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8 毫秒
1.
日本海上目卫队1998年3月服役的新型运输舰“大隅”号,由于其外貌酷似航母,而且装备了当今最先进的LCAC气垫登陆艇,因此,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种种臆测纷至沓来。“航母改造之  相似文献   

2.
1998年3月11日,日本“大隅”号船坞登陆舰加入海上自卫队服役。该舰外型酷似轻型航空母舰,能够搭载直升机,并装备有当今最先进的 LCAC 型坦克气垫登陆艇。日本海上自卫队为何要发展“大隅”级船坞登陆舰?“大隅”级舰究竟归属何种舰艇?将来会怎么发展?它有哪些作用?一段时间以来,这些问题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舰艇归属“大隅”级舰到底归属何种舰艇,早在其开工建造之初,就引起了人们的纷纷议论。有人认为,该级舰具有搭载作战  相似文献   

3.
2001年6月30日,在佛罗里达州彭萨科拉海军墓地,美国海军新造的两栖攻击舰“硫磺岛”号(Iwo Jima LHD-7)服役。该舰是黄蜂级多用途两栖攻击舰的第7艘舰,也是最后一艘,1999年12月在英格尔斯造船厂开工,2000年2月下水,并一直在进行舷装工程,2001年4月交付美国海军进行海试。该舰标准排水量28233吨,满载排水量40532吨,全长257.3米,舰宽42.7米。吃水8.1米,主机为两台蒸汽轮机,最大速度22节。该舰还可装载1870名登陆人员及其所需车辆、3艘气垫登陆艇(LCAC)或者12艘LCM-6型机械化登陆艇、4艘人员登陆艇(LCPL)、42架CH-46E型“海上骑士”直升机。该舰配属大西洋舰队,母港为诺福克港。“硫磺岛”号两栖攻击舰的服役标志着美国海军已经实现其拥有12艘大甲板两栖攻击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郑大壮 《环球军事》2014,(24):52-53
法国再次失信了!在美国和北约强大的攻势下,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首舰“符拉迪沃斯托克”号的交付工作可能还要再拖上一拖。俄罗斯很不满,很生气,甚至声称要索赔。尽管延迟交付,俄方在静下心来之后还是要专心思索豪华战舰未来将配备的主战兵器——登陆艇。综合各类信息,目前有3个备选方案:法国制L—CAT双体登陆艇、俄罗斯12061项目海鳝级气垫登陆艇以及11770项目岩羚羊级常规登陆艇。  相似文献   

5.
黄蜂级两栖攻击舰的主要任务一是以舰载气垫登陆艇和直升机运送陆战队员,从敌军“视距”外以高速度实施“超视距”两栖登陆突击;二是使用舰载AV-8B型飞机进行制海作战。该级舰由英格尔斯造船公司建造,目前共建成7艘,首舰于1989年7月服役,7号舰“硫磺岛”号(LHD-7)于2001年6月正式服役。该级舰标准排水量28233吨,满载排水量40532吨,舰长257.3米,舰宽42.7米,吃水8.1米,飞行甲板长249.6米,宽32.3米,最大航速22节,续航力9500海里/18节,人员编制1077人。该级舰1号、3号和5号舰部署在大西洋舰队,其余舰部署在太平洋舰队。  相似文献   

6.
“反恐”已经日益成为美国对他国实施军事打击甚至发动战争的理由,在对外实施军事行动过程中,“远征作战(ExpeditionaryWarfare)”越来越受到美军重视,为加强协调海军与海军陆战队远征作战行动,美海军专门组建了“远征作战部”。下面对与美海军远征作战有关的几个问题进行论述,包括美海军陆战队的两栖运输需求、海上基地、反水雷作战等内容。一、美海军成立远征作战部,协调海军/海军陆战队远征作战行动2005年,为适应远征作战和全球反恐战争的需要,美海军成立了远征作战部,并任命一名具有远征作战和联合作战经历的海军陆战队少将军官担任远…  相似文献   

7.
美国“黄蜂”级“巴丹岛”号两栖攻击舰,该舰参加了美国打击阿富汉军事行动。“黄蜂”级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两栖战舰,其满载排水量40532吨,主尺度257.3×42.7×8.1(米),航速22节,续航力9500海里/18节,舰上可搭载6~8架AV-8B机和30架直升机,或20架AV-8B飞机和4~6架直升机,还能运送4艘气垫登陆艇。  相似文献   

8.
两栖攻击舰作战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的两栖战舰将进一步强化立体两栖突击能力,将普遍设置直升机机库和飞行平台,并将携带气垫登陆艇,甚至地效翼飞行器、偏转翼飞机等立体两栖突击装备;另一方面强化自身的防御武器,除了常规的中小口径舰炮外,普遍都装备导弹发射装置;此外,舰上都设有由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组成的、能处理多批目标、反应快、自动化程度高的两栖指挥控制系统。本文介绍美两栖攻击舰(LHA)和两栖船坞运输舰(LPD)的作战系统及其设备。  相似文献   

9.
<正>神奇的中国:中国的气垫登陆艇竟然比美国的要大!leo788:虽然大一号,但是看起来可用甲板空间还不如LCAC。jason21:空间利用率和载重差太远了。牛魔王:多年的差距不是第一代产品可以填平滴。原上草:仔细量了一下,中国的LCAC可用甲板为3.3/8.8×16.8=6.3米,而美国佬的甲板为4.5/7.7×13.3=7.78  相似文献   

10.
<正>自1984年美国的第一艘气垫登陆艇(LCAC)服役起至今已经25年了,这25年里,不止一支海军拥有了这型装备,这些使用者都是美国的亲密友邦,拥有的途径无外是购买或依样拷贝。只有一支海军参照LCAC的理念,独立研发了同型装备(我们不妨称它为C-LCAC),当然您已经知道,这支海军就是中国海军。本期专题将回归本源,从最基本的内部构造、运动特点等层面分析一下LCAC这种全垫升登陆艇究竟拥有什么样的特性。以此为基础再深入探讨一下中国的C-LCAC究竟能干嘛,如果您好奇于中美两国LCAC的性能比对,不妨留意一下专题中的相关内容。有一点很有趣,与人类社会的情况类似,00后的块儿比80后的着实大了不少。  相似文献   

11.
自上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以来, 美国海军的两栖战舰在历次现代局部战争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美军特别是美海军陆战队兵力投送的主要工具。然而在美国海军现役的两栖战舰中,包括“奥斯汀”级两栖船坞运输舰及“安克雷奇”级  相似文献   

12.
<正>长期以来,人民海军一直使用中、小型坦克登陆舰,采用传统的抢滩登陆方式遂行作战任务。真正开始发展气垫登陆艇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  相似文献   

13.
两栖攻击舰体现了美海军“由海向陆”的转型 根据美国海军的作战理论,为了便于前沿部署,两栖舰队被组建成12个“两栖战备群”,每个战备群配备3艘舰艇,核心是1艘“黄蜂”级或“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目前,美国海军共有10艘两栖攻击舰,现役“塔拉瓦”级舰已由5艘减为3艘,“塞班”号和“贝劳伍德”号已于2005年4月和10月相继退役。“塔拉瓦”号、“拿骚”号、“佩雷里乌”号也将在2011-2015年间达到服役年限。虽然美国海军已经着手研究了两栖攻击舰的延长使用期计划,但最终由于技术上无法实现并且经济上难以实施而搁浅。此外,每个战备群还包括2艘小型两栖舰。  相似文献   

14.
<正>发展历程为了有效地实施新型两栖攻击登陆艇的发展计划,1977年10月,美军在佛罗里达州的海军海岸系统研究中心建立了一个攻击快艇试验机构,负责新一代登陆艇的研制工作,并建  相似文献   

15.
3月5日,美海军“科罗纳多”号朵务指挥舰驶离位于美国西海岸的圣迭戈港,前往西太平洋地区接替目前常驻日本横须贺的美海军“蓝岭”号两栖指挥舰,担任美海军第七舰队指挥舰。  相似文献   

16.
《宁夏科技》2000,(4):6-7
目前,驻太平洋美军总兵力约为30万,占美军总兵力的五分之一。驻太平洋美军主要构成是海军和陆战队,这两个军种拥有20万兵力、约1400架战机和170多艘水面、水下和两栖战舰。其中海军有6个航母作战群、6个两栖戒备大队和34艘核潜艇。陆战队占美海军陆战队总兵力的三分之二。空军有14个战术战斗机中队。陆军有两个步兵师和其他作战支援部队。  相似文献   

17.
郑大壮 《环球军事》2013,(22):42-44
2013年10月28日,美海军新一级驱逐舰朱姆沃尔特级的首舰“朱姆沃尔特”号(设计代号DDG1000)正式下水。据悉,这是自1989年美海军阿里-伯克级驱逐舰首舰下水以来的又一新级别驱逐舰问世。那么,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真实面貌如何?凭借卓越性能和超强战力又将如何在美军海上战役中谋得一常之地?且听本文分解。  相似文献   

18.
结合美海军不同时期对两栖作战的需求,描述了美海军五代两栖攻击舰的发展历程及作战能力,阐述了五代两栖攻击舰发展和两栖作战理论发展的相互影响,从作战理论与舰艇装备的发展探析了美海军两栖攻击舰的发展思路和特点,为海军两栖攻击舰发展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图解世界     
美海军战舰群集结中东美国海军“企业”号航母战斗群于5月2日启程离开母港——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海军基地,前往中东地区执行作战部署任务。美海军目前已经部署到位和即将部署到中东地区的战舰主要包括“里根”号航母战斗群.“企业”号航母战斗群、“林肯”号航母战斗群、“佩勒利乌”两栖打击大队、“特伦顿”两栖打击大队以及“路易斯维尔”号核潜艇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美海军进入转型时期,适应濒海作战和21世纪"海上基地"概念的需要,美海军制定了一系列的舰船建造购买计划,特别是对老式战舰的升级换代。其中两栖舰升级换代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美海军计划购买10艘"塔拉瓦替代型"——本文称"新塔拉瓦"级通用两栖攻击舰,12艘"圣·安东尼奥"(LPD17)级两栖船坞运输舰和12艘LSD(X)级两栖船坞登陆舰(取代"惠特贝岛"(LSD-41)级和"哈帕斯费里"(LSD-49)级船坞登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