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世纪 60年代 ,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开始了创建新式海军的历程 ,在此期间 ,两国先后创办了一批海军学校 ,发展近代海军教育。但是 ,在甲午战争中 ,两国海军的命运却出现了截然相反的结局。本文试图从海军教育的角度 ,对产生这种结局的原因进行一些探讨 ,以求教正。一1 9世纪 60年代 ,中国开始了洋务运动 ,日本则开始了明治维新。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创办新式海军 ,以加强海防 ,抵御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海上入侵 ;明治维新一开始 ,亦以发展海军为一项重要国策 ,但其发展海军的根本目的 ,是为了积极向海外扩张 ,发展资本主义 ,与中国…  相似文献   

2.
19世纪60年代,先后受到西方列强入侵的两个亚洲国家中国和日本,几乎同时迈开了创建近代海军的步伐。中日两国近代海军创建的起点如出一辙,创建过程中两国采取的许多措施是相同的:如在人才培养向题上,两国差不多同时创办海军学校,都曾聘请外国教官任教,都曾先后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  相似文献   

3.
徐平  张冬 《军事史林》2013,(8):41-45
近代日本陆军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处于幕府时代后期的日本在亚洲最早引进西方军制。“明治维新”期间,日本仿照西方列强,组建了三个洋式兵队,包括步、骑、炮兵共计13625人。1870年12月,明治政府下令统一军制,规定陆军学法国,海军学英国。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军队逐渐成为当时亚洲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军队,日本也一跃成为当时列强唯一的一个东方国家。  相似文献   

4.
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威逼下,中国逐渐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人民生活难以为继,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于挽救封建统治的根本目的,封建统冶者自上而下地进行了一场所谓“御侮强兵”的军事改革运动。中国近代军事教育正是在这场改革中开始并逐步发展起来的。 培养海军人才, 创办海军学堂  相似文献   

5.
西方殖民者对中国西藏的觊觎由来已久.早在明朝末年,就有西方传教士进入西藏地区,他们在进行传教活动的同时,收集了有关西藏地理、交通、民情等方面的大量资料,为西方殖民者后来的渗透和入侵提供了情报支持.17世纪至19世纪,南亚诸国逐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或控制范围.之后,英国便开始筹划以南亚为基地入侵西藏.  相似文献   

6.
翻开中国的近代史,就如翻开一页页不平等的条约,几乎所有的西方列强都曾侵略过中国。其中,英国是西方列强侵华的急先锋。邓小平曾说:"从鸦片战争起,中国由于清王朝的腐败,受列强侵略奴役,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欺负中国的列强,总共大概是十几个,第一名是英国。"(《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9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英国不但凭借坚船利  相似文献   

7.
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对清朝发动 了几次大规模的武装侵略,一度攻占了北京。为 了进一步扩张在中国的势力,列强开始在其驻华 使馆派驻武官。最早向清政府派出武官的国家是 法国。它于1872年(同治十一年)在北京设立了 武官处。随后,英、美、日、俄、意等国也相继 向清朝派驻了武官。西方武官制度从此逐渐传入 中国。外国武官在华的活动直接为帝国主义列强 的殖民主义扩张政策服务。他们不择手段地从事 侵犯中国主权的军事情报活动,甚至直接参与对 中国的武装干涉和侵略行动。 光绪年间,即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武 官制度的传入和洋务运动的发展使得清政府感到 有必要仿效西方建立武官制度,以便进一步了解 外国军事情况,引进西方军制和军火工业,建立 北洋海军。1890年(光绪十六年),总理各国事 务衙门会同海军衙门奏请由海军派人随使节常驻 外国考察。这是实际上是未冠以海军武官头衔的 海军武官,但尚未形成定例。  相似文献   

8.
《政工学刊》2014,(11):93-93
自大航海时代以来,人类文明史的本质其实就是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史。西方列强凭借其一时的科技领先为地球上的其他文明打造了三重劫难。第一重是屠杀,第二重是殖民,第三重是洗脑。1840-1950,面对屠杀,我们的先辈都在为了一个让子孙后代不再任人宰割的梦想而奋斗。从17世纪开始,西方列强就依仗船坚炮利开始了对世界其他文明的屠杀和掠夺。  相似文献   

9.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外国在华驻军(1945.9-1949.6) 1931年开始的中国抗日战争,1941年融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后不仅打败了日本,收复了日本自甲午战争以来强占的我国领土,而且还取消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与各国列强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取消了列强在华的所有特权,中国也从此以大国身份登上国际舞台,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发挥着自己应有的作用.所以,中国抗日战争的坚持和胜利,对中国近现代民族觉醒、民族解放和民族振兴来说,其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远远超过抗日战争本身.  相似文献   

10.
有的同志提出,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在19世纪50年代产生,而中国公务员制度在20世纪90年代产生,这具有必然性吗?言外之意是说我国是否一定要学习西方国家的公务员制度.为了回答这一现实问题,有必要对中西公务员制度产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进行比较研究.这对于在我国推行和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1、特殊的社会政治因素.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公务员制度产生是与19世纪的社会政治制度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1.
流传西方的"黄祸论",对近代日本的人种意识及对外方针有着重要影响,尤其在日俄战争前后,"黄祸论"的指涉对象并非清末中国而是日本。日本一方面对"黄祸论"采取否定和协调的态度,极力避免与西方"白种"列强发生集体敌对,另一方面又不断以"同种"口号为幌子,意图谋求在中国及亚洲的利益最大化。在近代对外侵略扩张的过程中,日本人种意识的机会主义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2.
自从1840年中国古老的大门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撞开后,近代中国每况愈下,赔款、割地、强迫开放,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如同铁链似的锁住了被喻为东方雄狮的古老中华。造成这一切灾难性的后果,仅外因而言,就是西方列强推行的“炮舰政策”。当年英国东方远征军第一眼看中的是香港。这块被喻为东方明珠的宝地──香港,在她一个多世纪的历史沦桑田变中,勾划了一个近乎天方夜谭的故事。一个世纪前,她在“炮舰政策”下被强行租让,一个世纪后,她在写歌燕舞声中平稳回归中国,是什么因素促使历史发生了这“沦海桑田”的变化?又是什么因…  相似文献   

13.
自从工业革命将蒸汽机带入造船业以后,西方舰船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相比之下,曾经在古代辉煌一时的中国造船业,却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与西方的舰船工业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了。然而此时,却有一批中国人不甘接受如此严酷的现实,开始了在造船行业的搏击,  相似文献   

14.
1931年9月18日,日本为实现其先占满蒙的战略目标,经过周密策划和精心准备,利用西方国家陷入经济危机和中国内战的时机,发动了侵占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日本的这一行动,既是侵略中国的局部战争的开始,又是世界法西斯侵略战争的第一把战火.以九一八事变为标志,中国局部抗战开始兴起.目前,学术界对于日本关东军在九一八事变中的侵...  相似文献   

15.
郑椿霖  周强 《环球军事》2006,(18):55-57
“铁甲船不可不办,倭人万不可轻视。”1879年12月18日,为中国海防近代化建设呕心沥血的沈葆桢弥留之际,仍念念不忘清军的外海水师,在给慈禧和光绪皇帝的口授遗疏中说出了这句话。19世纪40年代,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敲开了紧闭的中华大门。中华民族饱受凌辱。为了扭转国力日衰、备受凌辱的被动局面,清政府开始把目光投向建设一支强大的外海水师。如果说曾国藩、左宗棠是这一战略的奠基人,那么沈葆桢就是名副其实的开路先锋。这位励精图治、才华横溢的封疆大吏在任总理船政大臣期间,以身作则、励精图治、力排众议、任人唯贤、创办学堂、培育…  相似文献   

16.
东邻日本,向来以为自己是“万国之本’,是使命在肩、统领“大东亚共荣”的“桃太郎”。然而,这不过是一种角色定位的自欺。美国当代激进派经济学家保罗.巴兰就指出,日本当年的发迹,并非因为它善于见贤思齐,而是因为它在西方列强的眼里,不配成为被抢掠的对象。“因为日本地狭民穷,没有多少可供列强榨取的资源,也不能为西方商品提供销售市场,因此,根据收益与代价的考虑,  相似文献   

17.
继抛出可耻的“二十一条”之后,日本侵略者以攫取路权为手段将侵略魔爪伸向全东北……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政府认为这是一个独占中国的良机,企图乘西方列强无暇东顾之时,建立远东霸权统治。日本夕务省政务局长小池张造在外相  相似文献   

18.
何锋 《国防科技》2004,(1):89-90
在人们印象中,中国一直是个具有大陆倾向的国家,而非一个海洋国家。它有幅员辽阔的土地,人数众多的步兵,以及负责漕运和江防的水军,海军似乎是西方国家才有的事物。即便是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庞大舰队也仅被认为是由100多艘船只运送的外交使团,其任务也只是“宣布国威”,以使外国来华朝贡。真正在国人心中留下海军的印象,恐怕只有到了19世纪70年代李鸿章建立北洋舰队才开始。纵观世界历史,西方国家独领海洋风骚始于15世纪地理大发现之后,阿拉伯人纵横地中海和印度洋则是在8—11世纪,而在12至15世纪的300年间,谁又是海洋的霸主呢?答案可能难以置…  相似文献   

19.
非洲曾是人类起源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但自15世纪开始,非洲便成为西方列强进行殖民扩张首当其冲的目标。长期以来,非洲人民为了独立、平等和自由,与殖民入侵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现独立的国家达50多个。  相似文献   

20.
徐平 《军事史林》2016,(2):53-55
军旗是一个国家军队的标志,是一支军队的荣誉所在.清朝最初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国旗、军旗,水师战船上挂什么旗也没有统一规定. 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原来闭关自守的清王朝同各西方列强的交往日益增多,清政府当时的总理大臣李鸿章在同西方列强谈判、签约、通商、互派外交人员等外交活动中,看到西方列国庄严悬挂国旗,而中国却无旗可挂,深感有失"天朝威仪".于是上奏慈禧太后,提出在外交场合中需要有代表大清国的旗帜,请求颁制国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