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饮酒杂话     
酒是一种文化。在我国关于酒的记载中,最早有“仪狄造酒”、“杜康造酒”之说。自陈年佳酿风行华夏数千年来,诸如青梅煮酒论英雄、李白斗酒诗百篇、暂凭杯酒长精神等动人的诗话传说便广为流传,令人不禁沉醉于中华酒文化的厚重与悠远之中。由此饮酒也成为普天同庆、典礼盛宴、亲朋相聚、知心交友不可或缺的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见高中语文第四册)的“风雪”描写向来为人称道,其中关于“酒”的细节描写,却为人所忽视;至于“火”的描写,论者虽不少,但也只是在分析情节时一笔带过.笔者认为,“酒”、“火”同“风雪”一样,都是施耐庵苦心经营且独具匠心的象征物.本文试略作分析,以祈向同行请教.  相似文献   

3.
善饮寂寞     
诗仙李白曾有诗云“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这句诗,在我理解:寂寞如酒,初饮苦涩,而后绵香,唯有善饮寂寞之酒的人,方可成就伟业,谓之圣贤。  相似文献   

4.
毕加索称赞”中国的字都是艺术”。的确,由于汉字具有形、音、义融为一体的特性,决定了汉字书法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惟一”性。有人称书法是节奏化了的自然,无声的音乐,纸上的舞蹈,线条化的诗。这是很有道理的。近来,书法热遍全国,特别是在军队干部和战士中,有众多知音。这无疑是一件文化普及的好事。但书法同军旅生活有怎样的特殊关系?为什么在书  相似文献   

5.
朱绿琴 《兵团建设》2006,(11):48-48
是涓涓细流汇成了绵延千里的巩乃斯河;是一瓶瓶“伊力”酒开创了伊力特50年的辉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伊力特人对细节的精益求精,就没有伊力特的今天。伊力特酒诞生50年来,以良好的口感和稳定的质量赢得了一代又一代消费者的信赖和钟情。2004年3月,《新疆经济报》一  相似文献   

6.
“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历程中最为重要的事件。它不仅让作者对于社会人生有了全新的认识,也继而影响到作者的创作。以往对“乌台诗案”影响苏轼创作的研究,过多集中于诗歌,而对于词创作的影响关注不够,或者略有提及。以“乌台诗案”为线索,可知苏轼的创作心理、创作内容、创作风格等三方面的变化,了解这件事对其词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志勇  荣法  俊昌 《中国民兵》2007,(6):39-39
多少年来,部队一直把抓安全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一件事。诸如“安全是保底工程”,“安全工作六十分”,“安全工作是底线”,“安全工作是高压线”等等,大家都耳熟能详。最近,又有同志把安全工作形容为“易碎品”,听来发人深省,确有耳目一新之感。但如果不能正确领会,也可能使这部分同志感到压力太大,背起沉重的思想包袱,甚至会让“易碎品”这样的字眼捆住了手脚。  相似文献   

8.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两首诗,成就了中唐诗人李绅“·悯农诗人”的美名,也使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诗中对农民充满人文关怀的人,做了官特别是住居宰相之后,也“渐次豪奢”起来,  相似文献   

9.
所谓执行力,简言之,就是贯彻执行上级决策指示、创造性地抓好工作落实的能力。温家宝总理说“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这话同样适用于指导部队建设。因此,培养和提高基层干部的执行力,是关系全局性、战略性的一件大事,是促进部队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0.
西班牙航空母舰“迷宫”号,原是美国二次大战期间建造的轻型航空母舰“卡伯特”号;1967年租借给西班牙海军,更名为“迷宫”号;1973年卖给了西班牙;1988年“迷宫”号又被当作一件礼物赠送给美国。其间,它所获得的正名绰号记载了其传奇的一生。  相似文献   

11.
沉思     
沉思陆言文(一)当年,莎士比亚以饱含激情的诗笔,为人类谱写了最美的颂歌:“人类是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象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象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人类确是一件...  相似文献   

12.
王军 《政工学刊》2007,(8):56-56
一个人的一生,归根结底两件事:一是做人,二是做事;一个领导干部的一生,说到底三件事:一是做人,二是做事,三是做官。“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官。”“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官。”这些脍炙人口的训言,阐述着一个古老而现实、朴实而又深邃的道理:做人要有底气,做事要戒浮躁,做官要重官德。每名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认真思考和躬身践行。  相似文献   

13.
漫谈口号     
郜添 《政工学刊》2009,(4):74-75
口号一词最早用于古诗标题,并不如今天这般激扬豪迈,倒是颇为风雅,表示“随口吟成”。始见于南朝梁简文帝《仰和卫尉新渝侯巡城口号》诗。其后演变为对打油诗、俗谚的代称,后又有口令的意思,直到近代口号才逐渐定型为“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口号作为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一种反映,不同性质的口号起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明福 《政工学刊》2005,(11):I0010-I0010
无论是文学作品抑是学术论著,人们都不愿读枯燥无味的数字。但这又不能一概而论。有谁能说李白写子规鸟和杜鹃花时所用的“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以及刘嗣绾赞桐庐“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碧水一条琴”不是好诗?在这里,数字是生花妙笔;神舟六号飞船在离地面334公里的太空,围绕地球飞行77圈、115小时32分钟,行程约325万公里——在这里,数字是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宣言;南京抗日战争纪念馆大墙上触目惊心的“300000”——在这里,数字是对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屠杀中国人民无言而愤怒的控诉!提起“三百”这个数字,便使人想起“诗三百篇”的《…  相似文献   

15.
《政工学刊》2007,(3):64-64
杏花村 一在山西汾阳县,一在安徽贵池。两处杏花村均产名酒。汾阳杏花村以产“汾酒”而闻名;贵池杏花村以杜牧“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句而著名。  相似文献   

16.
在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许营乡于庙村,提起民兵工作的转变,民兵连长付茂祥一定会说,是“表扬册、民情箱、新岗位”这三大“宝”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同志在新华社《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一文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由此想到那首脍炙人口的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绅。他还有一首诗也颇为感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从这两首诗读来,  相似文献   

18.
谜语小故事     
一大早,陈老就提着一大篮子酒、菜,嘴里还不停的“哩个啷当哩,哩个啷当哩”地往家赶。那高兴劲儿,就甭提了。村头的王老见陈老一路哼哼地走来,开口问道:“老伙计,你今天什么事这么欢喜呀?”陈老答道:“你不晓得呢,我那两个在外头的儿子说今天要回来喽!”天刚见黑,两个儿子一前一后地进了家门,兄弟俩一声爹一声妈喊个不停,把二老乐的,连忙往桌子上酒菜。  相似文献   

19.
《桃花源记并诗》中的“乐国”既非老子“小国寡民”的具体描写,也非原始社会缩影,更非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理想社会的形象描绘。它跟墨子的社会理想较为接近,但又有本质区别。它是陶渊明心灵的一个创造。 缅恋人类的童年时代是一种文化无意识。陶渊明是以理想化了的“(?)国”反衬反人道、非人性的丑恶现实。对文学作品的观照要用文学的人道主义尺度,因为(?)学是人学”。 陶渊明的“潜”正如孔子的“藏”是进取有作为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儒道墨三家思想积极方面的影响和长期躬耕农亩获得的思想感情的转移,使陶渊明成为一个理想主义者。 正是理想主义、人道主义的光辉以及传奇性色彩,使《桃花源记并诗》传诵千古,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0.
酒是陈的好,情是知交深。“酒都”宜宾,酒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古老的僰人的“蒟酱酒”,到唐宋时代的“荔枝绿”、“姚子雪曲”,从明清时代的“杂粮酒”到五粮液,至今已走过3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五粮液传承的不仅仅是独有的酿酒工艺,也延续了宜宾3000年的酿酒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