一生;小而言之,就是不断"想办法"克服困难的一生。"想办法"就是进取,就是创造,就是探索和发现。假如古人类不去"想  相似文献   

11.
突破     
突破是事业成功的基石,突破是弱者与强者的"分水岭"。弱者与强者的区别在于面对种种失败、成功时,能否进行突破。 当你事业受到挫折,灰心失望的时候,此时需要突破,只有突破失败阴霾的笼罩,才能拥抱阳光和色彩,达到成功的彼岸;当你迷失在情感的旋涡时,此时需要突破,只有突破情感的包  相似文献   

12.
珍惜挫折     
人的一生要经历无数次挫折与失败。常言道 :“人生无坦途 ,处处有挫折。”人们欣赏波涛撞击礁石后绽放的浪花 ,赞美战胜挫折畅饮成功美酒的勇士。直面挫折 ,有的人愈挫愈奋 ,把挫折视为人生的磨刀石 ;而有的则自叹命运不济 ,甘于退缩 ,止步不前 ,把挫折看作是横亘在自己面前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人生的漫漫长卷是因为有了战胜挫折的动人情节才更加引人入胜 ,生活中也正是有了亲历挫折而奋起的感人故事 ,才使人荡气回肠。没有挫折的成功令人索然 ,而用挫折酿制而成的胜利之酒 ,才让人回味悠长。轻视挫折 ,你会再一次品尝苦涩 ;逃避挫折 ,人生…  相似文献   

13.
获得2012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终身成就奖的华裔马来西亚商界领袖郭鹤年,在给年轻人的寄语中讲到:“有句名言叫作失败是成功之母,在我看来,成功也是失败之母。”  相似文献   

14.
太平军兵器近代化探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装斗争贯穿着太平天国之始终。在和国内外敌人进行血与火的生死搏斗中,他们从无到有,从大到小,从弱到强,不断提高太平军的军事素质,十分重视武器装备的改进和各军兵种的设置,较大量地使用热兵器以及新式火器,并自己修造新式武器,这就使他们开始了热、冷兵器以及新、旧火器更替或演进的过程,而向兵器近代化迈出可喜的一步,也就使他们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了一支能与武器装备精良的中外反革命军队相匹敌的强大军队。尽管他们最终未能战胜中外反革命军队而失败了,但究其失败原因,却不在于兵器近代化方面的问题上,倒反在于革命化方面的问题上。本文拟在现在所能搜集到的资料之基础上,仅对太平军兵器近代化的进程,作一简略的探索,以求得大家的指教。  相似文献   

15.
勇者无敌     
世间无数事情,成功与失败、幸福与不幸,都在敢与不敢之间划清了界限。是什么原因使那么多有头脑的人却不能因自己的智慧而带来财富和成功呢?为什么有的人道理讲得非常好,但一到实践中往往最后都变成了空的东西?就好像种下了种子却见不到果实。是的,就是因为缺乏勇气。有了勇气,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古田县吉巷乡前垅村基干民兵戴维浩,试验成功在塑料袋里栽培银耳,为大批生产银耳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近五年来,他家采用这种新技术生产银耳一千五百多斤,向别人供应菌种七万瓶,总产值八万多元。 1978年,戴维浩采用当时的新技术,用玻璃瓶装木屑栽培银耳。但由于成本高,操作不方便,不能大量生产。戴维浩想起,草菇菌种是用塑料袋培育的,栽培银耳能不能用塑料袋代替玻璃瓶呢?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他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试验、再失败、再试验,终于解决了塑料袋的选料、规格及如何消毒、打穴、接菌种、封口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获得了成功。他试验成功的第一批一千袋银  相似文献   

17.
快乐处方     
《政工学刊》2006,(7):63-63
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也是一种习惯。你的习惯无法改变,但可以用好的习惯来替代。成功很简单,只要将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养成习惯,如此而已。以下是成功者13个价值连城的习惯,我们称之为“百万元的习惯”。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由于工作关系,笔者参加过多次导弹和运载火箭的研制,航天工程的卫星和载人飞船的发射。既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也有过失败的痛苦。经过不断的积累,本人总结出“成功发射航天器的十大秘诀”。以飨所有关心热爱我国航天事业的读者和朋友。秘诀一: 方案继存性好 航天工程是关系到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的大事。按时、不超资和成功的完成工程任务,方案确定是首要关键。它决定工程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是一项工程“先天性”好坏的关键研制阶段,常说某工程“先天不足”,主要是指工程方案有较大问题。 正确的方案制订,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误、失败之时,常常最容易找到事物转变的切入点。纵观人类发展史,无不是在破解时代问题中推陈出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20.
等待     
人的一生有许多等待,我们每个人也都有等待的经历和体验:等待远方的列车,等待要靠港的航船,等待亲人的电话,等待朋友的来信,等待录取通知书,等待职务的升迁,等待自己腰缠万贯,等待哪一天出人头地……因为我们每个人对等待的理解和所采取的态度不同,所以等待后的结果也千差万别:有的人欣喜,有的人悲伤,有的人如愿以偿,有的人希望落空。在我们摇头叹息、怨天尤人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经历的是怎样一个等待过程,是抱怨、焦急、瞻前顾后,还是坦然、从容、一往无前。等待是一种积累,等待是一种考验,等待是一种煎熬,等待是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