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935年11月19日,红2、红6军团主力1.7万余人由桑植县的刘家坪和瑞塔铺地区出发,开始战略转移;第18师留在根据地担负钳制敌人、掩护主力转移的任务。11月20日,红2、红6军团在张家湾一带突破国民党军澧水封锁线。11月23-28日,红2、红6军团占领展溪,浦市、淑浦、新  相似文献   

2.
我军最早建立的军团是1930年6月中旬在闽西长汀成立的红1军团。该军团是以红4军为基础并集合闽西和赣西南的地方主力红军合编而成的。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4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先后转战赣闽边界,进入开辟赣南、闽西根据地的斗争。1930年3月,赣西南、闽西苏维埃相继成立。4月,中共闽西特委将闽西地区的红军合编,组成红12军。  相似文献   

3.
报刊文摘     
我军最早建立的军团我军最早建立的军团是1930年6月中旬在闽西长汀成立的红1军团。该军团是以红4军为基础并合编闽西和赣西南的地方主力红军合编而成的。  相似文献   

4.
冯超 《军事史林》2021,(8):49-58
1932年11月,留守鄂豫皖苏区以沈泽民为书记的中共鄂豫皖省委决定重建红25军,开始鄂豫皖省委独立领导鄂豫皖苏区革命斗争的阶段.11月30日,红25军在湖北红安檀树岗正式成立,吴焕先任军长,王平章任政治委员.全军下辖第74、第75师及特务营,共约7000人,成为鄂豫皖苏区新的红军主力,由中共鄂豫皖省委领导.鄂豫皖省委在领导红25军进行苏区革命斗争的过程中,曾于1933年4月和1934年4月两次合编另一支鄂豫皖苏区红军主力红28军.两军的合编是鄂豫皖省委独立坚持鄂豫皖苏区革命斗争的重要策略,前后两次的合编有性质上的差异,背后涉及红28军与红25军的关系、鄂豫皖省委与皖西北道委的关系、鄂东北苏区与皖西北苏区的关系等问题,全面分析考察两军合编可以窥视鄂豫皖省委独立领导鄂豫皖苏区革命更多的历史细节.目前,学术界对于鄂豫皖苏区史、中共鄂豫皖省委、红28军、红25军等相关问题的研究虽涉及两军合编史实,但对于两军合编的内在缘由、性质差异及后续影响等问题关注不够.  相似文献   

5.
各路红军的会师,是红军长征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宣告了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聚歼红军阴谋的破产,特别是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是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 红军长征中,到底有几次会师?有的说六次会师,有的说七次会师.笔者认为应该是八次会师:红2、6军团在贵州木黄会师;红7军团(北上抗日先遣队)与红10军在江西重溪会师;红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红25军与陕甘红军在陕北永坪会师;陕甘支队与红15军团在陕北甘泉会师;红2、6军团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甘孜会师;红一、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红一、二方面军在将台堡会师.  相似文献   

6.
袁杰 《军事史林》2023,(8):7-15
<正>红9军团是红军中唯一一个参加过红一、红二、红四三个方面军长征的部队,以善于独立作战和机动灵活著称,被毛泽东赞为“牵牛鼻子的能手”,被周恩来誉为“战略骑兵”。其在四渡赤水之战中智取仙人关、激战箭滩场、坚守穿风坳、阻击娄山关、惑敌枫香坝、钳敌乌江北,多次独立牵制敌人,掩护主力作战,为减轻主力部队战场压力和实现战略转移发挥了重大作用。除完成作战任务外,  相似文献   

7.
(一) 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是在红4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后,于1932年11月重新组建的一支革命武装. 重建后的红25军,在极其艰难困苦的岁月,独立坚持了鄂豫皖边区的武装斗争,先后取得了郭家河、长岭岗、斛山寨等战斗的胜利,歼敌正规军数以万计.但是,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危害和敌人的残酷“围剿”,根据地的形势仍很严重.红25军是继续坚持老根据地的斗争还是实行战略转移的问题,历史地提到了鄂豫皖省委面前.  相似文献   

8.
长征中的三支主力红军都到过哈达铺并开展重要活动,突显了哈达铺在长征中的地位和作用.1935年9月,红一方面主力先行北上在哈达铺进行了整编和为期一周的休整.哈达铺给处于艰难困厄之中的红军带来了胜利的希望,极大地鼓舞了红军将士夺取长征最后胜利的信心;哈达铺使艰难曲折的长征加快了进程,减少了无谓牺牲,为党和红军保存革命骨干和有生力量发挥了积极作用;哈达铺整编强化了党对红军的领导,大大提高了部队战斗力,为长征取得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哈达铺整编宣传了党的政策主张,扩大了红军在陇南的影响,为红二、红四方面军再过哈达铺创造了有利条件.哈达铺是红军长征中的"希望之地""胜利之地".  相似文献   

9.
1929年1月中旬,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党的前委书记毛泽东、军长朱德和政治部主任陈毅,率领所部主力离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回旋于赣南、闽西开展游击战争。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红4军主力在毛泽东等同志的率领下,灵活巧妙地实施机动,多次打破敌人的“会剿”和进攻,使工农武装割据得到大发展,创建了当时在全国最有影响的赣南和闽西两个革命根据地,并与湘赣革命根据地连接起来,发展成为统一的中央苏区。  相似文献   

10.
1929年1月,为解决井冈山根据地的经济问题和粉碎国民党军的第三次“会剿”,“柏露会议”决定红4军主力挺进赣南.在进击赣南途中,红4军在大庾与国民党军激战,被打散后在广东南雄乌迳会合并宿营,由于连日激战,疲惫不堪,放松对敌警惕,险些被国民党军围歼,幸得当地党组织情报及时,才成功脱险.红4军乌迳脱险,保留了革命火种,彰显了地方党组织在革命斗争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纪念长征做红军传人胡立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先后经历了整整两年时间。从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到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甘肃会宁地区,宣告长征胜利结束,至今已60周年了。在长征中,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  相似文献   

12.
1932年10月,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失利,中央分局和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根据地,向西转移。留在皖西革命根据地的部分红军和地方武装在转战途中成立了红二十七军。当时皖西地区处在敌人四面包围之中,形势十分险恶。红二十七军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打垮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保存了自己,减轻了根据地的压力,配合了留在鄂豫皖根据地的其他红军的反“围剿”斗争,为根据地  相似文献   

13.
红25军,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部队,他是唯一一支长征结束时兵力多于出发时的部队,也是长征部队中唯一一支开辟新根据地并始终坚守到底的部队.红25军创建于鄂豫皖根据地,在敌人的疯狂“围剿”下,为贯彻中央指示,保存有生力量,毅然踏上了孤军转移的长征路,并在血战中成功开辟并牢牢坚守了鄂豫陕根据地.在得到中央红军北上的消息后,红25军主力迅速向陕甘挺进,胜利与陕北红军会师,有力巩固了中国革命大本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红25军坚决响应中央号召,统一改编为八路军,继续投身于抗日战争的洪流之中.纵览红25军的辉煌战斗历程,它在中国革命危急关头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敬佩.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国工农红军第17军的历史,军史界知之甚少,史籍中亦鲜有记载。有的人甚至认为在中国革命史上不存在一个红十七军。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本文试就红十七军的成立时间、军政主官、军事活动及番号的撤销等作一简要考析,希冀借此能将红十七军之史实铺陈于中国革命史。一、筹建 1932年11月26日,为了粉碎国民党军队对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围剿",中共湘鄂赣省主力红军第16军军长孔荷宠、政委黄志兢在《16军关于粉碎敌人四次"围剿"工作计划给中央军委的报告》中说:"我们为着要完全粉碎敌人四次'围剿',定  相似文献   

15.
九连名片红九连是中央红军模范红五团主力连之一,战争年代曾获“渡江英雄连”等6个光荣称号。和平建设时期,连队先后参加唐山抗震救灾、大兴安岭扑火等20余项急难险重任务。1964年7月24日,连队被国防部命名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模范红九连”。连队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6次、二等功6次、三等功13次。1991年1月12日,江泽民同志视察连队并亲笔题词。2007年1月28日,胡锦涛主席视察该连,勉励官兵:“继承和发扬学理论的光荣传统,用理论学习成果建连育人”。  相似文献   

16.
以朱德为军长、毛泽东为党代表的红军第4军,是人民军队初创时期“全国红军人数最多、战斗力最强、建设最好的一支红军”。因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当时中共中央和湖南、江西、广东省委在一些指示、报告、通报中,都称红4军为“朱毛红军”。根据地的人民群众也亲切地称呼红4军为“朱毛红军”。朱德、毛泽东的名字与红4军浑然成为一体,反映了党和人民群众对这支主力红军的爱戴和敬佩。“朱毛红军”实际已成为红4军的代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某红军师,就是由活动于井冈山的“朱毛红军”逐步发展形成的。南昌起义部队与秋收…  相似文献   

17.
1934年8月,湘赣苏区的主力红军红6军团奉命西征后,国民党军对苏区大举进攻,根据地越来越小,革命力量遭受重大损失.在这危急时刻,原湘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谭余保组建中共湘赣临时省委,任省委书记兼组织部长,同时组建游击司令部,任政治委员兼司令员,运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领导了湘赣边三年游击战争,同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相似文献   

18.
第一野战军的主力师及著名少将 第一野战军的主力师排名情况:顶尖头等主力师当推第1军第1师。头等主力师当推第1军第2师、第2军第4师、第6军第17师、第3军第7师。  相似文献   

19.
第二野战军的主力师及著名少将 第二野战军的主力师排名情况: 顶尖头等主力师当推第11军第31师、第13军第37师。  相似文献   

20.
欧阳青 《军事史林》2014,(12):19-23
华北军区部队的主力师及著名少将 华北军区的主力师排名情况:顶尖头等主力师当推第63军第188师、第64军第191师、第65军第193师。头等主力师当推第60军第179师、第67军第199师、第64军第190师、第63军第187师、第61军第181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