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延峰,服役5年,年年被沈阳军区雷锋团评为优秀士兵;2003年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取得石家庄陆军学院大专学历;2004年4月,经过层层考核选拔,成为一名光荣的维和士兵,代表国家远赴利比里亚执行维和任务。  相似文献   

2.
近来,围绕德国联邦国防军海外维和的新闻接二连三地在媒体出现,先是在中东维和的德军战舰与以色列战机"擦枪走火",再是驻阿富汗德国维和士兵玩弄人头骨的图片被曝光以及涉嫌虐待囚犯。冷战后不断走出国门的德国联邦国防军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2002年1月18日,在阿富汗执行维和任务的英国士兵乘吉普车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大街上巡逻。目前,在阿富汗的国际维和部队已有1500人。  相似文献   

4.
“比利时士兵转型”计划于2002 年作为比利时国防参谋部的一项研究课题正式启动,在未来5-10年内完成。2004年3月,该计划变为一个士兵现代化项目,由比利时军备资源总部管辖。比利时军方认为,尽管目前各种武器的射程越来越远, 但士兵却越来越有可能执行近距离作战任务,特别在维和行动中。敌对行动很可能就在士兵眼前展开,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先进的单兵系统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1992年春,中国首次派兵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从1992年4月至1993年9月,工程兵大队先后两批共800人赴柬埔寨执行维和任务。第二批维和官兵400人,于1993年2月飞抵金边,9月回国,经历了柬埔寨大选前后风云莫测的非常时期。有两名中国士兵在“不明身份”武装人员的袭击中捐躯吴哥大地,这就是举世瞩目的“5.21”炮击事件。本文作者马继东当时任中国工程兵大队大队长,他的这篇文章无疑是对那一扑朔迷离事件最权威的诠释。1993年3月,临近5月的大选,维和进人关键阶段。一直平静的柬埔寨大地顿时枪声四起,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频繁…  相似文献   

6.
“巴尔干综合症”病出有因 近段时期以来,国内外媒体纷纷报道说,一些曾在波黑和科索沃执行维和任务的欧盟国家士兵已患上癌症、白血病等系列怪病,因此而死亡的病例接踵而至,并呈日渐增多的趋势,因而被媒体称作“巴尔干综合症”。造成这种怪病的缘由何出呢?  相似文献   

7.
3月10日,前苏联海军高级将领沙利特·尤里正式接受天津北洋舰船游乐港有限公司聘请,成为“其辅”号旅游航母首任舰长。再过半年,远在河北海关整修的“基辅”号航母就正式落位天津航母公园了。届时,沙利特·尤里将军还将带来60名乌克兰退役士兵共同管理保养航母。同时,他们将分穿航长服装和当年“基辅”号航母士兵军服,向游客讲述自己与航母一起度过的岁月让游客体味原汁原味的“基辅”号航母魅力。  相似文献   

8.
杨凯 《现代军事》2010,(6):16-19
对美国公众而言,美军介入索马里是一个高度敏感的话题。 索马里位于非洲最东部的“非洲之角”,战略地位重要,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但对美国来说,索马里却代表着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1993年10月,参与联合国在索马里维和行动的18名美军在摩加迪沙执行任务时被打死。当地武装人员拖着美军士兵尸体游街的图片和电视画面深深地刺激了美国民众,最终促使美国从索马里撤军。  相似文献   

9.
自今年5月25日和26日北约对波黑塞族进行第8次大规模空中打击后,波黑塞族与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对抗更加尖锐。为了对抗空袭,塞族军队把扣留的近400名维和部队士兵作为人质,将他们铐锁在塞军指挥所、弹药库以及军营周围。塞军认为,鉴于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行动已超越了其权限,因此他们所抓的维和人员不是“人质”而是“战俘”。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维和警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已成为我国公安工作的重要内容,把中国维和警察理论作为中国警学的新兴学科,研究由联合国维和行动基本理论、中国维和警察特色理论、中国维和警察基础理论、中国维和警察专业理论、中国维和警察应用理论构建的中国维和警察学科理论体系基本框架,对我国维和警察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马里北部在2012年初爆发危机,国家领土近三分之二的面积被极端组织和分裂势力占领近10个月之久。为帮助马里早日走出危机,联合国安理会决定设立联合国驻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特派团(联马团),授权联马团尽其所能助力维护马里和平。从2013年末开始,中国赴马里维和部队陆续抵达任务区。此次是中国作战部队首次登上国际维和舞台,忠实履行使命,维护世界和平。本文作者是名"90后"士兵,他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维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孩提时,爷爷的从军故事时常萦绕在耳旁,"扛起锹镐咱也要做国家的栋梁";当兵后,父亲总对我讲:"咱家三代工兵人,干就要干出开路先锋的模样。"  相似文献   

12.
第二代维和行动维和行动数量剧增,规模变大;维和行动战略从“维持”和平向“建设”和平发展;维和行动由主要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冲突转为主要处理国内各派别的冲突;维和行动职能由单一转向多元;维和行动部署方式由过去的“线性”变为“非线性”;维和行动的主体增加,维和行动组成日趋混杂。联合国维和行动面临着“强力”维和挑战传统原则;维和行动资源严重短缺;维和人员所承担的安全风险越来越大;维和行动的有效性难有质的提高;单边主义妨碍联合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8月1日至16日,以美国和蒙古军队为主的"可汗探索-2007"联合军演在乌兰巴托以西65公里的蒙古国武装力量培训中心举行,来自美国、蒙古、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9个国家的1000多名士兵参加了演习,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国应邀派出观察员进行了观摩。"可汗探索-2007"联合军演得到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全球维和行动计划"的支持,演习内容包括司令部演练和野外实兵演练。就在  相似文献   

14.
面对维和装备种类繁杂与维和环境复杂恶劣、保障维修矛盾突出的问题,必须强化任务开始前的维和装备保障备件需求预测。首先分析了维和任务特点,提出了维和装备保障构想;其次提出了维和装备保障需求预测步骤,研究了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维和装备保障预测模型;最后基于实际数据,采用实验验证的方法检验了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维和装备保障预测模型可以有效对维和装备保障备件需求进行预测,提高维和装备保障效能。  相似文献   

15.
依据联合国维和培训大纲要求、联合国维和民警甄选考试标准以及维和任务区实际工作需要 ,提出了联合国维和民警作为维和任务专家必须具备的 8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当今国际维和行动现状出发,分析了国际维和行动的特点,剖析了国际维和行动面临的挑战问题,最后对国际维和行动的发展提出几点思考,并系统阐述了维和行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由于联合国维和任务区条件艰苦,环境危险,维和警察在安全方面存在着很多风险和隐患。如何发现并排除隐患,最大限度地保证维和警察的安全,是维和警察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维和警察警务风险管理概念入手,探讨维和警察警务风险管理计划、风险识别和评估、风险处理和效果评价等,以期对维和警察管理部门的警务风险管理实践起到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开展联合国维和警察公共关系工作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分析了开展联合国维和警察公共关系工作的原则与步骤,从加强联合国维和警察与各种传播媒体之间的公共关系工作;加强联合国维和警察与任务区民众之间的公共关系工作;加强联合国维和警察机构与联合国其他机构、各国驻维和任务区外交代表机构以及当地政府之间的公共关系工作;加强联合国维和警察内部派遣国警队之间的公共关系工作;重视发挥维和警察个体的公关作用;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引起的公关危机等6个方面提出了开展维和警察公共关系工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国际维和行动是指联合国根据有关决议向冲突地区派遣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护和平的行动。我国从1989年开始参加国际维和行动,迄今先后参加了19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人员15000多人次。我国维和官兵在维和任务区面临全新的环境,担负着紧张而繁重的任务,同时面对着各种疾病的威胁,部分维和官兵表现出一些心理问题。因此,认真研究国际维和行动中官兵心理问题及成因,选择切实可行的心理防护路径,对于维护官兵身心健康、确保维和任务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关应祥 《政工学刊》2013,(11):24-25
最近,我随军区维和分队轮换指导组赴刚果(金),在协调指导军区第15、16批维和分队轮换的同时,就维和中干部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并作了一些思考。 一、国际维和标准要求高、专业技术强,要超前培养人才。为遂行任务储备高素质的多面手 军委总部对维和人员选拔培养高度重视,2009年建立了国防部维和培训中心,持续开展培训,大幅度提高维和人员综合素质,目前派出的都是符合联合国标准条件的精兵强将。结合维和实际,当前还要侧重以下素质的培养。一要强化依法维和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