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领导武装斗争的过程中,把妇女解放看作是赢得革命胜利的重要力量。在党的领导下,各革命根据地的广大妇女翻身解放,当家作主,在根据地的建设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为了保卫革命胜利成果,她们还积极投身到武装斗争之中,除了参加赤卫队、赤卫军外,还有众多的妇女走进了红军的行列。她们不仅活跃在红军的许多部门中,而且还出现了女红军连、女红军营、女红军团。她们不怕苦,不怕累,英勇杀敌,流血牺牲,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由井冈山“朱毛红军”发展起来的济南军区某红军师,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支人民军队,是共和国的奠基石.“雄伟井冈山,八一军旗红,开天辟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  相似文献   

3.
坚持党管武装,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我军建设的根本原则和特有的政治优势。同时也是党中央赋予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政治责任。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红军长征胜利充分说明了一个真理:建设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革命军队,是革命的依托、民族的希望。“贯彻落实胡总书记“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重要指示,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就要站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认清新形势下国防后备力量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浙南革命老区永嘉县是红十三军的诞生地。红军时期,这里的人民曾用鲜血染红了红十三军的军旗,以其特有的风采写下了壮丽的篇章。今天,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爱国尚武的优良传统在这块英雄的红色土地上不断发扬光大,涌现出许多心系国防、热爱武装工作的领导干部。现任县委书记、县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谢  相似文献   

5.
姜新  叶青 《中国民兵》2008,(11):34-34
龙泉,地处闽浙赣三省交界,是著名的青瓷之都、宝剑之邦,有“中华灵芝第一乡”的美誉;龙泉是革命老区,当年中共浙江省委第一部电台就架设在这里。“红军桥”、“红军棚”等遗址吸引着人们敬仰的目光。  相似文献   

6.
在红军浴血奋战过的革命老区,在风景秀丽的天台山下,人们经常讲述红军与敌英勇战斗的故事,同时也深情地赞扬一位关心国防情不移,重视武装如泰山的好领导,他就是四川邛崃市市委书记、市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谢志迪。 谢志迪上任以来,就成为武装工作的坚强后盾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的贴心人。每逢春节,他都要带领  相似文献   

7.
纪根有  郭雄 《华北民兵》2010,(11):29-29
山西省石楼县位于晋西吕梁山两麓、黄河东岸,与陕西省隔河相望,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主席指挥红军东征曾路过此地,属国家级贫困县。2009年,武跃飞担任石楼县县长以来,在积极谋求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倾注真情抓武装,全力保障解难题。去年底,人武部被省政府、省军区表彰为先进人武部,被吕梁市国防教育委员会表彰为国防教育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道孚县是进人西藏的北路第一站,素有“康北大门”之称。1935年红军长征路经此地时,道孚人民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保护了不少受伤红军战士的生命。60多年后的今天,县长杨正勇在这片有着浓厚拥军氛围的热土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关心支持国防建设的壮歌。  相似文献   

9.
在红军经过的泸定县城有一个有口皆碑的人物,在23年的军旅生涯中,他两次荣立战功,17次受奖,两次被评为优秀基层干部,三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在军校时,两次被评为优秀学员。他就是四川泸定县人武部部长郑岐义。 郑岐义1974年从山东威海入伍,奔赴云南边陲,先后两次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荣立了战功。1993年郑岐义担任泸定县人武部部长以来,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  相似文献   

10.
素有“鸡鸣三省”之称的四川省叙永县,是红军长征“四渡赤水”转战的地方。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在提前脱贫越温饱的喜庆日子里,人们传颂着该县人武部周永才部长注真情,办实事,兴武装的事迹。  相似文献   

11.
巧家县地处云南省东北部,这里曾是红军当年长征经过的地方。巧家县又是全国特困县之一,财政严重赤字。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关心国防、关爱武装却始终是历届党政领导的优良传统。现任县委书记余扬举就是这样一个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关心国防、关爱武装工作的热心人。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广东省的东江、海南岛、珠江三角洲和粤中、雷州半岛、潮汕等地区的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奋起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为我党在华南建立了战略支点。华南的抗日武装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创建起来的。大革命失败以后,广东的党组织大部遭到破坏,除海南岛尚保存三十多人的红军游击队以外,其余地区都没有党所领导的武装。 1938年初,中共广东省委针对日军加强在东南沿海侵略活动的情况,指示各地党组织加紧建立抗日武装的准备工作。中共东莞中心县委根据省委的指示,于1938年7月,以国民党社训总队的名义,组织了东莞常备壮丁队第二中队,这是我党在除海南岛以外的华南地区掌握的第一支抗日武装。1938年10月12日,日军开始进攻广州。东莞中心县委于13日又成立了一支  相似文献   

13.
被誉为“情歌故里”的四川康定县,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县里历届领导都非常重视国防建设。党的十六大代表、康定县委书记、县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杨苏萍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相似文献   

14.
这里,因护国功臣唐继尧而闻名于世;这里,因当年红军长征途经此地扩军最多而成为缅怀革命历史、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有着“高原明珠”之称的云南省会泽县历史悠久,文化昌明,钟灵毓秀,英才辈出。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活跃着一支不穿军装、不吃“皇粮”的特殊队伍,被人们称为“乌蒙民兵第一营”——会泽民兵应急营。这支队伍自1992年创建以来,以开展“以劳养武”等为载体,为当地经济建设、扶贫帮困、抢险救灾等作出了重大  相似文献   

15.
云南巧家是当年红军经过的地方,是云南省早期共产党员、第一任团省委书记、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李国柱烈士的家乡。如今,在这片具有光荣传统的土地上,县委管武装,支持人武部建设涌现出了许多爱武装、懂武装、管武装的好领导。其中,熊启怀书记就是突出的代表。  相似文献   

16.
相传祥云县是因汉武帝狩猎时发现彩云普照今祥云县所在地白崖而得名,是吉祥之地的意思。1936年4月,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肖克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经过祥云县.曾解放过祥云县城,当地百姓带钱带物慰问亲人红军,千名健儿随军北上参加革命,留下不少拥军尚武的佳话。  相似文献   

17.
大巴山深处的四川南江县,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带。70年前,英勇的红军在这里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吹响了反动统治的伟大号角。如今在南江这块红色的土地上,继续谱写着一曲曲新时代党管武装的新乐章。  相似文献   

18.
当年,仅10万人的旺苍县就有1.2万人参加了中共工农红军,壮大了革命队伍:当年,这里是反国民党军队"三路围剿"和"六路围剿"时的西线主战场,靠山是人民群众;当年,红四方面军40多个党歧机关驻扎旺苍老县城,播洒了革命火种。在这片红军将士洒满了鲜血的热土上,"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在和平时期,旺苍县县委、县政府为"拥军优属"赋予新的内容,管好武装、输送优秀青年参军、建强民兵预备役队伍,既是共识,更是义务和责任。现任县委书记、县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邓书记就是典范。在他和县委"一班人"的关心支持下,县人武部多次被成都军区、省军区表彰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并被省军区评为"五好人武部";2006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表彰为"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9.
祥云,是一片南现的彩云,是一块被英雄热血浸润的热土,祥云人民有着拥军尚武的好传统。相传祥云县是因汉武帝狩猎时发现彩云普照今祥云县所在地白崖而得名,是吉祥之地的意思。1936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经过祥云县,贺龙、关向应等人曾在这里解放过祥云县城,当地百姓带钱带物慰问红军,千名健儿随军北上参加革命,留下不少拥军尚武的佳话。  相似文献   

20.
<正>陕北红军[1]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陕北革命根据地、陕甘革命根据地军事建设的重要成果。目前在西北革命根据地研究领域,学界较多关注陕甘边根据地和陕甘边红军,对陕北根据地及陕北红军涉猎偏少,研究主要集中在陕北红军的建立过程、陕北革命领导人与陕北红军、陕北红军名称辨析、陕北红军与长征胜利等方面,[2]鲜少专门总结陕北红军的建军模式与经验,诸如陕北红军如何创建壮大、陕北红军的兵源构成、党组织与群众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陕北红军的成军模式及影响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究。基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