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国防部的转型计划将彻底改变美国海军现有的架构。 美国海军官员在接受《简氏国际海军》采访时表示,美海军自己的转型计划是指一个名为“21世纪海上力量”的概念框架。它包括”海上打击”、“海上盾牌”和“海上基地”等3个关键元素。 “海上打击”是指“增强军事力量投送能力,利用网络化传感器、作战系统和战舰等装备加强海基力量的攻击能力”.以实现军力的精确投送并确保提供连续攻击力。 “海上盾牌”是指“通过加强本土防卫能力.获得持续介入沿海地区和向内陆纵深投送防卫力量的能力.确保实现全球防卫的目标”。 “海上基地”是指“提高作战行动的独立  相似文献   

2.
利用火箭将打击载荷或二次平台投送到空间,从太空发起进攻成为未来战争的一种重要作战方式。对于该作战方式,火箭投送轨道优化设计问题异常关键。应用Gauss伪谱法建立了快速投送轨道的优化模型,给出了轨迹快速优化策略并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火箭快速投送轨道优化问题具有很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战略投送作为达成战略威慑和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未来我军作战行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重点阐述提升战略投送能力的意义,认真分析我军战略投送能力不足、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加速推进战略投送能力建设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4.
美国海军学会会报以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维恩·克拉克海军上将的名义,发表了《2010年海军构想》和《2020年海军构想》,之后又于2002年10月号发表了关于美国海军未来发展的另一个纲领性文件——《21世纪海上力量:投送决定性的联合作战能力》。透过这3个文件,人们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当前美国海军建设的新构想。  相似文献   

5.
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作战 ,从作战指挥到作战方式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特别是精确打击、远距离投送和高效能地获取战场信息能力的实现与提高 ,使作战行动带有更强的系统对抗特征 ,军队建设已经开始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无疑 ,军队建设的这种转型必须更加符合作战行动系统对抗的要求 ,必须追求在系统对抗中具有更强的作战能力。为此 ,充分认识作战行动系统对抗的特征十分重要。对于系统对抗应该把握两点 :一是系统对抗要求从作战全局而不是局部来看待、安排和衡量每一个作战行动 ,正如美国国会总审计局在研究未来战争时所指出的“最关…  相似文献   

6.
两栖作战是海军陆战队的基本作战方式。受海岸条件的限制,在运输舰不易靠岸的地区,海军陆战队往往采用两栖突击车(AAV)机动兵力和登陆突击作战,两栖突击车便成为登陆作战的关键装备。传统的两栖作战及作战方式的发展传统作战模式的弊端在先前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常规两栖作战机动概念中,使用两栖突击车从海上发起攻击时,兵力投送被分为3个阶段,即运输舰在海上的机动、从运输舰到海岸的机动和在岸上的机动。由于受  相似文献   

7.
未来渡海登岛作战中的武装力量投送、装备物资运输、海上游击作战、民兵参战支前等任务的完成将需要动员大量的民船来保障。因此,民船动员能力对作战的胜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根据未来渡海登岛作战的客观要求和民船动员的观实状况,在民船动员的平时准备中,应着力提高以下“四种能力”:  相似文献   

8.
作为作战概念开发的核心环节,能力需求分析是针对具体作战问题,分析解决方案,明确能力指标、指标阈值、指标关系等各需求要素的过程。这一分析过程需要以科学合理且具有军事意义的指标体系为支撑,该指标体系不仅要具有传统的目的性、完整性、指标可测性,还要具有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聚合关系与涌现关系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特点。针对上述要求,以“精兵立体投送”作战概念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DoDAF2.0构建了以能力需求为核心的作战概念体系结构模型;然后,着眼能力需求分析的特点,设计了包含三大节点网络的超网指标体系;最后,按照设计的超网结构,基于构建的作战概念体系结构模型,建立了能力需求分析指标体系,并通过对比分析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刘伟  李红军 《国防》2010,(10):71-74
2010年5月25日,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海军陆战队司令和海岸警卫队司令联合发布《2010海军作战概念》,这是美国三大海上力量联合发布的首个作战概念文件。基于当前和未来威胁,该文件提出了美国海军新的顶层概念,诠释了它的核心能力需求,体现出其作战概念的演变和作战能力的发展。新的作战概念的出台,将对美国海军部队的发展和建设,以及未来全球海上安全形势的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战时岸舰导弹作战单元投送定量决策问题,针对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构建了具有时变运输网络特征及动态需求约束的多型岸舰导弹作战单元投送优化模型;基于该模型,从种群初始化、粒子更新等环节对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岸舰导弹作战单元投送优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模型及算法可以提供多个兼顾安全性和时效性的高质量投送方案,能够支持作战单元投送的快速、精准决策.  相似文献   

11.
美海军及陆战队发表的名为“来自海上………”的白皮书,为改组美海军部队提出了根据。随着美国撤离海外基地,更加需要其海军来实施前方存在,即在沿海地区进行兵力投送。于是海军及陆战队便提出了用海军远征部队来控制沿海海域的设想。本文通过对作战空间控制、战场的形式及兵力投送三个方面的分析,对海军远征部队的使命、组成及作战能力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陈勇 《国防》2014,(9):70-71
近年来,随着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不断增多,军队对战略投送的需求呈现出常态化的趋势。战略投送能力是国家危机反应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志。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边界漫长的国家,提高战略投送能力至关重要。当前,随着国内“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络逐步完善,发达的高铁网络必将增强我国向国内各个战略方向投送机动作战力量的规模和效率,为军队的战略机动、远程投送提供极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13.
基于高原高寒地区作战需要,采取任务能力映射法,将装备保障能力映射成以信息能力、指挥能力、动员能力、投送能力、行动能力等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67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多层级能力体系,分析了各层能力指标的构成及含义。五种一级能力内涵相关、互为基础、匹配融合,其中信息能力是先导,指挥能力是灵魂,动员能力是支撑,投送能力是关键,行动能力是核心。  相似文献   

14.
冷战后,美国海军陆战队面临着作战空间和所承担任务的调整。为了实现“由海向陆“(Forward…from the sea)的战略,海军陆战队加强从海上基地投送兵力,进行陆、海、空全区域混合作战的能力。其现代化目标以城市战和近海作战为重点,面向快速反应、对岸攻击、两栖作战、岸上作战、反恐怖行动、维和使命等多项任务。为此,美国  相似文献   

15.
“基于效果作战”是美军近年来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美军联合部队司令部在2001年公布的《快速决定性作战》白皮书中,将“基于效果作战”确立为“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的关键概念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为应对全球力量投送及全球作战对后勤保障的需求,美军提出了“联合后勤全程支持”(JLOTS)概念。作为JLOTS的一个重要环节,美国海军规划中的“海上基地”以航母、大型两栖舰及海上预置船作为海基平台,在敌方近岸200-1000海里处建立一个海上中转基地,保证作战物资从美国本土向战区的输送。因为有信心在大洋上保有制海权,美国海军并不担心来往于本土与海上基地间的运输船队及后勤补给舰的安全。作战及支援装备能否安全从海上基地向敌方滩涂的输送就成为有效支援濒海作战的关键环节。因此,跨越从海上基地到敌岸的  相似文献   

17.
战略投送能力是国家战略能力特别是军事能力的重要标志,政治工作在战略投送能力建设中发挥服务保证作用,必须着力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军地合力.改进方法手段、强化作战功能.  相似文献   

18.
从物理域、信息域、认知域的角度分析了无人作战系统的构成,提出了"+智能""智能+"的概念并进行了对比分析;从本质(融合)、核心(创新驱动)、增长要素(数据化)、组织模式(终端集成) 4个方面对"智能+"概念进行了解析,并归纳出其主要特征,对其实现阶段进行了划分;分析了"智能+"带来的军事作战转型,从体系架构构建、能力架构构建、装备系统升级3个方面,对"智能+"在无人作战系统论证中的应用进行了说明。研究结果表明:"智能+"概念对推动装备发展和无人作战系统顶层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战争爆发突然、战场空间广阔、作战样式转换频繁等特点,要求作战力量必须快速进入战区,投入作战,摄止敌人行动,稳定战局,而作战力量投送保障则是达成这一目的的前提。因此,我们应加强研究,采取各种形式和方法,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发挥整体优势,不断提高快速投送保障能力。一、平战结合,军地联动,整体保障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消耗大、速度快、突然性强,依靠短暂的临战准备难以满足作战需要。因此,我们要预有准备,充分发挥人民战争优势,实施整体保障。一是要立足于平时有针对性的预先准备,与临战准备、战中准备相结合。平时结合…  相似文献   

20.
易文安  王亮  马明 《国防科技》2023,(1):119-128
系统梳理美军作战概念三十年来发展的历史脉络,探寻隐藏在其中的历史逻辑,是一个重大军事理论问题。本文依据美军参联会发布的CJCSI3010系列、联合概念等相关文件,从形式与内容上梳理美军作战概念30年发展的历史脉络,并深入分析演变背后的历史逻辑。在此基础上,分析论证作战概念发展的本质是核心作战思想的演变;并基于战争形态演变的视角,提出核心作战思想发展的逻辑链,即冷兵器时代兵力中心—热兵器时代火力中心—机械化时代平台中心—信息化时代系统、网络、体系中心。随着智能化时代的来临,美军作战概念的形式和内容必然也将瞄准智能中心这一核心作战思想不断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