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是一位军校教员,为了帮助一个残疾青年实现自己的夙愿,他义务做起了他的游泳教练; 他为了实现这个残疾青年的第一个夙愿——横渡琼州海峡,将急需住院手术的妻子送回老家,并为其取出了家里仅有的一万元私蓄,从而使这个残疾青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横渡琼州海峡的残疾人; 他几年如一日地默默帮助着这个残疾青年,用爱心和汗水把这个残疾青年浇灌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征服英吉利海峡的残疾人——  相似文献   

2.
金秋十月,裴永俊获得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的喜讯传遍了十三师,他的事迹也形成了一股爱的暖流,感动着每一位职工群众的心灵!今年67岁的裴永俊是十三师红星四场三连退休职工,46年来,他精心照顾着和他非亲非故的精神病患者张善玉的善举,深深打动着身边的每个人。21岁时,一场意外使裴永俊失去了一条腿,组织照顾他,为他安排了一份在连队食堂做饭的工作。此时,患有精神疾病的张善玉走进了他的生活。每当看到饥肠辘辘的张善玉出现在食  相似文献   

3.
38年前,河南省邓州市有560名青年应征入伍,非常凑巧的是,这560名青年同时与雷锋一起分到了沈阳军区工兵某团。他们与雷锋同在一个团队,有的甚至与雷锋同在一个排,他们和雷锋一起工作、学习、生活,耳闻目睹了雷锋的先进事迹。人生这次偶然的际遇,使他们从此与一位伟大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这560名青年便拥有了一个共同而光荣的名字——“雷锋的战友”。 雷锋的这些邓州籍战友们陆续转业或退伍回到了家乡,他  相似文献   

4.
在河南省确山县刘店乡独山脚下的前山村,有一位专饲养全蝎的青年民兵,他叫郭国富。一次,他姥姥病了,到处求医治疗效果不佳,最后找到一位老中医开了一付中药,其中一味药是全蝎,他东奔西跑,找了十几家药店都买不到。于是,他产生了一个念头:蝎子既然是重要的药材,市场又这么缺,我何不利用本地优势将野生山蝎捉回来在家里饲养繁殖呢?  相似文献   

5.
深水无波     
2003年初冬的一天,天津市塘沽区三槐路街办事处院内热闹非凡,街办事处一年一度的征兵体检初选工作正在进行。大门口,一位身体瘦削干练的专武干部格外引人注目。他守着体重磅秤仔细地注视着每一个进来的应检青年。他的眼睛就是尺子、就是秤,身高体重不够的青年谁也甭想混过他这一关。这不,他又发现了一个目标,拉到磅称上一称,体  相似文献   

6.
近段时间,又一位青年英雄的名字响彻巴蜀大地。 成都市人民政府、成都军分区为他追记一等功; 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他为革命烈士; 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他“舍身救人的英雄民兵” 荣誉称号,并号召全省军民向他学习。 他叫刘先火,生前是成都市双流县合江乡天灯村青年民兵。  相似文献   

7.
七林旺丹这位当年曾受到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委员长、邓小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的全国民兵英雄,被人誉为的“雪山雄鹰”,20多年过去了,他今天在何方?一天中午,我来到了迪庆藏族自治州政协所在地访问了他。一进门,七林旺丹就主动伸出双手热情地同我握手问好。当我落坐后,他给我端来一杯青稞酒,接着又给我打酥油茶。当我一边品尝着高原特有的青稞酒和香喷喷的酥油茶,一边问及他工作和家庭生活情况,他愉快地告诉说:感谢党对  相似文献   

8.
让生命开花     
一位朋友讲了个故事 :有一位公司经理 ,在一场车祸中被撞成了植物人 ,前来看望他的人络绎不绝。由于这位经理平时对员工相当好 ,非常关心下属 ,所以 ,大家对他的病情都十分关心 ,经常给他送去鲜花 ,并十分希望医生妙手回春 ,能使他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医生介绍说 :“惟一的办法是把他当成正常人 ,每天与他说话。”大家听到这个消息后 ,都很高兴 ,纷纷自发地来到医院 ,轮流守护在病床前 ,一遍又一遍地呼唤他的名字 ,不厌其烦地给他讲公司里发生的事情……渐渐地出现了奇迹 :病人的眼睛有了活力 ,面部出现了表情 ,能慢慢学着说话 ,一年之后竟能…  相似文献   

9.
莫以为“别人媳妇好”王延武某君以前有位很不错的妻子,后来他结识了另外一位女子。这位女子的容貌举止经常使他心驰神往,心想只要与她生活在一起,就会成为世上最幸福的人。不久,他便千方百计地与前妻分手并和这位女子结合了。但是,当他们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这...  相似文献   

10.
青春,一个多么富有朝气,充满激情、激荡灵魂的字眼。古往今来,多少人用热情在奔放青春,多少人用理想在描绘青春,多少人用行动在书写青春。逝者如斯走,多少人又在渴望留住青春,多少人又在蓦然回首青春,多少人又在不断延续青春。 同样的青春,花样的年华,精彩的人生,向南林用激情点燃了青春的烈焰,为我们这个时代树起一座青春的丰碑!当2007年春风吹拂的时候,这股青春的火苗越烧越高。越烧越焰。不可否认,他深入学习,坚定信仰、积极传播、模范实践党的创新理论,这其实就是一种爱,一种人生境界的走爱。他不愧是一个把忠心献给党和祖国,把孝心献给父母,把爱心献给社会,把诚心献给战友,把信心留给自己的人。他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当代青年军人的优秀特质,激荡了火红青春的大爱人生。 他是一名普通的士兵,却把伟大理论作为自觉追求,阅读了40多本理论书籍,记下了6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 他是一名普通青年,却把平凡生活演绎出了精彩:两次面对人生选择,5次经历挫折考验,取得了几十个荣誉证章证书,军区,集团军、师、团四级作出向他学习的决定; 他是一名普通的修理技师,卸带起团队装备修理的“四梁八柱”,掌握了6种专业的修理技能: 他是一名普通的丈艺骨干,精通6种乐器,用自己的如火激情展示了当代士兵的青春风采,参与军地演出100余场次,10余幅书法作品在军内外获奖; 他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子弟,却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承担起了沉甸甸的责任,接济父母生活、供弟弟上大学,连续3年资助福利院儿童…… 他叫向南林,一位个头不高、说话爱笑的士官。这个看似普通的小伙子从巴山蜀水中走来,怀揣着驰骋疆场的梦想,在从军8裁中书写了一个青年士兵勇于开拓创新的绚丽篇章,向人们展示了士兵的荣耀。 在胡主席向全国青年发出争做“四个新一代”伟大号召的日子里,一位普通青年士兵的名字,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极大兴趣。连日来,从白山黑水到松嫩平原,从军营到地方,他的感人事迹在广大官兵、社会青年.大学骄子申引起了强烈共鸣。[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营口县旗口乡织布厂复员军人胡长明和爱人谢振香,乐为青年民兵搭“鹊桥”,多年来使不少对青年男女民兵喜结良缘。前老墙头村有位民兵,因家庭生活困难,一直没找到对象。去年春,胡长明和谢振香为这个民兵四处奔波,终于找到一位姑娘。女方感到满意,只是想多要点彩礼。在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涟源钢铁厂青年民兵黄克歧创作的短篇小说《陡岭山》,今年元月获湖南省第三届青年文学创作竞赛二等奖。这届创作竞赛是由湖南作协、团省委主办的。参加这届竞赛的有二千多位三十五岁以下的作者。青年民兵黄克歧的获奖小说《陡岭山》,是以涟钢炼焦青年工人为生活素材,反映炼焦青工们对生活、对理想的追求,刻画了他们美好的心灵。黄克歧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他是1975年才开始进行文学创作的。由于他勤奋学习。进步很快,先后在中央、省、  相似文献   

13.
农民学者     
1987年9月,中国农史学会成立那天,一位青年农民登台宣读了三篇论文,洋洋两万余言,使与会专家学者对这位“农民学者”惊叹不已。他,就是河南省新安县铁门镇的民兵连长张宗子。1976年,年过20岁的张宗子在村里当上了一名苹果技术管理员。他在果园工作中,不但阅读了大量的果树管理技术书籍,还阅读了上  相似文献   

14.
野鸭的驯养     
在江西省南昌县城西,矗立着一栋四层大楼,人称“野鸭楼”。它的主人就是南昌县南新乡青年民兵王三水。提起王三水驯养野鸭的事老表们无不交口称赞,夸他致富有高招。 1984年的夏天,王三水和妻子上庐山游玩。一天,到一家个体餐馆就餐,见餐馆里座无虚席,人们都在翘首以待店主的拿手好莱——清炖野鸭。轮到他的,竟足足等了两个小时,一品尝,果然味道鲜  相似文献   

15.
姜文华 《国防》2007,(7):82-84
赤壁之战时周瑜点燃的一把大火,打败了气势汹汹的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十多年后,又一位东吴的青年将军,也用一把大火,在彝(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扭转了严峻的局面,使东吴转危为安.这位将军的名字,叫陆逊.  相似文献   

16.
山,层峦叠翠,连绵起伏,终年云雾缭绕,人们沿着羊肠小道走村串亲,都要随手撩开翻飞的白云。然而,就在这云雾高山上,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喜讯,生长在北方的苹果,在南方云雾高山上开花结果了。人们品尝着味美甜脆的苹果,都禁不住称赞着青年民兵牙韩勇,说他是高山上的一只金凤凰,给人们带来了吉祥和幸福。  相似文献   

17.
某单位的一位领导,在台上作开展学雷锋活动报告,道理讲得头头是道,可在台下,他做得并不好,对别人讲了又讲的一些要求,他本身就未能自觉做到,这种现象在实际生活中不乏其例。  相似文献   

18.
在科威特中国施工现场。有一位年仅26岁的小伙子,既是采购员,又是司机,既当豆腐加工厂的老板,又当翻译,整天忙个不停。每提到他的时候,职工们都赞不绝口。他就是抚顺市对外建筑总公司的青年民兵董洪祥。董洪祥刚到国外施工时是个炊事班长。在买菜过程中他发现,凡是说阿拉伯语的当地人,商人对他们格外亲,要钱也少。于是,他下决心  相似文献   

19.
1988年6月25日,第三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通俗唱法决赛中,一位质朴的东北青年夺得了一等奖。他就是辽宁电视台选送的营口针织一厂青年民兵李杰。  相似文献   

20.
在龙泉山下,沱江河畔,有一位心系国防,常年默默奉献在民兵预备役建设第一线的武装部长。他就是前不久被四川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军区政治部联合表彰为“四川省首届十佳优秀基层专职武装干部”的四川省简阳市养马镇武装部部长李兴贵。 1986年退伍的李兴贵,对待武装工作仍然有着一股子刚劲。每年征兵期间,他特别注重配合公安机关搞好每一位青年的政治审查,绝不把政治表现不合格的人送到部队。2000年冬季征兵时,有一位青年胡某,体检、政审都合格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说胡某在西安打工期间有偷盗行为,他的打工证明材料是亲戚通过关系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