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1年11月6日,陕甘宁边区召开第二届参议会。开幕式上,毛泽东要求参议员们本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精神提意见。会议进行期间,毛泽东坐到议员中间,热情地鼓励大家畅所欲言,认真听取大家对党和政府的批评意见。议员中有个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了一条非常有影响的“精兵简政”提案。在提案酝酿过程中,有人奉劝李鼎铭不要提了,认为一来参议会不一定通得过,二来共产党不一定会接受。但李鼎铭目睹当时抗战的严重困难情况,又想到毛泽东开幕式上提出的要求,还是毅然向大会提出了“精兵简政”的提案。提案提出后,反响很大。有一些议员认为正值抗…  相似文献   

2.
丁凡 《华北民兵》2011,(10):64-64
"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等11人在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来的。李鼎铭是陕北米脂县的开明绅士,1941年11月6日至21日,李鼎铭出席了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在7日会议上,李鼎铭又当选为边区参议会的副议长。毛泽东在边区参议会开幕典礼会上的讲话使李鼎铭深受感动和教育,身为  相似文献   

3.
<正>《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脍炙人口的论述:"……‘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一、缘起作为当年陕甘宁边区的著名民主人士,李鼎铭出现在毛泽东的论著中,有着特殊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4.
1941年和1942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苦的岁月。为了坚持抗战,争取最后胜利,中共中央采取了一系列励精图治的有效措施,其中重要的一项措施就是实行精兵简政。精兵简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执行的结果怎样?下面作些简要介绍。 1941年11月初,在陕甘宁边区召开的第二届参议会上,毛泽东同志发表了重要的演讲,强调团结抗战的宗旨,要求共产党人必须倾听党外人士的意见。边区参议会副议长、边区政府副主席李鼎铭先生带头响应毛泽东  相似文献   

5.
略论抗日战争时期的精兵简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以及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展开了一场影响深远的精兵简政运动。精兵简政的实施过程和结果表明,它的意义不仅仅是从数量上减少了军政人员,而实质上是人民政权建设和人民军队建设的一次改革,为敌后解放区军民战胜极端困难,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乃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精兵简政的提出1941年11月,在陕甘宁边区第二届第一次参议会上,来自米脂县的参议员李鼎铭先生,向大会提交了一份“政府应彻底计划经济,实行精兵简政主义,避免入不敷出、经济紊乱之现象案”。提案认为:“军事政治之建立必须以经济力量为基础。在今日人民困苦,资源薄弱之情况下,欲求不因经济枯竭而限制军政发展,亦不因军政发展而伤害经济命脉,惟有政府彻底计划经济,实行精兵简政主义,量入为出,制定预算,以求得相依相助,平衡发展之效果。”为此,提案提出五条具体办法:全面提高生产力,加强经济基础;政府应有量入为出的统一经济计划;对于军事应实行精兵主义以加强战斗力,对于政府应实行简政主义以达人少事精;规定供给条例;提倡节约,廉洁作风。  相似文献   

6.
元旦、春节期间,各种新闻媒体纷纷传来各级领导同志和机关人员下乡上山与普通群众交朋友的新闻。联想到时下有些领导干部热衷于与上司套近乎,与“洋人”拉关系,与“大款”交朋友,笔者不禁大发感慨:领导者多交些“土朋友”好! 领导者爱交“土朋友”,是我党的优秀传统和作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同工人、农民、战士、知识分子等各阶层人士交朋友方面,给我们做出了好榜样。毛主席在延安的土窑里与李鼎铭先生交朋友,采纳了他的“精兵简政”意见;周总理经常专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在双清别墅曾接待过张澜、李济深、沈钧儒、陈叔通、何香凝、马叙伦、柳亚子等人.毛泽东对这些民主人士很尊敬,十分亲切有礼.一听说哪位老先生到了,马上出门到汽车跟前迎接,亲自搀扶下车、上台阶.有一次,毛泽东出门迎接李济深,李老先生一见面就夸毛泽东“了不起”,毛泽东扶他进门坐下后,说:“李老先生,我们都是老朋友了,互相都...  相似文献   

8.
前一段时间 ,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的大型展览。其中有毛泽东用自己亲手种的蔬菜和邻居大娘送的一碗鸡汤招待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的一段历史资料 ,令人深受感动。194 1年 6月 ,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 ,从新加坡回国慰劳抗日战士。国民党蒋介石在重庆隆重接待 ,据说花了 80 0银元 ,希望他“感恩图报”。不料陈嘉庚却怒斥道 :“此等虚浮乏实 ,与抗战艰难时际不甚适耳。”后陈嘉庚到延安 ,毛泽东留陈嘉庚吃饭 ,他用自己种的豆角、西红柿招待陈嘉庚 ,只是特地上了一碗鸡汤。毛泽东说 :“…  相似文献   

9.
《华北民兵》2008,(3):46-47
5.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这一科学论断,是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两个根本原因之一提出的。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深理解。第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提出。在新时期伊始的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我们党要在中国的建设问题上完成当年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毛泽东同志领导我们党完成的开创自己道路的任务。他说:"过去搞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980年1月,他又提出,在发展经济方面,要"寻找一条合乎中国实际的,能够快一点、省一点的道路"。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他又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与中原突围李少瑜,彭剑青李先念在《要正确评价中原突围》一文中指出:“我们能胜利地突出敌人的重围和创建新根据地,这是因为我们有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以新四军第5师、八路军第359旅南下支队及河南军区部队组成的中原军区于1946年6月26日晚...  相似文献   

11.
李明 《政工学刊》2020,(4):84-84
1958年1月,毛泽东在南宁会议上作了名为《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的总结讲话。在其中的第三十条方法里,他明确指出“党委要抓军事。军队必须放在党委的领导和监督之下”,深刻体现了毛泽东在和平建设时期对党指挥枪原则的一贯重视和人民战争思想的创新发展。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坚持并发展了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党委抓军事工作的优良传统,逐步建立起了地方军事工作由地方党委系统和军事系统共同领导的双重领导体制。  相似文献   

12.
1954年,毛泽东同志向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发布了一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命令,于是,一支转战南北的英雄部队"铸剑为犁",成为共和国乃至全世界惟一一支不穿军装的军队.  相似文献   

13.
一.实行精兵政策的历史根据 (一)精兵简政历来是名家推崇之策精兵,即减少军队数量,提高军队质量。2000多年前,战国初期的吴起就提出:“以治为胜,兵不在众。”明代的尹宾商指出:“兵贵精,不贵多。”法国的德萨克斯也指出:“打胜仗不在于兵多而在于兵精。”毛泽东同志也曾强调精兵简  相似文献   

14.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游击战术原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和成功运用的一条游击战术基本原则.这条原则的形成,既与井冈山的地形地貌特征密切相关,又受当地绿林武装"打圈子"经验的影响,更是毛泽东等人进行理论创新的产物."十六字诀"是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体系形成和发展的第一块基石,后来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发展为"诱敌深入"战略方针,成为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核心内容,是一笔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10周年。110华诞,东方伟人神采依然。110个年轮,记录、扩展着亿万中国人民的无尽思念。从生活到艺术,从毛泽东到“毛泽东”,有那么多的人在追寻中期待并实现着令人欣喜的跨越。作为一种艺术的再现,编导和演员们以对一个时代产生出的伟大人物毛泽东无比神往的审慎之态,在屏幕上塑造出一个又一个不同时期的毛泽东形象,让我们领略了政治家毛泽东的远见卓识,饱览了军事家毛泽东的雄才大略,感悟到哲学家毛泽东的深邃和睿智,欣赏到诗人毛泽东的飞扬文采,洞悉了农民之子毛泽东的质朴情怀,体验了为人父、为人夫的毛泽东的挚爱之心……我们应该感激他们。因为是他们这些被称作“特型演员”的人,把毛泽东的光辉形象植入了我们的大脑。那么,他们是谁?  相似文献   

16.
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讲话中指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语虽然过了半个多世纪,但今天读来仍感寓意深刻,意味深长,倍受启发。毛泽东所讲的"本领恐慌"其实质  相似文献   

17.
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这是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同志给我军规定的一条军事原则。在总的方面,我军坚决执行了这一军事原则,但在某种情况和条件下,我军又根据毛泽东同志关于“凡在敌我力量对比上能够保守或夺取的地方和在战役上战术上有意义的地方,则必须保守或夺取之”的指示,灵活地运用了这一军事原则。1946年,华中我军进行的两次涟水保卫战,就是生动的一例。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当上了领导干部,特别是当上了相当一级的领导干部之后,权力在握,众星捧月,整日颂扬的话,报喜的话不绝于耳,而批评的话,报忧的话则很难听到,不是被封锁,就是不愿听。久而久之,就会失去辨别能力,连哪些是好话,哪些是坏话也听不出来了。其结果,不仅影响了领导人的正确决策,而且也影响到领导人的自身形象。抗战期间,边区政府开会时打雷,把一个县长打死了,有人就说:“哎呀,雷公为什么没有把毛泽东打死呢?”那个骂毛泽东的人叫伍兰花,是延安城北的一个农村妇女,丈夫痴呆,三个孩子幼小,婆母年迈,只靠她一人种五亩田度日,因交不上公粮与乡干部…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空间事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只有始终围绕国家发展战略,服务于国家战略发展需求,才能真正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有自身特色的空间事业发展道路。坚持党和国家正确领导,始终围绕国家发展战略,是中国空间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1958年,基于当时的国内外环境,毛泽东主席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宏伟设想,中国空间事业开始迈出第一步。在工业基础非常  相似文献   

20.
周林 《军事历史》2001,(5):24-2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建立之初,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武器装备上看,都是一支弱小的武装。作为这支军队主要缔造者的毛泽东,从一开始就是在极为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殊死斗争的。占据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军队,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进行了长期的封锁和包围,进行了反复多次的军事“围剿”。正是在这种险恶的军事斗争中,毛泽东深刻认识并树立起了军事信息意识,在战争实践中开始尝试和运用军事信息谋略,取得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辉煌战绩。一、建立红军无线电队,以技术侦察获取军事信息,夺取作战主动权在红军成立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