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军队要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这是我党着眼新的时代特色,从国家、国防和军队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信息时代,随着非战争安全威胁的增多,非战争军事行动作为一种为达成一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和人道主义目的而在非战争状态下运用军事力量实施的军事行动,已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方式,也是我军及其后备力量在新世纪履行新的历史使命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2.
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发展战略。根据军事发展战略和基本国情,我国国防经济寓军于民要建立“小核心、大潜力”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的机械化战争年代,军事力量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兵力、兵器的数量规模。因此,世界各主要国家一般都走过大规模扩充军队的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和苏联军队的规模一度有1000万~1200万人。战后各国虽然都裁减了军队,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和苏联的军队规模仍然保持在400万人上下。然而,冷战结束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建军模式普遍放弃了规模数量型,选择了走精兵之路。  相似文献   

4.
我军新的历史使命深刻揭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客观规律,即军队职能任务必须与党的历史任务相一致;军事战略必须与国家发展战略相协调;军事力量建设必须与国家地位相适应;军队建设和改革必须与世界军事发展趋势相符合。  相似文献   

5.
孟燕 《中国军转民》2006,(11):30-33
胡锦涛同志指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又快又好的发展,必须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分析国防科技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探讨建立寓军于民新体制的途径和措施,对于实现国防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促进军工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一、寓军于民新体制的内涵寓军于民,就是要将国防实力寓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之中。其内涵既包括打破军工封闭,利用全社会科研生产力量,加速武器装备发展;也包括要充分利用军工资源,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和军工高技术产…  相似文献   

6.
周瑞华 《国防》2004,(1):31-33
“目前,世界各国都把压缩军队规模、扩大预备役部队作为战略选择。尤其是世界主要军事强国,预备役部队规模通常大于或相当于现役部队规模。”“要有效维护国家的安全统一,必须实行  相似文献   

7.
杨延富 《国防》2013,(6):43-44
党的十八大紧紧把握世界新军事变革演进和战争形态变化特点规律,深刻指出我军要“坚定不移把信息化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方向,推进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预备役部队建设必须紧紧抓住国家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机遇期,着眼“平时应急、战时应战”需求,充分发挥军地双重领导、寓军于民的特有优势,科学谋划,扎实推进,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科学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防和军队建设朝什么方向发展、如何科学发展,未来战争需要什么样的军事力量、如何科学运用军事力量的时代课题,科学揭示了军队职能任务必须与党的历史任务相一致、军事战略必须与国家发展战略相协调、军队建设和改革必须与世界军事发展趋势相符合的客观规律,实现了人民军队历史使命的与时俱进,是我党军事指导理论的重大创新成果,是科学发展观在军事领域的具体运用,对加强军队基层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印芳 《国防》2009,(12):59-60
信息时代,国家建设发展面临战争与非战争双重安全威胁,应对非战争安全威胁成为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方式。民兵作为寓兵于民的后备军事力量,在应对非战争安全威胁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民兵应急力量建设。  相似文献   

10.
苏强 《国防》2014,(7):14-15
正走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路子,是新形势下我党指导国家建设、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重大战略方针。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方针的精髓要义,就是要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高度,正确把握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内在联系,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统筹利用国防资源与社会资源,建立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注重国防经济和社会经济、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军队人才和地方人才兼容发展,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发达国家推动寓军于民的主要做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国防科技工业新体制,是党中央作出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决策。寓军于民的本质是要打破军民界限,在国家利益的平台上优化军民资源配置,使武器装备建设依托于整个国家的经济、科技基础之上;其主要途径是军转民、民转军和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建立寓军于民体制,对于实现军民资源的互动协调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武器装备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在推动寓军于民方面有许多成功的做法和经验,研究借鉴这些作法和经验,对于推动我国寓军于民体制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把寓军于民作为国家战…  相似文献   

12.
把军民融合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这既是对我们长期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社会经济建设向更深层次融合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如何进一步健全完善边境地区党政军警民同守共建的联防体制,增强边防工作的整体合力,更好地完成新形势下边防的使命任务,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盖龙云 《国防》2014,(2):47-48
正坚持军民融合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党指导国家建设、国防建设、军队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战略方针。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思想、战略方针的精髓要义,就是要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正确把握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内在联系,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统筹国防资源与社会资源,推动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协调运行、科学发展。重点是建立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完善国防动员体系,注重国防经济和社会经济、军用技术和民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近年来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世界各国均开始将军事力量投入到抢险救灾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来.如何高效快速的实施抢险救灾非战争军事行动,成为世界各国军队重点研究和积极探索的又一新课题.印度军队在参与抢险救灾行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15.
刘林 《国防》2010,(6):17-18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军事理论的创新,军事力量的非战争运用迅速兴起,非战争军事行动已成为世界各国军队的重要实践。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军队要全面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这是党中央、胡主席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如何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的高技术战争中,军队战斗力的高下愈来愈依赖于军事力量的系统性,战场的胜负愈来愈决定干作战双方综合作战能力的竞争和较量。但军队综合作战能力的提高,需要巨大的资源投入,这就与国家有限的资源形成尖锐的矛盾。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  相似文献   

17.
胡主席提出的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的历史使命,深刻回答了军队建设带方向性、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科学揭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客观规律,进一步明确了军队建设的发展思路、奋斗目标和指导原则,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指导理论。这一重要论述,是基于对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发展趋势的战略判断,着眼于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战略需要,对军队在新形势下的战略任务、战略目标和军事力量运用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高级领导干部要用新的历史使命武装头脑、统领部队、指导工作,就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蕴含其中的战略思想、战略内涵,全面提高战略素质。  相似文献   

18.
每年年底,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军队传统的新兵招募期。近年来,世界各国军队都在大刀破斧地进行改革,军队建设向着减少数量、提高质量的精兵之路迈进。其中,对新兵征募工作改革也尤为突出,以不断适应新军事变革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国家经济力量是军事力量的唯一源泉,军队的战斗力大小是军事力量强弱的重要标志,提高战斗力是军队一切工作的核心。但是,经济力量并不等于就是军事力量和战斗力,要把经济力量变为军队的战斗力还要经过一系列的转化过程。其整个转化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即经济力量向保障力量要素的转化;保障力量要素向保障能力的转化;保障能力向战斗力的转化。认真研究这些转化过程和转化环节,掌握其转化途径、方法和转化机制,对于促进和加快转化速度,提高转化效率和军队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加强质量建军,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和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胡主席指出:“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贯彻科学发展观.首要的问题是必须坚持十六大提出的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正确认识和把握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这一论述,科学地揭示了国家经济建设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关系.是涉及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处理这一关系上既提出过一些正确思想.作出过积极探索,也曾经历了曲折的道路。1975年,邓小平根据毛泽东“军队要整顿”的指示.大刀阔斧地展开了整顿军队的工作.并把“消肿”作为整顿军队的首要任务。粉碎“四人帮”后.中央军委重新提出裁减军队员额、压缩国防费用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