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洋务派首领之一的曾国藩,虽未能与洋务运动相始终,但他最早提出了以学习西方“长技”为核心的“自强”思想,并在具体实践中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同时,其“自强”思想的局限性与负面效应也有明显的反映。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谈点肤浅意见。一、“自强”思想的形成与“自强”的目的“师夷长技”以求“自强”,是洋务派的共同纲领,就狭义讲,它是洋务运动的基本的内容。从现有资料看,最早提出这一思想并阐述其具体内涵的则是曾国藩。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不久,曾国藩即于186O年12月19日(复陈洋人助剿及采米运津折)中提出:“此次款议虽…  相似文献   

2.
曾国藩是我国近代一位很有影响的军事人物,他在创办湘军和镇压农民起义中,坚持改革,励精图治,提出了建立战略后方基地、裁兵节饷和实行经费限额管理等额有建树的军队后勤建设方略,从而保证了湘军战略方针的实现。他的后勤建设方略,是其治军建军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精采的内容。因而,成为后来历届统治阶级治军建军的样板。本文就此作些初浅探索。一、建立稳固的战略后方基地建立巩固的战略后方基地,是曾国藩军事战略的核心,也是他镇压太平军农民起义取得胜利的一条基本经验。曾国藩在创建湘军时,就对清军的军事体制进行大刀…  相似文献   

3.
蒋介石军事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介石(1886—1975),名中正。中国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总代表。统治中国20多年,集国家元首、政党领袖、军队统帅于一身,是中国近代的军事家。他的军事思想取决于他的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 蒋介石的政治思想、意识形态十分复杂。他尊崇孔子、孙子、王阳明、曾国藩、克劳塞维茨等哲学家、军事家的理论,他的思想包含着中国上层的封建思想,也包含着中国下层的愚昧思想,还包含着西方和日本的近代思想。哈罗德·伊萨克在他的《亚洲没有和平》一书中说:“蒋介石动机全从自己出发,至于思想则必须剽窃别人的,……他标榜过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4.
军队后勤的根本职能就是把国家提供的经济力转化为军队的战斗力。后勤对于军队建设和作战的保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清咸丰同治年间,湘军统帅曾国藩根据清王朝经制八旗、绿营在军队后勤方面的种种弊端,对湘军后勤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改革,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军队后勤思想,确立了湘军的后勤体制。曾国藩的军队后勤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军事经济活动中,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曾国藩治理的湘军非常有战斗力已是不争的事实 ,但关于曾国藩的治军思想 ,学术界却少有研究。笔者认为 ,曾国藩自己所说的“用恩莫如用仁 ,用威莫如用礼” ,就是对其治军思想的全面概括。同时 ,笔者从以仁申诫、以仁相处两方面分析了“仁” ;从气质之礼、处世之礼、制度之礼三方面分析了“礼” ,尽可能详尽地总结了曾国藩的治军思想。  相似文献   

6.
曾国藩的幕僚智囊团聚集了四百多位当时在各个方面突出的人才。他是通过什么办法聚笼如此多的人才?他与幕僚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又是如何? 人的一生很多时候都在给“别人”做事,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别人事业的成功,还是自己成功,能力和舞台都是决定成功与否的两个关键要素。曾国藩的能力与舞台在哪? 青梅煮酒,实为两虎相斗。倾身结纳,志在英雄援手。曾国藩以其亲身实践告诉人们,待英雄要屈身,处小人要谨慎。人以类聚,事以助成。而强强联手,则更是大事易成。曾国藩如何与英雄结手?蒋介石说:“曾国藩自己成功,也让别人成功,自己发达,也让别人发达,别的姑且不论,仅此一点,就足以作为我们的老师了。”曾国藩在自己建功立业的同时,常常能够很好地把握他与下属之间的“取予”分寸。他是如何立人、达人的?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列强的武力侵凌下,曾国藩的海防思想逐渐形成。他所提出的"师夷智"以建设海防,"权自我操"的建设原则,建立近代中国海军的思想以及为此而付诸的亲历亲为,影响了此后的晚清海防建设。时至今日,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曾国藩军事情报思想是他关于军事情报和军事情报活动的理性认识.主要内容是:熟审敌情,强调军事情报在作战中的重要作用;哨探严明,突出军事侦察在战争中的保障作用;博访以资众论,重视情报资料的搜集编写工作.  相似文献   

9.
隐忍曾国藩     
《兵团建设》2012,(13):49
曾国藩二十岁左右求学衡阳时,师从汪觉庵。同舍里,有一个叫杨甫瑞的同窗,是当地有名的富家子弟。杨甫瑞依仗着家庭的权势,平时十分骄横,对班上的同学也十分过分。对学业明显比他优秀的曾国藩,他更是处处刁难。一天,曾国藩拿一个凳子,坐在窗前,就着窗外的光线,大声朗读《左传》。读得正专心,突然听到有人大声朝他吼道:"曾国藩,你把窗户都挡住了,我怎么看书啊?还  相似文献   

10.
以和治军是曾国藩军事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军与军和、将与卒和、军与民和”三方面的内容。曾国藩经过多方努力,不仅使军队内部和谐一致,而且使当时紧张的军民关系得以改善,为湘军军事上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曾国藩的以和治军思想对当前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和谐军营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颇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不遗余力地宣扬封建伦理纲常,对抗太平天国革命要求政治,经济平等的狂飙;他亲自组建新型的地主武装湘军,镇压太平军、捻军和各族人民起义武装;从而使摇摇欲坠的清王朝得以转危为安,而他自己却被戴上了“同治中兴第一功臣”的桂冠。他的军事思想,不仅被湘淮军统帅李鸿章、左宗棠等所师法,而且  相似文献   

12.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他出身于一个世代“以农为业”的普通地主家庭。1838年中进士,次年升礼部侍郎,后又改任过兵、工、刑、吏诸部侍郎。1853年1月8日太平军从岳州分水陆两路沿长江上逼武昌时,清帝咸丰谕令湖南巡抚传旨,命因母丧在籍的礼部侍郎曾国藩“帮同办理本省团练乡民、搜查土匪诸事务”。曾国藩怀着地主阶级的“愤憾”,由家抵省城长沙,“仿前明戚继光,近人傅斓成法”,操练出一支新军,称为“湘勇”或“楚勇”,后来通称为“湘军”。曾国藩凭着这支军队,与太平军、捻军作战前后凡14年(1866年…  相似文献   

13.
曾国藩是晚清中兴名臣,洋务运动的领路人、中国传统文化集大成者,其生前身后,关于他的争论从未停止过。此前,有关部门曾于1995年、2006年召开过两届曾国藩学术研讨会,达有共识,亦存有分歧。诚然,学术研究是一个由粗放到细化、由模糊到清晰、由感性到理性、由既有认识到取得新的认识不断演进发展的过程,大浪淘沙后.留下的自然是在历史沙滩中闪光的真知灼见。9月2日至4日,  相似文献   

14.
论湘军饷源与湖南地方财政之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53年春 ,当曾国藩奉命在湖南帮办团练 ,继而组建湘军的时候 ,他所面对的最大问题莫过于如何筹措巨额的军饷了。因为此时湘军充其量只能被朝廷视为一支地方军队而已 ,不得不自谋筹饷。湘籍京官曾国藩在为湘军筹饷的过程中 ,遇到了来自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制度的重重阻力。具体来说 :其一 :清王朝早已陷入财政困境 ,其军费开支有限 ,而且主要用于国家经制兵八旗和绿营 ,对曾国藩的湘军却少有支持。我们知道 ,鸦片战争之所以以清朝的失败而告终 ,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方面的贫穷与落后使其经受不住战火的洗礼 ;而太平…  相似文献   

15.
鲍超 ,今重庆奉节人。早年投军不成 ,流落长沙 ,酒后以纹银 2 0 0两卖妻 ,后反悔并殴打买主 ,惹下官司。正当官府拿人之际 ,巧遇曾国藩 ,曾帮其了结官司 ,收入湘军。鲍超后来成为湘军悍将 ,东征西讨 ,立下汗马功劳。这不能不说是曾氏重才识才的结果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曾国藩识人用人的可贵之处。曾国藩认为 ,“求才当如鹰隼击物 ,不得不休”。他在长沙操练湘军之时 ,随时注意从团丁中选拔人才 ,发现武艺好、人实在的 ,便褒嘉奖掖 ,提拔使用 ,并在社会上广揽人才。面对武功不凡但目不识丁的鲍超 ,曾国藩看到的是湘军教练人才的奇缺和鲍的武…  相似文献   

16.
同治三年 ( 1 86 4年 )七月 ,湘军主力一举攻克了天京 ,镇压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就在湘军为清王朝剪除内患的盖世大功告成之际 ,湘军首领曾国藩却出人意料之外地奏请裁撤湘军 ,在以后一年多的时间里 ,除湘军水师被改编为国家经制兵长江水师 ,鲍超、刘松山等陆营军万余人留存外 ,其他直辖军和所属湘军都相继被裁汰。由此 ,我们不禁会产生疑问 :曾国藩为何要在功成名就的时候 ,选择裁军之路呢 ?以往的学者在分析湘军裁撤的原因时 ,主要是从政治、军事的角度去考虑 :诸如湘军首领曾国藩此时已权高位重 ,为避权势 ,谙知封建理义之学…  相似文献   

17.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他残酷地镇压了太平天国革命运动,血债累累,人称“曾剃头”。但是,在那个社会性质急剧变化的时代中,他又是一个用心良苦的探索者。特别是他作为近代军阀的开山鼻祖,在改革军制和用兵之道方面有独到之处。著名  相似文献   

18.
刘坤一 ( 1 830— 1 90 2 ) ,字砚庄 ,湖南新宁人。起家于楚军 ,因军功卓著累经保举 ,几年之间由一名僻乡秀才而青云直上 ,到同治四年 ( 1 865)就已跻身于江西巡抚之位 ,其后又担任了两广总督、两江总督等要职 ,任封疆大吏几达四十年之久。从近代太平天国到清末推行新政 ,半个世纪间所发生的许多重要事件都与他有着重大关系。尤其是在甲午之后 ,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先后去世 ,李鸿章失势 ,他俨然成了湘淮将领中最有资望的人物 ,其地位作用极其显赫。然而历史学界对他的研究却很不够 ,迄今为止 ,国内外尚无一本专著问世 ,专题论文也十分鲜见 ,…  相似文献   

19.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即今南京)以后,从1853年5月开始出师北伐和西征。北伐由于孤军深入,于两年后失败。西征一开始曾取得重大战果,一直打到湖南,占领了长江中游广大地区。但由于战略指挥的失误,兵力分散,缺少协同,从1854年7月开始,在曾国藩湘军的凶恶反扑之下,节节败退,岳州、武昌、田家镇等地相继重陷敌手。到12月初,曾国藩气势汹汹地扑到九江,狂妄叫嚣要“肃清江面,直捣金陵”。这时的军事形势对太平军十分不利。如果九江、湖口再失,曾国藩将直扑安庆,打开天京的西大门,太平天国的农民政权就有夭折的危险。太平军只有在鄱阳湖地区给敌人以沉重打击,挫败敌人的攻势,并进行反攻,夺取西征的胜利,才能确保天京的安全,发展革命形势。但要打胜这一仗颇不容易。在士气上,太平军由于节节败退,战斗情绪受到很大影响;而曾国藩的湘军连续打了几次胜仗,“将士皆骄”,急欲以  相似文献   

20.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他对近现代中国的军事、政治、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历史功过、是非得失,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仅就其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作简要述评。一、曾国藩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在曾国藩帮办湖南团练、组建湘军之前,清朝军队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八旗,一种是绿营。八旗由满族旗人组成,是清王朝得以问鼎中原、建立全国政权的基本武装力量,在清军入关之后,由于长期养尊处优,已逐渐丧失了战斗力。因此,自康熙起,清王朝实际是靠绿营维持其统治。绿营是清朝统治者入关后沿袭明代兵制组织的武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