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佚名 《军事历史》2005,(2):48-51
来华之前 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崔司夫(1900-1982),苏联元帅。早年曾经在伏龙芝学院东方系学习汉语,在1926年、1927年、1929年因为各种原因多次来华,能够说一口比较流利的汉语,对中国军阀的统治和中国  相似文献   

2.
苏军高级将领崔可夫是抗战期间苏联援华的总军事顾问之一,于1940年12月来华,1942年2月回国。他在后来撰写的《在华使命》回忆录中说,他之所以回国,是因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蒋介石逐步推  相似文献   

3.
在汉口,耸立着一座抗日战争期间与中国空军并肩作战的苏联志愿飞行队队员纪念碑。碑上,日加列夫·帕维尔·费奥多罗维奇的名字格外醒目。日加列夫是抗日战争期间来华苏联志愿飞行队的首任负责人。抗日战争爆发后,经斯大林批准,他率领苏联志愿飞行队来华与日军作战,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作出了贡献。回国后,他曾两任苏联空军司令。他的命运如同他的飞机在作战中一样“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4.
乔·L·约翰逊上将于今年6月5日被任命为第26任美国海军作战部长,这一天正好是他50岁生日。这位美国海军新一任作战部长并不是像他的前任布尔达那样从普通水兵一  相似文献   

5.
田武 《国防科技》2006,(5):90-92
朱可夫是原苏联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军事活动家、卓越的战略家,他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杰出成就而名垂青史,成为前苏联人民心中的英雄。哪里危机,朱可夫就出现在哪里。他善于运用丰富的实战经验训练军队,具有组织指挥大军团作战的卓越才干。1942年夏,斯大林格勒前线告急,朱可夫临危受命、运筹帷幄,亲临前线指挥战斗。斯大林格勒一战,全歼德军25万,成为苏联卫国战争的伟大转折点。希特勒的如意算盘1942年夏末,是阿道夫·希特勒不可一世的时候。在位于乌克兰维尼察附近的“狼穴”大本营里,希特勒面对着摊在面前的大比例尺寸地图,露出一丝狞笑。的…  相似文献   

6.
斯大林的儿子雅可夫是苏联第14坦克师第14炮兵团营长,上尉军衔,毕业于苏联著名的伏龙芝军事学院.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实行侵略苏联的"巴巴罗沙计划",雅可夫在战争爆发的第二天奔赴前线,到7月初,苏军在斯摩棱斯克战役中全线溃败,德军通向苏联西部和莫斯科的道路畅通无阻地打开了,是役,雅可夫在维捷布斯克城下负伤,被德军俘虏.  相似文献   

7.
七·七事变前,日本海军辖3个舰队,第1、第2舰队主要担任远海作战,第3舰队主要用于近海作战和封锁海岸。其中第3舰队是后来组成的中国方面舰队的主力。该舰队是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役中专门针对中国编组的,主要担任封锁中国海岸的任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哪些将领“一战成名”,保卢斯当属其中最著名的一个. 斯大林格勒战役,作为苏德战争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经典战役,不仅成为这场战争的转折点,也使参战双方一批战将名声大噪.苏军战将崔可夫,就因守城之功,名声远扬.而他同城的死对头、纳粹德军第6集团军司令官保卢斯,也在此番恶战中“一战成名”.他率领纳粹第6集团军在同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崔可夫等一批苏军名将麾下的百万苏军搏杀5个月、攻入斯大林格勒城内进行了惨烈的城市争夺战之后,终于束手就缚.就在行将被擒的前一天,竟然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被希特勒“突击”晋升为元帅军衔.  相似文献   

9.
伊·斯·科涅夫(1897~1973)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著名元帅.1945年德国投降后,西方国家的杂志登过一幅题为《俄国勇士))的漫画,漫画中三位骑马勇士,中间是朱可夫元帅,两边分别是科涅夫元帅和罗科索夫斯基元帅.他们都是苏联红军最负盛名的战将,正是他们三人率领苏军攻克了柏林.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2月,时值俄罗斯反间谍组织成立90周年之际,俄联邦安全总局等机构在莫斯科俄中央武装力量博物馆举力、了名为“反军事间谍行动90周年”展览活动,其中首次披露了充当美国间谍的前苏军少将波利雅可夫在1988年被判处死刑时的受审情形,在西方情报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波利雅可夫对中国读者来说,也许还鲜为人知,然而,他却是冷战时期西方“最成功的间谍”。美中央情报局第十六任局长沃尔西就曾自豪地说:“冷战时期所有的美国秘密特工中,波利雅可夫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相似文献   

11.
朱可夫作为苏联卫国战争功勋元帅,他的戎马生涯叱咤风云。他的批评艺术也是非常令人敬佩的。1928年,朱可夫担任苏联骑兵第三十九团团长。有一天,朱可夫在一队哨兵前听取值日官的报告后,决定检查一下值勤的哨兵。在检查过程中,他发现一名哨兵的皮鞋擦得不亮。于是朱可夫问值日官:这个哨兵的皮鞋怎么样?值日官没有  相似文献   

12.
杨健  张天宇 《当代海军》2005,(11):36-37
非对称作战这一概念萌发于1988年美国国际关系学者卡尔·多依奇在《国际关系分析》一书中对新老恐怖主义的分析,他指出,恐怖分子的行动虽不符合传统的战争定义,但却成为一种新的战争形式。直至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之后,美国军事专家才真正提出了“非对称作战”的概念,使得非对称战争这一特殊的战争形式开始受到注意。何为非对称作战从学术上理解非对称作战可以这样认  相似文献   

13.
伟大的苏联卫国战争造就了一大批功勋卓著的苏军元帅,朱可夫元帅便是其中一颗最为引人瞩目的帅星。他率领苏联红军与法西斯德国军队浴血苦战,屡建奇功。哪里战争打得最惨烈,他就被派到哪里去解救危局,被人誉为战火“消防车”。战后,斯大林在谈到朱可夫的功绩时赞道:“朱可夫的名字作为胜利的象征,将永远不可分离地同整个战场  相似文献   

14.
1991年12月25日,走过了70余年历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宣告解体。晚7时许,苏联第一任总统(以前不用“总统”的称谓)、也是最后一任总统戈尔巴乔夫端坐在数架电视转播机前,神情严肃地向全苏联、全世界发表辞职演说。演说结束后,他便开始办理最后一件而且是最重要的一件公务,即向俄罗斯总统鲍里斯·叶利钦移交苏联的最高机密——核手提箱。当戈尔巴乔夫从上衣口袋里掏出钢笔,准备在移交令上签  相似文献   

15.
在二战苏军将帅中,既与德军又与日军作战过的将领并不多,马利诺夫斯基是其中战绩最突出的一位.他在欧洲战场上是使德军闻风丧胆的著名战将之一,在亚洲战场上也令日军胆战心惊.马利诺夫斯基在战后曾接替朱可夫担任苏联国防部长,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了他在战争中的重大功绩.  相似文献   

16.
王穗 《军事史林》2006,(3):48-53
笔者在<军事史林>2005年第2期发表<位居朱可夫之后的卫国战争名将科涅夫元帅>之后,张宏坤同志在<军事史林>2∞5年第10期发表了<真正位居朱可夫之后的苏联元帅--华西列夫斯基>一文,认为"无论是从当时的职务和授予苏联元帅的时间来看,真正位居朱可夫之后的苏联元帅是华西列夫斯基".  相似文献   

17.
美国已故海军准将塞缪尔·布莱尔·格里菲思是一个“中国通”。1963年,他翻译的《孙子兵法》,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国代表作译丛。该书以追溯和揭示历史的根源来阐明现代中国和苏联的革命战争战略。格里菲思认为,美国当时所面临的越南问题可以  相似文献   

18.
阿尔卡季·瓦西里耶维奇·马里尼奇,1909年12月18日出生于切尔尼科夫州西蒙诺夫区的阿尔里科夫克村。1927年之前,在西蒙诺夫的中学读书,之后,就和他的父亲一样担任了村初级学校的教师。年满18岁之后,到了列宁格勒,在港口当了一名装卸工人,之后又在造船厂当过划线工、工艺员。1938年,他从列宁格勒舰艇建造学院毕业并进入波罗的海造船厂工作。在波罗的海造船厂,他参与了“克拉辛”号及“伊尔马克”号破冰船的改良工作,还参加了新型破冰船的建造工作。二战爆发之前,在总设计师Б.Г.奇里金的指导下,参与了当时欧洲最大破冰船的设计工作。从1946年起,开始在涅瓦设计局工作。1967年,他被任命为直升机母舰“莫斯科”号的总设计师。在他的带领下,“莫斯科”号、“列宁格勒”号反潜巡洋直升机母舰以及“基辅”号、“明斯克”号航母相继交付海军,“新罗西斯克”也到了系泊试验阶段。1989年夏天,马里尼奇去世,距离其80岁生日仅还有半年的时间。1977年,“基辅”级总设计师马里尼奇以反总建造师伊·伊·维尼克因为在“基辅”级的设计及建造方面的成绩而获得了苏联劳动英雄的称号,这一荣誉向来是授予那些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现代  相似文献   

19.
热爱中国的文森特·莱伯文森特·莱伯(RevVincentLebbe),是一位出生于比利时的天主教神父,汉名雷鸣远,洗名味增爵。1901年来华传教,1927年加入中国籍。九·一八事变后,他心系国难,全力从事救国事业。长城、绥远抗战,皆捐资捐物,并率子弟...  相似文献   

20.
朱可夫元帅认为我们是为听命和取悦于英国而购买航母,这样的观点很难让我接受,我被激怒了,“……我将建议我的政府采取我认为最合适的而不是取悦任何外国强权的方式。”——凯塔里海军少将回忆1957年朱可夫元帅的来访轶事50年代早期苏联一直困惑于作为不结盟运动创始国之一的印度在国防装备上如此依赖于英国,并把这种依赖视为是向“帝国主义阵营”的投靠。但随着印度在国际舞台上的一系列作为,苏联逐渐开始理解印度的独立外交政策。1955年尼赫鲁成为访问苏联的第一位非共产主义阵营国家的元首。1956年,赫鲁晓夫访印期间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