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大型消磁站设计中消磁兼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大型消磁站的消磁兼容性,基于通电线圈磁场计算,分析大型消磁站补偿线圈安匝组合,提出磁探头的布局问题,为大型消磁站消磁线圈的计算设计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磁隐身坦克的核心元件——同轴密绕消磁线圈的使用性能。实验室对其消磁效应的数据分析表明:同轴密绕消磁线圈能够消除坦克周围因被地磁场磁化而产生的磁场标志,其中近轴区域的消磁效果更为明显;如果在消磁线圈中通入反向电流,消磁物体的磁场反而会增强,呈缓慢磁化的趋势,这与电磁场理论相符。本实验设计的消磁线圈属于一种新功能的电磁装甲,能提高坦克在电磁战中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数值计算方法精度难以保证、双航向及两地测量法难以实施、地磁模拟法测量精度与所模拟的地磁场均匀度高度相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体单元与测点间磁场映射关系的舰艇感应磁场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消磁站已有的地磁补偿线圈产生磁场来对船体进行磁化,且不需要线圈产生的磁场在舰艇所占区域内均匀,因而大大降低了在单一航向上准确测量舰艇感应磁场的难度。仿真分析和实验室实验的结果均表明:该方法测量精度高、测量步骤简单、易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4.
传统消磁方法存在舰船系留时间长、机动性和隐蔽性差等弊端,舰船动态消磁法是解决这些弊端的有效手段。其基本思想是:使舰船慢速通过由平铺在海底的组合式消磁线圈所产生的磁场空间,从而达到在运动中消磁的目的。模型实验证明,动态消磁法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使舰船磁场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分布式消磁系统绕组补偿电流快速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舰船的大型化和舰船消磁技术要求的日益提高,消磁系统向分布式发展,消磁线圈的数目越来越多,绕组补偿电流调整的实时性要求也愈来愈高.针时这一特点,建立了消磁绕组磁场的数学模型,引入二分搜索法来快速调整绕组补偿电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快速调整消磁绕组补偿电流,且消磁效果好.此外,该算法原理浅显易懂,编程简单明了...  相似文献   

6.
双壳体潜艇的磁化特征与单壳体潜艇有较大区别,为了将其磁化特性分析清楚,建立了双层圆柱形铁壳桶的简易潜艇模型,并将其放置于地球磁场环境中,利用通电线圈产生的强大磁场对潜艇模型进行局部磁化;然后,以潜艇垂向磁场变化量作为分析对象,并结合舰船磁场规律、磁滞特性、退磁场等理论,对双壳体潜艇的磁场变化规律进行了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壳体潜艇的外壳磁化规律近似于单壳体潜艇,而由于外壳屏蔽地球磁场,内壳几乎只受到线圈磁化影响。该结论可以为舰船消磁作业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消磁技术堪称奇,舰艇穿上隐身衣;磁雷眼睛观不见,探测难倒反潜机。无形之中保生命,以防为攻强战力。幕后英雄消磁兵,钻研磁场探奥秘。如果说,舰艇消磁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那么消磁兵就如同"神兵天将",为战舰"驱魔降妖"。军舰受地球磁力和机器运转、海水拍打等内外力作用,逐渐形成较强磁场,这对军舰而言是潜在的威胁。而舰艇消磁就是使这种威胁降到最低的一种重要  相似文献   

8.
利用实时测量的内部磁场值准确推算出外部空间目标磁场值是潜艇实现闭环消磁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虚拟磁源法,得到了表征潜艇内外空间磁场变化量之间关系的表达式。对利用积分方程法模拟得到的潜艇模型内外空间磁场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用内部数据推算得到的外部空间磁场与仿真数据几乎完全吻合。在实验室用潜艇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验,推算数据与实测数据依然吻合,相对均方根误差最大为6.5%,该方法可用于潜艇闭环消磁中外部空间磁场推算。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行综合消磁法在使用中存在结果磁场稳定性不尽理想的问题,通过对铁磁材料中磁矩在综合消磁过程中角分布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发现铁磁物体中磁矩的分布与外磁场的方向相关.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多方向消磁方法,即使铁磁物质的磁矩处于二维空间旋转磁场中,在交变磁场衰减到0之后,磁矩在各方向的分布相对综合消磁更趋均匀,从而可以提高结果磁场的稳定性.同时,讨论了在工程中如何实现交变磁场旋转和衰减的问题,并对结果磁场的稳定性考察方式提出了磁场冲击法.实验证实:旋转消磁较传统消磁能提高结果磁场的稳定性,且在实验室中可以使用磁场冲击方式对磁场稳定性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0.
以磁引信炸雷探测并攻击坦克等铁磁目标为应用背景,在对坦克磁场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针对目标磁信号强弱可以灵活调控灵敏度的磁引信,分析该引信的可控载流线圈与坦克磁场的相互作用,计算出引信线圈在坦克磁场中所受到的偏转力矩,并对该力矩在三维空间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模拟,根据数值计算结果提出了提高探测灵敏度的基本方案,为后续试验研制该类新型磁引信及“磁隐身”坦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解决闭环消磁绕组电流优化计算问题时,会面临将外部磁场推算误差带入电流反演计算或完备的基函数难以确定等问题。为了降低这些因素对舰船最终补偿效果的影响,从智能优化的角度出发,在讨论散布常数对模型预测误差的影响后,确定了适宜的散布常数,建立了内部磁场与补偿电流之间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预报模型。该方法通过样本对网络进行训练,无须推算内外磁场,就能直接得到使绕组磁场与目标磁场拟合误差最小的补偿电流向量。对比其他数值建模方法,其换算精度有所提高,且选择不同的同维向量作为基函数对补偿结果影响较小。船模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舰船消磁系统S矩阵及其测量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建立了舰船消磁系统舰磁干扰量模拟法的S矩阵数学模型 ,该模型可以用来模拟产生任意地磁场作用下和舰船任意姿态时消磁系统电流变化关系 .提出了利用不同主航向上舰船消磁系统电流与横摇角、地磁场和感应干扰量的变化关系来测量和分析S矩阵元素的方法 ,为解决舰船消磁系统快速抗干扰和跨纬度区调整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  相似文献   

13.
舰船任意姿态下消磁系统电流变化关系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推导出舰船消磁系统电流在任意航向上有纵倾和横摇时的变化关系;利用主磁航向上消磁系统电流与各干扰量以及地磁场的联系,提出了在磁东航向上利用舰船横摇时消磁系统电流变化关系对垂向感应干扰进行分离的方法,为在同一地点实现对舰船消磁系统跨纬度区抗干扰调整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4.
目前,常用的消磁系统调整方法一般都是针对舰艇磁场进行的,而较少考虑磁场梯度。为改善舰艇的磁隐身性能,应当同时考虑两者的有效衰减,由此确定的电流优化调整问题为多目标优化问题。为解决该问题,首先采用一种基于多种群搜索策略的微粒群算法分别求解两类目标函数的最优值,并将这两类最优值作为目标函数的归一化常数,然后选取一组适当的权重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并采用多种群微粒群算法求解该单目标优化问题。最后,采用一个典型的消磁系统优化调整问题来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能够实现舰船磁信号的削减,同时还能有效抑制舰船磁信号的波动。  相似文献   

15.
用欧拉角和矩阵变换方法导出了三分量磁传感器坐标系o—xyz与地磁坐标系O-XYZ有任意旋转关系时的磁场转换公式。用此公式分析了消磁系统中电子型消磁电流调整器的三分量磁传感器非理想放置时,对舰船消磁系统控制信号的影响,认为该影响在抗干扰调整过程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利用舰船感应干扰系数矩阵和消磁系统传感器检查绕组电磁常数定义了舰船消磁系统模拟特征矩阵———S矩阵.进一步阐述了用S矩阵模拟产生舰船消磁系统在任意地点和任意姿态下的真实消磁电流的原理方法.在定义消磁系统电流状态矩阵基础上,推导了S矩阵各元素新的数学表达式,从而得到S矩阵一种新的求解和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