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月城西昌,月朗星明。如墨夜空,嫦娥四号升空的烈焰,照亮了一张张靓丽的脸庞。注视飞向苍穹的火箭,她们或微笑从容,或冷静思考,或兴奋注视……她们是托举"嫦娥"奔月的"嫦娥"——我国航天战线上的女性科研工作者。这,是中国航天的"美丽封面"。60后的她们,曾经在"造导弹不如做茶叶蛋"的困境中执著坚持;70后的她们,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快速成长;80后的她们,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选择星空;90后的她们,个  相似文献   

2.
<正>追本溯源:"嫦娥二号"与"嫦娥一号"是同根生的姐妹花2004年1月23日,农历大年初二,这是一个值得在中国航天史上留下重大印记的日子。这一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批准了《关于绕月探测工程的立项请示》。至此,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绕月探测工程正式启动。此后,成立了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正式将探月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将第一颗月球探测器命名为"嫦娥一号"。"嫦娥一号"正式立项的同年,为降  相似文献   

3.
《兵团建设》2007,(12):40-41
10月24日,这一天注定是让中华民族值得永久纪念的日子。这一天的18时05分,随着一声巨响,长征三号火箭一跃升天,载着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直刺苍穹,我国继人造卫星、神舟载人飞船之后,又成功地书写了进入太空的全新篇章,它标志着我国已成为具有一定实力和地位的空间大国。请看本刊根据新华社、《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瞭望》等报刊的有关报道汇集的这篇——  相似文献   

4.
《国防科技工业》2013,(10):51-51
2010年10月1日,正值国庆,"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圆满成功。为了庆祝发射成功,向为祖国航天事业作出贡献的航天人献一份赞礼,国防科工局新闻宣传中心决定将中国传统酒文化与陶瓷文化相结合,制作一支"嫦娥酒瓶"。景德镇市爱新礼品贸易公司的董事长方拾胜在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既兴奋又紧张。兴奋是因为有一种无尚的荣誉感,紧张则是一种压力,因为这项任务不同于方拾胜以往接到的任何一项任务,这是瓷都人通过陶瓷艺术表达对祖国航天工作者的敬意  相似文献   

5.
2010年金秋,"嫦娥二号"卫星将再次造访月宫,与"嫦娥一号"不同,"嫦娥二号"将被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奔向月球。就如我们外出旅行要关注天气的变化一样,"嫦娥二号"卫星在发射运行期间,将会遭遇到怎样的空间环境?是"风和日丽"还是"雷电交加"?面对读者感兴趣的问题,本刊特邀中科院空间中心专家为我们一一解开这些疑惑。  相似文献   

6.
正日益强大的航天事业创新能力,月球背面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直面风险也要一往无前的勇气,让中国再一次收获世界的点赞。祝贺中国"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也是一项令人钦佩的成就。——NASA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在twitter上发布嫦娥四号将考察月球背面的地质状况,国际研究人员希望通过中方这一考察,探究能否在月球背面的土壤中找到水冰或液态水。  相似文献   

7.
<正>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规模较大、设备技术先进的新型航天器发射场。成立40年来,已执行60次发射任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成为享誉国内外的著名航天器发射场。继"嫦娥一号"之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中心这座美丽的月亮之城,再次成为"嫦娥二号"飞天奔月的启程之地。坐落在四川省西南部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组建于1970年12月,是我国规模较大,设备技术先进的新型航天器发射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迄今为止已执行60次发射任  相似文献   

8.
《国防科技工业》2013,(10):50-50
幼时的徐宏是听着嫦娥姑娘的故事长大的。嫦娥在月亮待了几千年,月亮里到底有什么呢?有谁陪伴着她呢?对于这些问题,徐宏都十分好奇,期待着答案,小小的脑袋里充满了幻想。2007年10月24日就在"嫦娥"奔月的那个晚上,全国人民实现期待了千百年的一个历史性的梦,也在"嫦娥"奔月的那个晚上,徐宏也开始了自己的"嫦娥梦"——为配合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一号"的发射,策划和设计"探月珍藏酒品"。通过酒器将探月文化永远融入在作品上,是徐宏的愿望。她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特邀了全国特级工艺美术大师设计,亲手制作手工绘制酒瓶,灌装中国二十年陈酿汾酒。瓷瓶来自中国瓷都——景德镇,每个瓷瓶都要经  相似文献   

9.
<正>"嫦娥二号"任务是我国实施的第二次月球探测,也是全世界第127次月球探测。作为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工程技术的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担负着探月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之间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任务实施过程有五大关键点。关键点一:发射──"嫦娥"再次飞天将"嫦娥一号"卫星送上太空的是"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而本次发射将使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高级工程师李聃说,"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包括"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  相似文献   

10.
<正>探月工程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我国航天活动的第三个里程碑。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卫星承载着中国人对月球的憧憬和向往,穿云破雾、直奔太空。经过一年多的在轨运行和探测,"嫦娥一号"获得多项科学研究成果(见本刊上期相关报道),光荣地完成了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正>10月1日18时59分57秒,"长征三号丙"Y7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将"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中国探月工程二期揭开序幕。作为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的主要任务是为"嫦娥三号"实现月面软着陆开展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继续进行月球科学的探测和研究。把这一"探路先锋"送入太空的是"长征三号丙"运载  相似文献   

12.
张军 《华北民兵》2013,(4):48-48
"当初怎么就没想到呢……""要是事前广泛听取大家的建议就好了……"这是个别领导决策失误"捅了娄子"、"添了乱子"、"掉了链子"、"丢了面子"后,常挂在嘴边的"后悔话"。正确决策行事,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衡量领导干部民主意识强弱的重要尺度。当前,个别领导决策表态,一拍脑门——就这么定;受领任务,一拍胸脯——保证完成;出了问题,一拍大腿——真没想到;追究责任,一拍屁股——一推  相似文献   

13.
2007年,中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探月梦终于实现。为满足月球探测任务的需要,"嫦娥一号"卫星上安装了称为有效载荷的各类探测仪器。由中国科学院负责的绕月探  相似文献   

14.
在"嫦娥一号"卫星飞向月球的漫长旅途中,要经过许多关键环节,而第一个关键点就是发射,这个环节是由被誉为"金牌火箭"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完成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首先送入近地点200  相似文献   

15.
<正>"大家开玩笑说,地面系统是嫦娥最长的长工。"这是"嫦娥二号"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李春来、副总指挥刘建忠等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讲的一句很风趣的话,但也实实在在地反映了探月工程地面应用系统工作的艰辛。问:什么是我国月球探测规划的"大三步"、"小三步"?答:我国月球探测规划为"大三步,小三步"。"大三步"是指"探登驻",也就是无人探测、载人登月探测、建立月球基地。"小三步"是指目前正在逐步实施的"绕落回"。"绕"就是"嫦娥一号"卫星;"落"是探月二期工程,实际上包括"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回"是三期,自动采样返回,目前正在论证。问:地面应用系统在整个探月工程  相似文献   

16.
这是长征系列火箭第103次发射,也是"长三甲"系列火箭第15次发射。无论研制队伍还是发射测控队伍,都是身经百战,胸有成竹。然而,这毕竟是我国第一次发射月球探测器,也是我国迈向深空的第一  相似文献   

17.
<正>2007年11月,"嫦娥一号"卫星成功传回我国第一幅月球影像图,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一期——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时隔三年,我国探月工程二期任务拉开大幕。2010年11月,探月工程二期任务的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成功传回  相似文献   

18.
"嫦娥一号"卫星10月24日发射成功,举世瞩目,各界人士纷纷发来贺信、贺电。其中,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原七机部副部长李明实分别给国防科工委领导发来贺信,并各赋诗一首。陈昊苏信中写道:"你们出色的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前进作出巨大贡献,向全国人民送来漫天喜庆。我作为曾在航天战线工作过的老兵,感受到鼓舞和振奋,为你们的成功骄傲并自豪,也要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李明实信中写道:"以此为起点,乘十七大东风,国防科技工业定能取得更辉煌的胜利!"本刊特将两首诗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19.
春节,团团圆圆的节日。除夕,思念亲人的时刻。在这团团圆圆的节日里,中华儿女思念着一位远在数十万公里之外的亲人:“嫦娥”。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现场,在接近新春钟声敲响的时刻,节目主持人动情地宣布——  相似文献   

20.
<正>历经4个多月的洽谈,日前风帆电商与垂直电商——中驰车福(昆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项目终于尘埃落定,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这标志着风帆在打造具有特色电商模式——"一横一纵一中心"新营销模式上迈出坚实一步。"中驰车福"是一个拥有"一站式"配件供应体系,覆盖全国汽车服务网络及其他汽车服务项目的平台,目前"中驰车福"已加入美国售后汽车零配件联合集团。早在几年前,风帆公司决策层就提出要打造具有风帆特色电商模式——"一横一纵一中心",即水平电子商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