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知指出,《预备役军官法》是我国第一部关于预备役军官制度的重要法律,对于加强新时期军队建设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完善我国兵役制度和军队干部制度,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预备役军官法》是与兵役法衔接,与我军干部工作“三个条例”相配套的重要法律。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制定《预备役军官法》的重要意义,理解和掌握《预备役军官法》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精神,提高贯彻落实《预备役军官法》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作为国防后备力量战线的一部重要法律,对于完善我国兵役制度和军队干部制度,加强军队建设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正像一切法律一样,制定并不是目的,贫彻落实才能发挥作用,否则,再好也是一纸空文。因此,只有把预备役军官法的各项规定落实到行动上,才能保证和促进预备役军官队伍的建设,使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首先,要深入持久地抓好宣传,普及预备役军官法。预备役军官法,是广大预备役军官依法服预备役的法律规范,对广大预备役军官具有重要的规范、教育、鼓舞和激励作用,也是对全国军民进行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3.
1996年3月24日,中央军委作出了《关于评定授予预备役军官军衔工作的指示》。这是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颁布之后,中央军委为进一步健全预备役军官制度、理顺预备役军官工作关系、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采取的又一项重要措施。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军委的指示,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圆满完成评定授予预备役军官军衔任  相似文献   

4.
预备役军官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骨干,是我军战时组建、扩建部队所需军官的重要来源。预备役军官登记统计工作,是《预备役军官法》赋予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武装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搞好预备役军官的登记统计工作,对于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完善快速动员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央军委决定,今年为全国预备役军官评定授予军衔。这是我国预备役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 评定授予预备役军官军衔,是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依法加强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的需要。预备役军官是国防后备力量的骨干,是战时军队干部队伍补充的主要来源。建设一支储量适当、分布合理、素质良好、动员快速的预备役军官队伍,对于落实中央和军委关于加强后备力量建设的指示,做好高技术条件下现代战争快速动员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去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预备役军官法》,确定授予预备役军官军衔,使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走上了法制化的  相似文献   

6.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委托,现就《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军官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作如下说明: 一、关于立法的 必要性 坚持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是建设现代化国防的必由之路。预备役军官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骨  相似文献   

7.
全国范围内大批量预备役军官评衔授衔工作已基本结束。这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加强国防后备力量正规化、法制化建设的重要步骤。在此,笔者就强化三个意识,开创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新局面问题谈点看法。 强化开拓意识,确立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的新起点。当前应  相似文献   

8.
最近,中央军委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军官任免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的配套法规,是预备役军官职务任免工作的主要依据。它的颁发施行,对于加强新时期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健全我军干部工作制度,从组织上保证预备役部队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与发展的需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标志着预备役军官管理工作在法制化的轨道上又迈开了新的一步。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已经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签署命令自1996年1日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我国武装力量动员体制和军队干部制度的又一重大举措。我们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依法加强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后备力量。  相似文献   

10.
8月11日,军区以贯彻功家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颁布十周年座谈会和全军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研讨会议精神为契机,在吉林省预备役炮兵师召开了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座谈会。会议总结交流近年来军区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的经验,研究加强改进的措施和办法,进一步创新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理论,推动和促进后备力量人才队伍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1.
1996年,在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史上是极不寻常的一年。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颁布实施的第一年,全国预备役军官已经和正在完成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评授军衔工作。神州大地上,一个以宣传、贯彻、落实预备役军官法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国防热骤然升温。全民族大国防意识提高的热流汇同改革开放的巨浪,给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注入了新的活力。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与之相适应的以加强预备役建设为后盾的精兵战略也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基本国策。我国的预备役建设始于50年代中叶,在当时整个国家面临除旧布新、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从我国长治久安和可  相似文献   

12.
预备役军官法分别规定了国家和军队各级预备役军官管理部门、预备役军官所在单位以及预备役军官的职责,明确了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的奖励办法和法律责任。这些都是预备役军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落实预备役军官法,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着力提升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贯彻落实胡主席关于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重大战略思想,不断提升预备役部队核心军事能力,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国防动员法》、《预备役军官法》和新颁发的《预备役部队政治工作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制度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的意见》,是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全面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一年多来,《意见》已成为统一军地各级认识的思想武器,加强和改进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的科学指南,推进民兵预备役建设的强大动力。在学习贯彻《意见》过程中,国防后备力量战线涌现出一批先进单位,紧贴实际抓落实,服务中心求实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党的十七大召开前夕,本刊摘登部分单位的经验,以期推动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不断创新发展,激励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以更高的热情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一直以来,《中国民兵》以其内容丰富全面、信息含量大、对基层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被誉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百科全书"。湖南某预备役师在做好订刊用刊工作的同时,结合官兵实际,大力开展刊授教育,使《中国民兵》成为工作指导的"参谋"、政治教育的"窗口"、精武强能的"助手"和勤劳致富的"钥匙",取得了明显成效,推动了部队全面建设创新发展。今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预备役军官法修正案草案,第7期《中国民兵》在第一时间对其要点进行了解读。该师利用召开预备役军官大会之机,集中部分现役和预备役军官共同学习有关精神,并展开讨论交流。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兵》2007,(10):6-7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的意见》,是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全面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一年多来,《意见》已成为统一军地各级认识的思想武器。加强和改进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的科学指南,推进民兵预备役建设的强大动力。在学习贯彻《意见》过程中.国防后备力量战线涌现出一批先进单位。紧贴实际抓落实,服务中心求实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党的十七大召开前夕,本刊摘登部分单位的经验.以期推动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不断创新发展.激励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以更高的热情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相似文献   

17.
《国防》2013,(8):33-35
总政治部《2013年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要点》和《关于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要求积极推动十八大精神学习贯彻向预备役官兵延伸拓展。预备役部队是以预备役官兵为基础、现役官兵为骨干组织起来的一支重要的后备力量。预任军官、预编士兵是预备役部队建设的主体,具有"散则为民、聚则为兵"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为依法开展民兵工作,切实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使民兵、预备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今年伊始,四川泸州市市中区人武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以及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条例》、制定出执法责任制,并报区人大常委会审议后,在全区  相似文献   

19.
预备役军官作为国防后备力量的骨干,是未来信息化战争重要的指挥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其建设的立足点是为了保证战时出战斗力。这就要求我们在预备役军官选拔配备和培养的过程中,依照《预备役军官法》的相关规定,制订切实可靠的措施,以战斗力标准为牵引,把好“进口”,畅通“出口”,尽快实现整支队伍向“实战型”转变,迅速提高实战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1996年4月,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授予预备役军官军衔工作的指示》,决定为全国预备役军官评授军衔。随后,评授预备役军官军衔的工作全面铺开。预备役军官已于1996年8月1日和1997年元旦分两批正式佩戴军衔肩章、符号,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出现在全国人民面前。这是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大力加强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为我军打赢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造就量足质优后备军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