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类别个体防护——全身防护。二、研制TST防护服最初是为医护人员设计,以Tyvek F 材料为底料制作,可以提供给平民重复使用。该防护服已经通过英国波顿唐国防科技实验室试验,能够提供高水平防护,能够防护硫芥气的渗透,完全符合军事防毒要求。  相似文献   

2.
近段时间,美军“倒萨”的军事行动可谓紧锣密鼓,箭在弦上。而一旦开战,生化武器则是美军不可不防的威胁。还在1991年海湾战争时,由于美军以往对生化袭击防护准备不足,防护装备数量较少、性能较差,不得不匆忙从德国借来了“狐”式“三防”轮式装甲车,从英国购买了7.2万套S10型防毒面具和Mark1V型分休式防护服。后来,美军也加紧了生化防护装备的研制和生产。如今,美军在抵御生化武器的袭击上,已有了自己的5大防护装备。 单兵防护装备 美陆军纳蒂克士兵装备中心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制单兵生化防护卫生系统。该系统于1999年5月在某空降师进行了试验,在1999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士  相似文献   

3.
英国国防科学与技术实验室(DSTL)正在计划研制一种新型的用于军用车辆的涂层,这种涂层可以对所沾染的化学毒剂进行吸附,然后对它们进行洗消。这种技术可以为那些在车辆受到化学攻击后在车辆里或周围作战的人提供防护。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透气防毒服在野战条件下的实际防毒性能,建立了一套适用于研究透气防霉素服气动力学吸附特性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特点是利用风洞作为其气流流动的管道,并设有一个圆筒织物夹具。风洞装置使管道内的气流均匀,圆筒织物夹具体现了防护服周围气流的复杂空气动力学过程,所以气动力学试验的结果可以预测防护服实际的防护效果。通过测试风洞试验段的气流速度分布和毒剂浓度分布以及圆筒织物内外浓度均匀性,可知该装置具有理想的气流速度和浓度分布的均匀性,为开展毒剂蒸气和气溶胶对防护服的穿透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军事纵横     
了望武器弹药(包括瞄准器)这部分装备有专项计划.个人防护器材(防弹背心和头盔)当然不是指大大限制士兵活动、无法在步兵战车的登陆舱内瞄准射击的防弹背心.新型防弹衣重6公斤,可以防御10米外机枪射出的5.45毫米子弹。头盔也改用新材料,并带有联络、夜视镜等装备。 大规模杀伤武器和不明飞行物防护手段 新有机物研究所正在研制日常穿的防护服. 工程装备 有一整套工具和器械.包括轻便折叠式带锯齿工兵铲,可运送500公斤货物的5.1公斤重的划艇,可变成救生服的背包,重750克带有平嘴钳、刀、名种起子和木工凿的成套工具,防护红外线及激光的伪装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国防研究部长期以来一直在针对温暖气候下士兵的化学生物防护服装系统进行研究,目的在于减少其生理负担及最优化其操作效果。在一种作为战斗服的新型的核生化防护服的形成过程中,对一些技术障碍及服装设计都已进行了调查研究。这种更薄、更轻、透气性更好的防护层的使用使得非常有必要获得关于他们在战地条件下预估寿命的知识。为了调查这种服装受磨损的影响及轻型炭防护和外层隔离层的效果,人们用3种材料制成的一种COOp(新型防护服)进行了研究。有40名普通加拿大军队的士兵穿上这种服装参加了一场军事演习。在对早期的对早期的材料系统的调查研究中,标准实验的模拟研究确实很珍贵,但在该研究中却无法进行战地穿着时的磨损预测。有两种型号的服装的磨损程度已超过其限度,而第三种则显示了防护服功能减弱的迹象。本文提供了来自于军队服装磨损评估会的发现,并阐述可在发展轻型防护服过程中值得考虑的关键性服装性质。  相似文献   

7.
一身蓝色防护服,戴好护目镜、口罩、防护手套,“全副武装”的她,依然脚步轻盈。47岁的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护士长陈静,穿行在重症监护室,不时向重症患者投去温暖的目光。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正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疫情防控是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口罩、医用防护服等医疗物资是抗击疫情、赢得胜利的重要武器。本文从三个方面,研究分析抗击疫情口罩防护服紧急生产对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突发应急响应的启示,希望能够对加强我国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突发应急能力建设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经过12小时的油密试验,中航工业昌飞首架S76D型直升机的油箱一次性通过检验,标志着公司S76D项目进入了研制新阶段。S76系列直升机的油箱是整体油箱,油箱的密封性直接影响直升机的安全。油箱油密试验要求操作人员穿着防护服和防护口罩进到油箱内部进行涂胶和刷胶,在狭小的密闭空间内,要将油箱底部、上部、周围、各闭角区等所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在核化生事件中遂行任务的应急处置人员提供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美国于2001年实施了NFPA1994《化学、生物恐怖事件用防护装具标准》.介绍了该标准中提出的化学、生物恐怖事件防护装备的技术要求,包括设计要求和技术性能要求,并讨论了各级防护装具的使用场合和时机、防护服的型式结构和对防护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正"前方告急!最紧缺的还是医用防护服。"新冠肺炎疫情扩散后,各地医疗防护物资需求激增。尽管春节期间全国防护服生产企业陆续紧急复工,还是填不上湖北等抗疫一线的物资缺口。与时间赛跑,一场防疫物资供应保卫战全面打响。核技术作为应急灭菌替代手段"受命于危难",以最快的速度全力支援战"疫"。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国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SARS病毒的特性,针对目前一线医护人员防护措施存在的不足,从系统配套的角度,首次提出了SARS病毒防护与洗消系统的想定和研制方案,该系统不仅能实现科学、均衡防护,且个人防护器材可重复使用,具有安全、环保、经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非对称战争、局部低强度冲突和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增多,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反恐作战中,迫击炮因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和强大的火力,而深受世界各国陆军部队的青睐。目前世界各国发展的迫击炮中,120毫米自行迫击炮更为流行,而英国的120-AM S系统、法国的2R2M系统、德国的“鼬鼠”2系统和瑞典的AM OS系统等四款堪称是欧洲120毫米自行迫击炮系统的主流,正走红于国际军贸舞台。那么这四款迫击炮中谁是强者,谁是庸者,谁是弱者呢?下面我们就从研制情况、火力性能、防护性能和机动性能等方面对这四型迫击炮作一比较。一、研制情况1、英国的120-A…  相似文献   

14.
孙维瑾 《国防科技》1994,15(1):23-26
本文主要介绍英国、法国、意大利发展空—空导弹的情况。 一、英国 英国的大多数空—空导弹的研制、生产都集中在英国航空航天公司(BAe)。1980年8月,英国、联邦德国、美国、法国政府签订了一项谅解备忘录,由美国负责研制代号为AIM—120“先进中距空对空导弹”,作为麻雀导弹的后继弹;欧洲各国(由英国  相似文献   

15.
陆虎 《环球军事》2008,(19):50-51
LMV是英文轻型多用途车辆的缩写,它是意大利依维柯公司的军车分部于1999年开始研制的一种4×4轻型装甲车。该车是依维柯公司针对近年来低烈度地区性冲突较多,大规模地面战争爆发机率较低,而专门开发的具备防护轻武器,可以抵御地雷的轻型装甲车。2001年,首批10辆试制车完成。  相似文献   

16.
胡有才  白帮喜 《国防》2005,(3):75-75
乔治·巴顿中校是美国陆军中最优秀的坦克防护装甲专家之一,海湾战争后,他奉命研制一种新型坦克装甲。接受任务后,他立即请来了一位“天敌”做搭档,即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著名破坏力专家迈克·巴茨工程师。两人各带一个研究小组开始工作,所不同的是,巴顿带的是研究小组,负责研制防护装甲;巴茨带的则是破坏小组,专门负责摧毁巴顿已研制出来的防护装甲。刚开始,巴茨总能轻而易举地将巴顿研制的新型防护装甲炸个稀巴烂。随着时间的推移,巴顿一次次地更换材料、修改设计方案,在这种近乎疯狂的“破坏”与“反破坏”的反复试验、反复较量中,一种…  相似文献   

17.
高技术战场环境中,各种高精尖武器和侦视装备不断投人使用,士兵的生命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重威胁。而高性能单兵防护服装对保障作战人员的生存能力、作战能力、机动能力和防护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世界各国的军队都非常重视提高单兵防护服装中的高技术含量。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高技术在单兵服装上的应用更具有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以新材料技术、伪装技术、生  相似文献   

18.
邓肯 《现代舰船》2012,(6):15-17
大型反潜巡逻机,是一种高度综合化和复杂化的航空武器系统,包括了传感器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大型飞机平台技术和反潜武器技术的综合,研制难度相当大,服役周期长。在战后,就算是美国也只服役了两代岸基反潜巡逻机,同时只有需要在大面积海域进行大规模反潜作战的国家才有装备这种飞机的必要,这也进一步使其研制规模较小。过去,只有美国、苏联、法国、英国可以研制常规起降的大型反潜巡逻机,我国和日本可以研制水上起降的中型  相似文献   

19.
李浩 《环球军事》2010,(16):49-51
据报道,英国日前正在研制一种名为Taranis“雷电之神”的超级无人驾驶飞机。该飞机由BAE Systems 联同Qinetiq、  相似文献   

20.
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被装保障的艰巨性、作战环境的复杂性、保障对象的多样性,要求制定多种保障预案;完善应急保障组织;合理储备被装物资;加强单兵防护服装的研制;采取灵活多样的保障方法,提高战场被装机动、持续、快速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