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针对当前蓝军建设逼真度不高、对抗性不强、训练样式难以满足体系作战要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蓝军作战行为模型构建技术.首先,本研究基于当前国内外蓝军建设实际,分析了军队智能蓝军模型建设需求;其次,聚焦蓝军合成兵种营,根据智能蓝军建模规律提出智能蓝军模型技术框架,分析了智能蓝军作战行为建模的真实性和对抗性要求,围绕要求...  相似文献   

2.
依托基地建设专职模拟蓝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基地建设专职模拟蓝军,与各部队展开实兵对抗训练,是基地职能拓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部队实战能力的有效手段.基地组建专职模拟蓝军,必须以部队担负的作战任务为牵引,符合战略规划,科学确定建设思路;必须围绕主要对手,加强战法训法研究,模拟形神兼备的强劲作战对手;必须提高使用效能,紧盯外军发展动态,充分发挥模拟蓝军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海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和新型作战力量建设的需求,立足武器装备试验训练改革实践,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假想敌部队的历史沿革、主要做法和经验启示,从现实需求、职能使命、愿景目标、投入重点、建设方式、能力要素、力量编成、指挥关系等方面提出海军试验训练蓝军体系建设的总体构想,探讨了运用方式定位、关键任务分解、战场环境构建、仿真推演设计、实施程序规划等试训蓝军运用模式,为海军试训蓝军体系建设与运用的顶层设计和创新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为了满足海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和新型作战力量建设的需求,立足武器装备试验训练改革实践,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假想敌部队的历史沿革、主要做法和经验启示,从现实需求、职能使命、愿景目标、投入重点、建设方式、能力要素、力量编成、指挥关系等方面提出海军试验训练蓝军体系建设的总体构想,探讨了运用方式定位、关键任务分解、战场环境构建、仿真推演设计、实施程序规划等试训蓝军运用模式,为海军试训蓝军体系建设与运用的顶层设计和创新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最近,这个师成功地组织了红军加强摩步团进攻与蓝军加强机步营防御首长机关(携带通信工具)室内沙盘兵棋对抗演习。组织这种团级规模的合同战术演习在该师尚属首次。为了搞好这次演习,他们在课题新、难度大、要求高、无经验借鉴的情况下,认真学习研究,积极探索总结,把对抗训练作为提高首长机关分析判断和决策指挥能力的突破口,从现代战争作战指挥领域广、判断决策要求高、组织指挥复杂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蓝军”的合成体才是红军对抗主体的思路,使对抗训练有了明确的目标。为了使演习演得实、抗得活,他们认真研究了“蓝军”作战思想和战术手段,并对“蓝军”的防御体系、工事构筑、兵力运用等进行了重点研究,在演练中切实按照“蓝军”的作战原则进行训练。从而避免了以红军战术对红军战术的局面。演练中,他  相似文献   

6.
从形似到神似、从模仿到超越,一支形神兼备、全时作战、全域到达的新型空中“蓝军”展翅蓝天—— 黄秋,华北某飞行试验训练基地,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红蓝对抗打响。“蓝军”战机迅速与各个作战单元形成火力网,抢占制空权。空军首支专职歼10“蓝军一首次亮相,便以出色表现赢得了对手的尊重。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水陆坦克分队渡海登岛作战突击上陆阶段,战场环境影响射击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结合蓝军假想的防御阵地编成、工事构筑、障碍物设置及装备性能等海岸防御的特点和红军水陆坦克不同作战环境下,各弹种对假想蓝军不同目标的射击分析,提出水陆坦克分队突击上陆各时节的火力运用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为背景,研究了空军战役指挥训练信息系统建设需求。新型空军战役指挥训练信息系统环境包括实验设计与分析环境、作战筹划分析环境、作战指挥推演分析环境、评估研讨分析环境、训练数据管理环境、多方对抗导调控制环境、作战行动仿真环境、蓝军作战仿真环境、虚拟战场地理信息环境、层次化多分辨率模型框架、大规模在线并行仿真框架和联合训练交互接口等内容。新型空军战役指挥训练信息系统要支持作战体系融合训练、研讨式决策能力训练、指挥所对抗训练、多军兵种联教联训、作战实验性训练和作战计划评估性训练等6种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9.
李波  潘德 《国防科技》2011,32(1):55-57,66
陆军航空兵遂行空中突击作战,具有作战行动隐蔽突然、作战力量多元合成、作战地域开阔深入、作战保障困难繁重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应加强作战理论研究,加强突击力量建设,加强战役战术训练与装备体系建设,增强陆军航空兵遂行空中突击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0.
谢光忠  袁斐 《国防》2004,(9):39-39
新修订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适应信息化战争特点,提出了开展政工作战的要求。民兵作为人民战争的力量基础,也要加强政工作战能力建设,做好政工作战准备。一方面,要提高政治机关和政工干部的素质。省军区系统政治机关和政工干部是民兵政治工作的指导力量,要着眼提高政工作战能力,根据自身的职责要求,大力加强素质建设。要采取集中培训、实践锻炼、专题研讨等方法,开展政工作战研究,并结合实际搞好演练,使各级政治机关和政工干部真正熟悉政工作战的内容、程序、战法和组织指挥。特别是要依据《政治工作条例》规范的内容,按照“紧贴作战任务,紧贴作战对象,紧贴战场环境”的要求,积极而深人地探讨民兵开展“三战”的手段、办法和途径,切实掌握组织领导指挥民兵实施政工作战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统计我国典型油罐火灾案例,计算出实际火场的泡沫灭火剂实战系数,提出了油罐火灾泡沫灭火剂实际用量的3个影响因素:泡沫飞散罐外因素、着火油罐内部影响因素、气候影响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泡沫灭火剂用量评价数学模型,再将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的结果与统计得到的实战系数进行对比,分析误差,有助于消防部队在火灾现场更加科学、合理地调用泡沫灭火剂。  相似文献   

12.
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系统及其组件的物理构造或设计方案 ,文章探讨了 3种典型的体系结构在MIS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射面交叉分析及武器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影响多武器同时射击安全的重要因素——射面交叉的研究,分析了产生射面交叉的原因,建立了射面交叉的判断模型,研究了控制武器的方法,建立了禁止射击信号的产生模型。研究结果对舰艇的总体设计、武器控制以及作战使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某通海阀噪声产生机理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在阀体上镶嵌内支架的降噪措施,并基于CFD原理对该阀内流道进行了仿真计算,获得了阀内流体的压力场、速度场和湍动能场,然后对比了不同安装角度的内支架方案及原阀的流场特点.结果表明:采用安装角度为{105°,150°,105°}的内支架结构能够有效地提高阀内流道的最低压力、减小速度梯度、降低湍动能,从而更有利于防止汽蚀和降低涡流噪声与湍流脉动噪声.  相似文献   

15.
给出了拖曳声纳鱼雷的动力学仿真与控制算法,采用计算效率较高的离散和递推的方法,算法以f1=fn=0为边界条件进行校核,当该条件满足时,就得到了系统的真实运动.加速度修正方法及搜索方向由优化方法给出,在此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也可以获得封闭的解析式方程,只不过系统方程随n的增加会相当复杂.同时给出了基于Gauss原理的方法,并证明了它们之间的等价性.  相似文献   

16.
公安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必须坚持科学的思路和原则,构建监控目标系统、监控组织系统、监控内容系统、监控方法系统、监控制度系统和监控信息系统,并保证整个体系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中心地段修建高层建筑既要考虑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也要考虑和已有地下洞室的相互作用影响.针对重庆某新建高层建筑基础对毗邻的轻轨Ⅱ号线隧洞的相互作用影响,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探讨了在已有地下洞室附近新建高层建筑的相互作用问题,分析了基坑边坡开挖过程、建筑桩基础荷载的施加和已有隧洞这三者的相互影响,得出一些对实际工程技术处理有益的结论,为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尤其是为类似工程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解放战争战略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杰 《军事历史》2002,1(4):3-8
战略,就是"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66页,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战争中,凡属带有照顾各方面和各阶段的问题,都是有关战争全局的问题,即战略问题.在众多的战争指导规律中,战略问题属于高层次的部分,对战争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毛泽东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战争的胜败的主要和首先的问题,是对于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得好或关照得不好.如果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有了重要的缺点或错误,那个战争是一定要失败的."(《毛泽东选集》第1卷,17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相似文献   

19.
加强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工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发挥政治工作直接作战功能、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重要保证。增强政治工作信息系统的防护能力,要建立政治工作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行政管理体系、法规制度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20.
以武警某总队为例,引入经济学中的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两种方法,对其进行军用土地利用结构分析,研究军用土地利用类型的分散或集中程度,判断其下辖单位的军用土地利用专门化程度,进而分析其合理性,对不合理之处给出相应的措施。并得出结论认为,运用以上两种方法所分析的结果一致,都能对军用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分析,且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