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郑和(1371~1433)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和杰出的外交家,也是一位卓越的海军将领。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的二十八年间,郑和率领一支强大的舟师,七下西洋,最远航程达6千海里以上,到达过东南亚、印度洋、红海、东非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舟师组织严密,战船种类齐全,武备精良,航海技术先进,在当时是举世无匹的。郑和舟师下西洋,是中国航海史和海军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航海史和海军史  相似文献   

2.
“控制印度洋,走海上强国之路”是印度坚定不移并将继续在21世纪为之奋斗的战略目标。为此,印度在“区域性威慑”新军事战略中非常突出海洋军事威慑,以求对印度洋的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实施不间断的“软控制”。印度所谓海洋军事威慑主要是针对在印度洋上保持着强大存在的美国、俄罗斯等大国海军,确保有效地遏制其他区外大国如日本、德国、法国和中国的海军进入印度洋,同时保持对印度洋沿岸30多个国家的绝对军事优势,控制邻近国家海域,慑止其对印度进行的任何军事冒险。印国防部称:“印度海军虽不能期望战胜大国海军,但可使它们在侵犯印度的海域或贸然支援本地区  相似文献   

3.
由“深圳”号导弹驱逐舰和“南仓”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中国人民海军舰艇编队,沿着郑和当年下西洋的航线,首次穿越太平洋和印度洋,绕过好望角,途经马来  相似文献   

4.
何锋 《国防科技》2004,(1):89-90
在人们印象中,中国一直是个具有大陆倾向的国家,而非一个海洋国家。它有幅员辽阔的土地,人数众多的步兵,以及负责漕运和江防的水军,海军似乎是西方国家才有的事物。即便是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庞大舰队也仅被认为是由100多艘船只运送的外交使团,其任务也只是“宣布国威”,以使外国来华朝贡。真正在国人心中留下海军的印象,恐怕只有到了19世纪70年代李鸿章建立北洋舰队才开始。纵观世界历史,西方国家独领海洋风骚始于15世纪地理大发现之后,阿拉伯人纵横地中海和印度洋则是在8—11世纪,而在12至15世纪的300年间,谁又是海洋的霸主呢?答案可能难以置…  相似文献   

5.
都说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是人类的未来,可是中国人从古到今都是所谓“农耕文化”、“黄色文明”的传承者。郑和的宝船、欧洲的大航海,我们只有在书里读到……欧美的“蓝色文明”称强数百年了,我们却刚刚从历史的风尘中站起。蔚蓝的海洋真与我们息息相关吗?对于海洋你又如何认识?我们都有自己的“海洋观”吗?专职海军学术工作数十载的李杰、彭津平研究员也许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肖鹏 《环球军事》2004,(15):53-55
巴基斯坦海军历来以印度海军为主要作战对象,以保护巴基斯坦的海洋安全环境、寻求印度洋区域的海军力量相对平衡为主要目标。海军一直以来在巴基斯坦国防战略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巴基斯坦成为“核武器国家”后,其在核条件下的作战能力、核打击能力、在国家核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南亚和印度洋地区战略格局的影响等都引起世人的广泛的关注。 痛定思痛谋求强大海上力量 1971年12月,第3次印巴战争爆发。印度凭借对巴基斯坦的海军优势,集中两个舰  相似文献   

7.
“ 当、当、当——”浑厚的钟声在南京静海寺上空久久回荡,透人心扉…… 1997年6月1日,南京各界群众聚集在割让香港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议定地——静海寺,隆重举行“警世钟”落成典礼。 静海寺始建于明朝。那是一段令中国人骄傲的日子。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明代杰出航海家郑和在28年间先后七次往返于太平洋、印度洋和阿拉伯海之上,访问了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和东非等地区的30多个国家,南至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向西  相似文献   

8.
1911年6月,辛亥革命的风暴来临前夕,一艘悬挂着龙旗的清朝海军巡洋舰“海圻”号从位于西太平洋的中国军港起航,冲破印度洋、大西洋的惊涛骇浪,对欧洲和美洲的几个国家进行了友好访问,先后到达英国、美国、墨西哥和古巴等国,历时一年有余。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引人注目的军舰出访。当1912年夏天“海圻”舰驶回祖国时,中华大地上已经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升起了共和旗帜。  相似文献   

9.
9月21日上午,旅顺军港彩旗票据,圆满完成"和谐使命-郑和舰环球行"任务的"郑和"舰,在热烈的军乐声中缓缓靠上码头。海军司令员吴胜利出席欢迎仪式并致辞,海军政委刘晓江主持欢迎仪式,外交部部长助理张明出席并讲话,海军副司令员徐洪猛参加欢迎仪式。从4月16日起航以来, "郑和"舰历时159天,航经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穿越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直布罗陀海峡等11个海峡、运河,成功访问和停靠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吉布提、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牙买加、  相似文献   

10.
2002年9月26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就美舰与我渔船相撞一事回答记者的提问时指出:美国“鲍迪奇”号海军船未经中方同意,在中国专属经济区活动,违反了国际海洋法,侵犯了中国专属经济区的相关权益及管辖权。我们要求美方遵守国际法规定,希望“鲍迪奇”号海军船停止在中国专属经济区的有关活动。  相似文献   

11.
浪潮 《当代海军》2006,(7):40-43
印度前外交部长、国防部长贾斯旺特·辛格在其《印度的防务》一书中明确指出:失去对印度洋的控制是印度近代亡国的重要分水岭。此话与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的“要在陆地上生存,我们必须统领海洋”的论调异曲同工。毫无疑问,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印度在独立建国后始终把称霸南亚、控制印度洋和成为世界大国作为递进的3级国家战略目标。印度海军就担负着控制印度洋的历史重任。为此目的,印度海军着力建设一支远洋舰队,并根据自身实力的增长及地区、国际安全环境的变迁不断调整发展战略及目标。迄今印度海军已经具备控制阿拉伯海、孟加拉湾等广阔印度洋海域的能力,而且已不满足于地区性海军的目标,正朝着世界级海军迈进。海军战略的演进  相似文献   

12.
海军是在海注上遂行作战任务的军种,海洋是其活动的主要舞台。但在全世界100多个拥有海军的国家中,却有一个国家的海军以陆地为活动舞台,这个国家就是南美洲的玻利维亚。 玻利维亚是个内陆国家,但是令人费解的是,它不仅拥有一支3600余人的海军舰艇部队的500人的海军陆战队,而且还有自己独特的“海军节”。每逢“海军节”这一天,玻利维亚全国都要举行隆重的阅兵活动。一些小型军舰被装上拖车后,列队通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拥有辉煌海军历史的海洋大国,俄罗斯人有着根深蒂固的“海军强国”梦。随着俄罗斯国力的逐渐复苏。俄罗斯武装力量已经走出前苏联解体后的低谷,开始重新勾画全球战略,并特别关注北冰洋和印度洋这个前苏联时期国家利益所在的两大洋。如今,虽然俄罗斯海军今不如昔,但随着海军力量的加强和提高,俄海军开始为前出北冰洋和印度洋做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4.
第一章 孟席斯掀起轩然大波 孟席期在去年英皇(?)地理学会(?)出惊人学说 2002年11月,北海舰队司令员(?)平中将在北京会见了南非海军司令(?)夫和驻华武官布雷克上校。当谈到中国人民海军舰艇队最近刚完成环球航行访问时,南非朋友兴奋地说,他们听说英国出了一本书——《1421中国发现了世界》,这是一本由英国皇家海军退役潜艇艇长加文·孟席斯撰写的,介绍了中国明代郑和舰队在约600年前已完成了环球航  相似文献   

15.
从2009年开始,中国的海军战略就从保卫其领海转向“远洋防卫”,并一直寻求将战略触角扩展至太平洋和印度洋。2008年以来,中国已经在索马里沿海部署了3艘海军舰只,并于2010年4月在日本南部海域至西太平洋的区域举行了大规模海军演习,而航母无疑将是实现这一战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现代舰船》2011,(6):3
在中国伟大航海家、民族英雄郑和诞辰640周年之际,以郑和名字命名的海军"郑和"号远洋航海训练舰,4月12-14日,对当年郑和船队七下西洋的起锚地——江苏省太仓市进行了参观访问,并与该市联合开展了以"弘扬郑和精神,建功万里海疆"为主题的"战舰与城市"双拥共建活动,共  相似文献   

17.
郑和宝船浩淼的印度洋上,有艘无朋巨舰风帆鼓胀、旌旗飞扬。如同一匹神兽率领着族众,信步游历于波涛之上。这是何等的豪迈与自信,宝船的存在本身就是个奇迹,它承载了一个伟大民族的雄心和智慧。那个年代,它是无争的七海之王,欧洲最大的战舰也只配作它的仆从。可惜的是,这个奇迹过快地陨落了,随之,中华海军也从辉煌的顶峰衰落下来。  相似文献   

18.
2000年9月17日至29日,人民海军“郑和”号训练舰在海军大连舰艇学院院长郑宝华少将的率领下,首次对俄罗斯海参崴市进行了友好访问。这是我海军舰艇第15次外访。时值金秋季节,中国军舰的到来,给海参崴军民带来了欢乐,军港洋溢着友好气氛。两国海军官兵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在中俄两国海  相似文献   

19.
掰着手指头数:从西班牙海军的F100 型“巴赞”级、德国海军的F124型“萨克森”级、荷兰海军的LCF“普罗文森”级、挪威海军的“南森”级护卫舰,到英国海军的45型“大胆”级、法国和意大利海军的“地平线”级驱逐舰,欧洲国家的新一代防空驱逐舰和护卫舰如雨后春笋般竞相“冒”出来。细细分析不难发现,这些新型驱护舰之间其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又各具特色而自成一格。那么,在欧洲众多型号的新型防空驱护舰中,谁高居“榜首”,谁又能紧跟其后摘得“亚军”和“季军”?  相似文献   

20.
应美国、墨西哥、秘鲁、智利海军的邀请,由中国海军112导弹驱逐舰、166导弹驱逐舰和“南运”953综合补给船组成的出访舰艇编队,在南海舰队司令员王永国中将率领下,于1997年2月20日至5月28日,对美洲四国五港进行友好访问。这是中华民族航海史上划时代的航行。是继500年前中国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之后,新中国人民海军又一次的历史性跨越。它被列入1997年国家外交的一项大事,受到中央军委领导的高度重视。这是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首次环太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