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栖作战环境下装甲突击车战斗效能指数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两栖装甲突击车战斗效能指标体系,战斗效能主要由攻击能力、机动能力、防护能力、指挥通信能力组成。根据海陆作战环境的特点,分别提出了陆上作战和海上作战的战斗效能指标体系。研究了海陆作战环境下的两栖装甲突击车战斗效能指数的计算方法,并分别计算攻击、机动、防护、指挥通信各能力的指数和系数。最后,通过实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各型两栖装备的效能指标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可用于装备作战使用研究和作战模拟系统。  相似文献   

2.
针对两栖装甲车辆装甲板裂纹现象,设计了表面应力测试试验.通过对某型两栖装甲车辆进行试验,并对采集的数据处理分析,获得了车体裂纹频发位置的主应力分布,验证了装甲板表面主应力是导致产生裂纹的主要因素,为解决裂纹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模糊Petri网清晰、简单的知识表示能力和模糊推理能力,将其应用于装甲装备作战效能评估中。基于"能力需求分析"方法建立了装甲装备的分层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并对其优化和赋权方法做了简要介绍;介绍了模糊Petri网的定义和基于BP算法的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以装甲装备战场感知能力二级指标为例介绍了基于模糊Petri网模型的评估方法,并对评估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装备战场生存能力评估是武器系统战场损伤研究的一项基本工作.如何有效地进行雷达装备战场生存能力评估,对雷达的研制及作战运用具有深远的影响.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作战状态雷达装备战场损伤生存能力综合评估模型,研究了运用专家经验评判的权重确定标准和雷达战、技性能指标的评估指数量化模式,以及雷达装备生存能力定量加权综合评定的方法.最后对某型雷达系列装备的生存能力进行了评估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计算机仿真对生存能力进行评估是一种有效的分析评估手段.利用HLA架构下的仿真理论设计了基于未来战场环境的机动导弹武器系统生存能力仿真评估软件系统,并根据总体设计框架给出了机动导弹武器系统在两次连续打击模式下的生存能力评估作战联邦实例,联邦设计具备扩展到评估敌我双方实施多武器攻防的能力,便于全面考察机动导弹武器系统在复杂真实战场环境下所具备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6.
两栖装甲战车以水陆两栖机动能力见长,是现代登陆作战的一支重要攻坚力量。纵观目前世界已装备和在研的两栖装甲战斗车辆,比较典型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久经沙场”的美国AAV7A1 两栖突击车 AAV7A1两栖突击车是美海军陆战队现役的主力战车,20世纪70年代开始列装师属两栖突击营,1985年正式定名,现共装备1300余辆。AAV7A1两栖突击车主要用  相似文献   

7.
<正>从半摩托化部队到装甲、机械化部队,从传统平面登陆作战到立体作战,海军陆战队的装甲车辆与运输、投送装备已成规模化、体系化,技术水平也居于世界各国海军陆战队的前列。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还在研制新型水陆两栖坦克的国家,新一代水陆两栖坦克的装甲、火力、机动性等主要性能,在世界各国的陆战队装备序列中无出其右。  相似文献   

8.
陆军战场机动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场机动效果评估是陆军指挥员及指挥机关组织机动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首先介绍了战场机动效果评估的内容和指标体系,通过对机动时效性、机动到位率、机动隐蔽性和战斗力保持程度等主要内容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建立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数学模型,分别从机动时刻性、机动到位率、机动隐蔽性和战斗率四个方面评估机动效果,然后得出综合评估模型。以某战场机动场景为例进行仿真分析,得出综合评估结果,证实该方法提高了评估的准确性,为指挥员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现代战场上对侦察装备需求的基础上,介绍了美国的未来摩托化侦察系统和英国的装甲战术侦察装备系统的开发研制和发展规划概况,并对其作战效能和生存能力等特点进行了总体阐述。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装甲装备基本作战单元整体性能试验,是数字化部队建设进程中常规武器装备试验所面临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新课题。从分析数字化装甲装备基本作战单元典型使命任务和功能需求入手,提出数字化装甲装备基本作战单元整体性能试验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地面突击能力与所担负任务的匹配;建制内各装备的远程机动能力的匹配;野战防护能力与典型作战任务、火力威胁的匹配。指出主要试验内容为通信联通性能试验、指挥控制性能试验、协同打击性能试验和使用性能试验。为整体性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和整体性能试验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