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凡是同他熟悉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地道的正团职上校“老转”,平易近人,没有任何架子;凡是被他领导的人,都知道他有事不过夜的习惯,雷厉风行,事事有着落;凡是同他共事的人,都知道他热衷技术革新,敬业奉献,是经理的得力助手。他就是转业干部、河南焦作市煤气公司副经理伍方平。 从容入角色 在部队抓军事,他是优秀主官;到地方搞经济,他是行家里手。他以军人特有的应变能力,创造了适应角色的高速度。  相似文献   

2.
2008年3月1日,双休日。他又一次走进那个让他再熟悉不过的院子。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是第多少次来这里了。只知道当兵15年,有14年的节假日大部分都是在这里度过的。只知道他每次到来,老人们脸上溢满了舒心的笑容,孩子们欢呼雀跃。只知道每次来到这里都能找到久违的亲情,都能演绎出一幅“军民一家亲”的动人画面。  相似文献   

3.
做人的姿态     
我对政委马运根一直心存好感。和他朋友相处几年了,知道他出书的意念已久。他嘱我写序,尽管我知道这非我所长,但还是欣然答应。我和马政委相识,大约是在2003年。  相似文献   

4.
大家都知道雷锋是孤儿,可他生前有“家”的事您恐怕不知道吧。近日,笔者到辽宁省辽阳市弓长岭区姑嫂村吕广学家中,听他介绍才知道这一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1942年,北非撒哈拉沙漠,第二次世界大战激战犹酣。有一位军人,他始终戴着一顶缀有两枚徽章的贝雷帽。无论他走到哪里,士兵们立刻能从那熟悉的双徽中知道自己的统帅来了。那些疲惫、饥渴的士兵重新焕发了活力,恢复了士气,因为他们知道统帅在关注着自己,统帅与自己在一起战斗。这双徽成了勇气的象征,这双徽成了一位骁勇善战的将领的象征。他就是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  相似文献   

6.
唐代的时候,有位叫司马承祯的人。他在距都城长安不远的终南山住了几十年。他雅号为白云,以示高洁、脱俗。唐玄宗知道后请他为官,被他拒绝了,于是命人给他盖了一个院落,请他在里面抄写校正《老子》这本书。完成这项任务后,  相似文献   

7.
在黄河岸边的山东省高青县.提起“最美民兵”,大家都知道他叫郭佩军。他一个人从湍急的支脉河中.救出了落水的双胞胎兄弟。  相似文献   

8.
学学吕端典宅嫁女陈耀春宋朝吕端一生为官40余年,曾两朝为相,尽心辅佐太宗、真宗,以致太平盛世。今人大都知道他在大是大非面前有英绝果敢、匡正祛邪之才勇,常以“吕端大事不糊涂”褒扬他为智谋忠诚之士,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个清廉为官的典范。他当宰相时,看...  相似文献   

9.
杜牧作为晚唐著名诗人,是老幼皆知的;而对于他的军事思想却鲜为人知。人们知道他的“诗情豪迈,语卒警人”;①也知道他的诗文大都是“感时愤世”之作,“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对于他的军事思想,虽也有人评论道:“慨然最喜论兵”,  相似文献   

10.
30多年前我在海军航校当学员时,就从教员们的讲课和闲谈中,听到过“余开良”的名字和关于他的战斗故事,知道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首次打破敌机的“圆圈战术”、多次击落击伤敌机,所在的中队曾被誉为“余开良中队”,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旗勋章;知道他  相似文献   

11.
当他出现在3万名被洪水围困的群众面前时,人们不知道他如何能这么快就从150公里外赶到这里;当他一连声地说“我没有及时赶到,心里有愧”时,人们想象不出他一路上曾历经了怎样的艰险。  相似文献   

12.
正半年前的一天,我闲来无事,在学校阅览室无意间翻看了《当代兵团》,由于杂志讲的都是兵团的事,让我感觉很亲切。看到"兵团先锋"栏目时,我惊喜地发现其中刊登了一篇讲述一六七团退休干部余志章为社区居民做好事的文章。我认识余志章老人,以前只知道他很乐于助人,看完文章才知道,原来他  相似文献   

13.
申熙 《政工学刊》2013,(5):75-75
“凌晨四点的洛杉矶”,这是科比的自称。 自从他进NBA以来,长期坚持早晨四点起床练球,每天都要投进一千个球才算结束。因此,当有记者问科比为什么能那么成功时,科比反问道:“你知道洛杉矾早晨四点的样子吗?”记者摇头。“我知道每天洛杉矶早晨四点的样子。”科比说,他的成功完全出于他的勤奋,当大多数人都还在睡梦中时,他已出现在湖人队训练房了。  相似文献   

14.
品味“傻”     
以前看过一则小故事。说的是美国有一位总统叫威廉·享利·哈里逊 ,小时候是个既文静又怕羞的孩子 ,人们都把他看做傻瓜。他们常把一枚5分的硬币和一枚 1角的硬币扔到他面前 ,让他任意捡一个。威廉总是捡5分的 ,于是大家都嘲笑他 ,也在不断证明他傻。直到有一天 ,一位老妇人问他 :“威廉 ,难道你不知道 1角比 5分值钱吗 ?”“当然知道 ,不过 ,如果我捡了那个 1角的 ,恐怕他们就再也没有兴趣扔钱给我了。”看完这个故事 ,当时愣了好一会 ,继而莞尔一笑。这是小孩子的智慧 ,用中国话讲叫“大智若愚”。就是这个小孩子最后成为了总统 ,不知给他…  相似文献   

15.
最近,读到这样一则报道,颇耐人寻味,说的是某乡的老百姓对他们乡长“反弹琵琶”的绝技赞不绝口。所谓“反弹琵琶”指的是,这个乡长对前来找他办事的亲戚朋友都热情接待、不厌其烦,并坚持按原则办事,决不违反法规,而这个乡长就是通过来找他办事的这些亲戚朋友体察到民情,知道现在老百姓最需要什么。如,有亲戚来托他买化肥、买农药,他就知道农民现在买化肥难、买农药难,于是他就派农技部门的人去外地采购了一批质优价廉的农药、化肥。此举既帮了亲戚朋友的忙,又把老百姓的困难给解决了,亲戚朋友乐意,老百姓更是打心眼里高兴。由此,联想到我们…  相似文献   

16.
吴排长1.83米的大个,肩宽背阔,军事素质没得说,带出的兵也是个顶个。他脸长得是棱角分明,和他一起上过街的人都说吴排长有很高的回头率。可他现在连个女朋友也没有。其实连里的兵都知道他本来是有机会的,可惜都错过了。  相似文献   

17.
他在解放战争中作战勇敢,他在大练兵运动中誉满全军,他在十年动乱中饱受摧残,他在拨乱反正中重获新生,他就是郭兴福--郭兴福教学法的主要创立者.这个曾经让人们耳熟能详的英雄人物,却少有人知道他的身世.  相似文献   

18.
开路先锋     
1936年春,黑龙江省泰来县出现了一个疯疯癫癫的老头儿,人们都叫他“阚疯子”。事后,人们才知道,这老头儿是杨靖字领导下的东北抗联的师长、金日成将军的亲密战友,他装疯卖傻,为了发展革命队伍。接着,他把两个儿子带到东北抗联长白山支队去了.他就是长白山支队司令员阚子祥.尔后。他的孙子阚青山也应征入伍了。本文叙述的,就是阚青山的事迹。  相似文献   

19.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美国第34任总统。他是继格兰特总统之后第二位职业军人出身的总统,也是到目前为止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当上总统的五星上将。二战后期他出任盟军远征军最高司令,发动诺曼底登陆并指挥盟军最终打败德国。这是我们熟知的艾森豪威尔。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一串串夺目光环背后他晋升过程中的曲曲折折,很少有人知道这样一位著名统帅在年轻时差一点就过早结束了军旅生涯。  相似文献   

20.
他患有原发性肝癌、肝硬化等诸多顽疾他知道自己离不开牧区,他要用生命诠释一个共产党员的深刻内涵……初秋的傍晚,晚霞绮丽,苍穹拉下最后一道幕帘。农五师八十四团畜牧服务中心主任张宝玉,从赛里木湖夏牧场坐了3个多小时的汽车赶到家时,已是筋疲力尽。当他想到139户转场的少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