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程晓印  叶健 《国防》2002,(9):38-38
提高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与机动能力,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快速动员与机动的准备工作。预备役部队战时动员与机动能否收得拢、拉得快,关键要看动员准备是否充分,动员基础是否扎实。而大量的打基础的工作,主要是靠平时的动员建设来完成的。因此,平时必须着眼战时需要,扎实打牢“三个基础”:一是要针对长期和平环境容易滋长“和平麻痹”思想,加强全  相似文献   

2.
傅慧军 《国防》2003,(3):44-45
预备役部队是国防后备力量的“拳头”,是战时首批动员对象。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战争爆发突然、作战手段多样、作战进程加快,对预备役部队的快速动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备役部队只有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建制转  相似文献   

3.
葛永宏  周晓东 《国防》2002,(12):37-38
军兵种部队专业技术岗位预备役人员预编工作(以下简称‘军兵种部队动员预编工作”),是战时实施兵员快速动员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内容。当前,要适应军事斗争准备的客观要求,加大军兵种部队专业技术岗位预备役人员预编工作的力度,认真抓好落实,以确保战时兵员动员的需要。 一、扎实打牢预编预备役人员的质且基础 动员预编工作质量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4.
《国防》2004,(3):55-56
努力提高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能力,是保证部队完成“打赢”使命的重要前提。为此,在平时建设中必须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建设,切实打牢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  相似文献   

5.
杨冀平 《国防》2006,(1):45-45,46-47
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能力,是衡量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的基本指标,是动员质量与速度的有机统一。预备役部队作为战时首批动员使用的后备力量,将配合现役部队快速遂行作战任务,客观上要求其必须努力提高快速动员能力。为此,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动员模式,坚持“以快为主、充分准备、果断决策、密切协同”的原则,突出提升动员质量和速度,努力提高快速动员能力。一、立足编组实际,简化动员层次在预备役部队平时建设中,对预备役部队组织布局通常考虑了两个因素:一是适应战时快速遂行任务需要,二是编组在交通便利、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这为预备役部队快…  相似文献   

6.
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作战,预备役部队担负着成建制参战和部分兵员补充作战部队的任务,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实施快速动员,将直接影响作战的进程和结局。为达成预备役部队动员的快速高效,提高其在高技术条件下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前不久,山西预备役师组织召开了依法加强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座谈会,与会人员就以法律手段为主、多种手段配合的快速动员机制问题,提出了一些颇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值得引起读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7.
魏玉祥  程晓印  何灵 《国防》2002,(1):11-11
为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努力提高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能力,去年初冬时节,沈阳军区指导辽宁省军区组织预备役部队进行了快速动员、机动演练,探索了预备役部队战时快速动员、机动的程序、内容及方法,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这次演练以新时期国防动员建设的方针原则为指导,以预备役部队战时快速动员暂行办法为依据,坚持科技融入、战训一  相似文献   

8.
装备保障工作作为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形成和提高预备役部队的作战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提升快速动员条件下的装备保障能力.需加强以下方面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装备是部队战斗力构成的基本要素。新形势下,应着眼做好常态化军事斗争准备,深入研究预备役部队战时装备动员的特点以及平时准备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促进其快速动员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现代战争已呈现出爆发突然性增大、战争进程加快、首战即决战等诸多特点,对预备役部队战时快速动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不少预备役部队普遍为“三难”问题所困扰的情况下,怎样提高快速动员能力?请看湖南某预备役师的报道——  相似文献   

11.
王乃刚 《国防》2010,(10):50-51
提高快速动员能力,是预备役部队有效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客观要求。新形势下,提高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能力,应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2.
搞好预备役部队高炮连成建制训练,是提高快速动员能力、遂行作战任务和战斗力生成的根本途径,在按新大纲施训的同时,应注重打牢基础,突出重点,对训练内容、对象、保障等方面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为深化预备役部队作战运用研究,探索快速动员行动的内在规律,介绍了快速动员行动阶段划分,研究了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能力影响因素,构建了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评估指标体系;而后选用合理的隶属函数,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估模型,对3个预备役单位进行实例评估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解决了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能力评估问题,能够发现其快速动员能力短板,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郑德华  王双 《国防》2004,(10):39-39
科技练兵是提高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和遂行作战任务能力的基本途径。新形势下,预备役部队的科技练兵,必须适应战争形态的发展变化,依据性质任务、结合特点规律、紧贴建设实际,科学确立科技练兵的内容体系和方式方法,切实搞好各种保障,努力提高科技练兵的质量和水平。科学构建科技练兵的内容体系。预备役部队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战时将配合和接替现役部队担负国土守卫任务。因此,必须紧贴预备役部队担负的任务,着眼提高快速动员和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科学构建预备役部队科技练兵的内容体系。一是围绕提高快速动员能力构建训练内容。预备…  相似文献   

15.
袁勋 《国防》2007,(11):48-48
现代战争,参战国几乎都要动员后备兵员特别是后备专业技术兵员补充作战部队或直接参加作战,后备力量成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因此,在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和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要把平时现役兵员征集和后备兵员储备与战时兵员动员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征集、储备、动员"一体化建设,以提高后备兵员储备质量,完善快速动员机制、提高快速动员能力.  相似文献   

16.
郑党宽 《国防》2002,(10):8-9
适应“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需要,提高预备役部队整体作战能力,是预备役部队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加强预备役部队成建制训练,是提高预备役部队整体作战能力的关键因素。 在现代战争条件下,预备役部队整体作战能力主要包括:快速动员集结能力,机动能力,指挥决策能力,综合保障能力和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等。由此可见,预备役部  相似文献   

17.
《国防》1995,(5)
预备役部队是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的寓兵于民的军事组织,是国防后备力量的骨干。在现代条件下,高技术局部战争对预备役部队的动员速度要求更高,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又使成建制快速动员的难度更大,因此,如何适应“两个转变”的要求,努力提高快速动员能力,成为当前预备役部队建设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任关民  王威 《国防》2002,(8):35-35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集结演练的质量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以战时动员职能为牵引,建立统一协调的动员演练领导机制 针对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集结组织工作复杂、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等实际,要按照动员组织的职能分工,积极协调和运作演练导演的有关事宜。一是建立联合领导指挥机构。要成立由省军区、军分区主要领导任总导演,司、政、后、装机关人员联合组成的导演部,对预备役部队和所在地政府、人武部实施统一指挥和导调。各参演区以国防动员机构和有关成员单位为主,在人武部设立动员指挥机构,对预备役部队营以下分队和企业事业单位实施指挥,  相似文献   

19.
辛荣国 《国防》2011,(1):54-56
预备役部队是我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重点动员力量。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加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形成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为目标,按照基于威胁、基于任务、基于能力搞建设谋发展的思路,遵循"任务牵引、平战一体,军民融合、依法建设,重点突破、协调发展"的原则,围绕提高快速动员能力和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打牢基础,开拓创新,努力把预备役部队建设成为"组织落实、政治合格、训练有素、管理正规、保障有力、动员快速、可靠管用"的军事力量。  相似文献   

20.
现役部队专业技术岗位预编预备役人员(以下简称预编人员),作为战时主要动员补充对象,在未来军事斗争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战时根据需要,现役部队要进行兵员补充,快速动员专业对口的预编人员参战,平时必须坚持以应急动员准备为牵引,扎实开展工作,从储备好、登记好、评估好、训练好、管理好预编预备役人员上下工夫,确保一旦需要,能把这部分人员及时、快速、对口地动员补充到现役部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