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军水面战中心达黑格伦分部(NSWCDD)正开发用于舰艇自防御的技术。此技术具有潜在的提高海军平台防御高速、低飞的反舰导弹(ASM)的能力。利用水墙可提供一种廉价、多用途的舰船自防御系统。此水墙或称水障由水下爆炸物的浅爆炸形成,用来保护舰船免遭反舰导弹的攻击。这个概念可被用来阻止或降低被我近距离内击中的导弹的碎片和弹头破片的速度,使它们不能对防御舰造成大的损伤。此外,水障还将使突破我内层防御圈的反舰导弹引信失效和结构损坏。近距离使用水障可增加自防御武器的交战空间,并有助于降低对探测距离的要求。本文讨论有关水障概念的关键问题和证明水障生存性的具体技术状况。  相似文献   

2.
美国海军水面战中心达黑格伦分部为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ONR)开发出一种在防御高速、掠海飞行的反舰巡航导弹(ASCMS)方面非常有效的技术。此技术使用了一种新的杀伤机理,利用一堵水墙,为舰船提供一种低成本的、普遍适用的末端防御。水障或水墙由多枚水下炸药在浅水处爆炸产生,用来保护舰艇免遭掠海导弹的攻击。这种末端防御被用来减低或阻止在近距离范围内飞来的导弹碎片和弹头破块对己舰的严重毁伤;而且,对穿入内防御层的来袭的掠海飞行的反舰巡航导弹,水障将破坏其引信和弹体结构。这篇论文论述了舰艇末端防御的水障概念和破坏来袭的掠海飞行的反舰巡航导弹的水墙的构成。实地试验证明了此概念的有效性。最后,本论文用1997年实地试验的结果证实了水障对战术导弹弹头和结构的破坏力。  相似文献   

3.
以单个喷雾式水幕喷头为研究对象,利用 Fluent 中离散相模型对不同压力下的喷雾水幕的工作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计算了不同工作压力下水雾粒子的粒径分布和在气流作用下的偏移情况,分析了不同粒径粒子的速度衰减特性。研究表明:环境气流对水幕的稳定性影响很大,特别是粒径在200μm 以下的水雾粒子极容易受气流影响。在一定空间高度下,提高工作压力,可以使喷雾平均粒径变小,使之分布更均匀,有利于提高水幕的隔热性能;当空间高度超过一定范围后,水雾粒子速度急剧下降,增加工作压力水幕稳定性会降低。  相似文献   

4.
蜀雕鹏 《环球军事》2011,(22):38-40
众所周知,鱼雷是一种水中作战兵器,可从潜艇、水面作战舰艇、飞机上发射,发射后可自行控制航向和深度,舰艇(含潜艇)只要接触就可以爆炸并被摧毁。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海军竞相研发重型和轻型鱼雷,尤其是潜射重型鱼雷。它能对敌方大型水面舰船和潜艇构成巨大的威胁,一般只要命中一枚,目前各国海军主要使用的中型驱逐舰就很难挽救。即使是...  相似文献   

5.
课目:抹狗屎姓名:高峰潘鑫留学院校:土耳其海军水下防御特种作战突击队在土耳其海军水下防御特种作战突击队的训练营里,每天必须接受惩罚、侮辱,目的是为了锻炼我们的忍耐力。就在我们开训的第一周,下午一个半小时的长跑训练回来后,教官把我们带到一个废弃的码头开始折磨式训练。  相似文献   

6.
在21世纪的全维海战中,海军舰船越来越依靠空中力量。这不仅是为了防御,更是为了远程打击和部队投送。顾名思义,海军型直升机可以在作战舰艇、两栖舰艇、支援舰船等水面舰只上实现起降;能够单独遂行攻击,补给等作战行动;也可与母舰及其他平台有效协同。与之相比,海军型固定翼飞机需要长距离的跑道,在海上起降只能依靠航空母舰;无人驾驶飞机发展时间较短,仍存在种种缺陷。因此,对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海军而言,在可预见的未来,最重要的舰载机仍是直升机。舰载直升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成为了—种重要的信息和火力战术平台。世界上典型的海军…  相似文献   

7.
水雷武器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水雷是一种布设在水中,待机毁伤舰船和限制其行动,也可破坏桥梁、水工建筑等的水中兵器。水雷武器广泛地应用于海战中有着其它武器无法比拟的特点:(1)水雷武器具有强大的破坏威力。因为雷体内装有大量的烈性炸药,它的爆炸往往发生在舰艇最重要也是最薄弱的水下部分。(2)水雷武器布设隐蔽,袭击突然,可使用潜艇、水面舰艇隐蔽布防,也可采用飞机低空投布,既隐蔽,又无踪,因而常常可以达到突然攻击,出其不意之目的。(3)易布难扫、威胁时间长,能给敌方造成较长时间和巨大的心理威胁。(4)价格低廉、使用简单,结构简单,维护保养都十分方便。…  相似文献   

8.
MK48鱼雷简介     
《指挥控制与仿真》2005,27(4):97-97
MK48重型鱼雷只由潜艇使用并在攻潜中作为反潜武器部署,在战略导弹潜艇中作为主要防御武器。此外,该鱼雷已由3个同盟国家采购。海军还开发了MK485型ADCAP鱼雷。该鱼雷取代MK484型鱼雷,1990年批准全力生产。在海军史上,在反抗水面舰艇和潜艇的威胁中,ADCAP比任何其它潜艇发射的鱼雷速度都快而且精度都高。它是重型声导鱼雷,有复杂声呐。全数字制导和控制系统,数字融合系统和推进改进。其数字制导系统容许重复改进以便通过软件升级反抗不断发展的威胁。1996年,最新的ADCAP鱼雷交付海军。为改进未来性能,正在对现有ADCAP存储库作几…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供了预测浅水爆炸后水柱性能的数学模型和计算编程的验证材料。这些模型基于流体动力学的一般公式,使用了非压缩的液态假定。这些公式很好地适用于对长时气泡和水柱动力学的预测。模型的初始条件从球对称的气泡理论中推导而来,结合进常规的测量手段。水柱的“指状”效应发生在同时爆炸的离散装药的中心处,传统上将它作为由于冲击效应在水的表面形成的凹起。通过比较三维计算值和实验值验证了上述模型。通过探头和微波吸收仪定量地测量水柱的高度值和密度值,这些数值同使用三维直列装药和三维离散装药模型计算出的数值相比较。最后,得出了基于二维直列装药计算的最佳深度方面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0.
水下爆炸中自由场压力和船体壁压的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下爆炸中自由场压力的水面截断效应及冲击裁荷与船体相互作用的船体壁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自由场压力的水面截断效应及早期的船体壁压计算近似公式.测量结果表明,球形装药中心起爆后形成的冲击波一般不是一条光滑曲线,而是会有多个振荡峰;当自由场压力测点离水面较近时,测量的自由场压力会出现明显的水面截断现象;船板在水中爆炸冲击渡的作用下产生的运动和变形对水中压力场有很大影响,舰体壁压反射系数与冲击波的入射角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李杰 《当代海军》2008,(5):41-43
世界上最先取得AIP系统实用技术重大突破的要数瑞典皇家海军。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瑞典就曾在重点比较闭式循环汽轮机、燃料电池和斯特林发动机三种AIP动力系统后,最终选定斯特林发动机进行实艇装设试验。1987年11月,瑞典皇家海军在“水怪”号潜艇上加装了一个斯特林发动机舱段。通过一系列的水下试验,充分证明了AIP系统具备较长时间水下航行的本领,从而进一步坚定了瑞典海军正式发展装有斯特林发动机的“哥特兰”级潜艇。1995年2月,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哥特兰”级首艇“哥特兰”号下水,这是世界上第一艘问世的AIP潜艇。该艇上装有两台各自最大输出功率为75千瓦的斯特林发动机,能保持6节航速在水下连续航行几个星期而不必浮出水面,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潜艇”。瑞典海军把AIP系统作为柴电动力的一种辅助动力模式,开创了常规动力潜艇发展的新篇章。自此以后,各国海军纷纷加入各种AIP辅助动力系统的研发行列。进入新世纪以来,已有越来越多的AIP系统开始在多国海军中“安家落户”,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上期,我们曾就东亚地区竞相发展AIP潜艇展开热烈讨论,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今天,主持人李杰再次邀请上期嘉宾陈教授及海军某部吕参谋,继续漫谈世界海军几种主要AIP系统及其优劣。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大型舰船水下舷侧防护液舱的破坏机理,根据液舱的承载特性,设计制作缩尺战斗部模型和敞口、密闭两种液舱结构模型,开展两种姿态战斗部近炸下高速破片和冲击波对防护液舱的联合毁伤试验。根据试验后液舱模型的破损情况分析液舱前、后板在典型载荷下的破坏机理,总结分析液舱结构整体的破坏模式和破坏机理。结果表明:高速破片是防护液舱结构的主要防御对象,破片开坑和空化阶段是液舱结构变形破坏的主要阶段,破片群侵彻液舱形成的激波载荷和空化效应引起的挤压载荷是使结构产生变形破坏的主要冲击载荷。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集水箱内水雾雾滴喷射的初始位置对喷嘴喷雾冷却性能的影响,利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和离散相模型对发动机排气集水箱内横流喷雾冷却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雾滴进入烟气流场的初始位置距离分隔板小于0.14m时,部分雾滴进入循环涡流区,大量雾滴与分流管管壁反复碰撞,在管壁上形成液膜,使得雾滴蒸发速率降低;当雾滴初始位置位于(0.14,0.23)m时,两相掺混较好,且随着距离的减小,雾滴有效运动行程增加,喷雾冷却效果增强;当雾滴初始位置大于0.23m时,雾滴未在排气室进行螺旋运动而是随气流直接排出集水箱,蒸发时间短,喷雾冷却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军事》2008,(2):15-15
2007年12月4日,波音公司将一台高能化学激光器安装到了一架C-130H运输机上(这种飞机被称作“激光炮艇”),这标志着“先进战术激光器”(ATL)先期概念技术演示项目又达到一个关键里程碑。该激光器重约5.4吨,将与此前安装的、用于控制激光束射向的波束控制系统连接。激光器安装后,波音公司将进行一系列试验.为2008年在飞行中对典型地面目标发射激光做准备.以验证高能激光器的军事效用。与同样由波音公司研制的、用于助推段弹道导弹防御的“机载激光”(ABL)不同,  相似文献   

15.
2014年3月24日,印度海军从一座位于孟加拉湾的潜射装置中试射了一枚K-4潜射弹道导弹,射程超过2000千米。在已经拥有陆基和空基核打击能力的基础上,印度又填补了自己水下核威慑力量的空白。同月,又爆出印度正推动数家以色列防务公司与DRDO(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局)合作以完善自己的导弹防御系统的消息。实际上,2013年底,印度已经进行了反弹道导弹(ABM)的最后一轮开发试验。在试验中,多枚来袭弹道导弹被成功拦截。在拥有强大攻击能力的同时,大象之国“天空之盾”的进一步发展必将对南亚乃至整个亚洲地区的战略格局形成极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6.
狂轰滥炸美国当地时间5月14日上午11时30分,在抗了整整25天的狂轰滥炸之后,这艘曾叱咤风云的钢铁巨兽——美海军的“美国”号常规动力航母(CV66),“小鹰”级的第3艘舰,船体开始大量进水,最终缓缓沉入大西洋,“光荣”地结束了长达40年之久的“戎马一生”。爆破试验在北卡罗来纳州附近举行,距离东海岸97公里水域,长眠在1829米深的海底。这是迄今世界上被炸沉的最大型战舰。目睹庞大的航母船体大量进水,缓缓下沉,试验现场的美国海军官兵集体行礼致敬。失去动力的“美国”号航母,是于4月19日被拖离费城旧军港前往目标轰炸区的。试验期间,美海军动用了各种先进武器,对航母实施了一系列空中、水面及水下的“饱和式”实弹攻击。航母本身也在多处被安装了高爆炸药,根据美海军武器系统司令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