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国际●1日,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在平壤宣布,朝鲜将重返六方会谈,但前提国内条件是朝鲜和美国在六方会谈框架内讨论解除金融制裁问题。●5日,伊拉克高等法庭在首都巴格达绿区再次开庭,对涉及“杜贾尔村案”的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及其他7名被告做出判决。法  相似文献   

2.
国际●2日,日本政府采取租借方式从日本国民手中获得对钓鱼岛的管理权。中国外交部向日本提出严正交涉。●3日,美国拒绝朝鲜方面最新提出的关于双方签署一项互不侵犯条约建议。8日,朝鲜中央通讯社发表社论称,美国的对朝政策正在逐步增加在朝鲜半岛爆发核战争的危险。10日,朝鲜重申任何制裁朝鲜的决定都将被视为对朝宣战。10日晚上,国家主席江泽民应约与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江泽民指出,不赞成朝鲜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1日,朝鲜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决定生效。●4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呼吁制止以色列在耶路撒冷附近修建"柏林墙"。●5日,以色列特拉维夫发生两起自杀性爆  相似文献   

3.
1997年10月底以来,由于伊拉克禁止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中的美国成员入境,并禁止已在伊拉克的美国武器核查人员执行核查任务,伊美关系陷入危机。11月3日,美国防部发言人宣布,美国驻海湾部队,包括“尼米兹”号航空母舰编队和主要以沙特为基地的200多架战斗机已作好随时参战的准备。14日,美总统克林顿下令,在地中海水  相似文献   

4.
2002年11月8日,一直以强硬态度抵制联合国武器核查的伊拉克突然宣布接受联合国1441号决议,准许核查人员进入伊拉克执行武器核查。伊拉克的这种态度使其暂时避免了遭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武力打击,但是却没有实质上消除战争威胁。自从2002年10月10日和11日美国参众两院以压倒多数票相继通过授权美国总统布什在必要时使用武力,解除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的威胁,并迫使伊拉克履行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有关决议后,舆论普遍认为,该决议的通过,等于给布什总统一张授权对伊拉克动武的“空白支票”,使得美英朝着军事打击伊拉克迈进了实质性的一步。伊拉克的突然接受核查,明显是萨达姆最终屈服于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的武力威胁。导致萨达姆屈服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其武装力量在近10年的制裁中的严重衰败,尤其是伊拉克防空系统的严最衰败。  相似文献   

5.
(2006年6月1日至6月30日)国际●3日,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在与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通电话时表示,伊朗已经做好与有关方面进行无任何先决条件的关于核问题谈判的准备。●7日,伊拉克“基地”组织领导人扎卡维在美军空袭中被炸死。12日“基地”组织发表声明,称已任命了新的领导人  相似文献   

6.
(2008年4月1日至4月30日)●1日,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发言人说,据最新统计,伊拉克国内难民人数现已超过277万,其中150万人是在2006年和2007年间沦为难民的。●3日,伊拉克什叶派宗教人  相似文献   

7.
9月16日,一直在武器核查问题上坚持强硬立场的伊拉克突然通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宣布将无条件允许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恢复工作。此间分析人士认为,伊拉克政府在武器核查问题上软化立场是一种无奈而明智的选择,意在回避同美国迫在眉睫的军事对抗。 自推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后,美国在战略和战术上均把“反恐”矛头直指伊拉克。美国总统布什年初先将伊拉克列为“邪恶轴心”国家之首,随后多次公开宣称要使用“各种手段”改变伊拉克政权。美国准备再次攻打伊拉克的主要理由就是后者拒绝接受联合国核查,继续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美国利益和地区安全。  相似文献   

8.
英国首相布莱尔近来在国际舞台上相当活跃,他不仅忙于与美国总统布什共商“倒萨”大计,而且不时替布什四处游说寻求国际社会支持。9月5日美英战机对伊拉克防空基地进行了空袭。空袭是在布莱尔首相与美国总统举行关于战争的首脑会晤两天前发动的。9月10日,布莱尔对伊拉克下了最后通牒:他和美国总统布什将通过联合国解决伊拉克拒绝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入境问题,如  相似文献   

9.
国际●3日,因发表"美国向长崎投放原子弹是无奈之举"的言论,日本防卫省挂牌的首任防卫大臣久间章生辞职。●6日,朝鲜外务省发言人说,朝鲜目前正在做好提前关闭  相似文献   

10.
自1997年10底以来,联合国对伊武器核查危机四伏。美国厉兵秣马,随时准备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伊拉克则软磨硬抗,并发誓要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竭尽全力”自卫。于是,海湾危机愈演愈烈,从而成为当前国际社会中的热门话题。 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是海湾战争的后遗症。海湾战争后,为了惩罚伊拉克,联合国安理会于1991年4月3日通过第687号决议,继续对伊拉克进行经济制裁,并要求伊拉克在国际监督下销毁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包括所有核、生、化武器和射程在150公里以上  相似文献   

11.
国际 1日,尼泊尔国王宣布,解散由谢尔·巴哈杜尔·德乌帕首相领导的联合政府,并将组成 由他本人领导的新政府。 8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领导人宣布结束以巴暴力冲突。 9日,美国国务卿赖斯表示美国不接受伊朗在核问题谈判中拖延时间的做法,并敦促伊朗放弃 核计划。13日,伊朗拒绝了欧盟以放弃建造重水反应堆来换取欧盟援助的轻水反应堆的提议。 10日,朝鲜宣布无限期中止参加朝核问题六方会谈。17日,朝鲜官员表示,只要美国承诺相互尊 重和互不干涉内政,朝鲜有意参加六方会谈等任何形式的会谈。 13日,伊拉克大选结果正式揭晓,什叶派政党联盟"伊拉克团结联盟"得票居首。 16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签订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  相似文献   

12.
数字Numbers 68亿美元1月10日,美国总统布什向国会申请68亿美元,用于支持他即将宣布的对伊拉克新政策,包括向伊拉克增派2.15万名士兵和支援伊拉克重建。其中56亿美元用于增兵计划,12亿美元用于支援伊拉克重建项目。首批增派部队将在今后5天内进入伊拉克。按计划,伊拉克政府也将在2月份向巴格达增派3个旅的兵力,以配合美国的增兵行动。  相似文献   

13.
国际 1日,韩国宣布朝鲜同意举行由中、朝、美、韩、日、俄参加的有关朝鲜核问题的六方会谈。27日,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29日,六方会谈闭幕,各方认为会谈是有益的。3日8时,俄罗斯莫兹多克市军医院爆炸现场搜救工作已经结束,死亡人数增至50人。6日上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在哈萨克斯坦的乌恰拉尔市举行联合反恐军事演习。13日,阿富汗南部发生一起客车爆炸事件,15人死亡,8人受伤。14日下午,美国东北部地区和加拿大部分地区发生大面积停电。19日下午,联合国驻伊拉克办事处所在的运河饭店发生爆炸,至少造成20人死亡、数十人受伤;联合国伊拉克问题特别代表德梅洛在爆炸中身亡。21日,以色列军队出动武装直升机袭击打死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高级官员阿布·沙纳布。22日,中国外交部就齐齐哈尔日本遗弃毒剂致中国公民死亡一事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25日,印度孟买发生多起汽车爆炸事件。  相似文献   

14.
时事月报     
国际·国内·兵团(2007年1月1日至1月31日)●2日,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称,西方国家如因核问题而对伊朗发动军事攻击,将遭到伊朗的严厉还击。●5日,美国国务卿赖斯表示,参加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有关各方正在为复会进行密切磋商。如果朝鲜为实现无核化采取更加建设性的态度,六方会谈可望很快复会。  相似文献   

15.
国际 1日下午,胡锦涛出席在法国埃维昂举行的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本世纪头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要翻两番。3日上午,胡锦涛抵达哈萨克斯坦访问,同纳扎尔巴耶夫总统举行会谈。4日,美、以、巴三方在约旦的亚喀巴举行会晤,正式启动中东和平"路线图"。12日,美军飞机轰炸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北150公里处的"恐怖分子"训练营,随后,美陆军101空降师发起攻击,受到敌方抵抗。20日,美国表示将保留通过军事手段制止伊朗发展核武器的权利,21日,伊朗宣布:所有核设施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检查人员开放。25日,英军要求伊拉克马扎尔镇的民事领导人在48小时内交出杀害6名英军士兵的武装分子。29日,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就以军从加沙地带撤军举行会谈。  相似文献   

16.
《国防科技》2003,(4):93-94
海湾战争结束后,联合国安理会于1991年4月3日透过687号决议,要求伊拉克销毁包括化学、生物武器在内的所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成立联合国销毁伊拉克化学、生物和核武器特别委员会,负责监督该协议的执行。同年5月,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开始在伊境内进行实地  相似文献   

17.
1日江泽民陪同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兼部长会议主席菲德尔·卡斯特罗参观上海浦东新区。2日中国和科特迪瓦建交20周年,江泽民与巴博总统互致电函庆祝。3日伊拉克将向联合国递交生化武器新报告。4日江泽民应约与德国总理施罗德通了电话。双方就伊拉克问题交换了意见。6日江泽民应约与法国总统希拉克通了电话。双方重点就当前伊拉克局势交换了看法。7日江泽民在中南海会见西班牙王后索菲娅。  相似文献   

18.
1 95 2年 1 1月 ,艾森豪威尔在选举中获胜 ,当选为美国第 3 4届总统。为了兑现在竞选中发出的“尽快地和体面地停止朝鲜战争”的承诺 ,艾森豪威尔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步骤 ,恢复和推动了朝鲜停战谈判。 1 95 3年 3月 5日 ,斯大林逝世。苏联政府随即改变了对朝鲜停战谈判的态度 ,促使中方在战俘问题上让步 ,双方最终达成停战协议。美苏首脑的更迭对朝鲜战争的进程和停战的实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联合国对伊核查过程中,“萨默德”Ⅱ导弹一时间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2月14日,联合国监测、核查和视察委员会(监核会)主席布利克斯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在向安理会提交的第二份关于对伊武器核查报告中说,经联合国导弹专家鉴定,“萨默德”导弹射程超过了150公里,违反了安理会有关决议的规定。2月16日联合国在伊拉克的武器核查人员核查了伊拉克境内至少12个可疑地点,查封了一批伊拉克“萨默德”导弹并对导弹进行了标记和记录。2月18日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核查了伊拉克5处生产违禁导弹的场所,并封存了几十枚导弹。2月22日,布利克斯对伊…  相似文献   

20.
国际1日,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播放萨达姆讲话的录音磁带,萨达姆否认与发生在纳杰夫的爆炸事件有关。2日,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宣布,将首次组阁。23日,伊拉克临管会发表声明:决定限制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和阿联酋阿拉伯电视台在伊拉克的采访报道活动。6日,阿拉法特接受巴勒斯坦政府总理阿巴斯的辞呈。8日,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主席库赖出任新总理。11日晚,以色列政府决定驱逐阿拉法特。16日,美国否决反对驱逐阿拉法特的安理会提案。1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不要驱逐阿拉法特。8日,新加坡发现非典疑似病例。17日,被确诊的非典患者康复出院。10日,瑞典外交大臣安娜·林德遇刺身亡。10日至17日,德国总统约翰内斯·劳应胡锦涛主席的邀请,对中国进行首次国事访问。17日,联大拒绝将台湾"参与"联合国提案列入议程。23日,上海合作组织六国总理在北京会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