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蟒蛇行动”的结束,美军在阿富汗境内对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武装分子近半年的讨伐行动告一段落。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开始转移并锁定新的目标,以期将反恐战争扩大至其他国家。 锁定伊拉克 早在阿富汗战争刚刚打响之际,美国总统布什便公开宣称,阿富汗战争决不是反恐战争的终结,而是反恐战争的开端。他发誓,美国不仅要消灭阿富汗境内的恐怖分子,而且要彻底铲除“基地”组织及其他主要恐怖组织散布在一些国家的训练营地、集结营地  相似文献   

2.
美国在阿富汗境内发起的反恐战争已持续半年。然而,眼下美国丝毫没有准备鸣金收兵的意思,反而摆出一副将在更大范围内发动反恐战争的架势。美国总统布什最近视察美军时就声言,美国仍然受到恐怖分子的威胁,美国打击恐怖主义的战争正进入第二阶段。 开辟新的战场 早在阿富汗战事尚在紧张进行时,美国就酝酿要把反恐军事行动扩大到更大范围,与有关国家开展反恐合作。布什说:“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那里有‘基地’组织的成员和影响,我们就将协助东道国铲除他们,并  相似文献   

3.
事实上,“整个政府”都需要对这场历时十余年的战争进行反思,而美国国防大学复杂行动中心应该牵头组织跨机构间的反思项目。美国政府应该像反思越南战争那样反思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美国的反恐战争已经接近尾声。伊拉克战争已经结束,阿富汗战争也将“曲终人散”,美国在与以“基地”组织为首的恐怖分子的战争中已占据上风,但形势却也更为复杂。恐怖分子的力量虽然遭到了削弱,但他们的适应性变得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4.
“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恐战争,对涉嫌制造“9·11”事件的本·拉登及其领导的“基地”组织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基地”组织几近土崩瓦解。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恐怖分子是不愿善罢甘休的。他们发誓要同美国斗到底,并且扬言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报复美国。恐怖分子的威胁并非危言耸听,最近搞得美国人心惶惶的“脏弹”就是恐怖分子们可能用来发动恐怖袭击的“撒手锏”。  相似文献   

5.
从2001年10月开始的阿富汗战争以美军胜利告终。“基地”组织在阿富汗的恐怖网络基本被摧毁,但国际反恐形势趋于复杂化。继续扩大反恐战果2002年3月11日,美国正式宣布反恐战争进入第二阶段,其主要特点是:(1)继续围剿在阿富汗的“基地”组织及其他恐怖组织。1月,由英、德,士耳其等22国的4800名士兵组成的国际维和部队进驻阿富汗。7月31日,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弗兰克斯表示,反恐战争已摧毁了“基地”组织在阿富汗的所有重要据点。(2)扩大反恐空间,开辟新的反恐战线。2月,布什宣布把东南亚作为美国反恐战争的重要战场;美军与菲律宾军队进行长达9个多月的反恐联合演习;美国  相似文献   

6.
2005年1月20日将举行美国总统布什第二个任期的就职典礼。作为美国历史上第55届总统就职典礼,这是"9·11"袭击阴影笼罩下的美国迎来的第一个如此隆重的仪式。自从"9·11"事件发生以后,美国政府一直宣称自己的国家处于"反恐战争时期",那么这次"战时"总统就职典礼将会有什么特色?根据美国媒体近来披露  相似文献   

7.
今年8月3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报告,确认伊朗没有按照安理会第1696号决议,暂停铀浓缩活动。这使世人的焦点从伊朗是否停止铀浓缩活动,转向了面对伊朗的核问题该怎么办。对此,美国总统布什再次重申:决不允许伊朗拥有核武器,并正式将美国的全球反恐战争重新定义为“反伊斯兰法西斯战争”。那么,美国能否成功推动国际制裁或采取单独行动?伊朗是否会强硬到底?伊核技术“三级跳”伊朗核问题主要是在今年初开始恶化的。短短8个多月的时间伊朗核技术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三级跳”。第一步,恢复核燃料研究。今年1月3…  相似文献   

8.
自去年9月11日美遭恐怖分子大规模袭击并于10月7日对阿富汗塔利班及“基地”组织发动“持久自由”的军事打击行动以来,人类战争史上一场前所未有的另类战争——反恐怖战争在新世纪、新千年的第一个年头里,凸显在了暴力舞台的聚光灯下。 从“非战争”到“战争” 1986年,美军在其出版的作战条令中曾明确指出,反恐、缉毒、救灾等属于非战争的军事行动。在随后几个版本的作战条令中,这一定性一直未变。然而“9·11”事件后的第二天,美国总统布什就宣布:“这是恐怖主义发动的战争,我们必须用战争来回答。”于  相似文献   

9.
随着阿富汗反恐怖战争的结束和菲律宾反恐怖行动的开始,近段时间以来,美国政府及军方开始把“反恐”的大旗指向其他国家,尤其是与之有深仇大恨的伊拉克。特别是2月初布什在国情咨文中将伊拉克说成是主要的“邪恶轴心”成员后,“第二次沙漠风暴”的阴影已经开始“黑云压城”了。 长期以来,布什一直对萨达姆政权充满敌意,这已不是什么秘密。老布什10年前的一场海湾战争没有将萨达姆推翻下台,今天儿子上了台,媒体猜测,伊拉克此番面对的  相似文献   

10.
<正>恐怖与反恐怖是一场不对称战争。对恐怖组织而言,纵有百次失败,只有一次得手,就是成功,就是胜利。而对反恐来说,"百密"中有"一疏",就满盘皆输。恐袭与防范就是一对"矛"与"盾"的关系,以"矛"攻"盾",攻方总是站据主动,令守方防不胜防。美国反恐战打了几十年,小布什发起的全球反恐战争也进行了十几年,可谓战果累累,美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等职能部门也是尽职尽责,心力交瘁,制止了多起恐怖阴谋的发生,但仍让波士顿袭击得逞,其中原因值得深思,反恐方法也应该检讨。职能部门反恐中的"短板"只能由社会来弥补,"全民参与"才是正道。  相似文献   

11.
伊拉克战争是美国新安全战略出台后的第一场战争。2002年9月20日,美国提出新的安全战略构想,强调以军事实力为后盾,以反恐和保卫国土安全为重点,提出了力量建设由“基于威胁”向“基于能力”转变等一系列观点,特别是在战略指导上提出了“先发制人”战略思想。伊拉克战争从一定意义上讲是美国“先制”战略实践的重要步骤,反映了美国军事战略实质和走向。  相似文献   

12.
9月29日,白宫网站公布了布什的一次公开演讲,其中透露出诸多新的信息。布什声称:“阿富汗战争是一次伟大的胜利。”最近,北约军队将接管负责阿富汗全境安全的任务。美向驻阿北约军队调兵1.2万人,援助那里正在进行的反恐行动。布什在演讲中,对反恐战争进行了辩护,坚信在盟友的支持下一定能取得反恐战争的最后胜利。专家分析认为,尽管布什政府以战争手段反恐引发了美国公民更加不安,美国政界掀起了倒拉氏的呼声,但是,布什不可能让拉氏充当挡箭牌,如果那样,就等于承认伊拉克战争是一次重大失误,因此,这两位难兄难弟不得不同舟共济。布什政府决…  相似文献   

13.
一场豪赌     
1月10日,美国总统布什发表讲话,正式宣布对伊新政,重新调整军事战略,向伊拉克增兵2.15万。地球人一听都知道,其“醉翁”之意在于夺取对伊战争的真正胜利,最少也是力图争得某种“体面”的解决方式。布什在讲话中称,当前进行的伊拉克战争是一场“决定全球反恐战争和我们国家安全方向的斗争”。他  相似文献   

14.
2002年11月,一枚美国导弹准确地击中了在也门沙漠中行驶的一辆吉普车,车上6人全部死亡。后来证实.被炸死的全部是“基地”分子,其中还有“基地”组织主要领导人之一穆罕默德·阿提夫;发射导弹的则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捕食者”无人机。在伊拉克战争中,大量中情局成员和美军特种部队始终在伊拉克中西部地区活动。在美国人怀疑可能藏匿有恐怖分子的阿富汗、哥伦比亚、巴基斯坦、菲律宾、索马里、也门等地,美国的准军事部队和美军特种部队也在秘密进行着“反恐战争”。所有这些都表明.在“反恐”大旗的掩护下,美国中情局和美军部队的秘密军事力量正在悄然成长。  相似文献   

15.
美国总统布什于2006年12月20日首度承认伊拉克战争美国"没赢",舆论认为,美国实际上输掉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美军深陷伊战泥潭?本文从战略学的视角深入探讨了这个问题,文章从战略属性、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手段和战略指导等五个方面分析了伊战中美军战略失误.  相似文献   

16.
半月回放     
?难以投入实战。由于问题迟迟无法解决,直到战争结束日本陆军刀纽约时报》报道说,7月份是伊拉克战争结束以来爆炸或被发现的炸弹数量最多的一个月。报道援引驻伊美军提供的数字说,今年1月,被伊拉克反美武装引爆或被发现的炸弹有1454枚,而7月份增至2656枚。这表明尽管“基地”组织在伊拉克的头目扎卡维虽被除掉,但反美武装势力却日益增强。伊安全局势日益恶化,有发生内战的危险。80%8月17日,英国一项最新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约80%的英国民众要求布莱尔政府脱离美国总统布什推行的反恐战略,采取独立的反恐策略或与欧洲进行更加密切的反恐合作…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人的军事辞典里,反恐和缉毒、救灾一样,历来被认为是不属于战争范畴的。但是,在去年“9&#183;11”事件后的第二天,美国总统布什即向全世界宣布:“这是恐怖主义发动的战争,我们必须用战争来回答。”于是,恐怖同反恐怖,一夜之间便跨进了战争的殿堂。那末,恐怖战争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相似文献   

18.
据外刊报道:根据美国总统布什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签署的密令,中央情报局可在世界各地展开捕杀“基地”组织成员的秘密行动,因此,凡在海外为“基地”组织效力的美国人都将“合法地”成为中央情报局捉拿的目标并可能被当场击毙。不过,中情局表示,只有在其他方法都无法将敌人制服的情况下,才能发出“击毙同胞”的指令。此外,一旦配合美国行动的外国政府“工作不力”,中情局则可调用无人驾驶飞机对恐怖分子发动“准军事打击”。  相似文献   

19.
李军华  于冰 《环球军事》2014,(10):15-17
4月30日,美国国务院发表《2013年反恐形势国别报告》,但旋即遭到中国外交部表示不满:“在反恐问题上对别国说三道四、搞‘双重标准’,无助于国际反恐合作。”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表示。 在美国已相继宣布结束伊拉克和阿富汗这两场以反恐为名进行的战争后,出台这样一份报告并指责“中国在反恐领域与美国合作很少信息交换不对等”颇有一股为自己开脱的意味。然而从军事角度讲,这也意味着美军已着手战略调整,即将开赴新的领域。那么,从反恐战争中撤出的军队,哪里将会是他们下一个战场?  相似文献   

20.
胡欣 《现代军事》2010,(6):20-23
冷战结束20余年来,超级大国美国已经经历了四场战争:1991年的海湾战争、1996年的科索沃战争、2001年的阿富汗反恐战争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在这期间,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根据自身国家利益和对面临威胁的判断,不断调整对外使用军事力量的立场和政策,先后出现了所谓的“鲍威尔主义”、“布什,拉姆斯菲尔德主义”。随着奥巴马政府上台,美国的对外战略开始了新一轮调整。在这其中,在军事领域最近又出现了“马伦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