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克服“从众心态”。有些人盲目从众,人生观、价值观偏移,追求社会时尚,追求名声利益,讲究人情、面子,跟着别人讲求享受、吃喝玩乐,想潇洒走一回,从众心态严重。克服这种心态,要做到:(一)保持清醒头脑。众人说的话未必都是正确的话,有时可能是片面看问题的牢骚话,或是带有某种目的的诱导话,或是随便说说连自己都未必当真的虚假话。如果你信了,就可能吃亏上当。因此,对众人说的话,要多加分析,不能盲目从众。不能听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看别人怎么做就跟着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性格、不同的阅历,别人做了但你不适合做或不能做,别人这样做成功了但你未必能成功,不能看社会流行什么自己就盲目随大流。而要看这“大流”正不正确,能不能随,适不适合自己。时刻做到头脑清醒,不干蠢事。见人家奔了小康,自己就乱了分寸;见人家提职快了,自己的工作就干不下去了;见地方一些人有名车、豪宅,自己就想人非非,要另起炉灶了。  相似文献   

2.
成功因一种习惯,失败也因一种习惯。只要重复做简单的事情,并养成习惯,你便可能收获金钱和心中的富有。清楚地了解自己做每一件事情的目的。成功者虽重视事情的结果,但更重视所做事情的目的,这有助于他达到结果并且享受过程。下决定迅速果断。一般人经常在下决定时优柔寡断,决定之后又轻易更改。成功者之所以能迅速下决定,是因为他十分清楚自己的价值层级和信念,了解事情的轻重缓  相似文献   

3.
曾国藩的幕僚智囊团聚集了四百多位当时在各个方面突出的人才。他是通过什么办法聚笼如此多的人才?他与幕僚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又是如何? 人的一生很多时候都在给“别人”做事,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别人事业的成功,还是自己成功,能力和舞台都是决定成功与否的两个关键要素。曾国藩的能力与舞台在哪? 青梅煮酒,实为两虎相斗。倾身结纳,志在英雄援手。曾国藩以其亲身实践告诉人们,待英雄要屈身,处小人要谨慎。人以类聚,事以助成。而强强联手,则更是大事易成。曾国藩如何与英雄结手?蒋介石说:“曾国藩自己成功,也让别人成功,自己发达,也让别人发达,别的姑且不论,仅此一点,就足以作为我们的老师了。”曾国藩在自己建功立业的同时,常常能够很好地把握他与下属之间的“取予”分寸。他是如何立人、达人的?  相似文献   

4.
每一个人都渴望成功,不愿失败,可并不知道导致失败的致命误区,有时就在自己的心里。日常生活中,常听到有的官兵说:"我怎么会这样?""我怎么老是做不好事情呢?""我为什么总是希望破灭呢?"……到底是谁妨碍了你?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先看看自己是否掉入了某些心理陷阱。当认为自己没有错时,也许你已经处于某种心理陷阱之中。  相似文献   

5.
你也许曾发现许多人在下棋前,总爱来上那么一句:“我好几年没摸过棋了。”其实呢,就在此前不久,你还见过他在别的地方与人“过招”。说这种话实际上反映了人们一种惧怕失败、自我保护的心理。因为惧怕失败,怕丢面子,人们爱在做事前或做事后为失败找好理由,这些理由多为:时间仓促、环境限制、身体不适等等,而不会归因于自身能力不足。因为,他们觉得说自己能力不足将会使人看不起自己,所以为保护自己的自尊  相似文献   

6.
快乐箴言     
有幸结识一位博学睿智、豁达开朗的老首长,他所到之处,总能给人带来欢乐。官兵们最喜欢听他作革命传统报告,与他探讨人生,在他机敏风趣的话语中吸收营养。一日不禁问老首长,要怎样才能变成一个自己快乐、也能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老首长笑曰: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深思之余,我豁然醒悟。当受到挫折、屈辱时,把自己当成别人,便能置身事外,不快自然减轻;功成名就,取得成绩时,把自己当成别人,就不至于沾沾自喜,得意忘形,让胜利冲昏头脑。把别人当成自己。与人交往,遇事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这事碰…  相似文献   

7.
“四自”的内涵是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磨砺。为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四川自贡市沿滩区人武部把教育的基调确定为如何启发大家进行自我反省、自我完善、自我超越。本着“讲给别人听的自己先信,要求别人做的自己先行”的原  相似文献   

8.
可以说,人的一生,是在失败与成功之间不断徘徊的一生,正是在这种成功与失败的不断更替间,我们才一点点长大,一步步变得成熟起来。用从容的心态去收获成功与失败最好。“从容”一词词典中的解释是不慌不忙、镇静、沉着。  相似文献   

9.
卢列 《华北民兵》2011,(9):62-62
人可以在生活上,平平淡淡地过一生,吃着家常菜,即使没有一滴油珠,但还觉得很香,再去做着在别人眼中认为很不起眼的事,以自己的能力养活一家人,就满足了。这是一种生活的平淡。人可以在工作上,忙忙碌碌地过一生,做着平常的事,即使人生没有辉煌,但还觉得尽力了,付出自己的汗水把自己分内的  相似文献   

10.
自己与别人     
一位年轻人向智者问人生之道,智者回答:人生之道,有时把别人当作自己,有时把自己当作别人,有时把别人当作别人,有时把自己当作自己。人生之途,始终要与他人同行,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这四句慧语可以为鉴。  相似文献   

11.
勇者无敌     
世间无数事情,成功与失败、幸福与不幸,都在敢与不敢之间划清了界限。是什么原因使那么多有头脑的人却不能因自己的智慧而带来财富和成功呢?为什么有的人道理讲得非常好,但一到实践中往往最后都变成了空的东西?就好像种下了种子却见不到果实。是的,就是因为缺乏勇气。有了勇气,  相似文献   

12.
审视人生     
“人之心胸,有欲则窄,无欲则宽;人之心事,有欲则忧,无欲则乐;人之心术,有欲则隘,无欲则平;人之心气,有欲则馁,无欲则刚。”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会留下一串或成功或失败的足迹。只是因为走的匆匆,因为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便一味探寻“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遇,来摆脱那种困惑、那种迷茫、那种失落。茫茫人海,人们不停地忙碌着、寻找着、收获着、体验着。失败了,拍拍身上的灰尘,继续向成功进军;成功了,仍不满足,想争取更大的成功。很少有人会在意自己的所有,更多的是重视自己的所缺。入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很多人一直在追求,一直在前进,很少有人会停下脚步来沉思自己的过去,审视自己的人生。  相似文献   

13.
据报载:目前,日本的一些年轻人为了能够把握自我,确认自己在社会上的价值,或是让情人和朋友了解自己,他们不惜花上一笔钱去调查所或侦探社,委托别人调查自己,然后让别人告诉他自己是怎样的人。看了这篇报道,我为这些年轻日本人的明智做法叫好。尽管这些花钱请人调查自己的人,因为拼命挣钱而迷失了自我,而后又拿钱去寻找自我,这或许是他们的一种无奈。但至少反映他们渴望了解一个真实的“我”,以便使他们在弱肉强食的激烈竞争中,找准位置,把握自我,抓住先机,取得成功。然而,我们的一些同志,特别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迷失了自我,却又不愿意找…  相似文献   

14.
非专业心理指导,信不信由你1.你觉得说话直来直去=正直吗? YES——请做第2题NO——请做第3题2.你的家人无意间成为骗子的同伙,公安人员来抓他,你会怎样?向公安举报——请做第4题助他逃跑——请做第3题3.妈妈病了,你突然听说有一种药对这种病很有好处,你会怎样?尽快去买——请做第4题方便的时候再去——请做第5题4.你属于哪种人?给别人的礼物一定是自己特意买的——请做第6题经常把自己不需要的给别人当礼物——请做第5题5.你经常自己动手清理堵塞下水道一类的  相似文献   

15.
孔子曾对弟子说过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自己不想做或者不愿做的事情不要强求别人去做。这句话对带兵人也有很好的启示:不能凭借手中的权力强求部属干一些他们不愿干或者不想干的事情,而自己却在一边"挑肥拣瘦"干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的干部不能营造出和谐的内部关系,个人也将失去管理别人的威信。部队管理者应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座右铭,时时处处提醒自己:多做换位思考,多为别人着想,多聆听他人的意见,有快乐一起分享,有任务一块完成,这样才会赢得他人的拥护和爱戴。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祝寿     
徐斌 《政工学刊》2010,(12):57-59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拒绝别人为他做寿。1943年4月22日,毛泽东给凯丰回信说:"生日决定不做。做生日的太多了会生出不良影响。目前是内外困难的时候,时机也不好。"新中国成立后,生活稳定下来,条件好了,他依然坚持不过生日,说得更直白了:"不做寿。做寿不会使人长寿。主要是要把工作做好。"步入老年后,毛泽东似乎开始注意自己的生日,但他仍旧不接受别人的宴请。  相似文献   

17.
自卑者,自轻自贱也。就是自己看不起自己,自认为天生不如人家,比别人矮了半截子。有时受到别人一点肯定,就会感到受宠若惊或飘飘然;遇到一点难题或压力,就心惊肉跳,忐忑不安,甚至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这种自卑心态,害人害己害社会。自卑伤害最大的是自己的自信心,失去的是走向事业成功的强大精神动力。一个人对生活或工作充满希望才能有热情,有热情才能有能量,有能量才能战胜各种困难和险阻。一个对自己都缺乏信心的人,不可能具有探索、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勇气,不可能有积极的态度,也不可能有创造力,事业也就难以成功。一个人自卑感…  相似文献   

18.
战友们,测测你的嫉妒心有多重吧,请对以下14道题进行如实回答,选择"是"或者"否"。1.我经常将自己和别人比较。2.我觉得别人的成就、才干、长相没什么了不起的。3.当别人遭受挫折时,我有一种幸灾乐祸的感觉。4.别人的成功会让我想起自己的不幸。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常常思考,为什么总有那么一些人时常通过否定另十人来抬高自己,甚至以贬低别人为荣。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缺乏欣赏的眼光,形成了挑剔、指责的思维定势。这是心理不健康的一种表现,危害他人也不利于自己。一名记者曾做过一次调查:经常赏识和赞美他人的人往往处事积极乐观,受人尊敬,不常生病,并且比一般人长寿;而常指责、抱怨的人,孤单寂寞,身体、心理脆弱,比一般人寿命短。从这个意义上看,欣赏是心理健康的保证。心理健康了身体也会健康,人人身心健康,社会才可能和谐。  相似文献   

20.
面对失败     
面对失败庄亚军营里的战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入党、提干、考学、婚恋……在实践中,有成功也有失败,由此也带来一些欢乐与痛苦。有一位战友,平时学习比较认真,成绩也不错,自信一定能考上军校。可后来他没考取,而其它几位战友被录取了,他懊丧不已。认为命运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