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定位技术自产生之日起,便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目前,比较常用的定位技术有GPS定位技术、WIFI定位技术、基站定位技术、IP定位技术、蓝牙定位技术、声波定位技术等。以上多种定位技术虽然在定位精度上能够精确到几十米甚至几米,但却都基于较大功率和基本通视。像GPS定位技术就需依靠3个星通视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定位精度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2.
移动机器人定位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国内外移动机器人定位技术的研究,根据定位方式和传感器的不同,把定位技术分为五大类,即航迹推算、信号灯定位、基于地图的定位、路标定位、基于视觉的定位,并给出了各类定位技术的主体思想及其中的关键技术.详细地介绍了航迹推算定位方法,并对其定位误差的修正进行了讨论,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通过对国内外GPS应用现状研究,较为详细地介绍了GPS应用的一个重要分支.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万维网地理信息技术、"北斗"卫星定位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综合应用,提出了应用Web GIS和"北斗"卫星定位技术的应急器材保障系统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探讨了实现应急器材保障系统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详细探讨了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关键技术,并且给出了地雷智能系统样机的战术技术性能,重点阐述了智能识别与定位的理论,特别是模糊理论在识别与定位中的应用,对样机的硬件与软件结构,被动声定位技术,延时方法进行了分析与对比。  相似文献   

5.
无全球定位系统下高精度定位与导航是飞行器实现自主侦查、巡航与打击的关键。视觉导航具有被动、低成本、能避免累积误差等优点。视觉导航与惯性导航融合更能够发挥出各自的优势,达到高精度定位的目的。总结了异源图像匹配辅助惯性导航的飞行器定位技术的发展历程; 从相机-惯导标定技术、异源图像匹配、姿态解算、数据融合和后端优化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异源图像匹配辅助惯性导航的飞行器定位的关键技术; 指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异源图像匹配与惯性导航两种无源定位组合导航系统融合技术等四个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可为实现异源图像匹配辅助惯性导航飞行器定位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被动声定位技术在许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定位精度低一直是影响其工程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在研究单基阵被动声定位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双基阵的被动声定位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对高炮弹丸炸点的被动声定位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双基阵对高炮弹丸炸点进行被动声定位,其精度有较大提高,克服了单基阵定位精度低的不足。此原理和方法同样适用于对其它三维空中目标进行被动声定位。  相似文献   

7.
北斗无源定位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无源北斗定位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北斗定位体制下,存在用户数量受限、用户机需发射信号、定位数据更新率慢等缺点。利用现有的2颗北斗地球同步卫星、1颗备份卫星的星历信息以及测量获得的时差信息,可以推导出实现无源定位的数学模型。该方法通过试验数据获得了50 m范围的定位结果,从而验证了该项技术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导航定位在近代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在精度和可用性等方面得到了质的提高.介绍了从20世纪20年代到现代,各种导航定位技术的发展.分析了军事领域对导航定位技术的应用需求,并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现状,同时介绍了一种不依赖现有导航定位系统的现场定位手段,证明发展我国新型导航定位系统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降低Bartlett匹配场定位方法输出定位模糊函数背景级,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卷积处理的Bartlett匹配场定位方法.该方法借助图像复原理论中的反卷积技术,在Bartlett匹配场定位方法基础上论述了点扩展函数设计过程;利用预设计的点扩展函数和二维反卷积技术,对Bartlett匹配场定位方法输出定位模糊函数进行反卷积处理,得到清晰定位模糊函数,降低了背景级及其导致的定位模糊问题.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通过对定位模糊函数进行反卷积处理,定位模糊函数背景级远低于Bartlett匹配场定位方法和MVDR匹配场定位方法;定位模糊函数背景级随着反卷积迭代次数增加而降低,函数峰值也变得更加"尖锐",具有更好的目标声源空间位置分布估计能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各大国之间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环境中的无人机作战将成为未来必不可少的作战手段之一。针对城市作战环境复杂和作战装备受限的特点,归纳总结了无人机导航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给出相应的概念、模型以及被广泛应用的算法。首先,对单无人机定位技术进行了概括总结,包括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惯性导航系统定位、视觉/激光雷达定位、无线传感网定位和融合定位等,上述定位方法能够在城市环境中表现出高精度和鲁棒性的特点;然后,为了解决单无人机在执行任务方面效率低、冗余低、易受干扰的特点,对无人机集群导航定位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拒止下的导航定位、非视距及多径效应下的导航定位、基于无线传感网和视觉冗余的融合定位等,其中涉及导航恢复及导航增强等内容。最后,面对城市的复杂环境,提出了无人机导航定位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分别为传感器的优化、无人机集群通信和多传感器融合,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飞行器无源定位技术的关键是建立定位模型及其快速优化算法。研究了基于地球同步卫星与飞行器测向阵列之间方向角的无源定位技术。利用空间向量分析方法和最小二乘法,在多颗观测卫星的情况下提出了飞行器的静态定位数学模型;在观测卫星较少,且飞行器处于运动状态的情况下,提出了飞行器的动态定位数学模型。借助对相关参数的假设和搜索算法,分别对2个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较好地实现了2种情况下飞行器的无源定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电子战设备和信号情报系统更加高效小型化,无人机可以携带的载荷种类不断增多.随着无人机的研究、设计和制造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在无源定位领域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无源定位技术的分类入手,重点研究无人机无源定位的方式、对象和关键技术;以雷达辐射源为例,构建了小载荷无人机虚拟到达时间差(Virtual time differences of arrival,VTDOA)无源定位模型,讨论了对应的定位算法,并给出了仿真试验结论;最后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展望了无人机无源定位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双站测向交叉定位精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向交叉定位作为一种无源定位技术而受到高度重视。通过阐述双站测向交叉定位原理,推导了该法的定位精度公式。在此基础上利用仿真实验分析了单站测角精度、站点坐标精度和基线长度等因素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为该类系统的技术作战运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针对无线局域网环境及室内目标定位需求,研究了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的定位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高斯概率分布的信号强度模式匹配方法,讨论了定位系统框架。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室内定位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车载定位定向技术的精度,在数据融合理论的基础上,以一种新的角度实现各种技术的组合。针对速率捷联、里程计、高程计等各技术的特点,以速率捷联技术为主,里程计与高程计为辅助,提出各种组合模式。速率捷联发散的高度通道与高程计组合,形成二阶阻尼测高系统,使测高误差降至1 m以下。用加速度计定期校正里程计标度因子,阻尼了速率捷联和里程计不断增大的定位误差,使最大定位误差降到21″。通过对多种车况的仿真可知,这种组合模式使3种技术取长补短,达到了较高的车载定位定向精度。  相似文献   

16.
结合Chan定位算法,对四站无源被动雷达三维时差定位技术中的定位算法、模糊无解、精度分析进行了研究。给出了Chan定位算法的推导,分析了定位模糊和无解的原因;研究了定位性能,分析了时差测量误差和站址误差等因素对定位精度的影响;通过仿真研究了多种布站形式下的GDOP分布。  相似文献   

17.
水面无人系统的航向控制与航迹跟踪技术在研究开发阶段一般在室内环境进行调试与运行,该过程需要定位系统进行辅助.实船常用的定位技术难以在室内发挥作用,现有的几种室内定位技术存在成本高、信号传播不稳定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定位技术的船模航迹跟踪控制系统.结合实验场地和实验对象,通过在船模上布置特征物、图像预处理、图像...  相似文献   

18.
对单站测向定位的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单站测向定位只能确定目标运动的航向,并给出了航向的计算方法;运动平台单站测向定位可以确定目标运动的航迹(测向平台以匀速直线运动除外),给出了目标位置的计算方法;同时探究了运动平台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能对目标定位的原因,进一步明确了运动平台单站测向定位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磁悬浮列车的定位和测速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介绍磁悬浮列车定位和测速技术特点基础上,着重论述了轨枕计数法、交叉感应回线法和脉宽编码感应式绝对定位法在磁悬浮列车定位测速中的应用,给出了实现的原理与方法,并分析了误差来源,并介绍了相关试验结果。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磁悬浮列车的发展情况,提出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定位测速方案。  相似文献   

20.
惯性技术虽然能完全自主的输出定位信息,但误差随着时间而增加,只能短时间的保持精度,而卫星定位在室内环境下无法有效提供连续定位信号的缺陷,因此将卫星和惯性定位组合,再加入区域无线定位可以形成无缝定位的组合方式。采用这3种组合方式实现无缝定位,并设计了不同定位场景的解决方案,并进行了仿真实验和跑车实验。实验的结果都表明,这种组合方式既增加了定位的适用范围,又达到了无缝定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