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既是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个领域的一次历史性变革,又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军事经济是国民经济在军事领域的延伸,因此,军事经济体制受到国家经济体制的制约。国家经济体制的转换,必然对军事经济体制以及运行机制、管理方式等各个方面,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善,将进一步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快提高社会生产力,从而为军队建设提供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但是,国家经济体制的转换和军事经济工作适应这一转换,在客观上都需要有一个过程。目前,军事经济工作正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在新形势下,只有善于抓住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2.
生产力的本质是人的劳动能力,也即是人的发展,它包括个人生产力及劳动协作中扩大了的社会生产力;机器的、科学的、自然的、资本的……生产力都是社会生产力、也即人的发展的不同方面、不同表现形式,生产力又可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基本方面.现实的生产力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一种整体的系统质与量,生产关系(协作的社会形式)是决定生产力的因素之一;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乃是整体决定部分的系统决定规律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论述,是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研究这一思想,对于全国人民坚持社会主义,大干社会主义,意义重大.一、“我们有很多优越的东西,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邓小平同志在《我们干的事业是全新的事业》一文中说:“我们有很多优越的东西,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不能放弃.”1.“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历史唯物论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进步与否,归根结底要看其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对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仅要看它本身所表现出的特殊属性,更要看它作用于社会生产力的结果.邓小平同志坚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是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都明确阐述过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如何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毛泽东主要是通过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也即经济基础,下同)和“巩固”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并通过其反作用来解放和发展和生产力的(毛泽东也阐述过科技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革对于解放发晨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作用,但投形成较系统的论述,也未能贯彻始终)。  相似文献   

5.
一、是什么的本质与本质是什么“社会主义”概念具有多重含义:既可以指社会主义的运动、学说,也能代表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或社会制度.邓小平“本质论”中的社会主义显然不属于前者.那末,究竟是代指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呢,还是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明确这一点,是准确理解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前提.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社会制度属于规定社会生活基本形式的结构性范畴,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行为体系.例如在我国,宪法规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实行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等,就是我国社会的基本制度.社会形态则是由历史上一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全部社会要素组成,其中包括一定社会的结构形式(制度),更包括一定社会的基本内容——生产力在内.由此可见,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这两个概念,在外延上只是部分重合,在内涵上也并不一致.但是也许是因为  相似文献   

6.
在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时,人们对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有着种种不同的看法和理解,有些看法分歧很大,甚至截然相反.例如,有人认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一切社会所共有的属性,怎么可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呢?有人却认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是社会主义的特殊属性,并不是一切社会的共性,拿资本主义来说,对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是有限的,当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不能说资本主义也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本质和功能.还有人认为,判断社会进步性和优越性的标准只能是生产力标准,判断社会性质的标准只能是生产关系标  相似文献   

7.
<正>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漫历史长河中,生产方式总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随之变化.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是改革的社会,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的道德都是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变化的.我国的经济体制建国后一度推行计划经济,在改革的今天,市场经济被作为主导,在大力推行;我们的职业道德也是历史上长期形成的职业道德的扬弃,其宗旨在于为人民服务.在市场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经济正面临着两个根本性转变:一个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另一个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这两个转变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但它们又属于两个不同的问题,可以分别进行考察.前一个转变是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是生产关系的变革,目前正深入发展.后一个转变是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是发展生产力的新思路.后一个转变虽已引起人们的注意,但研究尚嫌不够,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一些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变化是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必然产物 ;分析阶级阶层的思路应是为了调整 (即破坏或完善 )生产关系 ,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恰当分析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变化有助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回顾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曲折历程,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时,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本质与初级阶段的历史使命,对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推向二十一世纪,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过去,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有片面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忽视了发展生产力对社会主义的决定性作用,盲目批判生产力论,造成普遍贫穷的社会主义;二是过分强调变革生产关系,盲目提高公有化程度,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  相似文献   

11.
兵器直属工业企业综合统计人员素质状况调查报告经贸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的十四大提出的改革目标,是我国经济体制历史性的转变,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既是经济体制上的变革,也是思想观念的变革。随着我国社会...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他们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唯物史观,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得出了要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客观必然性,即资本主义这一矛盾只有通过这样的途径来解决:“在事实上承认现代生产力的本性,因而也就是使生产、占有和交换的方式同生产资料的社会性相适应.”换言之,这就是适应于现代生产力的本性,实现公有制关系的社会化,这是马克思公有制理论的核心问题,乃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首先在不发达国家取得胜利 ,不仅没有违反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而且正是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辩证法 ,体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现实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运用以矛盾分析法为核心的辩证法,科学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观。在他的社会主义本质观中有以下几种矛盾的联结统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辩证统一;先富与共富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5.
企业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载体,也是社会文化的载体,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军事经济是社会经济特殊的组成部分,国家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都将对军事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将是一个相当长的渐进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军事经济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资源配置将充分利用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但更加注重利用市场手段;生产将更具生机与活力;分配将更加科学;管理将更趋法制化。  相似文献   

17.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同时,也指出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所具有的巨大反作用.恩格斯晚年在许多重要信件中全面阐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时着重阐明了上层建筑领域诸因素对经济基础具有的反作用.坚持这一原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也给我们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工作以颇多宝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传统生产力理论,把社会生产力视为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这个观念是从斯大林的生产力概念演化而来的.早在1938年,他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就提出生产力是“人们同自然作斗争以及利用自然界来生产物质资料”的定义,后来,他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则把生产力说成是“人们对自然界的关系”.长期以来,我国的哲学、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基本上是沿用斯大林的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伟大实践,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一、构建和谐社会,要坚持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第一要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可以为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提供了比较充分的物质保证。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历史性的大变革,使军队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军事经济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后勤工作如何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利用市场机制,提高保障水平,是摆在各级后勤面前的新课题和大课题。目前,部队后勤正在努力探索、积极适应,一些单位在实践中已尝到甜头,给后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