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于2014年3月24-25日在海牙举行,来自全球53个国家、4个国际组织、58位领导人,以及数千名代表和记者参加了"2014核安全峰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代表中国政府出席了本次海牙核安全峰会。一、首次提出中国的核安全观中国在核安全峰会框架里扮演着主要角色,并正在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以"加强核安全、防范核恐怖主义"为主题的本届峰  相似文献   

2.
正第四届核安全峰会于2016年3月31日至4月1日在华盛顿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峰会以"加强核安全国际体系"为主题,来自52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应邀出席,重点讨论如何确保核材料和核设施安全、如何有效防范和打击核恐怖主义等议题。这是加强核领域全球治理的一次重要会议。华盛顿公报显成果在华盛顿核安全峰会上,与会  相似文献   

3.
正主题为"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的2016年世界核安全峰会3月31日~4月1日在华盛顿召开。峰会召开前夕,亚洲规模最大的核安保示范中心正式落成,这是中国对承诺促进世界核安全做出的又一次实际行动。"和平利用核能有两层含义,在安全利用核能与核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还要对核安保问题高度关注,防止核材料落入恐怖分子手中,防止核设施被破坏",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国防科工局副局长王毅韧介绍,"要处理好这个关系,充分利用核能服务生产生活"。  相似文献   

4.
——发展和安全并重,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发展核能事业;——权利和义务并重,以尊重各国权益为基础推进国际核安全进程;——自主和协作并重,以互利共赢为途径寻求普遍核安全;——治标和治本并重,以消除根源为目标全面推进核安全努力。——习近平在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系统阐述中国的核安全观  相似文献   

5.
<正>在荷兰海牙召开的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阐述了我国关于发展和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的核安全观,强调我国将坚定不移增强自身核安全能力,坚定不移参与构建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坚定不移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主导的核安全国际合作,坚定不移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  相似文献   

6.
正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四届核安全峰会上,围绕构建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发表了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我国的政策主张,介绍了我国在核安全领域取得的新进展,宣布了我国加强本国核安全并积极推进国际合作的各项举措,强调要强化大国责任,努力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安全利用核能是有核国家的必然选择,由此带来核安全这一全球性课题。核恐怖主义是全人类的公敌,面对影响超越国界的核安全事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  相似文献   

7.
正亚太地区乃至全球规模最大、设备最全、设施最先进的核安保交流与培训中心——中美核安保示范中心3月18日投入运行,受到国际社会关注的第四届核安全峰会3月31日在美国华盛顿召开。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许达哲先后出席上述活动并在此期间接受有关媒体采访,就核安全领域相关问题回应了公众关切。  相似文献   

8.
声音     
正展望未来,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是核能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更是推进全球安全治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完善世界秩序的重要环节。核安全峰会虽然将落下帷幕,但我们的新征程才刚刚开始。——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许达哲中国正不断融入国际核安全体系,通过加强自身核安全能力建设,与美国合作建设核安保示范中心,开展加纳高浓铀微堆低浓化项目合作,帮助周边国家提升核安全水平,为提升全球核安全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资讯     
正习近平出席第四届核安全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4月1日,第四届核安全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推进全球核安全治理》的重要讲话。这次峰会以"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为主题,共有52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代表,以及国际组织负责人与会。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我在海牙举行的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主张构建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为此,我们要强化政治投入,凝聚国际共识,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把握标本兼治方向,推进全球安全治理。要强化国家责任,部署实施核安全战略,构筑严密持久防线。  相似文献   

10.
《兵团建设》2012,(7):40-41
在举世瞩目的第二届核安全峰会上,中国再次展现负责任大国的态度: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为增进全球核安全、促进核能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作出应有贡献。请看本刊据《人民日报》、新华社相关报道汇集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军转民》2014,(5):6-6
35个参加3月底核安全峰会的国家同意签署旨在让国际社会更加接近普遍和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核安保机制的声明。签署的国家呈现多样化,其中包括阿尔及利亚、智利、法国、匈牙利、哈萨克斯坦和摩洛哥。还包括一些关键的核国家如俄罗斯、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尽管他们不是主动支持者。  相似文献   

12.
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2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表中国政府在核能发展方面的第一部白皮书《中国的核应急》。中国是一个核能大国,始终致力于和平利用核能,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核电取得巨大进展,目前全国在运在建核电机组52台,机组总数位居世界第四。近两年来,中国倡导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核电“走出去”战略,为世界核能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4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海牙核安全峰会,首次提出以理性、协调、并进为核心内容的中国核安全观,郑重向国际社会宣布,中国高度重视核安全应急工作。2016年3月,中国国家领导人将再次出席华盛顿核安全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在核安全问题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来中国可以通过向其他国家传授涉及核安全的技术和经验,在推动构建国际核安全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 本次峰会通过的《海牙公报》就如何维护全球核安全达成了一系列新的共识,主要包括:一是减少可能被恐怖分子用于制造核武器的危险核材料的数量,  相似文献   

14.
李晨 《国防科技工业》2012,(3):30+35-30,35
2,928日.恰是初春的时节。对核军工人而言.却有双重暖意在心头。这一天.2012年军工核安全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次工作会是在上一次军工核安全工作会后两年召开的,会议总结与回顾了2010年以来的军工核安全工作,研究部署了2012年的重点任务,讨论审议了《军工核安全“十二五”规划》,研讨交流了军工核安全工作经验,团结凝聚了军工核行业,为确保军工核安全、促进军工核行业又好又快安全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也让整个军工核行业对“核安全是核工业的生命线”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美俄核武建设现状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月份的核领域,用大事不断来形容毫不过分。4月6日,美国国防部发布《核态势评估》;4月8日,美俄两国元首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签署新的核裁军条约;4月12日至13日,由47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代表,以及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和欧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的负责人参加的核安全峰会在华盛顿召开;4月17日至18日,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核裁军国际会议。在前后半个月的时间里,核领域内出现如此密集的举动可谓空前。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核安全问题热度正在持续高涨。与此同时,这些举动无疑也与去年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后提出的"无核世界"构想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事实上,在该构想提出以后,全世界所有的希望与怀疑,包括此次核峰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五点主张",能否获得应和,最终取决于美国以及俄罗斯这两个世界上最大有核国家的实际表现。所以,尽管提出了《核态势评估》,尽管有新的裁军协议,但表象不能代表实质,更深的内涵还需进一步的品味才能获悉。  相似文献   

16.
4月12日~13日,47国首脑齐聚华盛顿,参加首届核安全峰会。这是自二战结束以来各国领导人最大规模的聚会,聚会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核安全这一问题在当今世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声音     
正和平利用核能事业,如同普罗米修斯带到人间的火种,为人类发展点燃了希望之火,拓展了美好前景。要使核能事业发展的希望之火永不熄灭,就必须牢牢坚持安全第一原则。——习近平在荷兰海牙核安全峰会上的讲话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许达哲核能发展不停步,加强核安全的努力就不能停止。国防科工局核安全与应急监管司向全社会发布《中国的核应急》白皮书,有助于老百姓了解这件事情,有助于增强全社会对发展核能的信心。随着我国核能事业的发展,白皮书将随时进行更新并适时向社会发布。  相似文献   

18.
声音     
《国防科技工业》2012,(4):10-10
第一,坚持科学理性的核安全理念,增强核能发展信心。第二,强化核安全能力建设,承担核安全国家责任。第三,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全球核安全水平。第四,标本兼顾、综合治理,消除核扩散及核恐怖主义根源。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核能利用的迅速发展.核安保及核安全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在随访参加第三届核安全峰会议前夕,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王毅韧接受了采访。他表示.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中国保持着良好的核安保记录。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以下简称《核安全法》)正式实施。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中国核安全观的一项重要举措,进一步夯实了我国核安全工作的法律基础。《核安全法》从法律层面明确了国防科工局作为核工业主管部门的法律地位,充分体现了中央关于"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