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是美国海军70~80年代设计建造的一级大型导弹驱逐舰,首舰于1972年11月开工、1975年9月建成入役,舰名“斯普鲁恩斯”(DDG 963Spruance)源自美国二战英雄雷蒙德·斯普鲁恩斯(Raymond A.Spruance)海军上将。中途岛海战中,斯普鲁恩斯指挥第16航母特混舰队击沉日本航母4艘,从而扭转了太平洋战局,1945年他被晋升为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舰虽然以反潜  相似文献   

2.
莱特湾海战是历史上最大的海战。太平洋战争期间,美、日海军于1944年10月在菲律宾莱特湾附近海域进行的规模空前的大海战。1944年10月20日,美军由D.麦克阿瑟上将指挥在菲律宾中部莱特岛登陆,开始实施菲律宾战役。此次战役由第7舰队(司令为T.C.金凯德海军中将)担任护航,第3舰队(司令为W.F.哈尔西海军上将)担任支援和掩护。美军出支航母舰35艘、战列舰12艘,、巡洋舰26艘、驱逐舰144艘、潜艇29艘、舰载机1280余架。日军根据“捷1号”作战计划,由小泽治三郎海军中将率第3舰队、志摩第3舰队、志摩清英海军中将率5舰队分别从赖户内海和奄美诸岛,栗田健男海军中将率第2舰队从新加坡向菲律宾附近海域集结,准备进行反击。日军共投入航空舰4艘、战列舰9艘、巡洋舰21艘、驱逐舰35艘、潜艇17艘、飞机716架(其中艇载机116架)。此役,日军航空母舰4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10艘、驱逐舰9艘、潜艇7艘被击沉.损失飞机500架,伤亡约1万人;美军航空母舰3艘、驱逐舰2艘、护卫舰1艘被击沉,损失飞机100余架,伤亡2800余人。美军从此掌握了菲律宾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制海制空权为占领整个菲律宾奠定了基础日本海军则遭到毁灭性打击,不再对美国海军构成重大威胁。  相似文献   

3.
1943年1月,日军在位于南太平洋的腊包尔港和布因港集结兵力。由于美日在瓜岛争夺正酣,坐镇珍珠港的美军高层推测日军即将作困兽之斗。刚刚接替戈姆利将军担任美南太平洋战区司令的哈尔西上将认为,虽然美军已经控制瓜岛,但仍需更多增援部队以防意  相似文献   

4.
莱特湾海战是太平洋战争中日美双方海军的最后一场决战,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战。战前形势波谲云诡,错综复杂;战役进程跌宕起伏,充满悬念;战争结局出人意料,发人深思,充分展现了战争特有的魅力。 兵强马壮,美军直指莱特岛 1943年初,以美国为主的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转入战略进攻,经过一年多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战场上的绝对优势,进攻锋芒直指菲律宾。菲律宾位于双方战线中部,是由日本本土至其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基地——东印度群岛的咽喉。为了割裂日本战争布局,“像瓶塞一样”地堵死日本赖以生存的战略物资补给线,美军决心于1944年10月登陆莱特岛,进而夺取整个菲律宾群岛。其中,美海军的作战计划是:由海军中将哈尔西指挥的美国海军主力第3舰队(17艘快速航空母舰、6艘战列舰、15艘巡洋舰和58  相似文献   

5.
美国认为,大西洋、太平洋是通向欧亚两洲的交通枢纽和必经之地,是保障美国安全最重要的地区、为称霸两大海洋,美军于1941年成立了两洋舰队,当时分别编有第1、3、5、7、9及2、4、8、10、12各5个作战舰队。目前,两洋舰队下辖第2、3、5、6、7舰队。东亚的前沿部署力量——太平洋舰队太平洋舰队辖区范围包括整个太平洋、印度洋海域,约2.4亿平方千米。其司令部设在夏威夷的珍珠港,下辖第3、7舰队,拥有“小鹰”号、“星座”号、“卡尔·文森”号、“林肯”号、“斯坦尼斯”号航母。太平洋舰队司令负责指挥第3、7舰队的作战行动,并为第3、7舰队及第  相似文献   

6.
1944年2月,美军中太平洋第5舰队采取突然闪击战术,袭击了日军驻守的特鲁克岛,为美军太平洋战略反攻铺平了道路。此战,由于美军准备充分,战术得当,使特鲁克岛成了日本人的“珍珠港事件”。  相似文献   

7.
1944年秋,麦克阿瑟率领西南太平洋部队北上猛攻。尼米兹则指挥太平洋舰队步步向西横扫。两支劲旅形成钳状攻势,迅速逼近菲律宾东海面,10月在菲律宾湾展开了莱特大海战。这次海战决定着太平洋战争的最终命运。 此役,美国哈尔西将军率领18艘快速航空母舰、6艘新型战列舰,还有轻重巡洋舰和驱逐舰共100余艘,再加上登陆用舰艇900余艘、飞机1300余架。这样大的舰群机群、这样大的气势是史无前例的。 日本联合舰队共有水上舰艇77艘、飞机900余架,实力不到盟军的一半。  相似文献   

8.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到日本投降,在激烈的太平洋战争中,美日双方唯一一艘幸存下来的航空母舰就是“企业”号。1941年12月7日拂晓,“企业”号在三艘重型巡洋舰和九艘驱逐舰的护卫下,行进在夏威夷群岛以西大约200海里的太平洋海面上。舰长默里海军上校和特遣舰队司令哈尔西海军少将率领着舰队,给距珍珠港以西两千海里的威克岛送去了12架歼击机。完成  相似文献   

9.
宋平 《军事文摘》2023,(11):74-79
<正>美海军太平洋舰队是美军在亚太地区的主要军事力量,其关注范围包括整个太平洋、印度洋海域,约2.7亿平方千米。舰队司令部设在夏威夷的珍珠港—希卡姆联合基地,其行政方面统领第3、第5、第7舰队,作战方面指挥第3、第7舰队的作战行动,拥有约13万兵力、1200架飞机和200艘军舰。2021年5月6日,美国国防部任命海军中央司令部司令塞缪尔·帕帕罗中将(Samuel John Paparo Jr)出任第37任太平洋舰队司令一职,并为其晋升上将军衔,自上任以来,帕帕罗的举动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0.
人鳄大战     
一九四五年二月中旬,太平洋战争已接近尾声。在孟加拉湾海域巡逻的英国舰队,截获了一支企图从海上撤回日本的侵缅日军舰队。他们将日军的几艘护航炮艇击沉后,装有一千多名日军的两艘运输船,却把日军安全地运到了一个叫兰里岛的小岛上。上岛后  相似文献   

11.
图解世界     
《当代海军》2005,(5):40-43
01 美海军“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首舰退役美海军于3月23日在佛罗里达州的梅波特港举行仪式,宣布“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首舰“斯普鲁恩斯”号正式退役。已服役近30年的“斯普鲁恩斯”号参加过美国对伊拉克的“沙漠风暴”行动和“伊拉克自由”行动、以及对阿富汗的“持久自由”行动,在大西洋、加勒比海、地中海、海湾、以及欧洲海域曾经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赵宇 《当代海军》2005,(2):52-57
第三部分战役指挥体制在辖区内,如有战争爆发,第7舰队与太平洋舰队、太平洋总部、参谋长联席会议,甚至美国总统之间如何协调指挥,怎样做到上行下达,这就牵扯到美军指挥程序、体制以及海军特殊的指挥序列问题。指挥程序美军的统帅机构由总统、国家安全委员会、国防部及其所属的参谋长联席会议和陆、海、空三军种部以及各联合司令部和特种司令部组成。美国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是全军的最高统帅。总统通过国防部的军政、军令的个系统领导和指挥全军;通过陆、海、空三军种部对全军实施行政领导;通过参谋长联席会议和联合及特种司令部对全军实施作战指挥。美军的指挥程序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正常指挥程序。即总统→参谋长联席会议→各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海军的五大舰队中,第七舰队是作战能力最强、作战范围最广的一支特混舰队。这支舰队由航空母舰战斗群、两栖舰艇编队、登陆部队。潜艇编队、后勤编队、巡逻侦察编队组成,主力部署在远离美国本土上万海里的西太平洋地区,是一支典型的前沿部署舰队。在实现美军“由海到陆”战略意图中,第七舰队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历史沿革 美国第七舰队组建于 1943年3月 15日,是由当时西南太平洋部队改名而来的,如今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前沿部署舰队,负责的区域包括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第七舰队多次参加太平洋作战,其中包括第二次世界大…  相似文献   

14.
美国在从加利福尼亚湾到非洲东岸的这片辽阔洋面上,部署了10多万人的部队、上百艘战舰、千余架战机,有着星罗棋布的岛屿基地,编织着一条环太平洋的“海上马其诺防线”。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称——驻太平洋美军;而其中的“主心骨”就是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太平洋上惟一的超级舰队美国海军的主战兵力按行政序列可编为太平洋舰队和大西洋舰队两大战略集团。庞大的两洋舰队又下辖数目不等的舰队,其中,太平洋舰队下辖第三、七  相似文献   

15.
<正>发生在太平洋战争期间的一系列岛屿争夺战普遍呈现出血腥残酷的局面,美军虽然是这些战斗的胜利者,但取胜往往都伴随着重大的伤亡代价。不过提尼安岛之战可以算是一个例外,美国海军陆战队以相对轻松的姿态获得了完胜,以致于海军上将斯普鲁恩斯称此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构思和执行最出色的两栖作战”。  相似文献   

16.
1944年10月,莱特湾大海战,日本海军祭出“苦肉计”,企图以航母为饵吸引美舰队主力,然后集中其他舰艇消灭美军登陆兵力。脾气火暴的美海军上将“公牛”哈尔西果然中招,其主力悉数全速向北追击。留在莱特湾内的只有少数驱逐舰和护卫能力薄弱的护航航母。10月25日拂晓时分,当日舰队主力悄悄溜过圣贝纳迪奥海峡,杀气腾腾扑向麦克阿瑟的登陆部队锚地时,一艘美国驱逐舰却挡住了其去路——  相似文献   

17.
1941年12月7日,日军对夏威夷瓦胡岛上的珍珠港美军太平洋舰队发动突袭。这一战惊醒了美国人独善其身的美梦,迫使美军正式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轴心国的最后失败。但美国一著名海底探险家最近披露一个惊人内幕:珍珠港美军在遇袭的45分钟前,曾发现日本潜艇踪迹并加以攻击,此事虽立即上报美军指挥高  相似文献   

18.
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在过去几个月中连战连胜,头脑开始发昏,天真地以为日本海军必将以压倒的优势取得决定性胜利。为了达到一举消灭美国太平洋海军主力的目的,日本又悍然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进攻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一个是位于太平洋中部的中途岛,另一个是美国北部国土阿留申群岛。为此,日军动用了比偷袭珍珠港大得多的攻击力量。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大将的作战方案雄心勃勃:把整个舰队划分成6支独立舰队,发动一场连锁攻势,作战范围从马利亚那群岛延伸到阿留申群岛。 按照日本大本营海军军令部的综合分析判断,1942年5月上旬,日军与美军在中途岛的整个实力对比为4:1,美军处于劣势,无法与日军抗衡。如果攻占了中途岛,就取得  相似文献   

19.
今年9月3~4日,24小时内美军两次对伊拉克进行导弹袭击,共发射“战斧”导弹71枚,其中第1次44枚,第2次27枚。发射平台除空军的两架B-52轰炸机和潜艇“杰斐逊城”号外,主要是美国在海湾的3艘导弹驱逐舰:“阿利·伯克”级的“拉布恩”(Laboon)号和“拉塞尔”(Russell)号,及“斯普鲁恩斯”级的“休伊特”(Hewitt)号。“战斧”导弹是一种巡航导弹,它主要有3种型号:  相似文献   

20.
太平洋战争后期,随着美军越岛作战的节节胜利,日军已经完全丧失了战场上的主动权。为了挽回败局,一小撮丧心病狂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从一个驾机撞沉美舰的飞行员的“英雄行为”中得到启示,疯狂地组织了一批又一批的自杀飞机,用飞行员的血肉之躯和庞大的美军舰队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