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SSR 雷达是英国GEC公司在90 年代为歼七飞机研制的重要机载设备,目的在于实现歼七飞机的多目标探测和增强火控功能。与其交联的956 平显则是英国GEC公司70 年代产品。解决平显与雷达接口软件设计、实现雷达信号在956 平显上的综合显示,成为提高某型外贸机的效费比和实现出口的关键。根据工程实践,介绍了接口软件设计的主要思路、平显画面多目标显示及平显软件设计的基本流程,供平显火控系统升级参考  相似文献   

2.
气象雷达与雷达气象宁夏气象台徐阳春雷达最早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主要用于军事目的,即搜索飞机、舰艇、导航警戒等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云、雨、雪等降水粒子也能返回足够强的电磁波,为雷达所接收,并形成回波。因为这种回波干扰了对飞机舰艇的搜索。所以在...  相似文献   

3.
据美国《陆军时报》报道,美国陆军开始在5个地点安装陆基探测和防撞雷达,防止无人机与其它飞行器碰撞。陆基探测和防撞雷达由SRC公司生产,计划安装该型雷达的5个地点分别是纽约州德鲁姆堡、乔治亚州亨特陆军机场、肯塔基州坎贝尔堡、德克萨斯州胡德堡和堪萨斯州赖利堡,主要目的是保证陆军MQ-1C无人机在美国国内空域安全飞行。其中胡德堡2015年年初将成为首个配置此型雷达的地点。  相似文献   

4.
刚刚尘埃落定的伊拉克战争表明,随着现代武器逐步具备“发现即摧毁”的能力,“发现”目标已上升为克敌制胜的关键。现代雷达作为战场上侦察、监视、跟踪敌武器装备的主要手段,其作用是举足轻重的。雷达的探测范围正由陆地、海上、空中、天外向海下、地下扩展,雷达与通信、导航、电子战等系统融为一体进入战场,成为现代信息化战争的主角。也正是因为如此,对抗雷达的手段也就随之产生并蓬勃发展,雷达的侦察与反侦察、干扰与反干扰的对抗在现代战场上愈演愈烈,必将往未来战场上成为兵家必争的制高点;雷达也正是在与各种对抗手段的较量中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5.
<正>南京恒电电子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注册成立于1998年10月,专业从事微波混合集成电路及相关组件的设计、开发、生产与服务。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各类微波器件、多功能微波组件、小型分机等,产品适用于微波通信、雷达和电子对抗领域,已成功应用于弹载、机载、车载(地面)等多类装备平台。公司多项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HD微波混合集成电路系列产品获高新技术产品认定,多项成果荣获国家、省、市级立项扶持与奖励。  相似文献   

6.
随着量子理论基础的奠定以及量子技术的发展,人们尝试利用量子力学规律来进一步提升雷达探测能力,量子雷达技术应运而生。首先,给出量子雷达的定义,并将量子雷达技术按照量子技术在雷达中的实现方式分为量子纠缠雷达、量子增强雷达和量子衍生雷达。其次,阐述量子雷达独有的特点并将其与经典雷达进行对比。再次,针对量子雷达不同技术分支重点综述其主流技术以及实用化进程。最后,总结量子雷达相比经典雷达在探测、成像等方面的优势,并指出量子雷达技术在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理论技术难题,同时对量子雷达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FLC-S3为英文“FIRE CONTROL SYSTEM火控系统3型”的缩略语,其日本防卫省公布的官方正式名称为“00式火控系统”。该雷达由日本海上自卫队自主负责开发,是同时兼备火控系统(FCS)和舰载主防空雷达双重功能的夫型雷达系统。作为一套综合性的舰载防窄作战系统,FCS3型雷达拥有的强大综合作战性能目前在整个东北亚地区都无出其右者,甚至在全世界的范围来看,日本海上自卫队的综合舰载防空雷达技术也走在了前列,并很可能会取得进一步的技术优势和世界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8.
搭建了由电磁环境仿真层、电磁效应分析层以及电子对抗系统作战效能评估层等构成的预警机雷达电子对抗系统作战效能仿真分析的技术框架。采用高层体系结构技术建立了预警机雷达电子对抗仿真联邦,主要包括预警机雷达对抗仿真成员的概念模型、预警机仿真成员的概念模型、预警机雷达对抗仿真数学模型以及预警机雷达对抗仿真联邦对象模型。最后通过2型4个雷达干扰站对预警机雷达电子对抗过程进行了仿真,验证了预警机雷达电子对抗系统作战效能仿真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并测定其位置、速度和其他特征的电子设备。早在19世纪末,科学家就已经发现电磁波被物体反射的现象。20世纪30年代初,欧美一些国家开始研制探测飞机的脉冲雷达。1935年9月,英国研制出第一部雷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雷达得到迅速发展,并屡建奇功。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雷达的性能不断提高,应用的领域不断扩大。雷达按技术体制可分为脉冲雷达、连续波雷达、圆锥扫描雷达、单脉冲雷达、动目标显示雷达、脉冲多普勒雷达、脉冲压缩雷达、频率捷变雷达、三坐标雷达、相控阵雷达、合成孔径雷达、超视距雷达和多基地雷达等。按作战任务的不同,可分为警戒与引导雷达、武器控制雷达、侦察雷达、航行保障雷达、气象观测雷达等。雷达还可按运载方式、工作波段和接受目标信号能源的性质来分类。军用雷达的涉及面很广,技术发展很快。本专题仅介绍3个侧面:我国自行研制的警戒雷达、使飞行器能够具备高分辨力的合成孔径雷达以及蓬勃发展的军用相控阵雷达。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军转民》2008,(9):11-11
OS081H新一代数字化高频地波雷达日前在中船重工七二四所研制成功。该型雷达是国内首创的新型高频地波雷达,达到了当今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1.
据新华社东京1月10日有关报道:日本信友电工公司与京都大学合作开发成功一种直径仅1米的小型雷达。该雷达是对安装在战斗机上、能360度全方位发射电波的小型雷达改良而成,使用了适合于在低空进行观测的3000兆赫的电磁波。今年10月,世界雷达博览会将在北京举办,本刊将作有关雷达知识的系列介绍。  相似文献   

12.
毫米波雷达与微波雷达相比,在工作频率、天线、大气传输特性和跟踪精度等方面均有其独特的优点。结合舰载毫米波雷达的典型实例,论述了其在近战武器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机内自动检测(BIT)电路是实现雷达工作状态自动监测,提高可维修性的硬件设备。从分析某型雷达的电路特点入手,介绍了该雷达的一种BIT设计与实现的方法,具体说明了BIT电路实现的目的、输入电路设计、A/D变换器参数的选择、电路的设计方法,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软件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毫米波雷达精确跟踪的特点及其舰载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毫米波雷达是现代高新技术的产物,它与微波雷达相比,在工作频率和波长、天线尺寸和增益以及大气传输特性、探测和跟踪精度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优点。论述了舰载毫米波雷达精确跟踪和制导技术的特点并结合舰载的典型实例,详细论述了毫米波雷达用于对付低空和超低空掠海飞行反舰导弹方面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5.
量子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以提升经典系统性能是近年来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等众多科学领域研究热点。由于隐身和电子对抗技术的进步和日益成熟,雷达作为一类典型的电子信息系统,其目标探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从雷达目标探测角度出发,介绍了量子雷达的基本概念与分类、若干实现模型,重点剖析、归纳了量子纠缠等量子效应增强雷达目标探测性能的物理机理与研究现状,指出了量子雷达研究和实现中的关键技术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CLARA是法国达索电子公司和英国GEC-马可尼航空电子公司联合研制的机载激光雷达。该雷达吸收了以往雷达系统的先进经验,具有障碍避让、地形跟踪、目标定位和真空速测量等功能。文章简要介绍CLARA研制的技术背景、特殊的设计结构和主要功能。该系统的开发为今后激光雷达的研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雷达技术与无线通信技术的相似性使得在雷达基础上实现通信功能成为可能。根据雷达与通信结合的程度,把基于雷达的通信系统分为两类,分别介绍了松耦合的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和紧耦合的雷达自通信系统,概览了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上的研究进展情况,对未来需突破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8.
海军电子战所涵盖的范围包括海军雷达电子战、通信电子战、水声电子战、光电电子战以及海军遥控、遥测和导航电子战等。其中,海军雷达电子战的地位尤为重要。这是由以导弹战为主的现代海战的特点所决定的。海军雷达电子战的主要内容是海军雷达的侦察与反侦察以及对抗与反对抗。  相似文献   

19.
人们很可能从影视画面中得到这样一种印象:雷达为了“看”到不同的方位、高度的目标,必须使天线不停地转动、俯仰,进行机械扫描。然而这种印象是不全面的。比如相控阵雷达就不是机械扫描雷达,而是电扫描雷达。它的天线可以固定在一个方向,然后通过计算机控制雷达波束的指向,来实现方位或高低扫描。准确地说,相控阵雷达是一种利用电子技术控制阵列天线各辐射单元的馈电相位,使雷达的波束指向快速变化的雷达。  相似文献   

20.
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江西省和清华大学“省校合作”重点企业,也是“国家重点高新科技企业”和“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其所属的泰豪军工产业,专业从事军用移动电源、通信车载指挥系统、雷达电子对抗系统、军用舰船特种空调等产品的研制、开发和生产。泰豪公司致力信息技术应用,实践“技术+资本”的发展模式,积极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几年来,通过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创新观念促进企业和军工产业的快速发展闯出了一条积极参与国防现代化建设,以科技服务于国防的产业发展之路。一、体制创新完善了泰豪的产业链泰豪军工产业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