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神经网络自适应给水控制器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船用核动力装置运行的特点,研究了直流蒸汽发生器的水位控制问题.利用现代控制理论,设计神经网络自适应给水控制器的结构和算法.仿真试验分析验证了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器的控制性能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蒸汽发生器水位辨识与控制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控制方法,对蒸汽发生器水位进行控制仿真.该方法利用小波神经网络作为控制系统的辨识器和控制器来构成控制系统.小波神经网络辨识器能更准确逼近非线性对象,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能自适应产生最佳的控制规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响应快、超调量小、较强抑制干扰能力等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船舶核动力装置中广泛使用的立式U形管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为对象,从其热工水力特点分析出发,建立蒸汽发生器的动态模型,并对其运行模拟及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模糊控制在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系统的特殊性,分析其影响因素,建立相应的模糊控制规则,应用Simulink3.0对水位调节进行仿真,与PID控制比较,验证模糊控制的性能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湿蒸汽对饱和蒸汽汽轮机运行特性的影响,首先根据饱和蒸汽汽轮机内汽液两相流的流动特点,分析了汽轮机在变工况过程中由于流通部分压力、蒸汽湿度以及金属壁面与水膜间换热等因素引起的蒸汽流量变化;然后,以某型舰用核动力装置主汽轮机为例进行仿真实验,并计算得到了该型汽轮机在典型变工况过程中的输出功率、螺旋桨转速、高压缸出口压力等外特性参数,以及水膜动态蒸发凝结量、蒸汽挟带液滴流量、金属壁面换热引起的蒸汽凝结蒸发流量等内部参数的变化。该研究成果在核电站和船用核动力装置仿真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饱和蒸汽汽轮机的性能分析、运行优化和控制策略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船用核动力装置给水减少事件分析与处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船用核动力装置蒸汽发生器给水减少事件出发,建立事件树分析模型,在保证核安全的前提下,以确保反应堆不停堆为约束条件,运用Relap5/Mod3程序对事件演变过程中的热工水力参数进行计算分析,筛选出在不同运行条件下处理该事件的最佳方案。分析结果表明,在反应堆低功率运行时,并不是所用的给水减少均会造成反应堆停堆,存在最佳的处理方案及相对较长的处置时间用以恢复反应堆及蒸汽发生器的正常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7.
《现代舰船》2012,(6):3
日环食:一代基本无悬念,肯定和"瓦良格"沾亲带故,沿用蒸汽动力。二代国产航母是采用核动力还是常规动力更好呢?核动力是好,可以一步到位排水量整到10万吨和美国平起平坐。可是一来投入大,全寿期的费用也不低,将来退役了处理起来也麻烦。二来技术  相似文献   

8.
随着建造“尼米兹”级大型核动力航空母舰计划的提出与发展,美国当时拥有的9艘“贝尔纳普”级、9艘“莱希”级和“长滩”、“班布里奇”2艘舰已不能满足数量上和性能上的要求,因此海军方面提出要建造新型核动力巡洋舰。这就是“弗吉尼亚”级巡洋舰的研制背景。  相似文献   

9.
咨询园地     
Q甘肃读者沙杰问美国“肯尼迪”号航母在“企业”号核动力航母之后服役,为什么还采用常规动力的? “企业”号航母采用的核动力装置有些试验性质,装有8座压水反应堆(而随后开工建造的“尼米兹”级就采用2座压水堆),技术还没有完成定型,综合考虑,“肯尼迪”号继续采用了常规动力,当然是美国建成的最后一艘常规动力航母,此后美国就开始建造“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了。Q天津读者杨一欣问二战时日本重巡洋舰“古鹰”级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军备动向     
美国启动核动力无人机的研制工作据《中国工程技术信息网》5月14日报道,美国防部最近开始启动核动力飞机的研究开发工作。主要任务是把核动力用于无人机,使其滞空时间由以往的几十小时提高到数月。新型核动力无人机除执行侦察任务外,还可装备空地导弹,用于对地攻击。该核动力无人机采用的核动力与传统的裂变反应堆有所不同,它是由铪-178提供能量。用做试验平台的无人机是“全球鹰”无人机。平台的无人机是“全球鹰”无人机。美空军准备生产“捕食者-B”无人机美国《每日航宇》5月29日报道,美空军航空系统中心侦察系统计划处5月27日透露,通…  相似文献   

11.
根据受噪声污染信号的小波变换系数中对信号有贡献的仅占其很小一部分的事实,提出了一种基于系数门限值去噪的方法。对不同信号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去噪效果明显,运算量小,适合用于对声目标识别系统的噪声去除。这对于改善声目标识别系统的抗噪性能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逆向求解声源识别中的声辐射传输建模问题,采用无网格法将Kirchhoff- Helmholtz边界积分方程离散为受边界条件约束的有限维线性方程组,通过分块矩阵法对该约束方程组进行求解,得到了离散后声辐射传输模型的数值表达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逆向求解声源识别问题的基本原理及其不适定性.为克服其不适定性,采用Tikhonov正则化和L曲线正则化参数选取方法,从而确立了有效的逆向求解方法.此外,还进行了扬声器阵列声源识别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逆边界无网格声源识别理论和方法的可行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系泊状态下舰船发生三轴摇摆,使惯性元件中附加摇摆信息,严重影响对准精度。给出了较为完整的对准办案:在粗对准阶段,将惯性元件输出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实现姿态矩阵的粗略估计;住精对准阶段,采用参数辨识法计算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以实时估算杆臂K度,实现对杆臂误差的补偿,并通过卡尔曼滤波完成对姿态的精确估计。仿真结果表明:粗对准方案能够较准确地实现水平姿态跟踪,参数辨识法避免了对角增最二次微分引入的误差,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天线跟踪与卫星识别是"动中通"系统中的关键技术.首先在对各种跟踪方式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惯性制导、程序跟踪和圆锥扫描跟踪的组合天线跟踪方案,缩短了系统搜索卫星的时间,提高了天线跟踪卫星的精度;而后通过分析卫星可供识别的特征,提出了应用解码后的数据流特征进行识别卫星的方案,降低了系统对传感器部件的精度要求,降低了系统成本.  相似文献   

15.
加速退化试验广泛应用于橡胶密封件等长寿命产品的可靠性评估,试验过程中需要将高应力水平下的试验结果外推到正常应力水平。要获得准确的产品可靠性评估结果,需要保证加速应力下的退化失效机理与正常应力下的退化失效机理一致。基于似然比检验原理,提出加速退化试验机理一致性判别方法及流程。针对失效机理一致与失效机理变化两种场合,提出对数线性及非对数线性两类加速模型,并结合混合效应模型描述产品退化过程。利用似然比检验判断加速模型参数是否变化,完成失效机理一致性判别。仿真算例和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判别橡胶密封件失效机理是否变化,并找到失效机理不变的应力水平边界。  相似文献   

16.
设备级电磁脉冲效应仿真算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国内外现有主要电磁脉冲效应仿真方法,认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计算过程复杂、理论与实践脱节,提出将系统辨识和神经网络等技术应用于电子设备电磁脉冲效应仿真研究,探索基于实验数据统计的设备级电磁脉冲能量耦合建模与敏感度预测新方法是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主动声呐浮标的作用距离不仅和自身设备性能有关,还和目标运动特征及环境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建立潜艇目标运动、海洋混响的数学模型,利用浅海平滑平均声场理论推导了潜艇深度变化后主动声呐浮标的作用距离,讨论了潜艇采用不同航深以及海洋混响对主动声呐浮标作用距离的影响,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目标和环境特性对主动声呐浮标的作用距离有重要影响,为航空搜潜训练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弹道导弹目标识别中,微动特征是重要的识别手段。从弹道导弹微动特性时频分析出发,提出一种基于时频分布的弹道导弹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将时频分布图的伪Zeinike不变矩特征作为识别特征。首先对回波信号进行时频变换以获取时频图像;然后为了降低噪声的影响,对其进行图形预处理;最后给出了伪Zernike不变矩提取步骤及识别特征的选取原则。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不同特征组合对识别率的影响,评估了不同信噪比下识别方法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稳定性,可用于弹道导弹目标识别。  相似文献   

19.
引发事件鉴别是基于事故机理安全性分析的首要任务。鉴别结果是否全面、完整直接影响最终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导弹系统安全风险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需要系统的可操作方法来指导引发事件的鉴别工作。针对导弹工作特点,提出考虑导弹任务剖面,运用主逻辑图对导弹进行系统性的层次化描述,对引发事件进行整理和归纳。将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引入导弹系统安全性分析中进行引发事件鉴别,结合故障模式影响分析,支持对单一故障类和参数异常类引发事件的鉴别。结果表明,所提框架为解决导弹系统安全性分析中引发事件鉴别的系统性完整性提供了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在对内燃机缸套和活塞环磨合过程进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内燃机缸套-活塞环磨合过程磨损量和磨合时间的数学模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多元正交多项式回归分析,进而利用磨合过程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磨合过程的影响.磨合模型的建立对确定合理的磨合时间和磨合规范,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