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李同勇 《军事历史》2005,(11):56-59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在蒙受了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屈辱之后,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宝岛台湾割让给日本;5月3日,清政府与日本政府正式签订《交接台湾文据》证书(俗称“割台让渡证书”);5月20日,清政府宣布台湾百姓是否内渡,听其自便,如两年内不回大陆者,可作为日人而“改衣冠”。对此,台湾人民对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彻底失望了,决心进行“自谋保台”的武装斗争。5月25日,在台湾著名爱国人士丘逢甲的倡议下,由台湾各界绅士共同组织了临时的抗倭政府,定名为“台湾民主国”,年号为“永清”,明确表明了台湾永远属于大清国。此时…  相似文献   

2.
国际●2日,日本政府采取租借方式从日本国民手中获得对钓鱼岛的管理权。中国外交部向日本提出严正交涉。●3日,美国拒绝朝鲜方面最新提出的关于双方签署一项互不侵犯条约建议。8日,朝鲜中央通讯社发表社论称,美国的对朝政策正在逐步增加在朝鲜半岛爆发核战争的危险。10日,朝鲜重申任何制裁朝鲜的决定都将被视为对朝宣战。10日晚上,国家主席江泽民应约与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江泽民指出,不赞成朝鲜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1日,朝鲜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决定生效。●4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呼吁制止以色列在耶路撒冷附近修建"柏林墙"。●5日,以色列特拉维夫发生两起自杀性爆  相似文献   

3.
国际●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3日,在摩纳哥蒙特卡洛举行的国际展览局第132次会议通过投票选举,确定上海为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举办地。●3日,联合国核查人员采取突然行动,进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位于首都巴格达市中心的一个官邸,检查了1小时30分钟后离开。28日,伊拉克向核查小组递交曾参与武器研制的科学家名单。●12日,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宣布,朝鲜解除1994年朝美核框架协议签订后对核计划的冻结,立即重新启动和建设电力生产所需的核设施。29日,朝鲜首次暗示将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7日,美国总统布什命令美军在阿拉斯加州  相似文献   

4.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早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1895年,日本通过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强加于清政府,割占了台湾。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投降,并根据重申了《开罗宣言》精神的《波茨坦公告》,将台湾归还中国。10月25日,中国政府收复台湾、澎湖列岛,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台湾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经归还给中国。1949年后,台湾虽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但民间人员来往、经济及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没有也不可能改变。  相似文献   

5.
台湾是美日长期觊觎的战略要地。 早在1854年,美国就曾想用重金买下台湾,或变台湾为美国的殖民地。自冷战开始到60年代末,台湾一直被美国视为其部署在西太平洋上“不沉的航空母舰”,是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一个重要基地。因此,美全面扶持台湾,给予台广泛的军事援助。其中,美台于1954年12月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旨在抵制新中国武力解放台湾,使大陆与台湾长期隔海分治。 新中国成立以来,每当台湾海峡发生风吹草动,  相似文献   

6.
文威入 《环球军事》2013,(22):24-25
10月22日,日本政府宣布,加入新西兰等国为控诉核武器的非人道性以及呼吁不使用核武器而在联合国发表的《不使用核武器公约》。这是日本政府第一次参加此类涉核条约。此前,国际社会曾多次发表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共同声明,但日本均以美国“核保护伞”等为由,拒绝在声明上签字。而此次确认声明对日本不具有约束力后决定签字,作秀意味明显。  相似文献   

7.
早在2003年12月19日,日本政府做出三项重大决定:1、建立导弹防御系统;2、下达向伊拉克派遣自卫队的命令;3、修改“基础防卫力量构想”。这三项重大决定中的每一项都违背了国际条约对日本的约束,并且与日本“和平宪法”背道而驰,从而彻底改变了日本的本土防卫政策,为实现与其经济大国地位相称的政治大国与经济大国、复活军国主义又向前迈了一大步。揭开“导弹防御系统”的面纱近年来,日本借朝鲜开发核心导弹问题大造舆论,称日本正遭受朝鲜越来越大的威胁,并鼓吹为了对付朝鲜的导弹,日本必须提高自己的反导弹能力。日本政府称,朝鲜射程约为130…  相似文献   

8.
2007年3月13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和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在东京签署了《日澳安全保障联合宣言》,这是日美安保协定以外日本与他国签订的第一个安全协议。协议签署后,日澳将共享情报并可共同训练军队。霍华德在签署协议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澳50年前就建立了正式关系,这一安保联合宣言的签署是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事备忘     
《辛丑条约》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强迫中国清政府签署的丧权辱国的奴役性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或《辛丑议定》。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9月7日,清政府代表奕匡、李鸿章与德国、奥地利、比利时、日本、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俄国、西班牙和荷兰11国代表在北京签订。条约共有12条正文和19个附件,主要内容是:①中国赔款4.5亿两白银,以关税、盐税和常关锐作担保,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自己共9.8亿两。②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区,由各国驻军把守,中国人一概不准在内居住。③拆除大沽炮台和北京至海通道的各炮台;在天津周围20里内不得…  相似文献   

10.
7月31日,日本政府公布了其2012年度《防卫白皮书》。与去年的白皮书不同,今年该报告封面的主色不是白色而是海蓝色,并且在封面的地图上特别突出了日本和南海,这隐约地体现了日本在南海的野心。  相似文献   

11.
日本投降前后,美、日相互勾结,炮制了日本的"有条件投降",对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战后日本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军国主义不断抬头,传统战 略思维方式频频出击.为防止军国主义势力再度破坏世界和平,对日本投降前后这段历史的反省和清理就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本文简要地论述了被西方称之为是“欧洲安全基石”的《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及其《修改协议》的内容、产生的背景,以及它们对欧洲安全产生的有利影响及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16.
Interpreting the 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reaty, by Daniel H. Joyn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192 pages, $100.  相似文献   

17.
Do Private Military and Security Companies (PMSCs) impact peace duration after civil war? I argue that the role these organisations play in a conflict can impact post-conflict stability. Specifically, I suggest that variance in services provided by PMSCs can influence rebels’ calculations about relative capabilities. These calculations then contribute to the probability for civil war recurrence. Building on the bargaining framework, with a focus on information and commitment problems, this article demonstrates that PMSCs participating in armed combat operations can jeopardise the stability of peace following civil war. Three case narratives (Angola, Sierra Leone and Croatia) are used to probe the theoretical argument and results are illustrative – PMSCs serving as force multipliers contribute to an increase in the probability for conflict recurrence.  相似文献   

18.
19.
达尔富尔危机始于2003年2月。这场危机主要是由北方的游牧民与南方的定居农民之间对生存资源的争夺而引发的国内冲突。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苏丹政府已与几个反政府武装签署了和平协议,并同意部署联合国-非盟混合维和行动,达尔富尔地区的和平进程已步入正轨。由于苏丹国内的复杂形势和困难,达尔富尔地区的和平进程仍面临诸多挑战,和平与和解之路仍然漫长。  相似文献   

20.
The verification of arms-control and disarmament agreements requires states to provide declarations, including information on sensitive military sites and assets. There are important cases, however, in which negotiations of these agreements are impeded because states are reluctant to provide any such data, because of concerns about prematurely handing over militarily significant information. To address this challenge, we present a cryptographic escrow that allows a state to make a complete declaration of sites and assets at the outset and commit to its content, but only reveal the sensitive information therein sequentially. Combined with an inspection regime, our escrow allows for step-by-step verification of the correctness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itial declaration so that the information release and inspections keep pace with parallel diplomatic and political processes. We apply this approach to the possible denuclearization of North Korea. Such approach can be applied, however, to any agreement requiring the sharing of sensitive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